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2013-10-18 20:44: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 18459-18465

马克思的自白:

问题1:您最珍爱的一般人的品格--马克思:纯朴  --燕妮:真诚

  问题2:您最珍爱的男人的品格--马克思:刚强  --燕妮:坚定

  问题3:您最珍爱的女人的品格--马克思:柔弱  --燕妮:热忱

  问题4:您的特点--马克思:目标始终如一  --燕妮:高度敏感

  问题5:您对幸福的理解--马克思:斗争  --燕妮:健康 

问题6:您对不幸的理解--马克思:屈服  --燕妮:依附别人

问题7:您最能原谅的缺点--马克思:轻信  --燕妮:犹豫不决

问题8:您最厌恶的缺点--马克思:逢迎  --燕妮:忘恩负义

问题9:您最讨厌的人--马克思:马丁·塔波尔  --燕妮:债务(您最讨厌的东西)

马丁·塔波尔本人

马丁·塔波尔:据说是一个写作浅薄的教诲诗的英国诗人,没有材料显示马克思和他相识,两人之间没有直接交往。马克思将他作为讨厌的人,是因为他的作品,说明马克思讨厌空洞浅薄的道德教诲。

问题10:您最喜欢做的事--马克思:啃书本  --燕妮:缝纫

问题11:您最喜爱的诗人--马克思:莎士比亚、埃斯库罗斯、 歌德  -燕妮:歌德

问题12:您最喜爱的散文家--马克思:狄德罗  --燕妮:马丁·路德

(注:狄德罗,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18世纪革命的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

埃斯库罗斯本人

埃斯库罗斯 公元前525年出生于希腊阿提卡的埃琉西斯。青年时期在希皮阿斯的暴政下度过,希波战争期间参加过马拉松战役和萨拉米斯战役,热爱祖国,拥护民主制。公元前470年应叙拉古僭主希埃隆邀请赴西西里作客,公元前458年以后不久重赴西西里,最后死在该岛南部的革拉城。他是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

歌德本人

歌德: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浮士德>》,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问题13:您最喜爱的英雄--马克思:斯巴达克 刻卜勒  --燕妮:科利奥兰纳斯

问题14:您最喜爱女英雄--马克思:甘泪卿  --燕妮: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问题15:您最喜爱的名字--马克思:劳拉、燕妮

马克思的自白

斯巴达克: 古罗马奴隶起义的领袖,可以空手打死野兽。在战斗中被俘并沦为奴隶,被卖到卡普阿一角斗士训练所。公元前73年初夏,为争取自由,率70名奴隶起义,占领附近的维苏威山,得到各地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的响应,不久便扩至数千人。他所率义师得到奴隶和贫民的广泛拥护,队伍不断扩大,盛时曾达到12万人。公元前72年率军先北后南进行了3次远征,奴隶觉醒的悲壮诗篇, 在人类战争史中,反阶级压迫的战争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这种战争中涌现出的军事 、历史人物的事迹无不英勇悲壮,可歌可泣。在古罗马奴隶时代,由奴隶领袖斯巴达克领导的大起义,曾经震动了西方各国家,其不畏强暴、前仆后继求解放的斗争精神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奴隶,谱写了奴隶解放的光辉诗篇。

刻卜勒本人:

德国天文学家。符登堡破落贵族家庭出身。刻卜勒的主要贡献是发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即行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转,太阳位于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连结行星与太阳的直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其至太阳平均距的立方成正比。这些发现克服了哥白尼学说中的缺陷,使太阳中心说更加接近真理。后来牛顿在他的成就基础上继续前进,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30 年底,因贫病交加病逝于雷根斯堡,葬于拉提斯本的圣彼得教堂。

马克思的自白

科利奥兰纳斯:《科利奥兰纳斯》是莎士比亚晚年撰写的一部罗马历史悲剧,讲述了罗马共和国的英雄马歇斯(被称为科利奥兰纳斯),因性格多疑、脾气暴躁,得罪了公众而被逐出罗马的悲剧。马歇斯(后因攻下科利奥里城立功而被称为科利奥兰纳斯),最初是罗马共和国的英雄;而由于他性格上的弱点脾气暴躁,不肯低头,而得罪了群众,成了罗马的敌人被放逐;他转而投靠敌人:伏尔斯人,带兵围攻罗马;后接受其母劝告,放弃攻打,而这行为又背叛了伏尔斯人,最后在战乱中被伏尔斯人杀死。此剧的主题是英雄和群众的关系。

