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特长生可选的专业

发布时间:2019-03-01 04:00: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体育特长生可选的专业

【篇一:体育特长生可选的专业】

我个人认为,兴趣是很重要的,既然你对商业管理有兴趣,建议你去读。如果你问体育生毕业报考的话,体育生跟一般理科生一样报读学校,可能会有一些学校不收体育生,也会有一些专业不收体育生。高三的时间不多,很快就过去了,请珍惜这段时间……希望这信息对你有用……

【篇二:体育特长生可选的专业】

体育特长生有加分政策,那么体育特长生可以报考哪些大学和专业呢?下面介绍一下相关问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一、体育特长生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2016体育类专业大学排名

1.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2.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3.武汉体育学院 湖北

4.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

5.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6.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7.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8.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

9.西安体育学院 陕西

10.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

11.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

12.河北体育学院 河北

13.广州体育学院 广东

14.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

二、体育特长生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体育类相关专业盘点如下:

1.运动康复:运动康复专业是新兴的体育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是为弥补我国健身康复人才紧缺的局面而开设的。

2.运动训练:此专业主要有五大学习方向即新闻(体育新闻方向)、英语(体育英语方向)、旅游(体育旅游方向)、管理(体育管理方向)、教育(体育教育方向)

3.体育教育: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

4.休闲体育:休闲体育专业,是2007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而设立的新专业,休闲体育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专业的形成,既离不开体育学又离不开休闲学。

5.运动人体科学:以运动与健康相结合是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石,该专业突出实践教学,培养过程中体现了体育和医学相结合的特点;一些高校每学期会支出一部分经费培养学生们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本专业在体育类中具有很大的专业优势。

6.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社会体育是指职工、农民和街道居民自愿参加的,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社会体育活动。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7.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此专业要求学生热爱民族传统体育,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上面介绍了体育特长生可以考哪些大学和专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三:体育特长生可选的专业】

就像学校里优秀的学生会被推荐到好单位,或者被留在学校内任教一样,运动队也同样给冠军们一个好的安置,他们或者做了官,或者当了教练,或者靠着自己的名气进入其他圈子。这些成功者,仅仅是一座金字塔的塔尖而已。

塔尖:风景这边独好

有人将运动员退役后的出路归为五种——

1.当教练。比如曾经叱咤羽坛的李永波,比如中国第一位乒乓球男子大满贯得主刘国梁,比如2000年悉尼羽毛球男单冠军吉新鹏。

2.进入娱乐圈。比如花样游泳运动员陶虹,比如体操奥运冠军刘璇。

3.从政。比如前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在缔造五连冠之后,成为最富有的体育人,掌管体育总局彩票中心,2003年下半年又任职网球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的队友张蓉芳也被委任排球管理中心书记、副主任。

4.经商。比如李宁和李小双。

5.深造。比如邓亚萍,她拥有剑桥硕士、博士学位。回想当年她退役之时,将读书作为首选,她在清华大学完成大学本科、硕士、博士的课程,邓亚萍的努力和付出不比她当运动员时少。

以上的五种行业中的运动员,不管他们转行到其他圈,还是继续留在体育圈,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退役前都是金字塔尖上的人。

塔基:仍在泥泞中挣扎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陈玉梅这个名字,她是个在鞍山齐大山铁矿北采矿场工作的女工。她曾经有这样一个身份——当年叱咤风云的马家军成员之一,她个人的最好成绩是1992年在汉城获得第三届世青赛800米亚军。如今她31岁,工作就是在铁矿里负责计数。

马家军的第一代队长陈颖是马家军最大的悲剧。1998年,她的尸体在沈阳棋盘山水库被发现。如果不是被学历卡住,她现在也许是哪家媒体的记者。尽管她没有显赫的成绩,尽管半夜起来偷练也没能取得世界冠军,但她却成为马家军中唯一会写诗的人,唯一用日记本记录了马家军历史的人。退役后她曾经到辽宁一家报社自荐做体育记者,但该报社这样回绝了她:应征者必须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这对从小就进入运动队的陈颖来说无疑是不可逾越的。之后她烧掉了在马家军7年间记录的十几本日记。

