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2-17 08:10: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及内容讲解
导语:《》读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诱人的西湖美景。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赏析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无论是淡雅妆饰,还是盛装打扮,西施都一样美丽动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样美不胜收。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人人皆知西施是个美女,但究竟是怎样的美丽,却只存在于个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吗?采用这样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写,不知要节约多少笔墨,而它的寓意却丰富深刻得多。它对读者不只诉之于感受,同时也诉之于思考,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挥诗的内涵。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称为“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也难怪后来的诗人为之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
雨天时,远处的山色在雨幕中空空蒙蒙一片,就像清洗了一遍,山色一片翠绿,空气十分清新让人们感到格外舒服。

美丽的西湖就像古代美丽西施一样,永远向人们展示着她的美丽、动人。无论浓妆的,还是淡沫的,这样阳光,这雨雾都很适合西湖。难怪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就像仙景一样美,是没有一样宝物能比得的!内容讲解
诗作者苏轼以为“文如其人”,那么此诗能成为吟咏西湖诗篇中的绝唱,与苏轼的创作风格,与他同西湖的情感密不可分,让我们走近苏轼,走进的字里行间,去理解,去发现。一、走近苏轼1、苏轼的文化情结
当我们登高远望,面对滔滔江水,会禁不住高声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中秋佳节合家团聚,望着皎皎明月,会禁不住深情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我们徜徉在庐山风光中,会禁不住感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遭遇人生的无常,会禁不住发出无奈的叹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折,会禁不住宽慰失意的自己:“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字自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史上杰出的作家,他的诗、词、都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诗现存约两千七百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在苏轼身上,有旷逸超凡的神仙气,有执著坚守的忠义气,有穷达融通的从容风度,采菊东篱的悠然情怀,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诗独具四大特点:⑴叙事说理理趣相谐;⑵现实浪漫珠联璧合;⑶豪放婉约信手拈来;⑷诗画一体自成一家。他推崇天工自然之美,并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境界。
不知何故,苏诗用韵,总比别人自然,并且他的用韵,经仔细看来,含义更深。“东坡之以大家称,不无故也。”2、苏轼的杭州情节
杭州,在当年一如今日,是一个美妙难言的都市,苏轼曾两次在杭州做官。第一次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任杭州通判。第二次是元祐四年
(1089,任知州。杭州美丽的湖光山色冲淡了苏轼内心的烦恼和抑郁,也唤醒了他内心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更是自称“杭人”,初来杭州便写出下面的诗句: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常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1accaa1c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e.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