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

发布时间:2014-06-14 16:55: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传说

[]长安大学简史(对应中国简史)

北京公路学院:我迁!

西安地质学院:我成立!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我也成立!

西安工程学院:我改名!

交通部:建设公路!

世界银行:我投资!

西安公路学院:我拿着!

信息工程系:买设备!

采购办:我们的系统中国高校一流!

信息工程系:不会用!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我升级!

发改委:我立项!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我准备!

交通部:我支持!

发改委:我评审!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我211了

西安市:我建二环!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我修天桥,给点钱!

西安市:吗的,我不给!

交通部:咱自己建桥!

西安市:不许有桥墩!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没有就没有!

西安交大:我要公路交大!

公路交大:合作吧!

陕西省:不行!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我盖房!

西安工程学院:我提拔!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我还建房贷款,我干部下台!

长安大学:我成立!

维族学生:我唱!

汉族学生:我想睡觉!

维族学生:我打!

防暴警察:我也打!

汉族学生:我反抗!

雷达:冷静!

陈荫三:我闪!

周绪红:我来了!

雷达:我还在!

胡长顺:我走了....

老师学生:教授走好....

长安大学:跨越式发展!

环工院:我成立!

李佩成:我院士了!

汤中立:我早就是了!

沙庆林等:我被请来了!

交通部:我抢!

教育部:我给!

人民大会堂:签字!

长安大学:我共建了!

交通部:我给钱!

本部:我修路!

交通部:我还给钱!

雁塔:我修缮球场!

交通部:我继续给钱!

小寨:我建高层!

邵逸夫:我也给钱!

渭水:我建图书馆!

长安大学:我校庆!

校友:我捐赠!

后勤集团:每人发8块钱!

食堂:涨价,每份饭4块!

学生:我草!!

大白:我发帖!

蓝山:我抢沙发!

老鼠:我哈哈哈!

无所谓:我点点点!

小白:我来点评!

momo:我忙我不知道!

死鱼:我在刷版面我也不知道!

月影:我不来了!

夏风:我偶尔来!

可乐:我天天来!

白华:我看!

某副校长:我也看!

某学生干部:我凭啥挨训?

学校网管:封杀大白!

某恶人:抓大白!

保安:抓!

大白:我真可怜!

窦娥:比我还冤!

本文摘自: 荣耀西安论坛(http://www.ixian.cn)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ixian.cn/thread-62047-4-1.html

一所学校创造了一个奇迹——它的毕业生在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无处不在,它本身也该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了吧!

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传说

——关于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历史的辨证与解读

/《运输经理世界》杂志记者欧阳波 陈致成

1924616,滚滚珠江的黄埔小岛上,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创办了日后彪炳史册的“黄埔军校”……时至今日,“黄埔军校”遗留下的历史印迹依然清晰如旧。

1951417,金城兰州的十里店,西北交通干部学校挂牌成立。此后,校名和校址几经变迁,从培养交通干部到培养公路交通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中国公路交通行业,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就被业内誉为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

单论桥梁,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可能不如同济大学;单论汽车,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可能不如清华大学和吉林工业大学;单论道路,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可能不如东南大学……“单论一个专业,我们可能都不是最强的,只是一个个指头,但是我们的专业齐全,是一个一条龙的体系,这样一个个指头合拢起来,就成为一个很有力的拳头,形成很大的优势。”长安大学许多领导老师毫不避讳地向本刊记者自豪道来。

应时而生

在考察历史的过程中,历史学家不时会由衷地感慨:“历史总是如此惊人地相似!”回顾曾经叱咤风云的“黄埔军校”历史,再打开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前身——西安公路学院的履历,不难发现,在西安公路学院绵延的历史轨迹上,也依稀可见“黄埔军校”的影子。

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继续高举民主革命的旗帜,接连发动了1913年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统治的“二次革命”、1915年的护国战争和1917年的护法运动。由于军阀之间的阻挠和破坏,这些革命和战争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连亲手扶植起来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都倒戈相击,叛变了革命。接二连三的叛变和变节,让孙中山意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依靠这些军阀无异于与虎谋皮,要想挽救中国的危亡,南北军阀都是靠不住的。