如今的媒体,会聘请莫慧兰等退役冠军做记者,怎么会拿学历卡人呢?怪只怪,陈颖头顶上没有太多的光环。而马家军中的王晓霞,退役之后成了一个逃避计划生育的农妇。

说起退役后的悲惨境况,就不得不提邹春兰,当她13岁时国家曾对她承诺,会照顾她一辈子,只要她好好练,取得好成绩。她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10年里,她拿过5个全国冠军,但当她要退役时,得到的照顾却是在举重队厨房干粗活,并且在三年之后连这点照顾也被取消。她流落到社会上,卖过羊肉串,做过杂工,令她扬名的不是她当初的成绩,而是她退役后做搓澡工的经历。

从风光无限的全国冠军,到一次只挣1.25元、月收入总共不到500元的搓澡工,邹春兰自己也承认,自己目前的境遇,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的文化水平太低,连拼音都不会。由于常年从事体育训练,把学业彻底荒废了。除了没有文化,她还缺乏一技之长。长期进行举重训练,使她在实用技术方面没有任何专长。

才力,这位亚洲大力士连续获得了40多个全国冠军和20多个亚洲冠军,但在退役后,还是在辽宁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关照下,才被安置当了一名门卫。

由于长期受困于运动生涯带来的各种痛苦的顽疾,才力在退役5年后去世,时年33岁。他去世的当天,家里只有300元钱,还留下账单800元。

1990年,他在北京亚运会上达到个人事业的顶峰,之后状态开始下滑。退役后因为过胖,也没有别的专业技能,而作为一名农家弟子,才力没什么文化,更没有背景,既不能当教练,也走不了仕途,他的路越走越窄,终于在贫病交加中结束了人生。

他们怎样融入社会

对于这些从小到大只和队友、教练接触的运动员来说,退役之后找工作还要面临这样的问题——与社会生活脱轨。

马拉松运动员艾冬梅由于生活所迫,在通州一家菜场卖衣服。记者去探望她之前询问同行,硕大一个菜场,怎样才能找到她?对方说你就看一个地摊前低头坐着一个人,既不叫卖也不跟顾客多说话的就是艾冬梅。艾冬梅对自己的行为解释: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叫卖,也不知道别人还价时我该怎么办。有时候顾客砍到一件衣服5块钱还嫌贵,我真是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还透露,摆地摊第一天,她就收到一张100元假钞。

1999年刚刚退役时,曾经的亚洲赛艇锦标赛女子2000米双人双桨冠军获得者陈又香嫌弃过环卫工人的职业,她无法接受自己怀揣一堆奖牌和证书却要在退役后去扫大街的事实。此后的几年,为了生存,她做过福利院小工,做过家政服务,做过电梯清理工,没有一份可以容纳她的稳定职业。她的儿子还患有先天性疾病,让她不得不放下冠军的架子,答应城管局去做环卫工人。她认为,这至少是个稳定的工作,可以免去每天到处投简历和找杂活,但是城管局却没有再给她回去的机会。这位赛场上昂首挺胸的女英雄,却在退役后的生活面前低下头来:为了能攒钱给儿子治病,什么活我都干。

不少亚洲和全国冠军退役后不得不看大门、看自行车棚,或干脆找不到工作。

善后补偿杯水车薪

一般情况是,国家运动员退役,要么继续当教练,要么回省队,即不存在国家队队员退役的补偿问题。各省的通常做法为,根据运龄、成绩和本人退役前体育津贴水平等因素计发一次性经济补偿。

以湖南省为例,具体分为基础安置费、运龄补偿费、社会保障补偿费、运动成绩奖励费四部分。最大的一项是运动成绩奖励,根据比赛成绩不同,给予5000~6万元的奖励,获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冠军分别给6万、5万和4.5万元奖励。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测算,实施经济补偿办法后,全国每年需要补偿经费1亿元左右,而全国每年退役的运动员在3000名以上,依此推算,平均每人不足3万元。

一个问题是,补偿经费在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可以保障,但是在西部等不发达地区,则显得十分困难。据介绍,在1990年代以前,被安置进入工厂的比较多,之后,市场化越来越高,便少有单位再要不对口的运动员。

一些知名运动员通过各种形式,呼吁政府安置好退役运动员,很多地方也在出台一些政策保护这些为了国家荣誉奉献青春的人。但是,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有很多。

大学生就业难,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那么退役运动员就业,又岂止一个难字了得。

美国没有运动员保障制度

在美国,职业选手退役后的前景比较光明,因为在其职业运动生涯中已经积累了巨额的财富。而业余选手平时参加比赛的机会不多,再加上业余比赛的出场费也相当可怜,因此他们必须在退役后继续奋斗。美国有不少奥运金牌选手,退役后找不到合适的职业,有的甚至流落街头,不得不依靠政府救济。

