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优秀范文汇总(附评析)

发布时间:2018-09-27 21:33: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申论优秀范文汇总(附评析)

振兴乡村文化 守住文明之根

(评析:对称式标题,整齐押韵,凸显文章中心思想的同时增加文章文采,俗话说题好文一半,说的就是这样的好标题。)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振兴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但是,长期以来,受制于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农民不再珍惜传统文化:无论是拜金主义盛行,传统价值观念扭曲,还是不良风气的传播,赌博、天价礼金等恶习的侵染……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因此,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评析:转折递进式开头,首先说明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接着转折指出现实问题,最后亮明文章观点,这样的写法也是申论中常见的开头方式,考生要掌握。)

振兴乡村文化需开展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才能让乡村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当下,农村地区文化发展滞后,好山好水好无聊,是回乡青年的调侃,无疑是对部分农村文化生活跟不上时代节奏的生动反映。在感慨农村春节千家万户搓麻声时,其实更应多想想,如何更好地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人们的精神需求多配一些可以安放的空间,无论是传统庙会节庆活动,鼓励开展秧歌、社火等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还是各乡各镇自导自演新潮村晚,结合地区实际,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才能驱动乡村优秀文化精神的再现与重塑。(评析:分论点一,理证法,说明为什么要开展和如何开展乡村文化活动。)

振兴乡村文化需丰富文化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的农民对农村文化活动的认同和参与呈现显著差异。当下,大多数农村地区老年文化活动比较红火,却忽视了青年文化活动。很多80后、90后不愿意留在农村,不仅是因为城里收入高,而且是因为城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城市文明对他们有着巨大吸引力。如何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搞大锅饭,只有区分不同群体,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针对性,才能使优秀文化内化于农民心中,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实践。(评析:分论点二,同分论点一,说明原因和点出对策。)

振兴乡村文化需建设文化阵地。文化阵地是文化发展载体,是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的依托。在当下纷繁复杂的思潮中愈发凸显出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然而农村基层文化场所建设仍然十分滞后。在全国范围实施的农家书屋工程取得一定成效,但图书、报刊来源有限,部分科技、法律书籍内容陈旧,书籍的种类比较单一,特别是贴近农民实际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书籍较少,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农家书屋已成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为数不多的亮点所在。文化场所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根基,是文化活动开展的依托。故而,应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为乡村文化发展筑牢根基。(评析:分论点三,先说明为什么建设文化阵地,以及现存问题接着引出建设文化阵地的重要性,提升论点论证力。)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的愿景,不仅仅是好山好水,乡愁之中更应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农村文化的根脉需要传承,记忆需要留续,用文化振兴,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家园。(共1053字)(评析:愿景式结尾,引起读者共鸣,加强作者情感表达,呼应标题,结束全文。)

(总评:本篇文章是中规中矩的申论范文,重复使用的论证方法是理证法,先说明重要性或意义,接着指出现状现存问题,最后回归论点的重要意义,增强论点的说服力。这种写法的套路是很容易掌握的,考生只需对所写申论话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就可以写出较不错的申论文章。至于文章表达的流畅性和逻辑的严谨性,就需要考生平日里多多练习写作,多练多写自会取得好成绩。)



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评析:标题就是态度,显示了作者鲜明的观点,这种标题,就是子弹头,具有十足的打击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人谈到社会治理时言必称希腊,推崇西方社会治理模式。虽然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有其优长之处,但如果照抄照搬、简单套用,结果必然是南橘北枳、水土不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评析:积极一面+问题情况+作者观点。这种开头的架势大致可以推出文章的着力点,作者是立足于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论证,甚至可以说是辩证,文章的显要特点有可能体现在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上。从后文看,也确实如此,这也形成了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

西方社会治理理论大多强调理性人基础上的社会自我治理,主张弱化政治权力甚至去除政治权威,实际上是一种分散型社会治理模式。我国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之后,社会治理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在继续发挥党政部门作用和优势的同时,促进群众通过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广泛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这与西方国家社会治理弱化政治、消解权威的逻辑是根本不同的。实践表明,国情不同,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模式必然有所不同。即使在西方各国,其社会治理模式也有很大差异。(评析:本段算一个过渡段,也算一个论证段,就像鞭炮的引火索,一点点地将火种引向炸药的本身。作者沿着第一段的西方治理话题进行切入,慢慢导向我国的治理框架,拉好了架子,接下来就要丰满其血肉了。)

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我们在借鉴西方社会治理的一些有效做法时坚持以我为主,进行创造性转化。例如,我国一些地方开始试行网格化治理时,曾按西方国家网格化治理的思路,以每一万平方米为基本单位进行网格划分,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不同于地广人稀的西方国家,在我国如果不考虑村落布局和人口等实际因素,就会导致网格与基层行政单元的犬牙交错与重叠设置,进而大大增加基层社会治理成本。因此,许多地方在实践中坚持因地制宜,将网格化治理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相结合,或者把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设置成一个网格,或者把一个行政村划分为多个网格,或者把多个自然村纳入一个网格,这样就把网格概念用活了。

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当用好我们的历史资源,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和乡风传统。比如,目前农村不少地方制定的村规民约,就是将现代社会规范与村情实际、当地风俗相结合的产物,经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后成为村民自治的基本行为规范,得到了村民认同。又如,一些地方建立的乡贤理事会,借鉴我国乡绅治理的历史经验,发挥本地德高望重的长者贤者的带头模范作用,提升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稳定性。由此可见,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应当用好自身的优秀历史传统,而不能把现实与历史割裂开来,盲目引进其他国家的理论和模式。

立足国情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关键是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在这一社会治理体制中,党委领导是第一位的。实践证明,加强和改善基层党委对社会治理的统筹谋划与组织领导,能够更好地凝聚社会力量、完善公共服务、协调利益关系、提升治理效能,从而有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评析:分三个论证段,用三个角度来进行论证,既借用长处”“利用自身”“坚持原则,这三个点的选择也是一条清晰的逻辑线——从他人说到自身,落脚点紧紧抓住坚持自身国情这一核心,使其形神俱佳。当然,文章的素材和论证方式(事例论证、说理论证)的选择,是专业级别的,值得大家学习。)

可见,我国社会治理必须立足自身国情,而不能言必称希腊。只有立足自身国情的社会治理,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壮大,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并为世界提供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共1322字)(评析:大戏演完,登台谢幕,文章的结尾通常就是起到回扣的作用,轻描淡写,点到为止,不需多余再做论述,一来避免抢戏让论证段失色,二来避免文章臃肿显得文章没有侧重点。)

 

(总评析:我们以前也说过这样一个观点,好的文章还是立足于扎实的论证,毕竟申论的目的在于写出论的部分,以期表达出作者具体的认识和见解,本文就是这样一篇值得大家学习的文章。出于这个问题的专业度和作者的研究程度,论证的内容方面,我们不再点评,但是作者的思维脉络,确实很值得大家研究掌握的。这种清晰的脉络,详略得当的布局,圆滑自然的切题,开头结尾的轻巧处理,可以说,处处都有学问。当然,文章的语句表达,使用的素材,也都是可以摘抄积累的。)



兴盛文化,为民族灵魂塑形

(评析:属于全面型标题,有对策有目的,能够涵盖整个文章的内容。同时,标题也是文章的总论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评析:比较少见的一种开头,第一句是强调文化的意义,旨在切题;随后用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这个论述过程不仅仅体现站位,更多的从内容上呼应标题,进而形成共识,就是要兴盛文化。)

兴文化,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人民中去,为人民而歌!基层是文艺创作的沃土,百姓的故事最感人。只有脚上多沾些泥土,到群众中去采风,才能创作出真正接地气、受人民群众欢迎的好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评析:分论点+道理论证,切入点是。)

兴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引导文艺工作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互联网时代,网络文艺作品百花齐放,要坚持尊重与规范并举,抵制商业利益的绑架,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用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和做人处事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评析:分论点+道理论证,切入点是社会效益。)

兴文化,要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着力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主体,加大骨干文化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目前,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每年开展活动近200万次,服务群众达56亿人次,百姓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获得感不断提升。(评析:分论点+道理论证,切入点是体系。)

兴文化,要坚定不移将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改革添动力,创新出活力。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文化事业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短缺的文化生产供给、零散的文化经营活动到繁荣活跃的现代文化产业和市场体系,从较为封闭单一的对外文化交流到以我为主、多层次、宽领域文化开放格局……我国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也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只有创新,才能给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创造,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与现实价值。(评析:分论点+道理论证,切入点是制度。从这可以看出作者的逻辑推进情况,由线立体,逐步推进,构建一个全面的兴文化的步骤图。)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文化自信、高扬改革旗帜、锐意进取创新,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稳步迈进。(共1134字)(评析:和第一段一样的写法和意图,强调文化意义,然后呼应政治上的文化定位,使得文章的思想方向保持正统。从形式到内容,都呼应了前文,实现了文章的完整。)

 

(总评析: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就是鲜明,这恰恰又是文章最需要的特质。首先是题目鲜明,亦是观点鲜明;其次是逻辑鲜明,能够把握文章的脉络;再次是态度鲜明,从首尾的表达和论证的呈现,始终是站在一个大局和客观的角度来认识兴文化的具体着力点,整体文章给人一种合力的感觉,能够切中论证主题的要害。)



培养汽车文明 构建文明社会

(评析:对称标题,有形式和音韵上的美,同时又像横幅标语,具有表达观点和立场的效果,是常用的一种拟题形式。)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我国汽车的总量在逐年攀升,进而也标志着我国已经迈进了汽车社会。但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们的文明素质并未随着物质的进步而提高,交通陋习”“路怒族等频频出现,不仅不利于文明城市的打造,更给社会治理带来诸多难题。因此,要想真正的构建文明城市和文明社会就需要加大对汽车文明的培养。(评析:经典的开头写法,一招一式都是清晰明快。第一句切题,写出积极的一面,第二句转折,写出当前的问题,第三句总结,抛出文章的总论点。所以,考生朋友们可以体会体会,申论写作真的不难。)

培养汽车文明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文件为准。当今城镇化建设不断推动,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加剧,城市居住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城市内部居民较为复杂多样,在具体乘车和驾车的过程中,许多市民仍然存在着诸多知识短板,驾车应遵循的交通法规,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和准则,对这些内容并不是十分了解,特别是新迁入城市的居民,对本地的文明准则了解更是甚少,导致城市汽车文明建设始终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政府部门需制定较为详细的文明出行准则,为汽车文明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而达到驾车乘车都遵循法规和准则,实现文明社会的目标。(评析:道理论证,用解剖原因来论证为什么需要出台相关文件,是比较好用的一种论证方式。)

培养汽车文明需要发挥舆论作用。让一个穿着大衣的人主动脱掉外套,不是向他吹着冷风,那样只会让他裹紧大衣,而是要用阳光照耀着他。因此,虽然直接刚性的规定十分必要,但潜移默化的引导也必不可少。对于很多群众来说,政府每天严格制度和相应的禁止,往往效果不佳,反而是通过一些宣传手段柔性指导,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以长春亚冬会为例,长春市为向世界展现当地市民的文明形象,在出台相关出行准则外,还充分发挥了社会和媒体的舆论作用,通过制作长春市市容市貌的宣传短片,宣传市民良好形象对亚冬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加大了对文明市民典型的案例宣传,通过一系列舆论引导,使得全体长春市民心中形成了一个提升文明素质,保持良好形象的共识,积极展现了中国人的风采。因此要想推进汽车文明建设,也需发挥舆论的作用。(评析:分论点+哲理+道理分析+事例+总结。很全面完整的一个分论段,哲理故事的运用,是一个亮点。)