为了避免重蹈革命失败和背叛的覆辙,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开始培养自己的革命骨干,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在苏联模式的参考和苏联教官的协助下,孙中山决定创办与苏联类似的军事学校,宗旨就在于培养革命的骨干,创造革命军来结束中国四分五裂的军阀混战。由此就诞生了日后被称作“黄埔军校”的陆军军官学校。

“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畏死毋入斯门,革命者来”,“黄埔军校”在创办之初就表明了自己的目的,孙中山要求学生“先要立革命的志气”,“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

伟大的目标创造伟大的人物,创办初衷的崇高吸引了众多有为青年相继报考“黄埔军校”,在这些有为青年当中,就诞生了日后在国共两党中举足轻重的将帅和领导。

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一位领导说,“黄埔军校”之所以成其为“黄埔军校”,在当代中国革命史上影响深远,主要有两点值得重视。首先,“黄埔军校”的成立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是适应了当时的革命需要;其次,“黄埔军校”在短短几期培训中就造就了日后诸多的革命将帅,此后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就一直活跃着“黄埔军校”师生的身影。

比照这位领导所理解的“黄埔军校”,再翻开这所大学尘封的历史,更能证明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作为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也不是浪得虚名。

据西安公路学院校史记载,西安公路学院诞生伊始,就承载着培养交通干部的使命,而在为国家培养交通干部的工作告一段落后,西安公路学院又转向全面培养公路交通人才,以满足当时国家公路交通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新中国成立前,经历了八年抗战和国内战争的中国满目疮痍,落后的中国公路交通行业与诸多的其他行业一样,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如何才能让社会经济尽快复苏?新中国成立后,有识之士的共识是交通必须先行。

据统计,1950年全国仅有公路99600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10,而且道路质量差,大部分公路都是等外路面;全国拥有各种汽车54300辆,平均每万人只有1.2辆。全国公路系统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不到百分之七。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交通运输事业落后和技术人员缺乏的情况,在西北地区更为严重。

在很多人想当然的记忆里,西北高原地区的交通是一派大漠风情,人们骑着骆驼,顶着大风扬起的黄沙,在漫漫的风沙地上缓慢行进……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也仍然有很多没有到过西北地区的人在为西北高原勾画着原始的驼队运输图景。可以想见,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战乱频仍后的西北高原交通更是处在一个原始落后的阶段。

如何让西北高原的交通尽快走出“蛮荒时代”?当时的西北交通部意识到,当务之急就是要开办学校,尽快地、尽可能多地培养出公路汽车运输方面的各类技术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各行各业人才缺乏,为了弥补人才的缺口,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在《共同纲领》中对教育作了明确规定,为各地办学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且,为了能够让人才更及时地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作为师资保障措施,新政府还抽调了一批各类工种的熟练人才和干部到学校……由此,全国范围内热火朝天的办学潮掀起来了。

西北地区尽管相对落后,但在这种模式的指引下,也尽力创造出了符合这种模式的条件。当时创办西北交通干部培训学校,有老解放区的革命传统和办学经验可资依凭,西北交通部可调配部分技术人员充实师资力量,有一个干部训练班基地可暂作建校之所。

1950年冬,西北公路局职工政治学习班和陕西省交通厅职工训练班先后结束。西北交通部就抽调该两班干部15人在兰州十里店组建了西北交通干部训练班。训练班共计200余人,一部分是由各单位抽调来的在职职工,经过几个月的政治学习后,于19518月结业;另一部分是由各公路工务段抽调来的优秀道班工人,组成监测班,为公路工务段培养监工员和测工。

一个短训班显然远远满足不了当时西北公路建设对各类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于是,西北交通部于1951年春提出了成立“交通干部学校”的申请。

1951417,西北财经委员会批准停办“西北交通干部训练班”,改为成立“交通干部学校”。就这样,在一个塞下的春天里,西安公路学院的前身诞生了。

苏联印痕

“黄埔军校”创立之前,孙中山先生曾派遣了一批人员到苏联军事学校考察学习,以直接仿照苏联的模式建立自己的军事学校。苏联模式的痕迹还表现在,“黄埔军校”聘请了苏联人鲍罗廷担任顾问。苏联模式的影响不仅体现在“黄埔军校”身上,而且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