记者曾和美国体育界人士探讨,既然职业选手的退休生涯不用政府操心,而业余选手也曾为美国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升国旗奏国歌,那么,美国体育部门为何没有一种解决本国运动员后顾之忧的制度?得到的回答是:业余选手在运动生涯中没有像职业棒球、职业篮球那样吸引更多购票入场的观众,换句话说,他们没有为社会创造商业价值,因此,他们在国际比赛中即使夺得再多的金牌,最多也只能从政府和赞助单位拿一些奖金,至于他们身上的光环能为他们退役后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另外,大部分业余选手要么在大学念书,要么已经有了固定职业,退役后基本上可以干老本行,所以也不用政府出面干预。看来,创造利润第一,为国争光第二,这就是讲究公平的美国。

让我们先来看一下职业选手的情形。除去我们不太熟悉的棒球和冰球之外,网球和篮球是美国职业化程度较高的体育产业,在这个圈子里退役的职业选手,一般都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和个人财富,如果不愿意在家呆着,他们完全可以在退役后凭借自己的经验发挥余热,如开办训练学校、担任教练或到电视台担任转播评论员等等。

记者赵仁伟、邹大鹏、朱峰

夺金牌难,找工作更难”——退役运动员出路问题调查

过去的一年里,邹春兰、艾冬梅、郭萍等受到失业、伤病、贫困困扰的退役运动员群体,曾引起人们的关注。岁末年初,记者踏访黑龙江、山东、河北等地,对日益突出的退役运动员安置难题进行了专题调查。

政府头疼队员发愁

正在四处找工作的黑龙江省女子举重队退役队员李双双告诉记者,她20055月退役后一直没找到稳定工作,曾帮人卖服装、搞促销,最多一个月挣了500多元。她说:我们这些举重队员,长年光搞训练,学业耽误过多,连计算机等方面的文员工作都做不了。加上超负荷运动,体态不好,还都有腰伤颈伤,但没有医疗费只能忍着。许多队友退役后的生活都很苦。

李双双的处境是许多退役运动员生活的真实写照。记者与一些运动员、教练员、政府部门官员就运动员出路问题交流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

河北省体育局人事处处长袁大海表示,运动员安置一直是比较头疼的问题,非常棘手。袁大海说:这些孩子从小就到了运动队,大好青春年华都奉献出来了,青春一过,退役后就是白纸一张,有伤病的甚至是一张废纸。可是运动员必须要淘汰,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一位省队的乒乓球选手对记者说:退役后我能做什么呢?除了打乒乓球,我不会做别的呀!如果以后能有一个好工作,我宁愿今天不拿金牌。

政府安置难队员积压

山东省体育局人事处调研员张昭京介绍说,在计划经济时期,退役运动员安置相对顺利,只要是有编制的正式队员,都能通过人事、劳动部门妥善安置。但现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扩大,门槛越来越高,运动员安置难题日益突出。

据了解,对于取得过突出成绩的运动员来说,就业和上学的路都比较畅通,但大多数成绩平平的运动员也是最难找工作的。另外,不同项目也有冷热之分,乒乓球、篮球等项目出路还不错,而像举重、摔跤、柔道等群众基础薄弱的项目出路较窄。一位体育局人士说,对一些运动员来说,当保安、看大门的稳定工作已经算不错的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都积压了一批无处可去、等待安置的退役运动员。黑龙江省目前有200多人无法分配,山东有近百人。哈尔滨市冰上训练中心主任张晓明说,队里除了个别极出色的队员吸收到教练队伍外,根本留不下那么多人。目前,训练中心有191个运动员编制,但积压了70多个待安置的退役运动员,平均年龄30岁。

出口不畅制约中国竞技体育

这些待安置的运动员,每月仅拿几百元的工资,生活窘迫,有伤病的运动员更是贫病交加。他们的存在,对运动队也产生了消极影响,特别是影响年轻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

另一个问题是管理难。张昭京说,待安置运动员已不随队训练、生活,实际上单位对他们处于失控状态,但人事关系还在单位,照样领工资。如果他们在外面惹是生非或遇到什么麻烦,单位无法摆脱相关责任。