培养汽车文明需要提升民众的文明素养。由于社会大背景的原因,我们在自行车王国时期养成的懒散、松懈的思想尚未转变,这就造成了国民在驾车方面仍存在诸多陋习,当前汽车文明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群众尚未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修养,随意变换车道导致发生打斗、争抢停车位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那么就完不成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因此,我们国民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要心中有礼,将文明礼仪举止贯穿生活始终,在心中形成自我价值准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在当前我国城市化与机动化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汽车文明的建立和打造,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城市病,而且也能够助推国民素养的提高,进而加快社会文明建设的速度,因此,汽车文明的构建是大势所趋,是发展之要。解决汽车文明缺失的问题,才能建成文明社会。(评析:立足现象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论证分论点。这也是我们提过可以用但是用得较少的一种论证形式。本身论证的核心话题就是社会热点,那完全可以剖析社会现象进行论证,只要客观全面,就有说服力。这三个分论点,作者采用的是由外及内的思维方式,就意识层面来说,外需要制度,内需要修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当前国人在文明素质方面仍有较大提高,但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文明素养的养成是个道阻且长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携起手来,共同构建出属于中国的现代文明强国。(共1163字)(评析:古语引出结尾段,客观评价当前的形式,并立足于此提出号召,呼应前文,响应主题。)

(总评析:标准的申论考场作文,标题、文章主体、字数,各个细节都是做到了高水平的发挥。很多同学会说,这样写出来是不是刻板呆滞,显得千篇一律。实际不是的,相同的东西,只有框架性的、判定性的这一小部分,显示作者的个人素养,是观点态度、文学能力,是文章内容呈现的大部分上。例如本文,如果只说结构,五段式文章一说,就可以完成,但是作者的分论点选择、素材引用,都是其功力的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文章有高下之分的原因。)



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评析:手段+目的型的标题,重在突出核心的内容——美育,同时这句话又是习总书记重要论断的浓缩,就有了高屋建瓴的效果。实际上,类似于美育这种主题,较为抽象和虚无,是比较难写的一种主题。)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评析:用领导原滋原味的完整论述引出文章,既是第一时间点题,又是迅速切题,这种方法见得较少,很是值得借鉴。随后进行一个简要阐述,打好舞台架子,详细论证即将粉墨登场。)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评析:道理论证,娓娓道来,能够吸引读下去而不显得冗长啰嗦,这就是道理论证的最佳效果。)

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美术培训机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功利导向、利益驱动,美术考级热就是其中一例。也正因此,国务院办公厅2015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去年教育部又与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评析:这是很典型的一个论述段,由反面说到正面,通过正反两面的阐述,导向性地得出分论点,逻辑和行文都顺理成章。)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评析:实例论证,用大量美学大家的言论或著作来说明阐释,归纳一个共识,而这个共识就是分论点。)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共1250字)(评析:名言引出结尾段,旨在提高认识的高度。随后进行了一个接地气的阐述,接天通地,使读者容易接受,也点出对策,使得文章完整。)

 

(总评析:这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文章,这种文章不在于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取胜之匙在于内容的扎实,重剑无锋,就靠娓娓道来的论证层层推进,从而让文章越论越清晰,越论越明确,达到论证文章的理想效果。)



科学规划才能诗意栖居

(评析:中心句做标题,突出主题,用双引号来借喻,体现标题诗意。)

交通拥堵如肠梗阻,空气污染是哮喘,水污染是血液中毒,垃圾围城好比恶性肿瘤,文脉隐没好似失魂落魄……有人用刺眼的比喻,来警醒当前城市病有多严重。大城市得病,暴露出的正是短视规划带来的长久危害。按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编制一份以人为核心的科学规划,才能真正打开通向诗意栖居的大门。(评析:开门见山说明科学规划的重要意义,言语犀利,直指要害,亮明观点,引出下文。)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城市建设新方向。法国政府颁布的法令为之后启动的大规模新城建设提供依据;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案为新城建设明确了法律规定……城市建设立法先行。这既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法治思维又测查了其是否能够运用法治方式建设城市。中央出台的配套文件为我国城市规划明确了发展的路线图,也进一步印证了城市建设须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护航。唯有如此方能让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评析:分论点一,举例子来说明城市建设立法先行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用城市文脉和特色文化涵养城市建设新内涵。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然而一些城市却在发展过程中盲目追求变大、变样、变新,热衷于高楼大厦、景观大道等建设,忘却了文化责任,长此以往,城市文脉将面临断裂的危机、城市文化空间将面临被破坏殆尽的恐慌,城市独有的文化记忆将离我们渐行渐远。北京牛街、菊儿胡同的改建说明了城市规划文化当先。因此,精心呵护文化遗产,维系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留住城市记忆方能留住城市命脉。(评析:分论点二,先指出城市建设忽略文化建设的现状,接着说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回扣分论点。)

用绿色宜居和健康环境重塑城市建设新风貌。摊大饼贵族化式的新城规划让城市发展变得盲目,城市病的多发让宜居城市变得遥远……城市的资源环境已无法承载过大的人口压力和过多的城市功能,这些不能承受之重如不及时缓解,城市环境将面临巨大危机,绿色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更是无从谈起。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一种美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仰望星空,凝视明月,泛波五湖,踏遍青山……还城市以绿色,让诗意栖居不再是梦。(评析:分论点三,用通俗又形象的形容词形容城市建设问题,行云流水间引起读者共鸣。)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市规划应坚持立法先行,文化当先,环境助力。用诗意城市包裹科学规划,回应百姓企盼,才能弹奏出城市发展的美妙序曲。(共928字)(评析:引用式和总结式结尾,首尾呼应,结束全文。)

(总评:本文行文流畅,结构完整,表达规范严谨又不失文采,多处引用名言佳句,详略得当,写作很有逻辑性,娓娓道来,整篇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强,也明确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紧扣申论主题,是一篇很优秀的申论范文,值得考生好好学习借鉴。)



高速公路助推中国改革发展

(评析:主谓宾式标题,很好地表达文章中心思想,利于考官抓住文章主旨。)

高速公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美国人称之为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线,日本人称之为关系国家兴亡的道路,比利时人称之为国家经济大动脉历经30多年,中国高速公路发展闯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成功道路,而这都与改革开放密不可分。(评析:说明高速公路的重意义,引出下文。)

中国高速公路是改革开放的产物。高速公路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要不要建设高速公路这样一个今天看来十分正确的命题,争论却相当激烈。应当说,当时还是有很大思想包袱的,以致于把高速公路的名称变通改为汽车专用公路后,才得到了有关方面的理解和认可。最早建成的济青、京石等一批实质上的高速公路,都是用汽车专用公路的名义上马的,通车后才陆续改称为高速公路。可以讲,正是有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思想大解放,高速公路才应运而生。(评析:阐述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发展由来,明晰要义,让读者有个大致的了解。)

高速公路带动了交通事业改革开放。高速公路发展也为交通事业改革开放掀开了新篇章。我国第一条改扩建的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迈出了在高速公路使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的第一步;我国第一条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的高速公路——京津唐高速公路,首次在公路建设中使用国际通用的菲迪克条款,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监理模式和项目法人制度;我国第一条中外合资建设的高速公路——广深高速公路,开创了公路使用外资建设的先河,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制度基石,也是重要的里程碑。(评析:分论点+例证法,举出历史事实,用历史事实说话很有说服力和论证力。)

高速公路加快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进程。有人讲,如果把经济社会发展比作一架飞机,那么高速公路就是让飞机腾飞的跑道,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提速作用可见一斑。拿手机通信打个比方,如果说普通公路是“2G”的话,高速公路就是“4G”。很难想象,如果现在没有高速公路,经济社会运行将会有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高速公路快速发展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不仅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和关联产业发展,也显著改善了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对改善投资环境、加速市场化进程、提高经济供给效率、加快城市群形成等发挥了显著作用。高速公路沿线也逐步演变为产业带,重要节点通常成为产业园区和商品集散地。位于京沪高速公路中间的临沂市就是因路兴城的典例,已从过去的贫困小城跃升为全国排名第三的商品批发市场群落和重要的物流中心。(评析:分论点+理证法和例证法,全面说明高速公路如何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呼应文章中心,强化文章主题。)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暨高速公路发展3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回首过去,我们依靠改革开放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面向未来,我们依然要靠改革开放推动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交通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共1100字)(评析:展望式结尾,强化文章情感,升华文章主题,引起共鸣,增加说服力。)

(总评:本文的分论点紧紧围绕文章中心思想,中心主旨突出,观点明确,论证有力,两个分论点就像是总论点的两翼,全面说明了高速公路如何助推中国发展,呼应标题,也使得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明朗,说服有力。考生在书写类似的申论时,要积累好足够的素材,用事实说明论点,所以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对申论写作是十分重要的。)



强国一代的奋斗者

(评析:中心句式做标题,体现文章中心,言简意赅,有利于考官抓住文章核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太白的一首《上李邕》向世人表达出不论自己身处何境,但也终要翱翔高空宇宙,驰骋于蓝天白云的愿景,而其体现出的奋斗也一直为世人所乐道,然而,时至今日,更多的青年人却热衷于将自己归于佛系一员,看似洒脱,却也折射出当代青年不愿奋斗,逃避生活的现实。作为青年一代,应当主动起来,争做强国一代的奋斗者。(评析:引用式开头,亮明观点,引出下文。)

强国一代的奋斗者,需要耐得住寂寞。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惊艳着世人的眼球,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世界第一、中国高铁里程世界第一、世界前十悬索桥中国独占7……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一个一个惊天动地的奇迹,无不彰显着国家的创造力,但是我们在感慨于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伟大的背后更有许多的默默付出,如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安装,是工程师林鸣带领团队花费整整三年时间,做了上百次方案推演后才最终取得成功,因为他们在背后的不断付出,才有中国桥的奇迹。因而,甘于寂寞,应当成为当代青年具备的品质。(评析:分论点+举例说明,通过相关例子的列举,论证分论点,具有较高的说服力。)

强国一代的奋斗者,需要勤于好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奋好学,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推崇,不论是程门立雪的坚持,还是凿壁借光的执着,抑或是刺股悬梁的坚韧,无不给世人传达着一个道理,即要想有所作为,就离不开学习。同样,作为新时代当中的青年一代,更是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我们虽不用像先贤那样偷光学习,也不用像古人那样饿其体肤来自我激励,但至少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好学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只有勤奋好学才能不断充实自我,也只有勤奋好学,才能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评析:分论点+例证法,通过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结合分论点,阐明观点,论证有力。)

强国一代的奋斗者,需要勤于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从古至今都不变的真理,从徐霞客游历天下最终成就了地理巨作《徐霞客游记》到袁隆平埋头于田间培育出杂交水稻;从神农尝百草救济世人到哥伦布四进大西洋,历尽艰险最终发现美洲大陆。都可以看出,不管是什么样的名人,若没有不断的实践,是很难取得成功,对于新时代下的奋斗者,更需要不断实践,更好的将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实际,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只有不断实践,才能领略巍巍高山之魄,只有不断实践,才能体会涛涛江海之势。(评析:分论点+引用法和例证法,通过熟语,文言文等的引用,结合例子论证勤于实践的分论点,内容充实,观点明确。)

惟奋斗者进,惟奋斗者强,惟奋斗者胜。作为青春正当年的年轻人,没有理由不去挑战自我,没有理由不去奋力拼搏,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不断奋斗,才能成就自我,才能实现强国之梦,青年一代的奋斗精神,也终将成为谱写中国梦的最美音符!(共1110字)(评析:条件句式结尾,强化作者观点,升华文章主旨,加强文章情感,与开头相呼应,为本文画上圆满句号。)

(总评:本申论范文文体规范,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论证方法得当,多处使用例证法、引用法,引用熟语、文言文,列举成语故事、励志故事等,详略得当,很好地加强文章观点的说服力,充实文章内容,语句很通顺,没有生搬硬套忸怩之感,是很好的申论写作范文,值得考生借鉴学习。)