在中国宣布向社会主义国家阵营靠拢后,中苏关系急剧升温。那个时期,在中国人的口中,苏联被尊称为老大哥。中国当时向苏联靠近、学习,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苏联在几个五年计划中创造了可观的生产奇迹,这种工业上的成就对于一穷二白的旧中国而言无疑具有很大诱惑力。刚刚从内战中摆脱出来的中国,当然很希望借鉴苏联的经验,构筑自己的国民经济体系。

一旦确定好向老大哥苏联取经学习,苏联在经济、政治、教育、体育等领域的经验就开始全盘被拷贝过来,完完全全地粘贴在刚刚摆脱内战的新中国身上。其间,很自然地,西安公路学院也成了这些拷贝文件中的一份。

在对长安大学的采访中,记者不时听到关于西安公路学院“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名号。据长安大学的一些老师说,西安公路学院成立时,亚洲还没有类似的学校,西安公路学院是世界上第二所以专门培养公路交通人才为使命的学校,而世界上第一所公路交通专门学校就是莫斯科公路交通学院。所以,当时的西安公路学院很大程度上就是照搬照套苏联模式创办的。

据汽车学院的一位老教授介绍,在职能范围上,苏联的交通部与中国的交通部很相似,民航都不属于交通部管辖的范围。当时莫斯科公路交通学院的专业有公路、筑路机械、桥梁等,西安公路学院既然是照搬照套,在专业的设置上自然也就跟莫斯科公路交通学院是大同小异的。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吸引了众多中国革命志士前往苏联学习革命战争经验,以谋求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斯大林实施了几个社会主义的五年计划建设,使苏联的工业经济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增长,中国从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开始就派人往苏联取经,一直持续到中苏关系恶化后,大量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被派往苏联留学,全面向苏联老大哥学习。

[长安大学]现在的很多老人都是当时从苏联留学回来的,他们年轻的时候去留学,回来后就挑起了大梁,基本上都是一个人就带起了一个专业。”汽车学院的魏朗院长说。

一个人带起了一个专业,孙祖望、张登良、龙水根……正是这些从苏联留学回来的“老人”们的身躯撑起了西安公路学院的骨架。

这些当年的年轻人伴随着西安公路学院经历了五十载风云,如今已到垂暮之年。漫步汽车学院不长的博导走廊,目睹一个个简单的名牌挂在每个简陋的办公室门口,记者心中油然生出一番敬意和感慨。

而在建筑上,长安大学也跟国内许多高校一样,留下了不少俄罗斯建筑风格的痕迹,一踏进校门,迎头就是一幢俄式大楼——教学主楼。

然而,五十余载风雨,几多变迁,时移事易,苏联的印痕如今也只有在这些古旧的建筑和一些老人的回忆中才能找到了。

两次助跑

西安公路学院的成长史是一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而在这条曲线上,又有两个重要的节点,凭借着这两个的节点推动,西安公路学院的发展步入了一条迅猛上升轨道。

“我们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有过两个重要的机遇,一是我们在八十年代得到了世界银行的贷款,添置了许多高级实验设备,实验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还有一次就是在1995年,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进入了国家‘211工程’,学校的地位和影响一下子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长安大学党委书记雷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

记者在后来的采访中得知,这种两次助跑的说法已经成为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领导老师们的一种共识。

汽车学院院长魏朗教授对此深有感触,“在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前,我们学校尽管得到了交通部的一些支持,但却处在三类学校里三流的位置。随着争取到世界银行的贷款,交通部支持的力度加强,我们开始进入三类学校里一流的行列。在199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以后,学校的发展又迎来了一次飞跃,开始跻身一类学校的行列。”

而据公路学院的老师介绍,在学校没有得到世界银行贷款时,在陕西省内有几所跟西安公路学院一样的三类大学,包括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在内的这些学校在综合实力上还要强过西安公路学院。但是在得到世界银行贷款后,经过发展,西安公路学院就渐渐后来居上了,直到最后进入了国家“211工程”。

