2021年两会医改新政策2021年医改新政策

发布时间:2021-04-28 14:03: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1年两会医改新政策|2021年医改新政策

医闹入刑要落地

温建民(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医学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伤医是医疗圈,乃至整个社会的悲剧。对于频频发生的伤医事件有感痛心。温建民提交了建议“增设扰乱医疗秩序罪”的提案。他认为,若伤医事件得不到遏制,会大大影响医护人员的对生命的救治,最终对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不利。

2021年“医闹入刑”只是明确了医疗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涉医犯罪”这个问题进行立法调整。也就说“医闹入刑”还只是停留在纸上,没有一些具体实施的办法。

我们国家的法律对医务人员的限制很多,有一百多条。对医务人员权利的保障,我们国家的法律却是缺少的。在欧美国家,对医生在其职业暴露中的各种风险都会进行保护,连辱骂医生都会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法律制裁。医生是特殊的人群,在特殊的职业环境中,应该受到国家的保护。我们期待对医生应该有一些法律上的补偿,并应该能够收到实效。

不要让我们医务人员再次受到伤害,在职业场所牺牲。医生是高危行业,有些病人原本就性格缺陷、猜忌偏执,加之久病成疾,容易产生报复社会的冲动。国家一定要给予医务人员基本的职业安全保障,从医院设立安检做起。

同时,温建民呼吁媒体不应该夸大报道这些“涉医违法”的细节,诱发新的犯罪。医疗的恶性案件,要客观报道,不应该有太多血淋淋的细节。报道的消息,应该以公安机关和当地卫计委的声音为准。(来源:搜狐健康)

取消以药养医,提高技术服务收入

浦金辉(全国政协委员 南部战区总医院教授)

现在执行的是20年前的标准。比如专家看病挂号费才7元,护士夜班通宵一级护理的费用是15元,二级护理10元,三级护理5元。技术劳动太不值钱了。应该提高专家、医护人员技术服务收入。

目前,住院的费用的确比较高。病人住院药品费占了40%左右,医护人员技术服务性服务占10%~20%,如果把专家看病、分析、手术等有创造性价值的服务增加,那么病人所做的检查也会少很多。相对费用也会降下来。(来源:广州日报)

推进“三医”结合 让内行参与医改

马光瑜(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政协副秘书长)

医改这些年政府的投入是巨大的,医疗保障有了很大的改进,个人负担有所降低,但是医生、患者的感觉都不是那么满意。他认为,这是因为医保、医院和医疗管理部门没有形成很好的合力所致。他建议把这三个部门统一起来,让医改有内行参与,更有合力更高效。(来源:广州日报)

提高人才需求的预见性 以便提前部署调整教育招生规模与结构

熊思东(全国政协委员 苏州大学校长)

未来的放射科医生、药剂师等都将出现人才紧缺现象。当前,95%的二级以上医院儿科医生不足,而医疗人才的培养有其特殊性,少则8年,长则10年,才会培养出一名可以坐诊看病的大夫。如果不从战略层面考虑,这一领域的供需矛盾将很难解决。例如,现在预测出明年某一领域医护人员将出现缺口,可是,教育系统哪来得及明年就交付这样一批合格的医护人员呢?

解决目前医疗人才的供需矛盾,需要顶层设计和全面规划,规划的起点在哪里?需要有预警机制。当下,国家正在推动医疗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资源、秩序、流向等。总体来看,我国医疗资源是紧缺的,但这种紧缺呈现出来的特征是结构不合理,医院“客流”资源不稳定;另外,从秩序上来看,分级诊疗迫在眉睫。而当下,各级医院的尽责情况不能让人满意,越是基层的医院,履责越是缺失。这导致病人用脚投票,纷纷向高端医院涌去。这种无序选择使得整个体系中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两条流动方向都是堵塞的,分级诊疗的方向是对的,但要加强方向诱导。(来源:证券日报·中国资本证券网)

建立分工明确的医疗服务体系

刘荣玉(全国政协委员 安徽医科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

我国目前的分级诊疗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

刘荣玉建议建立分工明确的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出台具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文件。比如,三级医疗机构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的救治层医师培训,二级医疗机构优化结构,改造成“大专科、小综合”医院或慢病专科医院,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急危重症抢救及疑难杂症患者的上转工作;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常慢多”病的首诊、分诊、慢病管理和预防、老年病长期护理等服务。医院间发挥各自优势,引导患者合理分流,形成医疗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局面。“要保障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就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医联体,加大对社区医院的宣传力度,并利用医保制度监督分级诊疗。”刘荣玉称,应通过电视电台报纸、义诊、讲座、健康教育咨询、社区宣传展板等形式,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科学就医观念。(来源:安徽商报)

合理提高住培生待遇

刘荣玉(全国政协委员 安徽医科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

按照目前国家要求,临床医学生必须接受3年的规范化培训,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能够对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规培生待遇过低问题,挫伤了优秀人才进入医卫领域的积极性。

一个医学生在经过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的学习后,平均年龄已经到了29岁,这之后,还要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期间平均每人每月只能拿到2250元,这和学医所耗费的时间、精力、金钱成本严重失衡,导致很多医学生最后没有从事医疗卫生工作。

因此,应合理提高规培生待遇,激发优秀学生学医积极性,吸引更多精英人才进入临床医生队伍。(来源:中安在线)

缓解儿科困局要给予定项补助

丁洁(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

由于收入待遇低、劳动负荷重,目前国内儿科医护队伍不稳定,岌岌可危,不少儿科医生从业一段时间后就选择转岗或者放弃职业。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明确提出,“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儿科医生。完善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配套政策。”尽管如此,因儿科“医生荒”而引起的看病挂号难等一系列问题仍然突出。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1千名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生,即每2300名儿童患者才配备1位儿科医生,儿童诊疗队伍缺口巨大。

解决儿科医生短缺问题,一是国家给儿科医生定项补助,稳定现有儿科医生队伍,二是要鼓励培养人才,“国家需要按照医院儿科床位和诊疗队伍人数给予直投补助经费,补贴儿科医生因创收难而损失的那部分奖金。

可以适当上调儿童诊疗费,其增加部分可通过扩大儿童医保报销范围、提高报销比例等措施进行弥补;政府有关部门可针对儿童医院与设有儿科的综合性医院制定专门补偿机制,缓解当前儿科“亏本经营”的窘境。

一是《意见》明确继续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实现共享发展。加快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改革,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一思路决定了不管经济有多大困难,国家对医改的投入不会缩水。

二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继续推进,坚定不移。主要内容是“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同时要进一步深入开展按病种收费工作,而且将它作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的主要抓手。尽管价格改革始终是医改的牛鼻子,但由于其非常敏感,新医改实施多年一直少有涉及,今年看来是必须有大动作了。

三是医养结合将被作为多层次养老服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意见》指出,要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这一政策的持续发力,必将为社会资本注入新动力。

四是继续倾力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意见》指出,一要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集中力量完成以下项3改革任务:①全部取消药品加成,②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③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二要进一步推进全民医保制度建设。主要有以下6项任务:①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②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同步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扩大用药保障范围。③改进个人账户,开展门诊统筹。④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基本实现异地安置退休人员和符合规定的转诊人员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⑤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和政策统一。⑥开展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

三要继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在85%以上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全面启动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

四要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逐步推行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两票制”。深化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

五是出台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政策措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f9148d7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9.html

《2021年两会医改新政策2021年医改新政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