营造激发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环境

(评析:观点类的标题,这种标题有时候就是总论点那句话,非常的简洁明了,旨在传达清楚文章的论证的重点,是容易掌握且效果较好的拟题办法。但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句子的凝练度要高,标题不宜拖拉啰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首要内容。积极培育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有利于推动企业制度、组织方式、经营模式、技术、产品和市场等各方面创新,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营造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环境,建设企业家守法创新的法治环境,完善防范和分散创新风险的体制机制。(评析:三句式开头,旨在对逻辑进行清晰交代,快速进入论证。十九大报告的切题,有高度,也准确;随后阐述企业家精神的首要内涵及其意义,做足铺垫;再由一个为此做引导,得出文章的总论点。句式上,由句号来对逻辑层次进行分断,阅读起来清晰可见。)

营造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环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离不开良好社会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重申两个毫不动摇方针,要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强调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提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党中央、国务院专门颁发文件,要求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这一系列重要精神和举措,给企业家吃下定心丸,促进了企业家健康成长,激发了企业家精神。在新时代营造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社会环境,还应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通过营造全社会尊重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家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家作用,在新时代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表率。

建设保障企业家守法创新的制度环境。要激发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必须建设保障企业家守法创新的制度环境。首先,完善相关立法,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法律保障。通过法治方式有效处理创新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惩处违法违规行为,为创新活动提供稳定预期,激励企业家守法创新。其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护企业家自主经营权。政府部门应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履行职责,避免对企业家创新创业和经营活动的不当干预,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最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保护企业家创新权益。

完善防范和分散创新风险的体制机制。创新行为具有高风险性,只有完善防范和分散创新风险的体制机制,才能更有效地鼓励创新,激发企业家不畏艰险、锐意创新的精神。首先,鼓励企业主动通过股权融资获取创新资金,通过股权分散的方式来分散风险,建立起风险、利润和承担能力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其次,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重点领域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最后,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司治理模式,建立有效激励约束机制,既为企业家勇于创新提供有效激励,防止创新动力不足;又有效约束企业家的盲目创新行为,提高创新成功率。(评析:从社会环境”“制度环境”“体制机制三个角度对总论点进行论述,也是对题目中良好环境的具体阐述。作者在论证过程中,政治站位高,对整个如何构建良好环境心里有底,说出来自然也是头头是道。虽说主要阐述的是对策,但读起来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话,有真针对性,表达规范,用词严谨,给人行家里手之感。)

企业要发展得更好,行走得更远,无疑需要作为领头雁的企业家,拥有卓越的视野,敢为的勇气,创新的魄力。而这,需要营造激发企业家精神的良好环境。只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完善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天高任鸟飞(共1191字)(评析:重新回到企业家的落脚地,实现首尾相接,随后重申分论点,点明题目,再次呼应前文,实现文章结构完整。)

 

(总评析:像本文这类文章,就是异常值得学习品味的文章,这种文章从文风上给人一种扎实稳重之感,让人读后获得感十足。申论作文,其目的还是更多的发表看法,引申论述,阐释对策,是需要呈现绣花针一样细致的功夫的,而不是花拳绣腿一样的架子花活。这对策论文尤其重要。本文中的论证部分,看得出作者对政策、问题、对策都是有过研究和思考的,所以成文才严谨周密,言之有物。)



着力乡村医疗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评析:标题读完头脑里会出现一个杠杆画面——依靠乡村医疗建设这个支点,去撬动乡镇振兴。从题目就知道文章的核心论点,达到了挈领全文的作用。)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损,孝之始也,古人言,要想真正孝顺,身体健康必不可少。而如今,国民健康现状令人堪忧,尤其是乡村地区居民,其健康状况江河日下。而归根结底,在于乡村医疗建设尤为滞后,与城镇相比所去甚远。久之,日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将适得其反,百姓健康问题将日渐突出,身体难以安康,何谈圆小康之梦?当下,唯有着力加快乡村医疗建设,方能为乡村振兴开辟新局,迎来天下小康!(评析:典型的三句式开头。一句古语切题+现今问题(顺带点出原因)+影响分析,得出总论点。)

振兴乡村医疗建设,加强医疗服务队伍建设是保障。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毋庸置疑,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而乡村医疗建设的振兴,其关键则在于培养一批优秀的医疗服务队伍。不可否认,时下乡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群众的就医服务,难以切实满足群众的各类就医需求,长此以往,这难免会使不少人因病致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的绊脚石。正所谓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摰一领,唯有建成一批骨干医疗服务队伍,才能推进乡村医疗建设更好更快发展。(评析:分论点+领导人论述+道理说明+总结。论证有力,素材恰当,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四字短语毋庸置疑”“不可否认的使用,把文章逻辑梳理清楚的同时,还增加了文字上的律动,让人印象深刻。)

振兴乡村医疗建设,加大医疗资金投入力度是关键。不可否认,三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主要在于国家过去对农村基层建设投入不足,尤其是农村卫生事业投入不足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在近几年来,国家对三农投入逐年增加,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重视支持农村发展的决心。政府工作报告也多次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农村事业发展投入力度,同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这一举措不仅能有效完善农村基础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更加打破了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法发展农村医疗体系的格局,为农民看病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保障。事实证明,国家作出的资金支持,极大地加快了振兴乡村医疗建设的步伐,距离乡村振兴更进一步!(评析:分论点+道理说明+两会素材+总结。很老练的论证结构,先说道理,再用权威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印证,最后进行一句总结进行回扣。)

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牵住乡村医疗建设这一牛鼻子,紧紧抓住:医疗队伍建设和资金投入两个关键点,在实现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共926字)(评析:站在历史的角度来思考乡村医疗建设,提高文章的站位,同时回扣两个分论点呼应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结尾段较多的使用官媒和领导人的常用语句,也提高了文章的热度。)

 

(总评析:本文是一篇四平八稳的文章,结构,素材的使用都看得出作者功力不凡。特别值得广大考生学习的,是作者紧跟时事的这种意识。从使用的素材看,大量使用了领导人论述、常用语,政府工作报告等,这种素材积累的方向,还是很值得大家一试。)



激发群众激情 创新文化服务

(评析:对仗式标题,有律动美,两句内容上形成文章的主要观点,是挈领全文的好标题。)

《周易传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是决定一个民族能否对内滋养民众,对外赢得尊重的决定性指标。创新文化服务,是时代发展供给侧改革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诉求。而文化能否好起来,取决于群众能否激发热情活起来。因此,必须激发群众热情,助力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评析:非常标准的三句式开头,用古文切题,迅速进入文化这个话题,随后对意义、重要性进行阐述,自然而然的对激发群众,创新服务进行扣题。整个段落环环相扣,行云流水。)

激发群众热情,为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供主体力量。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不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是现实存在的,这就必须依靠现实主体力量来完成。纵观历史,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因此,只有人民群众发力,激发创造热情,才能为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供主体力量。为群众需求而奔走,为精神食粮而劳作,这是基层文化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扎根于基层文化,对基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饱含热情,因而具有极强的文化创造和传播力,因此基层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应该依托于基层群众,鼓励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保证基层文化建设主体力量生生不息。(评析:道理论证方式。注意学习文章的逻辑关系词的利用,第一层的说理完成后用了一个因此进行总结递进,同时作为第二层的说理,段尾又用一个因此再次做总结。全文始终紧紧围绕分论点,作者第一段的逻辑严密性在这一段依然有强势表现。)

激发群众热情,为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供新思路。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必须要有新思路,这种新思路肯定不是政府领导或者相关部门在办公室闭门造车拍脑袋做决定造出来的,而是基于群众现实生活需要酝酿出来的,这种酝酿还依赖于激发群众,把现实诉求和文化服务关联,以及对文化诉求的提升。只有当群众充满热情的开始把自己现实生活需求和文化相关联,就会主动寻找满足自己需求的途径,创新文化服务方式的新需求也就酝酿其中。农家书屋和电商的结合改变了传统农家书屋资金短缺、资源闲置、政府单向管理的旧思路,为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创建了农村书屋带动电商销售,电商反哺书屋建设的双向互补新思路。阅读空间的建立、网红直播的兴起亦如此。这正是群众热情的激发,带来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新思路。(评析:道理论证方式。考生朋友要注意积累本文中的一些标准表达。)

激发群众热情,为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提供效果保障。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方式创新不是目的,效果保障是重点,而效果的评价者就是群众。因此,要想给群众提供针对性强、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还需要激发百姓自己文化热情,让他们从生活中发现新素材,创新文化作品,进行地方本土特色节目的打造,挖掘本地人才。越是接地气的生活作品,越能满足百姓的现实文化需求,越有群众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评析:道理论证方式。作者行文至此,分别从提供主题力量”“提供新思路”“提供效果保障三个方面从头至尾对文章激发群众热情进行梳理阐述。三个分论点的选择,也是体现作者逻辑梳理的能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的支撑,文化服务方式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地基打牢了,文化才能延续下去。在大力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当下,激发群众热情、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才能真正夯实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地基,绽放文化魅力。(共1065字)(评析:再次重申文化的意义,是对首段的呼应,同时用只有...”句式对地基进行强调,再次点题。最后一句上升到文化供给侧改革的层面,恰当地提升了文章的站位。)

 

(总评析:本文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严密的逻辑能力,能够将一个分论点用道理论证得严丝合缝,这实际上也是很难练就的能力。作者能够做到,一是注意使用逻辑词梳理层次关系,二是注意紧跟话题点不分散火力点,三是注意语义上的递增和加强形成聚焦。考生朋友多注意理解体会。)



建设以人为核心智慧城市

(评析:开门见山,直接表达文章观点。这种以动词开头的标题,既像一种口号,也像一种动员,具有很强的渲染力。)

智慧城市是以智慧化的规划理念,发展方式,管理手段为表征的城镇化发展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可谓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与人们期盼相呼应,与时代发展相契合,对于人民幸福、国家富强而言弥足珍贵。然而当前落实却不尽如人意,从城市领导夸夸其谈,市政规划饱受诟病,到服务系统单独推动,信息传播缓慢现象严重.......诸如此类的让人扼腕叹息的同时,更是将关于智慧城市的思考引向深处。因此,务必坚定信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发展观念,方能保证新型城镇化建设行稳致远。(评析:先介绍什么是智慧化城市,快速切题;随后对这一概念进行评价,垒出一个高点,再通过然而进行转折进入一个低谷,一高一低形成对比,进而得出最后的结论,也就是最后的总论点。这依然是三句式的开头法,只是最前面加入了一个概念解释进行切题。)

供给改革,社会服务信息化发展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关键举措。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随着时代的前行政府服务也需不断与时俱进,尤其是当下的社会服务更需提高效率,才能更好的获得群众满意与认可。例如当前的政府媒体,一方面快速的将地方政府工作内容传递给群众,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和群众知情权利,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快速收集群众反馈,更加高效便捷,大大提高了政府服务水平。因此加大信息化社会信息化服务覆盖面积,打破部门壁垒,丰富网络政务的项目组成,才可以实实在在的提高群众获得感。(评析:分论点+古语过渡+解释+现象印证+总结。很传统也很经典的论证段,每句话就交代一件事,功能完整。)

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是打造智慧城市的现实途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打好智慧城市这场攻坚克难的长久战,也必须完善基础设施的升级换代。首先保障已有的智慧公交设施的有效运行,切实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避免形象工程;其次像是冷链高级基础设施也应由政府主导加以完善,减少企业发展负担,为农业发展提供动力;最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并帮助当地农民提升技术含量,加快现代化农业发展。(评析:分论点+古语过渡+解释+对策。)

因地制宜,发展规划多元化是打造智慧城市的根本保障。同心同德,同向同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响彻耳畔,告诉我们务必重视群众力量,将群众作为社会发展前行的主力军,而今天城镇化也需要群众的加入。城市建设口号化问题明显,领导按照中央的主要方针和倾向布置工作,但在这其中存在的很多与当地情况不符的举措,不仅影响智慧城市的打造,更会浪费财政资源,甚至引发群众对于政府的质疑不满,因此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倾听民声,保证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通过互联网技术与群众积极沟通,保证共治共享、因地制宜的制定政策。(评析:分论点+名句过渡+问题+针对性措施。从作者的三个分论点看,作者的论证基本功是很扎实的,虽说灵巧略显不足,但是招式稳定,这也是一种能力。)