在发展资金普遍匮乏的八十年代,能够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对于任何学校而言都是异常难得的机会,西安公路学院尽管意识到申请世界银行贷款相当困难,但依旧为此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

等待世界银行贷款的过程几乎是漫长的,世界银行贷款这个香饽饽谁都想要,资格审核的过程也就异常严格,用“三堂会审”来形容是毫不过分的。西安公路学院于1980年提出申请,直到19842月,世界银行的专家代表才来到西安审查,从而确认了西安公路学院的贷款资格。

贷款资格被确认算是在获得贷款的道路上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接下来就是确定具体的贷款专业了。教育部随后来到西安公路学院评估,确认了贷款专业为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工程运输机械(包括汽运工程、筑路机械)、计算中心。——这些贷款专业的确定,就基本上架构了日后西安公路学院的五大品牌专业——路、桥、汽、筑、管。

而在随后的盛夏时节,教育部又组织了国内高级专家在四川峨嵋会审,世界银行专家则最后进行了审定,西安公路学院获得世界银行贷款已经曙光在现了。

西安公路学院争取贷款的努力终于尘埃落地是1984年金秋季节的事情,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大学贷款会议,最后确认了西安公路学院的贷款资格。

据知情的老师介绍,当时世界银行的贷款还有一项条款规定,世界银行给予一定的贷款数额,而国内也要有大于11的比例来进行配套投资,这样,西安公路学院就相当于获得了世界银行的双倍贷款!1985611,国家教委正式通知分配给西安公路学院世界银行贷款380万美元,交通部在当时资金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为了履行世界银行的条款规定,也决定给学院配套投资1434万元人民币。

在当时人们的思维和观念还不是很开放的情况下,西安公路学院之所以能作出这种具有远见性的争取贷款努力,除了自身的动力外,背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动力支撑也不可忽视,这就是中国交通部的支持。据说,交通部当时重点支持交通系统的两所大学,在水路上就是大连海事大学,而在陆路上就是西安公路学院。所以,从1980年西安公路学院申请世界银行贷款开始,交通部支持的态度就从来没有含糊过。交通部这种公开的支持态度,对于一个处在西部地区的专业学校来讲,无疑就像打了一剂强心针。

而经过四年多的层层审查和考核,西安公路学院本身坚毅和有魄力的努力也终于得到了超值回报:世界银行贷款和交通部配套投资两项资金的到位,真的不是杯水车薪或者雪中送炭那么简单,而是带来了一种实质性的翻身改造!按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一位领导的说法就是,先进的实验设备让师资队伍得到了充分锻炼,也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公路交通专业人才创造了良好条件。

西安公路学院的世界银行贷款后来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建设重点实验室和购买国外先进仪器设备上,而先进设备的意义就真的如同给学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样,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为西安公路学院后来进入国家“211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3年,中国高等教育领域推出了一项重大工程——“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项工程简称为“211工程”。“211工程”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自1995年正式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后开始实施。

要进入“211工程”,学校在硬件和软件设施上都必须达到国家的要求,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三大方面就成了主要的考核内容。按照“211工程”的准入标准,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尽管在设施上相对齐全和先进,但是在整体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一点记者在采访诸多长安大学领导老师过程中也得到了证实: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最终得以进入国家“211工程”仍然是有些出人意料的。

尽管有些出人意料,追究起来却也在情理之中。在记者与长安大学诸多学院接触、交流过程中,“保持和发挥行业特色”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多数领导老师都表示,“若离开行业特色,我们学院生存起来就会困难得多。”这种行业特色毫无疑问也是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进入“211工程”的重要砝码之一。

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还是交通部全力以赴的支持。在没有进入“211工程”以前,西安公路学院即得到了交通部的鼎力支持,这种支持并不仅仅体现在世界银行贷款的争取上,因为西安公路学院本身就是交通部在系统内重点支持的两所大学之一。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最终得以“有些出人意料”地进入“211工程”的行列,交通部也是功不可没的。本来,进入“211工程”对于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既是一种“升格”,同时也意味着将失去交通部的重点支持。——“我们也不想把你们放走”,交通部领导在支持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进入“211工程”成功之后曾惋惜地对学校领导说。然而,后来的情况却是,交通部对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支持力度并没有在它划归教育部直属后有所减弱,它仍然是交通部心里的一个宠儿。