而更为严重的是,出口不畅必然导致进口不顺,严重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目前,不当运动员了怎么办是众多家长挥之不去的疑虑之一。黑龙江省体育局人事处副处长庄士超告诉记者,由于退役安置政策无法落实,现在许多好苗子都不愿意进体工队。家长担心,就算孩子练出了成绩,最后还要为生计奔波,那还不如不练了。

技能空白有待填补

风华过后,所有运动员都会面临二次就业的人生课题。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省市在为退役运动员提供货币补偿、拓宽上学渠道等方面迈出了步伐,但针对退役运动员的技能培训还是空白。有关人士提出,退役前的技能培训是提升运动员就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应该纳入运动员培养体系之中。

货币化安置现实有效

在政府指令性安置遇阻时,市场化安置方式应运而生。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出台《自主择业退役运动员经济补偿办法》,鼓励运动员自主择业。河北省在这方面比较超前。河北省体育局人事处处长袁大海说,河北实施货币化安置政策已经两年多了,补偿金额与运动年限、成绩挂钩,一般平均每人35万元,稍好的能拿十多万元,最低的也保证1万多元。目前,河北每年退役人数在150人左右,其中约90%实施货币化安置。

山东省于2006年出台退役运动员自主择业经济补偿办法,在待安置运动员中反响积极,目前已有近百人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有关人士认为,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货币化安置是一种能有效化解退役运动员积压的办法,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文化短腿亟须弥补

去年底,丁俊晖进入上海交大,隋菲菲进入山东大学的消息引人关注。曾因读书无用论受到舆论批评的丁俊晖也终于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知识的熏陶对一名运动员成长的重要性。

弥补运动员的文化短腿,日益成为体育界人士的共识。为了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为退役后的出路打基础,从2003年开始,山东省将大部分运动队并入山东体育学院,对一二线运动员按项目建系施行院校化管理,组织运动员分批参加文化考试,逐步获得承认学历的正式学生身份,并确保在完成训练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目前,已有近200名运动员在读本科,另有约200名运动员在读5年制大专。

技能培训是根本出路

但上述两种办法都有缺陷:一些运动员拿到补偿金后,不会合理支配,缺乏创业能力,钱花完了便再次陷入困境;在训练期间读书,虽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但由于训练与学习的天然冲突,绝大多数运动员文凭的含金量有限,很难与普通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

有关人士指出,为了避免运动员在计划经济体制内奉献青春,在市场经济体制内自寻出路,对退役运动员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规划指导非常必要,应纳入运动员培养计划中。

但据记者了解,这一工作目前尚未开展,缺乏相关政策、人力、资金的保障。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处长梁光伟说:现在许多大学生回炉接受职业教育,运动员也没什么不可以,但关键问题是没有相关配套政策。

有关人士认为,随着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工和体育经纪人等体育行业的新职业不断出现,只要有关部门正确引导、及时扶持,退役运动员肯定会有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完)

他是全国武术冠军,长的这样帅,也仅仅拿到3000元的工资,衡量一下你自己,你能拿到多少

一个小小的意外,并没有让广州亚运会的首金旁落——9.78分,一袭大红短衫的袁晓超带伤上阵,以0.06分的微弱优势战胜日本选手市来崎大佑,获得武术套路男子长拳冠军。而这个1988年出生于山东郓城的亚运冠军还是李连杰的粉丝呢!

有惊无险拿下首金

能够代表中国参加第一项争夺非常幸运,很高兴取得第一块金牌。感谢教练,感谢队医的护理,拿到金牌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更加努力,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更好地与教练配合,提高技术水平。在有惊无险地拿下亚运首金后,袁晓超的回答显得很淡然。

叔侄三获亚运冠军

虽然目前在山西训练比赛,但亚运会的首金得主却是咱山东人。我出生在山东郓城,小时候在宋江武校学习武术。我感谢每一个走过的地方,如果没有那个时候的学习,也不会有我的今天。之所以去山西,是因为我的叔叔在山西,可以更好地照顾我。

晓超口中的叔叔就是袁新东——釜山亚运会的男子长拳冠军,目前山西队的武术教头。也就是说,从2002年到2010年三届亚运会男子长拳金牌都被这叔侄俩收入了囊中。而在夺得亚运首金后,袁晓超最想见的人也正是他的叔叔,因为我叔叔就是我的教练,他现在也在场馆,所以我第一时间最想分享的人就是我的叔叔,还有我的家人。他们不管是训练还是生活,对我的帮助确实都非常周到,特别辛苦,谢谢他们!