权与法的冲突,创新与守旧的龃龉,剪不断,理还乱,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羁绊。为此发展智慧城市更需文火慢炖,唯有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加强基础服务信息化与设施现代化建设,方能使城镇化不再是纸上谈兵,让现代化强国不再是美好愿景。(评析:用问题引出结尾,是比较少见的写法,好处是更有利于强调出本文观点的正确性和针对性,对于策论文来说是比较好的收尾形式。唯有...”句式的运用与只有......”类似,起到突出的效果。)

 

(总评析:特别传统的一种写法,写出来的文章规规矩矩。其实,申论作文的书写,是可以很公式化的(注意:不是模式化),哪一部分写什么内容,都是可以类似数学公式那样罗列的,指示具体的内容就需要自己根据积累来填充。另外,也希望同学们端正这样的认识,那就是写得规矩并不代表写得死板,写出规矩的文章是写作的一个基础训练,所有的高手都是从基本功开始修炼的。)



立政德放在最前面

(评析:把xx放在最前面,是模仿官方语境中把纪律挺在最前面的句式,有很强的政治原则性,同时,这也是高度概括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标题,能够挈领全文。考生朋友要多看多模仿人民日报等官媒上的标题,提升政治素养,提升标题格局。)

孔子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对于奋进在新时代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尤其应当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加强政德修养、打牢从政之基,自觉以更高的标准约束自己。(评析:用孔子的这句话切题,准确简练,直击要害。随后就转入观点,需要立政德。这种开头的处理清爽简洁,适合正面的、积极的主题,考生应当做注意学习掌握,避免臃肿繁杂的开头。)

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大是大非最能考验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北伐战争时,贺龙按照党的建议改造军队,引起一些军官不满,他们自恃资格老、职位高、军功大,鼓动士兵打黑枪。贺龙向党中央报告处理,及时消除隐患,他笃定地说:患难之交遇到大是大非也要分道扬镳啊!面临物质诱惑、风险考验、生死抉择,能不能做到初心不改、立场坚定,关键就看理想信念是否牢靠、党性修养是否足够。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处在深水区,党员干部只有明大德,从根本上处理好是与非、真与假、实与虚的关系,才能在激流勇进中不断突破瓶颈、行稳致远。

立政德必须守公德。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共产党人历来以天下为己任。关于做官和做工作两种态度,邓小平曾说,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做官还是做事,为己还是为民?心中有德、守好公德,才能做好这道选择题。敢闯敢干的全国优秀组工干部杨汉军有个三做说,即把官做淡,把事做精,把人做大。他一有时间就去贫困村,不待扬鞭自奋蹄,紧急关头豁得出去,因而赢得评价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信仰的力量。党员干部无论身居何位、身在何处,都应澡身而浴德,在践行对群众的承诺中把字写大,永做守公德的表率。

立政德还要严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更容易照见品德,切不可小视。古语云,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有的党员干部被拖下水,往往肇始于小节失守,这反过来说明了慎独慎微的重要性。《竹坡诗话》记载,有位李姓博州太守为官极其廉洁。一天,他在烛光下办公,有人送来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蜡烛,点起自家蜡烛。公烛之下,不展家书,成为公私分明、严以律己的生动写照。现实中,有的人常在公私之间安装旋转门,公私不分、以公帑入私囊,最终落马跌倒。戒贪止欲、克己奉公,严以修身、俭以养德,光明正大、堂堂正正,这才是人间正道。(评析:从大德、功德、私德三个角度进行说明,这三个方面也是习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因此也看出,作者选择分论点上花的心思。在具体的论证上面,作者用了生动具体的事例,以求更强的代入感,同时强调了语言表达上的严谨严肃,使得语言风格符合政德这个主题。)

立政德不仅是一种可贵品质,也是一种政治能力。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理当从激发政德意识、践行政德开始。(共930字)(评析:简单的结尾,不抢戏不拖沓,点出结尾,收束全文。)

 

(总评析:看文章的好坏,行文是否利落干净是很大的一个考量标准,过于做作啰嗦无病呻吟,绝对算不上好文章。从这个角度说,本文是很好的一篇文章,开头结尾都是简洁利落,甘当绿叶,不抢戏,站好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功效,中间的论证就浓墨重彩,将所有火力都集中在这个区域,用精炼的语言,生动的事例,严谨的逻辑展开论证,真正的当好红花,惊艳绽放。这种文章,定能在考场上脱颖而出,拔得头筹。)



乡村振兴要打牢一个基础

(评析:对策性标题,总体说要打牢一个基础,但是没有具体说什么基础。这种拟题方法在申论写作里面是一个双刃剑,往好的说是留一个悬念,往坏的方面说就是交代不明,但是如果文章开头十分迅速地交代出基础是什么,紧紧贴合题目,就能规避掉这个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推进乡村振兴,要打牢夯实产业振兴这个基础。(评析:很清爽的开头。一句通俗用语迅速切题,十分接地气,又第一时间呼应了开头。随后单刀直入,讲清楚题目中没有说明白的基础是什么,没有任何拖沓。节奏明快,内容精准。)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比如,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评析:从农业产业体系来论证,采用分论点+道理+做法的结构。)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其中坚持质量兴农是重要要求。比如,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评析:从农业产生产体系来论证,采用分论点+道理+做法的结构。)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重要环节。比如,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评析:从农业产经营体系来论证,依然是分论点+道理+做法。作者这三段分论点都是用这种结构进行论证。这种论述方式实际上是带有总结性的一种写法,所有的对策、做法都是作者平日里积累所得,都是在别处得以验证的成功经验,因此作为论证素材来用,自然就有了说服力。)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必将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共811字)(评析:对称句式引出结尾段,是标志性的写法。随后重申分论点,呼应前文,也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升华,将意义提升到了向农业强国转变这个高度上来。)

 

(总评析:本文的行文是特别清晰的,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在说话办事的思路上都是干净利落,不会啰啰嗦嗦交代不清。开头结尾都没有过多地进行渲染铺垫,有事说事;分论点部分也是干货十足,用充分的素材对分论点进行论证,而较少使用套话等。这种处理方式,值得广大考生朋友学习模仿。)



既要坚守 又要开创

(评析:AB型主题的文章,题目通常含有两个主题词,重点是如何体现这两个核心的关系,这也就形成了作者的观点。如该题目中的既要...又要...”就是体现出并列的关系。)

经过40年改革开放,中华大地焕发勃勃生机。4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懈奋斗,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新时代,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就要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为此,必须处理好坚守与开创的关系。(评析:开篇段,从往至今,站在历史的高度思考问题,总结经验,这也是本文总论点的由来。)

习近平同志指出: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要辩证看待坚守与开创的关系,既要有坚守的定力,又要有开创的活力,努力做到坚守与开创相统一,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改革始终在正确轨道上向前推进。(评析:过渡段,用习总书记的话做引子,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和全面,这也是为什么说坚守和开创都要的原因。另外,看过渡段是不是必要,存不存在鸡肋,只要看删除这段文字的影响就清楚了。就如本文,此段如果删掉,那么直接阐述分论点就显得生硬突兀,因此本段十分必要。)

坚守就是守护初心、守牢方向、守住优势。守护初心,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确保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守牢方向,意味着改革不是改向,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能改什么、不能改什么,先改什么、后改什么,我们一定要有定力、有判断、有章法。不论怎样改革,都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守住优势,关键是明确改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势不可挡。

开创就是创新思想、创造条件、创成伟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思想是适应新时代、应对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重要前提。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先例可循。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思想创新,不能总是翻老黄历”“找教科书。应以思想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改革事业要取得成功,需要我们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改革事业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更不是守株待兔就能实现的。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开拓勇气,没有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创精神,就不可能把改革推向深入。因此,推进改革就要讲担当、重实干,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营造良好政策制度环境,千方百计为改革事业成功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无论创新思想还是创造条件,最终是为了创成伟业。要想创成伟业,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进入新时代,改革要乘势而上,就要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掌握正确方法论,统筹谋划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创成伟业聚合力、增活力、添动力、提效力。(评析:分别阐述坚守和开创是什么,旨在说明其重要性,进而论证了其必要性,为什么题目要说既要...又要...”,实际就是因为两者都重要。)

处理好坚守与开创的关系,就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比如,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先遣队作用;坚持胆子要大与步子要稳相协调,既勇于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蹄疾步稳推进改革。(共1390字)(评析:行文至此,必然要讨论两者的关联,由此形成结尾,这也是对全文论证的一个补充,使得文章浑然一体,同时也是对题目的回扣——怎么实现既要...又要...”。)

 

(总评析:本文政治性很强,但是不妨碍本文作为一篇好的申论范文文章来解析,换句话说,如果换做不写这么抽象的政治话题,对于AB双核心词的作文题目,本文也是特别好的借鉴。所谓AB就是存在两个核心,重点在论证其关系,如促进,并列,因果等等,这类文章的最核心部分就是梳理关系,理清逻辑,就是说要把事说清楚。同时要把文字写简洁,不能陷入彼此纠缠的泥潭,使得文章一团糟。最佳效果,当然就是像本文所呈现的这样。)



少年强则国强

(评析:简洁明了的标题,而且是句熟语,能够引起共鸣。)

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古有秦昭王五跪得范睢,引才纳贤终建一统伟业;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礼贤下士终建蜀汉王朝。今有习总书记振奋人心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惜才爱才之理自古有之。青年不仅仅肩负着传承历史文脉的使命,还践行着实现社会善治的重任,更承载着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希望。一言以蔽之,作为新时代青年惟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演绎出彩人生。(评析:一句古语切题,迅速进入讨论的内容,然后用古今典故进行排比印证,加强认识,最后点出意义。于此就做足了铺垫,总论点呼之欲出。可以说,这是最为经典的开头写法,是个非常标准的开头。)

意识觉醒,铸就无悔青春。时下,社会竞争激烈异常,在发展过程中青年精神失根,损人利己事件触目皆是;攀比消费,家破人亡事例屡见报端。如此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例比比皆是,司空见惯,无一不引人深馈。青年一代是希望的一代,倘若代表希望的青年一代思想守旧、精神困顿、心灵迷失,即便看似青春朝气,实则暮气沉沉毫无生机。若要铸造无悔青春,意识觉醒是关键。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因此,惟有意识觉醒,才能时刻鞭策自己,向优秀先进学习,铸就无悔青春。(评析:分论点+现象+分析+对策。既是对当前现象的一种深刻剖析,又是对问题的妥善解决。虽说只是解剖说理,但是整体框架是完整的,格局是大气的,文段呈现的论证效果也是有效的。)

砥砺前行,谱写绚丽篇章。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青年贺龙抛弃高官厚禄,艰苦奋斗建立不朽功勋;青年南仁东舍弃功名利禄,脚踏实地创造世界奇迹。从这些振奋人心的事例中不难体悟到精神觉醒了,行动力提升了,一个人就不难做到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就能够从高尚工作中收获快乐。致敬青春,更要致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青年。在鸟比人多的孤独小岛上,青年突击队队员奋战在海事工作一线,时刻准备战风斗浪、抢险救援,他们没有一丝怨言;在边陲的生死路上,边防连官兵守卫在祖国边境线,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进行巡逻,他们笑对万险千难;在灾情紧急的火场中,消防战士向着最危险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们总是奋不顾身在舍我其谁中,用一次一次的践行成就大写人生。因此,惟有身体力行才能筑牢奋进路,谱写绚丽新篇章。(评析:分论点+案例+对策。这一段使用较多的案例进行论证说明,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结构上,也重素材,轻对策,避免多余讲解使得文段冗长且淡化案例效果。)