进入“211工程”就意味着地位的提升和投资的增加,对于很多重点大学来说,进入“211工程”也许并不费力,但对于一个地处西北、位居“三类”的院校来说,却无异于实现一种“三级跳”。据记者所知,当时很多普通院校都专门成立了“211工程”办公室,为获得一张入场券挤破头皮。所以,即使是现在回想起来,长安大学的一些领导老师仍然禁不住满脸兴奋。

“如果没有世界银行的贷款,没有进入国家‘211工程’,那么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发展将无从谈起。”可以肯定的是,关于这两次机遇的故事在这所大学的历史回顾中将成为一个永久的话题。

桃李满园

日本的丰田车曾经傲慢地打出“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而在交通系统内部,也流传着相似的豪言,“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公路交大毕业生”。据记者采访时的感受,最让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领导老师们自豪的就是,无论在茫茫的青藏高原,还是在漫漫的戈壁沙滩,或者是西南边陲的盘山公路……大凡路通车到之处,都活跃着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毕业生为中国交通事业奋战的身影。

众所周知,“黄埔军校”创办的时候,就汇集了当时国内的优秀教官和精英学生。国父孙中山亲任军校总理,蒋介石、廖仲恺分任校长和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先后由戴季陶、周恩来、邵力子、熊雄等担任,教授部以王柏龄、叶剑英为正副主任,教练部以李济深、邓演达为正副主任。军事总教官为何应钦。精心构建起来的豪华授课队伍培养了日后赫赫有名的学生,其中包括左权、陈庚、徐向前、陶铸等我辈耳熟能详的名字。

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曾经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西安公路学院诸多专业的毕业生里,很多都是国内赫赫有名的专家了。在公路学院,就拥有多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包括张登良、王秉刚等,而他们也同时是国内交通系统的重要专家。在汽车学院,又有边耀璋、陈荫三等国家级专家;在筑路机械学院,有孙祖望、龙水根等。这些专家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将自己的事业扎根在这个学校,最后都成为各自领域里的行家里手。

正是这批老人,“俯首甘为孺子牛”,甘为人梯,才造就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公路交通运输人才。

“黄埔军校”之所以能够名扬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将帅和高级领导辈出,而长安大学被美誉为公路交通运输业的“黄埔军校”,也是因为官员和企业领导辈出。其间,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就是杰出代表之一。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曾有一度,陕西省交通厅的多位正副厅长只有一位不是西安公路学院毕业的;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郑州宇通客车公司,六位老总有五位是西安公路学院的毕业生。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西安公路学院的毕业生也不难随口道出几位:除了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外,还有交通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周伟、交通部公路司副司长李彦武等多位司局长,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交通部高级工程师、世界银行专家李宁远博士……无论是在各省交通厅的正副厅长职位上,还是在各级运管部门的领导岗位上,或者在众多交通行业和运输企业的领导和专家岗位上,随处可见西安公路学院毕业生培养出来的公路交通行业人才。此外,在国内客车界,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也自拥有一个“黄埔军校”的美誉。

特别是1998年基础设施大干快上以后,不仅公路交通系统到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招聘,铁路系统也来,市政部门也要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生。“西安公路学院毕业生的走向,后来已不仅仅局限在公路交通系统内,而是进入到跨行业的‘大交通系统’了。像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郭生海(记者按:也是本刊编委会主任)、国务院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郭小碚,就是西安公路学院的毕业生。”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一位领导很自豪地告诉记者。

解密“黄埔”

据工程机械学院的冯忠绪院长介绍说,国外专家和企业在筑路机械的各个环节上,在打听操作和技术人员的毕业院校时,他们惊讶地得知这些人员居然都出自西安公路学院。最后,“老外”们就记住了这个培养众多筑路机械人才的院校——西安公路学院。后来,一些跨国企业还纷纷来到筑路机械学院寻求合作和招收毕业生。

而事实上,出现这种令人惊讶的场景也不是只此一回了。记者在采访众多运输企业老总和经理人的过程中,就每每与西安公路学院的毕业生不期而遇。这也是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作为中国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当之无愧的一个佐证吧。

那么,到底是什么秘诀让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闻名遐迩的呢?为什么在众多交通运输企业和一些汽车制造企业里有那么多毕业于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老总和经理人?在交通系统、运管部门中,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毕业于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的各级领导呢?