暂不考虑拍功夫片

把李连杰视为偶像的袁晓超,被问到最多的话题,自然是会不会走上影视道路,去拍功夫片。其实,早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李连杰就曾现身赛场,为袁晓超加油。从多哈亚运会、第九届武术世锦赛,到北京奥运会、亚运会全国选拔赛,再到如今的广州亚运会,完成了不败神话的袁晓超,也被认为已经接过了李连杰功夫皇帝的称号。

俗话说,艺无止境,我的水平还可以提高,还可以更加精湛。至于拍功夫片,现在还没有想那么多,现在就是想认真完成每一堂训练课,每一场比赛。看来,已经获得过两块亚运会金牌和两次世锦赛冠军的袁晓超,并不打算走武而优则演的道路,近期内不会出现在荧屏上。

首金热潮退去武术依然很冷

22岁的袁晓超13日为中国代表团拿下了亚运首金,瞬间成为了媒体热捧人物。在此之前,虽然世锦赛、亚运会、奥运会都有金牌入账,但有几个人能记住袁晓超这三个字?

亚运首金,火了袁晓超,但这把火的背后,是因为首金的地位,还是武术这个项目?脱下亚运首金这件火热的外衣,其实武术项目依然很冷,理想中的入奥之路,还很远……

场面对比上午人声鼎沸下午冷冷清清

13的武术项目一共决出了两块金牌。除了袁晓超在男子长拳项目上的亚运首金,下午还决出了女子南拳全能的金牌,中国选手林凡登顶。

虽然同样是武术亚运冠军,但两块金牌的待遇却是天壤之别。

上午的比赛,由于是首金之争,原本冷门的武术项目热度迅速蹿升。开赛前半个小时,媒体席位就已经被各路记者占得爆满,来到现场的记者人数足有二百名之多。比赛结束后,记者蜂拥至采访区,由于人数众多,空间狭小,拥挤现象异常严重,首金得主袁晓超甚至被扎堆的记者挤出去半米多远,不得不边回答问题边往后退。此前,袁晓超大概从未见过这样的架势,从未面对过如此多的记者。

随后的新闻发布会,记者的问题也是一个接着一个,频频举手,一位一直举手但未被点名的记者干脆直接从座位上跳起来提问。主持人两次宣布,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但每次都不得不延长发布会时间。

相比之下,下午的女子南拳比赛,场面冷清。到场的记者寥寥无几,和上午的首金形成鲜明对比。在返回媒体村的班车里,车厢内空空荡荡,和之前的爆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比赛结束后,提问者更是寥寥无几,几名现场记者甚至互相打听:夺冠的林凡是哪的人啊,之前都没听说过啊。

生存状态退役难找工作有时去做武行

目前,中国的武术项目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局面?武术运动员的生存状态如何?

13日,记者采访了辽宁武术队前领队权司若。尽管权老师现在已经调至辽宁省举重队,但是在武术队干了8年领队的他,对武术的现状十分了解。

权司若告诉记者,大多数武术运动员从七八岁就开始练习了,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家庭困难,把武术当成一种出路,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喜欢武术本身。

武术队员的收入如何?据了解,除了比赛奖金外,正式队员每个月的工资在2000元左右,拿到全国冠军能稍高一些。比如2005年全运会武术冠军、辽宁运动员梅寒,她的工资在3000元左右。你想想,练得那么辛苦,一练就是十几年,像梅寒这样拿过全运会金牌的,一个月才3000元左右。多吗?一点都不多!权司若说。

对于武术运动员的出路,权司若表示,退役以后找工作非常难。

不能留在队中当教练?或者到武术学校去当教练?记者问道。教练?哪有说的那么容易?留在省里当教练必须得有一定的成绩!一般来说,奥运会前三名可以当教练,但是必须得竞聘。至于上武校当教练,也得有一定的成绩啊。权司若表示。

对于外面的武校教练来讲,可以当私人武术教练增加收入。而对于队员来讲,就是给武侠片做替身,但即使做替身,也得有好成绩,而且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世界冠军杨雨就业都困难

2010年底,浙江省体育局机关报《体坛报》上的一则退役运动员集体求职信息,引起广泛关注。

集体登报求职的15名退役运动员中包括了游泳世界冠军杨雨等一批著名运动员,他们都刚刚通过了培训,拿到了教师资格证,希望在学校找到一份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b68ff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b.html

《体育特长生可选的专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