信念坚定,演绎出彩人生。作为新时代青年,作为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流砥柱,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是新时代新青年担当历史使命实现人生价值之需,更是新时代振兴发展之需。从即兴而唱的《我爱你中国》,莘莘学子奋发有为,完美展示了时代精神到面对蓄意而为的小撮极端行为,港专校长霸气回应,完美诠释了爱国精神。莘莘学子不忘初心,朝气蓬勃奋勇向前的姿态弘扬的是时代希望,校长不辱使命,坚定信念不畏权势的决心弘扬的是时代精神。由此可知,惟有将时代精神外化于行,脚踏实地从点滴开始;内化于心,坚定信念从点滴践行,方能肩负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担,方能筑牢振兴发展之路。(评析:由此可知这个关键词就能够清晰地判断出,前面是素材,后面是结论,如果是考场阅卷,老师就凭此也可判断出文章的脉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新时代。青年一代作为新时代的希望一代,必须牢固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牢牢把握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共1301字)(评析:十九大的材料引出结尾,站在了国家大局的层面来总结文章话题,提升了文章的高度。最后更是用四个自信四个意识来收尾全文,符合青年这个话题,也符合国家的整体定位。)

(总评析:我们解析过很多的文章,有的高山仰止,更多的是仰视羡慕,有的则是跳步摘桃,蹦一蹦就能够得着。本文就是这样一篇文章,十分优秀但是人人可以企及。本文的开头是典型写法,论证是通用写法,结尾是常规写法,都是可以作为模板积累的。这种积累不是背万能套路,而是掌握文章内核,有了章法,文章写来自然水到渠成。同时,需要作出特别强调的是,类似文中出现的各种素材,是文章档次有高低的一个较大决定因素,考生朋友要注意积累。)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实之需

(评析:毫无修饰,开门见山,直接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给人一种暴击感。)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然而,现如今雾霾、工业废料异地偷排投放等环境污染问题屡见不鲜且屡禁不止,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也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现实之需,更是发展之要。(评析:用习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的经典论断进行切题,准确而有高度,随后指出现在的问题及其危害,顺势得出总论点。典型的三句式开头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过去,先污染后治理这一错误的政绩观和经济发展理念,让曾经青山绿水被雾霾天气取代,让曾经的山清水秀变成了污水横流。人居环境恶化,轻则影响公众的生活体验和出行体验,重则严重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损害生命和财产安全。为此,如若继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促发展,不能以绿色GDP取代传统GDP,不但会影响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会有损政府形象,疏远政民关系。因此,唯有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方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评析:道理论证,重在对问题进行剖析,进而得出支撑分论点的道理。这是道理论证常用的手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助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更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关键。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资源盲目无尽的错误发展理念,造成如今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愈发趋紧。在这样的背景下,工业企业废物偷排投放等污染环境的行径和污染有限的水土资源更加有限,这样也会反过来抑制企业自身发展,尤其食品药品等对生产原料要求加高的企业,让下行压力加大的经济发展更是雪上加霜。为此,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环保先行。(评析:一样的论证手法,采取道理论证,与第一段有所区别的是用了习总书记的一段论述,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转变发展理念,也需要公民积极参与,共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唯有如此,才能让生态环境重回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幽静怡人,也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愿景。(共860字)(评析:古语引出结尾段,因为本文是重在论证意义,进而在结尾处点一两句对策,实现文章内容上的完整。)

 

(总评析:本文是字数偏少,在于其只有两个分论段,这是考场写作当中应当注意的地方。除此以外,本文还是有很多闪光点值得学习的,一是文章的布局,原因、意义、对策,都一一点到,但是彼此不抢戏,轻重有别;二是文章虽说都用了道理论证,但是道理是说透讲明的,不存在糊涂账的情况;三是开头结尾都是传统写法并且驾轻就熟,这是基本的表现。同时,本文的整体文风给人一种四两拨千斤之感,看似都是轻描淡写,但是论证效果实实在在,值得学习。)



综合施治,清除互联网虚假广告

(评析:对策+目的式的题目,如同一个同比例缩写的模型,将文章的整个内容浓缩在题目里,是比较讨巧的一种拟题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商家选择在网上投放广告。与传统广告相比,互联网广告形式多样、互动性强,投放也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但与此同时,充斥网络空间的各类广告良莠不齐,违法虚假广告也混迹其中。有的网购商品名不副实,实物与照片差别太大;有的无中生有、夸大宣传;还有的内容低俗媚俗,甚至存在封建迷信内容……今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30件典型案例。让人看到整治花样翻新的违法虚假广告,需要新病新治”“长病长治(评析:首段写得好不好,看句段可以判断出来。第一句切题,引入网络广告话题,第二句写积极意义,第三句写问题,第四句用事例印证,第五句得出结论。非常典型的开头,脉络清晰,值得学习。)

违法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背后是某些不良商家、发布平台的逐利冲动,呼唤着监管制度的改进和完善。由于互联网渠道广、传播快,违法虚假广告套路深、花样多,普遍存在发现难、核实难、证据固化难和监管难等问题。特别是新型自媒体平台的出现,更容易给虚假广告以可乘之机。从传播到监管的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纰漏,违法虚假广告就可能换上新马甲继续传播,骗取人们的信任和金钱。时时堵住漏洞、处处严格监管,才能维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评析:我们也分析过关于过渡的使用,第一是要避免鸡肋,第二是要避免抢戏,把后面的话都说了。过渡段的作用就是转乘,因此用于阐述原因以便引出针对性的对策,或者强调影响进而强调解决的必要性,是比较合理的布局。)

解决互联网时代的新问题,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现代治理手段。面对互联网违法虚假广告,传统的突击整治、消费者投诉、相关单位自纠自查等方式难有长效,需将立法、行政和执法三条途径有机结合,综合施治。一方面,完善立法,在广告法和行政许可法的基础上,建立更为严格的互联网广告许可制度;另一方面,充分运用行政和执法手段,加强监管,严厉查处社会影响恶劣、公众反映强烈、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虚假违法互联网广告。与此同时,有必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完善公安、网信等部门间的协同机制,形成组合拳。今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2018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网剑行动)方案》,重点打击网络虚假违法广告等违法行为,正体现了综合施治的治理思路。(评析:分论点+分析+对策(分层次)+实例印证。相对于常见的最后一句话用因此引出总结来回扣分论点,这个布局显得新意十足。还是相同的几个元素,但是组合的顺序不同,呈现的效果确实有惊喜之感。细细来说,作者先说以往的解决之道难有长效,就是针对性地引出分论点的论证,然后分两个方面细说,支撑住了分论点的理论基础,最后补一个网剑行动的事例,印证了理论论证部分,使得论证完整。总的来说,这个分论点的论证结构很是值得考生朋友品味。)

清除互联网违法虚假广告,既要击碎欺骗者发财的迷梦,遏制愈演愈烈的趋势;又要净化互联网,营造良好的广告市场环境。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引导广大互联网平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重点监督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充分将人工审核与技术审核相结合,及时清除对公众具有误导性的广告。同时,支持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发辨认违法虚假广告人工智能系统,在技术上取得新突破,用以对抗虚假产品评论、评分,打击水军、刷单等行为。(评析:根据过渡段的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之策。整个论证给人饱满充实的感觉,原因在于作者陈述的时候注意了分层表达,实际上,大部分的论证表达,只要注重了正反、里外、主客观等等多角度多方向,都会给人详实之感。)

一个风清气正、诚实信用的互联网环境,将使每个网民受益。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企业创新干事热情,引导广大消费者提高辨别能力,加大违法者处罚力度,我们就能让互联网空间更加清朗。(共1037字)(评析:文章的高潮已经在论证部分呈现,结尾就只需点到为止,给人回味即可。作者只用了两句话,一是强调意义,二是呼应分论点,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力度拿捏恰到好处。)

 

(总评析:这是一篇排得进精品范文解析前十的文章,从头到尾都闪烁着亮点。具体的解析前面已经呈现,要做一个强调的是,天下文章,说破了就四个字——言之有物。不管写什么主题,都必须是真实、确切并且有理有据,在此基础上,在独运文心,加强布局、文法等技术的运用,就自然可以出一片好文章。空中楼阁,云里雾里都不是好文章。)



弘扬先人智慧 发展中华文化

(评析:递进式标题,体现文章中心,简单又朗朗上口。)

文化是远古先人的智慧结晶,既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更是中华民族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然而在物欲横流的风气熏陶下,在西方文化的肆意冲击下,中华文化正如蒙上一层厚厚灰尘的宝石,失去原本的光彩。现在正是拭去尘埃,促进中华文化发展的时机。(评析:说明式开头,说明文化的重要意义,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引出下文如何解决此问题。)

构建保护民族文化的完善机制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前提。犹记强大的希腊在追求物质发展时忽视精神文化的传承而灭亡。如今各国已深刻地意识到文化的优势可以达到暴力、金钱都无法征服的目的,纷纷采取文化保护措施,以法国尤盛。由于差点失去母语的悲惨历史,法国在文化上格外重视,将其作为艺术遗产,大规模投入支出,甚至立法将其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正是因为这样,法国文化在世界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如今,我国要完成文化强国的建设,完善的机制必不可少,对于网络作为公民文化传播的平台,更应有完善的基础建设和制度建设,只有建立健全文化立法,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才能让汉语乃至中华文化的生态环境得以净化。(评析:分论点+例证法,通过希腊、法国的例子来说明构建保护民族文化的完善机制的重要性。)

学会吸收外来文化中的特质精华是发展中华文化的有效举措。中国自古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优良传统,对于自身文化的不足,闭关锁国只会使中华文化固步自封。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一道理对于文化发展同样适用。清醒地认识缺陷并善于借鉴他国长处,才能让文化源远流长。北魏拓跋氏深知本族文化的偏涩难懂,于是鼓励民众学习汉语,这才使得北魏文化盛极一时。现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大行其道,我国不妨向法国一样,积极汲取他国文化的优秀做法,洋为中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保护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向西方优势项目如好莱坞电影发起冲击。如果满足于自身文化发展而忽视外来文化的变化趋势,就会居于落后的尴尬境地。(评析:分论点+例证法,通过中国自己的种种历史,说明吸收外来文化特质的重要意义,对应分论点。)

积极推介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发展中华文化大放异彩的必由之路。众所周知,文化是多样的,应由各国交流改进。然而近些年霸权国家单方面向全球进行大规模文化输出,更别提我国文化被刻意否定和掠夺,加剧了本土文化的空间受到的挤压。我国为扭转文化受制于人的局面应积极主动地推进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如在各国建立孔子学院,宣传正统儒家思想,将我国的精神和底蕴展示出来;在各国建立文化中心以防止文化趋向单一化。同时,通过媒体和文学著作的推广可以扭转外国对我国文化的不良印象。否则,本土文化只会日渐萎缩,更遑论让世界了解,为之震撼。(评析:分论点+理证法,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指出如何推介本土文化以发展中华文化。)

李克强总理曾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保护文化有利于汇集凝聚力;吸收文化有利于构建文化强国;推介文化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提升综合国力。因此,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共1105字)(评析:引用法+总结法结尾,简单有力,好一个凤头豹尾!)