“如果没有公路学院,也就没有今天的长安大学了。”长安大学校长周绪红在履新不久后曾高度评价公路学院的历史贡献。这位原湖南大学的副校长尽管没有公路交通专业的背景,但在长安大学组建后,却对自己不熟悉的公路交通等特色和优势学科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并且表示,“在我任内,一定不让原来的国家重点学科滑坡,否则我就是千古罪人。”因为如果丧失了行业特色,长安大学的发展就无从谈起了,而这种行业特色的定位如今已不仅存在于原西安公路学院师生的共同认知中,也体现在他们求实、务实、踏实的作风和行动上。

交通部之所以在系统内重点支持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背后的原动力很简单,因为它们是专门培养交通运输人才的院校。

“我们原来的各个学院都是紧密围绕公路交通行业做文章的,这是我们最大的行业特色,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离开公路交通的行业特色,我们的价值和优势就将无从体现。”不仅公路学院和工程机械学院这么认为,汽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信息工程学院也持有同样的看法。

“差异化”营销是现代营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产品只有实现“差异化”,具有与众不同的功能和外观,才能在营销中出奇制胜,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同理,在综合院校林立的今天,也只有个性化、差异化才能让一所院校更好地生存,活得更精彩。西安公路学院遵守着这条金科玉律,所以它始终走在一条上升通道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虽然也是一所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但却与许多单纯执著于理论探讨的理工科院校不同,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和具有行业特色的定位,长期以来形成了很好的实践传统,并能适时紧跟市场和国家需求,设计实用性强、符合需求的教学、科研“产品”。

翻阅西安公路学院发黄的校史和有些陈旧的介绍画册,再打开长安大学簇新的简介画册,我们不难发现,在西安公路学院的成长和发展中深深地打着“实践”的烙印。

早在五十年代,西安公路学院公路系的老师就主持了国际新的中小型公路桥梁结构的研究;1965年,以公路系教师为主体组成的工程处曾负责组织北京至山西原平国道中一个长大22公里、包括9座桥梁和51座涵洞的路段的施工任务;汽车系在60年代曾根据城市交通需要研制了采用无级变速、操作简便的微型汽车;而筑路实习则是当时筑路机械系的一项主要课程实习内容……

在采访长安大学的过程中,记者还参观了一些学院的实验室,时时感受到了各个学院浓郁的实验氛围。在公路学院,记者亲眼目睹了桥梁实验室和冻土实验室实验场景;在信息工程学院,记者看到了正在设计隧道信息程序的学生和制作高速公路相关监测设施的研究生;在前往汽车学院的路上,记者就经过了一个汽车检测、维修实验场。

“动手能力强”已成为社会对西安公路学院毕业生的一致褒奖,而这种优良的素质正是西安公路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一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到今天依然是长安大学培养公路交通人才的一个标准。而在记者看来,这“动手能力强”也是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成其为“黄埔军校”的一个重要标志。

漫步在南二环中路连接南北两院的彩虹桥上,远眺镌刻着“长安大学”大字的校门,矗立中央的俄式主楼,侧立主楼东边被师生们称作“白宫”的办公楼,记者不由心怀感叹,谁能相信这就是五十多年前在兰州十里店建校的那所西北“交通干部学校”啊,从一所中等专业学校一路走来,如今已是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了!一所学校创造了一个奇迹——它的毕业生在中国公路交通行业无处不在,它本身也该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了吧!我们期待着它坚定不移地光大行业特色,与时俱进,再创奇迹!

本文摘自: 荣耀西安论坛(http://www.ixian.cn) 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ixian.cn/thread-62047-4-1.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899f89ce2f0066f53322d9.html

《长安大学-公路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