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9 22:50:4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卸下伪装的面具

——读《人间失格》有感

对于“人间失格”这个名字,不乏有两种解释——失去作为一个人的资格,抑或是这个世界失去了作为人间的资格。这本书的气氛无疑是沉重和压抑的,作者对自己的评价更是跌倒了“失去作为人的资格”的境界,至于其中是否有揭露当时社会的意思,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人性丑恶的事实却暴露无疑。

将作者太宰治的生平经历和这本书的主人公叶藏联系起来,可以感觉到其实叶藏便是他的缩影。生前的太宰治5次自杀未遂,这次写完《人间失格》便旋即投水,更加显示出了两人的性格和遭遇的相似,写这本小说,实则是在映射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自己的人生经历。

叶藏的结局是悲惨的,在我看来,他的悲剧既有性格悲剧,又有社会悲剧。我觉得他性格悲剧的造成和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其实吧,作为叶藏也挺不容易的,出生于名门,家里要求很严,管束很牢,这种压力是一般人感受不到的。叶藏是一个心思很重的人,这使得他有着同龄人所没有的敏感,他一直细致的观察着别人,能看穿大人们的虚伪和做作。从书本中学到的绝对的善恶是非给他戴上了枷锁,当他看到世间与他所想并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时,他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他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正常的。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芸芸众生,一方面以高尚的道德要求鄙视人间,一方面又害怕自己不正常,渴望融入人间。他的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变成一个俗人,而不是活的如此挣扎而痛苦。可以说有种“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傲骨风范,但不过是自以为是而已。

因此,他决定扮演一个小丑,来掩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来取悦这世上所有的人,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的老师同学,乃至周围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所有人。这顶虚伪的面具戴上后不是说摘下就能摘下的,戴上了,就是一辈子。看着他在人群中小心翼翼的生活,心里不免有点压抑——为什么要去融入一个根本不适合自己的圈子,为什么不做一个真真切切的自己而去欺骗隐藏呢?每天都带着一张假面具,过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日子,无时无刻不在看着别人的脸色过日子,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无时无刻不活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累么?我知道,生活中的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有时候免不了有欺瞒和隐藏,但生活在继续,我们也要继续走,自己的世界自己来掌握。苏格拉底曾经说过,“要认识你自己”,这是一个人生中的重要课题,认识自己,坦诚的面对自己和他人是最基础的,而叶藏,很可悲,他无法认识自己,也无法客观的认识世界。他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饿不饿,他的一切都依附于别人的喜欢,别人的要求。可怜,可悲,可叹。再进一步想想,他可能只是缺少一些必要的勇气而已。在书的末尾部分叶藏叹息道,“不抵抗也是一种罪么”,在命运的摧残面前,他没有勇气去抵抗即将降下的灾难,甚至在人们面前也没有拒绝的勇气。

社会悲剧所带来的创伤也是无可置否的。在叶藏最终遇见良子,看到人性纯洁的光辉时,他有了生活的希望,但这刚燃起的小火花却被歹心的商人狠狠的捏碎,让本就黑暗的人生更加黑暗了些。在书的结尾,老板娘说道,“我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为人机灵,只要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一个向神一样的好孩子。”这个“像神一样的好孩子”是这个社会的产物,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而在太宰治的笔下社会给人们带上了虚伪的面具。

这个世界让我们“生而为人”,我们不必像太宰治一般说“我很抱歉”,我们要活得真诚,纵使迷茫,也要坚定的做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0f8c45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f0.html

《人间失格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