(总评:本文文字表达严谨规范,逻辑清晰,从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前提”-“有效举措”-“必由之路,层层递进,分论点紧紧围绕总论点,使得文章中心突出,表达有力,文章结构层次分明。本文的另一个优点是,在论证方式上选择得当,很好地论证了各个分论点,内容充实,表达流畅,很有说服力,是一篇很好的申论范文。)



不修内功,难成大器

(评析:内核式的标题,题目就是文章最为核心的论证内容。在考场上,如果这个标题又是切题十分准确的,在审题这一环节的考核,就顺利通过了。)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毕业4年,我换了13份工作”……网上有关年轻人频繁离职的文章不少,一言不合就裸辞”“闪辞。一些年轻人这山望着那山高,缺乏定力,频繁跳槽,希望以此来增加收入或是谋求高位。可是,工作换来换去的多,事业有所起色的少。(评析:现象着手,顺利切题,指出当前的问题。)

年轻人有自信张扬、敢闯敢拼的一面,但也难免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有句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能力,就会匹配什么样的工作。如果刚进入社会,就一心想着身登青云梯”“出名要趁早,也许很快就会陷入心态失衡的境地。(评析:辩证的分析和看待问题,旨在呈现一个完整全面的视角。)

不要忘了,学习与历练是年轻人的首要任务,尤其是修炼一些管长远的内功。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从青年到暮年,一心研究核潜艇,成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在年轻时苦心钻研量子物理,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攻克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世界难题。可见,欲成大器,必先修内功。(评析:从正面指出正确的途径,进而得出核心总论点。在引出正面论述时候,用了几个实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考生朋友应当注意:按照经典写法,这开头三段是应该做个精简糅合成一段呈现的。)

修炼内功、夯实基础是自古而来的道理。古人云:学如弓弩,才如箭镞。意思是,必须有深厚的学养和积淀,才华之箭方能射得更准更远。青年是人生中精力最为充沛的时刻,对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掌握较为快捷,因此也是修炼内功的最佳时段。与其牢骚抱怨、消极懈怠,或是挖空心思、投机取巧,不如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练就一身过硬本领。(评析:道理论证,古语切入,然后展开论证,都是常有手法。)

修炼内功,非一朝一夕之事。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厚积薄发的必要条件。北京人艺在建院之初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排戏,而是下厂下乡。所有导演、演员、舞美人员都在工厂或农村体验生活了半年,与工人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正是得益于深厚的生活积累,北京人艺的演出才能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评析:实例论证,用人艺的事例做素材,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

修炼内功,非轻而易举之事。面对光怪陆离、纷纷扰扰的世界,静下心、沉住气尤为不易。当下,不求诸己、反求诸外的现象并不罕见,有些人把大量精力放在应酬交际上,却不肯好好提升自己;有些人把大量时间花费在钻研成功学上,却不愿去读一本名著经典……如此行为,实在本末倒置。长此以往,必定难成大器。(评析:现象论证,夹叙夹议,这也是我们提到的用得较少但效果很好的论证形式。)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伟大其实就孕育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常之中。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日积月累,古往今来成大业者,莫不如是。那些真正的人生积淀、决定人生高度的东西,都是需要下苦功夫慢慢去丰富的。因此,年轻人与其焦虑不安,不如用心修炼好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如此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成为闪光的金子。(共1031字)(评析:总结式收尾。前半部分是对前文的呼应,后半部分是再次的强调说明,两部分用因此衔接。)

 

(总评析:这篇文章既是非典型,又是典型的论证文章。说是非典型,是因为分段的形式不是五段式,论证的字数分配也一反常态。说是典型,是因为整个逻辑框架、论证形式都是典型写法。本文解析的最大动机在于,文章呈现的每个段落都可以单独拧出来分析品味,如同经典动作的放慢版本,可以清晰地看出每个样板文章应当呈现的细枝末节。学习精品文章,既要着眼全局,看清楚整个布局,也要揉碎了看细节,了解清楚它的成功之匙。无疑,本文是呈现成功之匙最浅显易见的一篇文章。)



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评析:属于口号式的标题,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即表明态度,又饱含期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经常将培养人才,比喻成树木的生长、庄稼的种植。在谈到对青年人才的培养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好比小麦的灌浆期,这个时候阳光水分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青年的发展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紧密相关。只有锻铸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才能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评析:利索的开头,第一句话(含古语)切题,第二句话(领导重要言论)应题,第三话(道明意义)点题,第四句话提出观点。)

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要厚植其根。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就像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纽扣扣错了,剩下的扣子都会扣错。在这一时期,尤其需要以德为先,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更要善于知行合一,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社会思潮,如果不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可能会疑惑、彷徨、失落,偏离健康的成长航向。正所谓根深才能叶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自觉的信念理念,当代青年才能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人生。(评析:分论点+古语+道理论证。)

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要强壮其枝。《劝学》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面对信息时代、多元文化,当代青年理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创新的意识、敢于实践的行动。青年是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当代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谱写不断创新创造的精彩篇章。要不怕困难、攻坚克难,勇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自己的贡献。(评析:分论点+古语+道理论证。)

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要繁茂其叶。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在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包容开放中树立家国情怀、远大理想。既要有小德川流,丰富内在修养,在细节上下功夫;也要能大德敦化,胸怀世界和未来,树立崇高的理想与志向,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评析:分论点+道理论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需要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共926字)(评析:用具有代表性的言论、重要报告等引出结尾,具有很强的站位功效,旨在向阅卷者表明作者的高度。同时,文章这样架构也有利于再次强调突出主题的意义,从而映证出了对主题进行论证的必要性。)

 

(总评析:规规矩矩的文章,该有的招式、技巧都一一展现,属于四平八稳类作文。文如其人,这种文章的呈现,会给阅卷者一种稳重靠谱的印象,这对于通过文章来考核准公职人员申论考试,具有指导意义。我们作为被考核者,也应当理解其中的奥妙,做到迎刃而解。另外,如果坚持看我们APP范文解析的考生朋友,一定要记得做好积累,特别优秀的素材、表达、结构、句式,一定要装进墨水囊,写文章下笔的时候,才会笔中有墨,下笔如有神。)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评析:...”句式形成引出题目,既彰显对策,也突出要达到的目的。这是规范性的经典拟题办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新区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发展继续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国家高新区共实现营业收入15.38万亿元,同比增长9.4%;净利润9734亿元,同比增长12.9%;新注册企业数16.7万家,同比增长22.3%。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稳中向好,开启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伟大工程的建设,还需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评析:站在历史角度从十八大谈及到今年上半年(这也是一个标志性的历史周期),并用相关数据进行佐证,有力地导出了总论点。)

一是向科技要规律,向创新要力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握住科技革命带来的变革机遇,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站上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向科技要规律,就是要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工程系统布局,使国家高新区成为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任务的集中承载区。向创新要力量,就是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做好企业服务员和产业组织者,在区内努力培育一流企业和一流产业。

二是注重打造软环境,构建优良创新创业生态。要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就要坚定不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恰如其分地使用政府有形之手,营造宽松、包容、公平的营商环境,吸引和培育更多的科技企业,集聚和配置更多的创新要素。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国家高新区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高效率投入体系,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鼓励创新、崇尚创新、参与创新、服务创新的文化氛围初步形成。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遵循科技创新、园区经济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国家高新区努力打造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现代科技新城,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现代化城市进程做出了示范。(评析:三个分论点均采取了道理论证,论证要害,谈及咽喉,解决问题。要注意三个分论点对总论点的支撑,总论点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那到底什么是创新,怎么论证创新?如果只是干瘪地说创新二字,定然会索然无味,作者就是通过向科技要规律,向创新要力量”“注重打造软环境,构建优良创新创业生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这三个分论点来填充创新这个气球,让其饱满,从而使得创新不是一句空谈。)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才能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第一动力,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共753字)(评析:习总书记的讲话引出结尾段,并用国家的战略来进行升华,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文章定位。)

 

(总评析:我们发现,有考生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分论点中重复标题中的话才叫呼应,才叫关系紧密。实际上,就字上的重复不一定就是紧紧呼应了题目,或者叫与题目关联性强。在内容上,尤其是在逻辑的这条线上密切相关,才是最好的呼应。例如,本文如果写成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创新学习的力度,字上确实是点出题目了,但是学习的力度就是空话,跟创新的关联性不是必然,只是有了形似。希望考生多加揣摩。)



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评析:手段+目的型的标题,重在突出核心的内容——美育,同时这句话又是习总书记重要论断的浓缩,就有了高屋建瓴的效果。实际上,类似于美育这种主题,较为抽象和虚无,是比较难写的一种主题。)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评析:用领导原滋原味的完整论述引出文章,既是第一时间点题,又是迅速切题,这种方法见得较少,很是值得借鉴。随后进行一个简要阐述,打好舞台架子,详细论证即将粉墨登场。)

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评析:道理论证,娓娓道来,能够吸引读下去而不显得冗长啰嗦,这就是道理论证的最佳效果。)

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美术培训机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功利导向、利益驱动,美术考级热就是其中一例。也正因此,国务院办公厅2015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去年教育部又与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评析:这是很典型的一个论述段,由反面说到正面,通过正反两面的阐述,导向性地得出分论点,逻辑和行文都顺理成章。)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筑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评析:实例论证,用大量美学大家的言论或著作来说明阐释,归纳一个共识,而这个共识就是分论点。)

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共1250字)(评析:名言引出结尾段,旨在提高认识的高度。随后进行了一个接地气的阐述,接天通地,使读者容易接受,也点出对策,使得文章完整。)

 (总评析:这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文章,这种文章不在于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取胜之匙在于内容的扎实,重剑无锋,就靠娓娓道来的论证层层推进,从而让文章越论越清晰,越论越明确,达到论证文章的理想效果。)



全面深化改革 增强民众获得感

(评析:总结式和中心句式标题,体现主题。)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当前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人民群众对我们有了更多的需求。但是当前民众在生活领域、生态领域、社会保障领域等诸多方面存在需求得到不满足的情况,当前我国的矛盾已然成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与民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为此必须要大刀阔斧改革,来增强民众的获得感。(评析:引用式开头,表明现状,引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引出下文。)

推进供给侧改革,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当前我国在制造业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国货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国内的产品满足不了需求,只能舍近求远,去国外,比如2015年春节期间大批国民远赴日本疯抢马桶盖、电饭煲、电动牙刷、陶瓷菜刀、保温杯等商品。这一方面会打击国内制造业的信心,影响国内市场;另一方面会导致资本的外流,影响国内的消费。究其原因在于国内的产品在质量、品质、体验等方面与洋货还有一些差距。因此,要推进供给侧改革,在供给端多提供品质好的产品,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让民众能够在改革中获得真正的红利。(评析:分论点一,例证法,案例分析,详细说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进而说明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

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提高民众获得感。上学难、就业难、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房奴、孩奴等各种问题,这些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时下民众最关注、反映最强烈、矛盾最尖锐、影响最突出的社会难题。如不解决,民众的幸福感会慢慢流失,取而代之的焦虑和不公平,这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究其原因还在于相关保障机制不完善,教育经费太少、就业服务不到位、医疗分级落实不到位、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等。因此,还要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各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增强民众的获得感。(评析:分论点二,从现实问题的严峻性侧面说明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的紧迫性和必然性。)

补齐生态短板,提高民众获得感。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空气更清新了。但是生态问题依然严重,雾霾、土壤重金属污染、海洋污染、河流污染、固体垃圾、噪音污染。这会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侵害,各种怪异的疾病层出不穷,并且会进一步遏制经济的发展。究其原因还在于错误的发展观,只重视经济,不重视环境保护。因此,还要补齐生态短板,让民众有真正的获得感。(评析:分论点三,同上,列举现实生态问题论证补齐生态短板的重要性。)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要把人民中开不开心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民众的获得感,是新时期我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当前我们取得了成绩,但前途依然曲折,需要我们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补齐生态短板,让民众群众走向更加幸福的生活。(共1003字)(评析:点明主题,首尾呼应,总结观点,结束全文。)

(总评:本文属于策论型申论,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民众幸福感。此类型申论,考生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有把握拿高分的三个方面对策来进行论证,三个分论点要有理有据又彼此关联,共同构成一篇逻辑严谨,行文流畅的策论型申论,定能够取得较高分数。)



有核心技术才有主动权

(评析:核心观点类的标题,开门见山。抛开后文说,即使就这么一句话,也可以表达出作者的态度。)

24小时内连续完成两次发射,将第三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和两颗巴基斯坦星分别成功送入太空轨道——这是近期中国航天让人点赞的画面。今年以来,长征火箭顺利完成20次发射,反映出我国航天已很好适应了高密度、高强度发射。航天是典型的高技术领域,中国航天能够呈现这样的好状态,离不开对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的执着。(评析:以案例总结得出观点表达,既反映了作者的素材积累,也体现了作者从一般到特殊的归纳能力,可以说,一个开头段,就把作者的水平显露出来,令人印象深刻。)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关系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安全。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有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从杂交水稻夯实粮食安全,到北斗成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再到核电、高铁成为中国名片,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但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发展水平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一些尖端领域还处于从大到强的路上,硬科技还不够多,亟须按照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努力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评析:本段看起来像分论段,实际上是不是。从本文的架构上看,题目是围绕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动权来说,那分论点应该是围绕怎么有主动权(核心技术)进行论证,因此这一段只能算过渡段,这一段的作用主要还是在于为下文铺路,从内容上看,作者提及了核心技术的意义,然后用具体事例进行印证,随后话锋一转说到还存在问题,亟须解决,就顺利将文章引入了下文。)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发挥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创新主体作用,就能攻坚克难、迎头赶上、缩小差距。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我们也有清晰的发展路径和规划。近年来,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正在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系统布局和创新平台系统安排。未来,科研项目管理流程会不断精简,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将拥有更多自主权,科学分类、合理多元的评价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将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添加活跃因子。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在于有效发挥人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科研主导作用,树立坚定自信、潜心研究的良好精神面貌,努力做出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性成果;另一方面,还要有一批熟悉科技、擅长组织科技工作的干部,做科研人员的知心人,和他们一道努力,形成推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孙家栋院士曾讲过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两弹一星艰苦创业期间,一批政工干部为组建航天队伍起了重大作用,他们和科学家一起把队伍拉了起来,组织年轻科技人员努力工作。聂荣臻同志给科技人员送来黄豆,这些政工干部连一粒也没动过。政工干部和科技人员的共同配合成为两弹一星成功的重要保证。(评析:从信心人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怎么有主动权。这两个角度一实一虚,看似平常,实际很下了功夫。从信心角度来说,重点讲了当前的国情和科研背景,紧密结合了当下的社会动态,论述有代入感,让人信服;从人才角度来说,论证了人才的重要性,也用成功的案例来做印证。)

创新的深层次突破并非朝夕可待,但又需要只争朝夕的精神。只要保持清醒认识,锚定内心追求,切实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扎扎实实的努力,就一定能在自主创新的浪潮中迎来关键核心技术的厚积薄发,将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共1105字)(评析:典型而且简洁的结尾,说典型是因为用了只要......”这样一组关联词,来强调观点,呼应前文;说简洁是因为本段就两句话,一句引子句,一句强调句。) 

(总评析:本文是一篇立意新颖的的文章。新在文章结构和分论点的选择上。具体的解析已在前文中进行解析,需要强调的是,很多考生在选择分论点的时候存在老套的问题,总是政策、法规等几个套路,老师看得苦涩,考生写得生涩,结果总是不如人意。本文是一个很好的示范,作者不仅强调形式上的配套,更强调内在逻辑上的呼应,实现整体的粘合,让文章成为一个整体。)



坚持不懈走自主创新之路

(评析:立场坚定的标题,十分具有原则性,清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前不久,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未来,自主创新是必由之路。(评析:由会议切题,会议的核心主题就是自主创新,这个切入口是比较讨巧的,也是特别准确的,随后抛出文章的观点,如同一个源头,后续的论证娓娓道来。这也是本文的一个特点。)

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源自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40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人口、土地、资本等要素红利正面临拐点,创新发展已成为必然选择。经济学家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实现从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是一个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必经过程。由此可以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何高度重视创新、着力推进创新,把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十九大又为何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创新型国家的新目标,为加快我国自主创新步伐提出了新要求。(评析:从历史的角度来总结发展的动力是创新,这种思维方式是特别值得考生学习的,一是体现思维的总结能力,一种是体现内容的积累能力,实际上,以文载才是申论考试的重点。从文章结构上说,作者这一段算是开头段的一部分,目的在于阐述创新的缘由。)

有着4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积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我国不少创新企业在自主创新道路上取得长足进步。比如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蓝鲸1钻井平台创造了可燃冰开采时间和产量两项世界纪录;无人机领域的领跑者深圳大疆,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目前已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并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年度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同时,在人工智能、互联网+”、共享经济等方面,中国的企业创新成果也越来越多。这些成功案例启示我们,深入改善营商环境,建立完善的创新体制机制,就能让创新的种子落地生根、破土发芽。(评析: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过渡段,从总结的概括性内容延伸到具体的案例,进而将话题过渡到如何创新上。从逻辑上说,有成功就有经验,就值得总结,因此就有了下文的分论点。)

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必须以突破基础核心技术为关键。没有核心技术,科技创新难言自立,关键时候也容易受制于人。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基本原则,强化基础科学研究,奋力发展重大原创科技理论,切实提高我国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关键核心技术科学攻坚体制机制。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基础核心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真正把发展的命运牢牢把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还要充分激发我国人力资源大国优势。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我国现有8亿劳动人口,1.8亿人口受过大学教育,有8000万科技工作者;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我们还有一大批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人力资源非常丰富。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人才提供成长成才的舞台,才能让一切创造的活力充分涌流,把人才大国变成人才强国。(评析:从核心技术和人力资源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采用了说理论证和数据材料论证,都是很专业的论证方法,语言也精炼简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只有把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相结合,才能真正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创新型国家提供战略支撑,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共1200字)(评析:领导人的重要论述引出结尾,接只有......”的强调句式,呼应前文,升华主题,很经典的结尾写法。)

 

(总评析:本文不是典型的申论文章,但是结构上却是十分相似,而且,对于我们写作是有启发作用的。语言、素材、逻辑各方面没有话说,都是一等一的好。我们重在强调这类文章如何联系到我们的写作上,从结构上说,在写作时,本文可以将第一段精简后与第二段融合形成开头,保留过渡段,同时增加一个分论点如社会创新的氛围等,形成三个分论点,最后一个结束段。有兴趣的考生朋友可以试着改写一下,我们APP也有大作文批改,同学也可以提交给老师批改哦。)



守规矩是敢担当的底气

(评析:双核心词构成的标题,这种考题的题目通常是用一个逻辑连接起来,建立关系,形成文章的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守规矩与敢担当的关系,牢固树立规矩意识,让守规矩成为敢担当的底气。(评析:迅速点题切题,不拖泥带水,抛出总论点。这种切题节奏需要考生学习并掌握。)

当前,一些干部把守规矩和敢担当简单对立起来。有的拿守规矩做挡箭牌,该主动不主动,该作为不作为,该亮剑不亮剑,心安理得当太平官;有的把敢担当理解为独断专行,字当头,心无敬畏,动辄向组织要特权,最后往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实上,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不守规矩的讲担当和没有担当的守规矩都是有害无益的。(评析:引出问题,用有的进行串联,将两种对立的问题都点到,显示出作者看问题的全面性,也体现了作者的辩证思维。)

守规矩,敢担当才有正确的方向。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守规矩是支撑敢担当的,理直才能气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敢担当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不守规矩,跟组织玩小聪明,权欲膨胀、利欲熏心,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自己的个人私欲,敢担当就会偏离方向,成为事业的绊脚石甚至拦路虎。这一点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不少领导干部那里,能找到太多的反面案例。

守规矩,敢担当才会有规可循。规矩的背后是规律,按规矩办事归根结底就是按规律办事。做到了这一点,敢担当就心中有底,就能防止蛮干、防止冒进、防止自以为是。规矩也是敢担当的尺度,一切作为都有规可循,按纪律和规律办事,敢担当就能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那么多规矩都是碍手碍脚的条条框框,以为敢于突破规矩就是有闯劲,敢于踩红线、碰高压线是有本事。敢闯敢干的确是干部非常重要的素质,但之前一定要仔细掂量,看自己的行动是不是真的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不是在为

守规矩,敢担当才有容错的空间。规矩是约束,更是保护和激励。判断干部的过失和错误是否可以原谅,关键看是否守规矩。以遵规守纪为前提的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即使出现了探索性的失误、无意中的过失,也会在可容的边线内得到宽容和保护。需要切记的是,容错绝不意味着可以省略事前的科学谋划、事中的严格监管,绝不意味着鼓励胡作非为、盲目蛮干,绝不等于无限度宽容。对触碰政治底线、纪律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的重大错误,决不能容忍。

守规矩,敢担当才有团结干事的氛围。党的团结统一靠什么来保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守规矩的队伍目标一致最团结,大家坚守共同理想,保持一致步调,形成志同道合的同志关系,在与子同袍的亲密氛围中担当作为。守规矩的队伍公正无私最和谐,工作服从组织决定,用权正正规规,自然没有小圈子、没有团团伙伙的争权夺利。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一位党员干部顾大局、守规矩,都有敢担当的内生动力,这样的团队面对任何困难、任何局面都能形成强大战斗合力。(评析: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采用道理论证的方式。注意分论点的表达,是用“xx,才xx”的句式,重在加强守规矩和敢担当之间的逻辑联系。)

守规矩的敢担当有原则、有底气,规矩导向要求领导干部更好展现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代需要老实人,呼唤改革者,只有正确处理好守规矩与敢担当的关系,才能在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共1225字)(评析:总结前文,并适当的提升到时代需要这样的高度,起到升华主题的效果。)

(总评析:坦白讲,辩证的双核心词文章很难写,梳理关系是第一步,清楚表达是更进一步,表达有深度是更难的一步,这都是要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和逻辑思维能力做支撑。这篇文章是不错的示范,考生朋友可以把总论点和分论点挑出来,再领悟领悟,看看究竟因为哪个细节(提示:逻辑词使用),建立了强的逻辑联系。同时,本篇文章作为官媒上的一篇文章,里面的很多表达是值得记忆背诵的。)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强国

(评析:途径+意义的标题,题目就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个高的位置,旨在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立意点上就站位高,能够挈领全文。)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早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于国于民,都是意义重大。然而,经济社会在发展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却未能及时跟上,从大气污染到水环境污染;从垃圾处理问题到土地沙漠化;从旱灾水灾到生物多样性破坏……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凸显出生态文明建设形势的严峻。因此,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助推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是当前国之重任。(评析:作者引用了一句领导的讲话,目的在于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根源,拉伸生态文明话题的时间轴,为后面的问题陈述做一个铺垫,进而引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重视。)

树立新理念,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里程。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对于物质又具有反作用。同样,生态文明的建设也需要正确的理念来作为助推器。当小手绢又回到了孩子们身边;当把空调调高到26℃成了年轻人的时尚,这些无不折射出当前国人关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不要带血的GDP”,则更是彰显出政府要转变生态发展理念的决心。但反观现实,却也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如捕杀野生动物作为佳肴,如牺牲环境换取地方经济发展,这些无不反映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落实到位。因此,必须要打好生态理念的强心剂。(评析:分论点+阐述+事例+领导人讲话+不良现象+总结。这种论证段是公式一般的论证段,每个部分都是可以做嵌入的,但是这种模式与万能模板不同,万能模板是背连接词,这种是建立思维模式。)

完善制度,奠定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1952年的伦敦雾霾事件到1953年日本水俣()病爆发。这些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对当地的发展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对人们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而在反思这些悲惨事例的同时,我们会发现,之所以污染如此严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当地政府缺少制度来约束企业的生产,或者说即使看到问题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来进行解决。当企业没有了制度约束,为了利益最大化,便会出现大量的废物排放等环境问题,雾霾之痛,水俣之殇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产物。因而,就需要我们的政府不断通过制度的完善来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兜底。(评析:分论点+事例+分析+总结。)

提升技术,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都说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样,生态文明的建设更加离不开环保技术的创新。当婚礼使用的烟花爆竹变成电子鞭炮,当中国攻克被美国垄断近二十年之久的无毒无害电镀技术。我们会发现,不管是电子烟花还是新技术的使用,其不仅仅能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能为环境的保护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正是得益于技术创新的不断提升,才能让我们的蓝天常在,绿水长流成为一种可能,因而,要想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来实现环境的改善,企业应当起到排头兵的作用,通过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保障。(评析:分论点+事例+分析+总结。)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拿出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以久久为功的耐力与锐意进取的劲头,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状态,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担当,不忘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社会主义强国之路的新征程!(共计1090)(评析:诗句引出结尾段,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信号,方便阅卷者进行判断文章的组成部分。随后串用习总书记的热句,体现出文章的热度,升华主题。)

 

(总评析:从文章分析的角度来说,这篇文章是很典型的考场高分作文,本文是事例和分析并用,诗句与热词热句齐飞。这也是我们范文解析经常提及到的要保证文章内容丰满的必备条件。从写作的热点积累来说,本文是生态话题,是今年政治层面的最高指示,考生朋友务必重视。)



科学离不开公众认同

(评析:题目特别直接,像是一句口头语,但是表意确实清楚明白。)

从九天揽月的嫦娥号到遨游星汉的天宫二号;从傲视群雄的中国天眼到探秘未知的悟空号;从连接万物的墨子号到五洋捉鳖的蛟龙号。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不断进步之中。然而,科学却缺乏公众认同:科学权威信任下降、公众面对科学无法做出正确选择等。不难发现,这与公众对科学界的误解密切相关,这必然导致科学无法有效普及,同时会造成伪科学泛滥。可见,科学发展离不开公众认同。(评析:成绩+问题+结论,三句式开头。开篇写的是最近取得的科学成就,看得出作者对于时事的关注,同时,开头这组排比完全可以作为背诵材料,一来记住科技内容,二来学会表达形式。总体而言,这种开头形式是属于经典老派的开头。)

倡导科学的公众认同需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思想观念,统一公众思想是实现科学公众认同的关键之举和必由之路。然而,当前公共对社会事务的认识仍停留在经验方面,习惯难以改变,缺乏科学认识,追本溯源,关键在于政府缺乏对公众的正确引导,未培育公共的科学意识。如果听之任之,势必造成公众无法有效获取科学知识,无法在科学方面取得进步。由此可知,转变公众思想观念已势在必行,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政府部门要通过官方微博、媒体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科学认识,以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同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公共转变习惯,改变以经验为主的思维方式,学会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提升科学素养。

倡导科学的公众认同需要维护科学权威。维护科学权威,提高科学权威信任度是倡导科学认同的有效途径,维护科学权威对公众认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当前科学权威却逐渐消失、公众与科学界存在较大的误解、科学界浮躁之风盛行等问题频现。如若听之任之,科学权威消失必然导致公众对科学的摒弃,转而依赖自身知识和经验,不利于科学的长远发展。由此可知,维护科学权威,提高信任度已势在必行,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真务实,科学界要对个体科学家的不当行为进行抑制,追求科学的真理。另一方面要消除公众误解,对于科学研究的过程、科学结论的形成、科学共识的达成都要公开透明,进行严密检验。(评析:作者两个分论点都是采用相同的论证方式:分论点+解说+“然而引导的问题+解决之道(分论点),这是说理式论证较为常见的逻辑,可能存在不同是语言的专业性、表达的凝练性等。)

立于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临险峰,才见前路艰辛。在时代浪潮下,科技强国的蓝图已徐徐展开。实现科学的公众认同既需要维护科学权威,又需要树立科学标杆;实现科学的公众认同既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又需要创新思维认知。(共832字)(评析:对仗句引出结尾,是一个标志,也是一个信号。随后用科技强国进行转折,引入到分论点上,呼应前文。)

 

(总评析:本文是一篇写法特别老派的文章,但是并不意味着老旧,这是比较基础且经典的写法,是修炼考生基本功的必经之路。文章呈现出来的部分,都是刚开始接触申论大作文的考生朋友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但是文章有一些没有呈现的地方,也需要引起注意,比如,只有两个分论点导致字数偏少,分论点都采用一种论证方式,最后一段的语言过渡比较生硬等,这些都是需要打磨的地方。)



做一股清流

(评析:清流一定是文章的核心词,也是题目的题眼,在标题中点出,无疑是最好的切题点。这种抽象主题近几年的申论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如平衡等,这可能是一个趋势。)

时下,清流成了一个流行语,成为人们的一种向往。比如不久前,电视上《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几档节目起来,受到大家热捧,清流综艺清流文化成了观众追求的时尚。(评析:直接切题,什么是清流,作者用了清流文化做了例证,胜过枯燥的定义解说,这种例证切题是值得考生学习的地方。)

文化如此,人生亦然。过清流般的生活,不失为人们的一种理想选择。然而,一些人的生活却过得混浊而灰暗。有的习惯于搞假大空那一套,特别会装,喜欢背台词,有的还入戏很深,成了戏精;有的热衷于走虚浮夸的路子,急功近利、心浮气躁,处处浮在表面,时时想走捷径;有的满足于过庸懒散的日子,表现出懈怠、疲沓的样子,工作往往干点意思意思,奉行既不出风头,又不落后头;有的甚至迷恋于邪恶丑的法则,搞厚黑学、行潜规则,拜码头、结圈子,等等。(评析:本段采取将总论点前置,同时实现文章转折。这是比较创新的一种处理方式,将总论点放在突出的位置方便读者抓取,同时将问题后置,树立论证的靶子,方便下文的论证,这也是为什么作者开头分为两段写的原因。从文章布局上看,这部分属于是为什么。)

清流生活,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人生价值。清代学者顾炎武说:读书通大义,立志冠清流。革命先驱李大钊赞叹:社会上有一二清流学者,很得大众的信仰。古往今来,做一股清流是不少人的价值追求,活出清流范儿的人也备受世人尊崇。从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周敦颐,到淡泊名利、留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王冕;从铁骨铮铮持正义、横刀立马的彭德怀,到毕生追求真理、浑身是刺的张爱萍等等。这一股股清流,以它的清澈、洁净,汇入历史的大江大河,展示出绚丽夺目的画卷。

清流人生,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一股清新之气,言行有格调,生活有品位,阳光干净、超然脱俗,身上散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真实的自我,说真话、道真心、做真人,多一些率真、多一点坦诚,不掩饰、不矫情。活出清流样子,就是活出做人的骨气,肩膀硬、腰板直,有所坚守而不随波逐流。说到底,清流样子就是真善美的样子,就是做人清清爽爽、做事明明白白、做官干干净净的样子。(评析:以上两段重在阐述清流人生是什么,主要强调意义,旨在说明清流人生的必要性,从文章布局上看这部分是是什么。)

欲成清流之人,得正本清源。古人云:源洁流清。做人的本源,就是做人的本色、本真和本来。一个人的身份、岗位、职务和财富可以变,但做人的本色不变、本真不丢、本来不忘。多问问初心是什么、初衷在哪里,多看看当初的模样是什么、如今变得怎么样,偏了则纠一纠,歪了则正一正。源头清,人生这潭池水自然也就清澈了。

欲成清流之人,得胸怀大志。有大目标和大志向的人,总是不会被路边的碎石绊倒。胸有鸿鹄之志,便有过清流生活、活出清流样子的勇气和毅力,有远大志向在鼓舞,生命就会翩翩起舞。要想活出清流样子,内心还要有强大的定力和自制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坐得住冷板凳,不生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朝着既定的方向砥砺前行。人不一定过得富贵,但一定要活得高贵,保持一份清高,守住一份气节,便能活出清流样子。(评析:这两段论证的是怎么做,分出两点阐述,与前部分的是什么相对应。行文至此,作者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都做了阐释,逻辑实现完整。)

莲花,以其高洁品质让世人独爱。清流如莲,清流之人以其真善美的品格而被世人称羡,更让自己行稳致远。(共1155字)(评析:功能性收尾,简短,起画龙点睛之效。)

(总评析:本文是一篇对抽象主题的较好诠释的文章。从近几年的申论题目来看,大作文有偏向抽象主题的趋势,这需要引起我们考生朋友的重视。就本篇文章来说,亮点是开篇的切题布局,是比较大胆而且成功的创新。同时,文章的主旨在于强调清流,就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整条逻辑线清晰可见。)

互联网+推进社会治理加速度

(评析:这种题目就胜在直接。我们也分析过类似标题的拟题方法,由一个动词进行连接,像一根扁担,两头挑起互联网+”社会治理这个核心词。)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彰显创新之要,掷地有声。中国免费午餐基金的成功,源于互联网+社会组织的新思维,新加坡民情收集工作的顺畅,源于互联网+群众路线的新模式;富阳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源于互联网+社会治理的新平台.....不一而足,皆凸显政府在理念上的革新,面对新形势新阶段新矛盾,寻求与时俱进的治理之道互联网+政务。由此鉴之,互联网是推动社会治理的加速器。(评析:排比事例进行切题,并且对焦一样,慢慢将互联网+聚焦到社会治理,这是这个开头最值得大家学习的一个技巧。)

互联网+促使公共服务高效化。冗繁拖沓,低质低效成为传统政府公共服务的标签,杭州富阳区以手机APP为抓手,打造了互联网+社会治理新平台,统筹整合政府的核心资源,让群众办事心中有数,少跑冤枉路,缩短办事时间,提高行政效率。毋庸置疑,电子联网办公,将打破信息孤岛弊端,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连接,变群众奔波信息跑腿,变群众来回跑部门协同办,从源头上避免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等现象,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高效化服务。总而言之,互联网让社会治理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现代化。(评析:分论点+详细案例+总结。这种论证方式重在对案例的表达,这需要大家修炼自己文字的基本功,不能陷入拖拉啰嗦的泥潭。)

互联网+激发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组织提供了线上大规模孕育和超常规成长的机遇。如果说互联网+传统产业激发的是产业变革的活力,那么互联网+社会组织激发的是社会治理的活力。以免费午餐为代表的有组织的公益项目正在不断深化与互联网的融合,实现了公开化、透明化,把知情权、治理权和监督权更彻底地交给社会,越来越多的公益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汇聚点滴爱心,促进社会善治。因此,互联网+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作用,通过互联网集聚能量,应对公共事件。(评析:道理论证。)

互联网+促使社会治理民主化。知屋陋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言犹在耳。正如新加坡民情联系组,创建互联网+群众路线模式,搭平台,聚民意,展民智,得民心,激发了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性。无独有偶,网络问政、微博问政兴起,可谓畅通渠道,广开言路,聚贤纳言的典范,助力下情上知,不仅切实提高了民众参政的热情,更打破渠道限制,践行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发挥群众力量,提升社会治理的民主化程度。由此可知,互联网搭台,民众唱戏,让民主成为社会治理主旋律。(评析:案例+现象分析相结合的论证,旨在说明这种现象的宽泛性,进而论证分论点。)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看似戏谑,实则通透。互联网高速发展,接纳顺势而为,乃为王道。治事不若治人,治人不若治法,治法不若治时。社会治理,也需顺应时代变化;顺应新媒体发展,以创新为核心,力求与时俱进、开诚布公、广开言路,以一点一滴改变一心一意服务,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唤醒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评析:最后一段整体的意义分析和收尾效果实现没有问题,但是语言风格值得商量,类似于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样的句子,虽然话很出名,但是与申论这样严肃的语境不搭,需要慎用。)

 

(总评析:本文是这个话题写得较为成功的一篇文章,从结构和内容上都算得上一篇好文章,但是尾段的语言表达也有值得商量的地方。这其实是很值得我们考生朋友注意的地方,现在网络语言、段子语言传播快受众广,极容易在人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不代表这种语言就是适合任何场所的,需要考生有所甄别。在文字的使用上,推荐看看《咬文嚼字》这本杂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94a804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0.html

《申论优秀范文汇总(附评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