甘泪卿

年近半百的浮土德博士是个饱学之士,他知识渊博,受人尊敬,但此刻却感到知识的无用,书斋生活的可厌。浮土德喝了女巫的药汤,恢复了青春,心中充满了对情欲的渴求。在大街上他遇到市民阶级出身的少女甘泪卿,两人彼此相爱。由于魔鬼的拨弄,甘泪卿为了和浮士德幽会,误毒死了自己的母亲;浮土德又误杀死她的哥哥。甘泪卿陷入一种精神错乱状态,她溺死婴儿,被关进监狱,判处死刑。靡菲斯特为了诱使浮士德堕落,把他领入布罗肯山,参加一年一度的瓦普几司之夜魔鬼们的狂欢。浮士德在这荒唐淫荡的场面中并没有迷失本性;他坚持要魔鬼从狱中救出甘泪卿。他们进了监狱,但笃信上帝,忏悔罪愆的甘泪卿拒绝与浮土德一道逃走,最后她得到了上天的赦免。在这场情爱的悲剧中,浮士德享受了身心的快乐,体验到了爱情的幸福,但带来的结果却是甘泪卿的悲惨遭遇和自己良心上的痛苦,这使他悲愤地喊出:我不如不生!”爱欲给予他的不是满足,而是悔恨。

马克思的自白

问题16:您最喜爱的菜--马克思:鱼

问题17:您喜爱的花

--马克思:月桂 --燕妮:玫瑰

月桂属常绿小乔木,树冠卵圆形,分枝较低,小枝绿色,全体有香气。叶互生,革质,广披针形,边缘波状,有醇香。单性花,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簇生叶腋间,小花淡黄色。核果椭圆状球形,熟时呈紫褐色。月桂四季常青,树姿优美,有浓郁香气,适于在庭院、建筑物前栽植,其斑叶者,尤为美观。住宅前院用作绿墙分隔空间,隐蔽遮挡,效果也好。

问题18:您喜爱的颜色--马克思:红色  --燕妮:蓝色

问题19:您最喜爱的格言--马克思:人所固有的我无所不具 --燕妮:什么都不在乎

问题20:您的座右铭--马克思:怀疑一切  --燕妮:永不绝望

一、写作背景和出版状况

1、写作背景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部思想内容非常丰富的著作。写这部著作是为了彻底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并清算他们自己的哲学信仰,——自己弄清问题

1、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麦克斯.施蒂纳在184411月出版了《惟一者及其所有物》,将主观唯心主义推向极端,鼓吹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他歪曲、攻击共产主义,竭力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反对无产阶级进行任何形式的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

在当时发表一种反对德国哲学和那一时期产生的德国社会主义的论战性著作,是很重要的。(《全集》第27卷,403页)

219世纪40年代,在工人运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

真正的社会主义是小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潮和思想体系,其主要代表人物有:莫择斯.赫斯、卡尔.格律斯、海.皮特曼等人。他们把德国的思辨哲学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混杂在一起,以费尔巴哈的抽象人道主义观点作为理论基础,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却主张小资产阶级所有制即一般私有制,主张资产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和政治革命,妄图用爱的说教来实现人类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对其予以全面的批判。

3、《形态》的写作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

马恩经过《德法年鉴》时期,实现两个转变

1844年底,他们认识到费尔巴哈哲学的不彻底性和历史观的唯心主义。1845年春,马克思写了《提纲》,这是包含他们新世界观的萌芽的第一个天才文件。

18459月到18468月,马恩为了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推进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完成批判德国思辨哲学的工作,共同合作,写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2、出版状况:

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出版,只有第二卷的第四章在18478月号和9月号《威斯特伐利亚汽船》杂志上发表。

1924年,苏联马恩研究院《马恩文库》第一卷中,首次用俄文发表了该书第一卷第一章。1926年又用德文发表了这一章。

1932年,《形态》在苏联第一次用德文全文发表,1933年用俄文全文发表。

1955年该书被收入《马恩全集》俄文版第三卷中。

1962年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历史研究所发现了《形态》新的六页手稿,其中四页属于第一章。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重新对第一章进行整理编排,发表在苏联《哲学问题》196510-11期。

1966年苏联《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新编单行本。

我国出版状况:

1927年,郭沫若根据苏联1924年版本翻译了第一卷第一章,1938年由上海言行出版社出版,书名《德意志思想体系》。

1947年、1949年和1950年,上海益群出版社三次出版郭沫若译本。

1960年,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根据苏联《全集》第二版第三卷译出该书全文,编入《马恩全集》中文版第三卷中,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同时还出版了该书的单行本。在《选集》第一卷中出版了该书的第一卷第一章。

二、结构和风格特点

《形态》全书约44万字,原稿分为两卷:

第一卷的内容主要是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的哲学观点。

第二卷的内容是批判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

第一卷包括一个序言和三章。

序言概括地揭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核心,阐明写作的目的。

第一章批判了费尔巴哈哲学,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指明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论证了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总论、总导言

第二、三章分别批判了鲍威尔和施蒂纳。

第二章分为四节,分别驳斥了鲍威尔对费尔巴哈、对施蒂纳、对马克思恩格斯、对赫斯的所谓批判,指出他是用唯心主义观点批判唯物主义。

第三章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施蒂纳及其代表作《惟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批判。

第二大部分是揭露和批判施蒂纳为维护自己著作所发表的论文——《施蒂纳的评论者》。

第二卷包括一个序和五章的内容。

其中第二、第三章的手稿已经丢失,现在只剩下第一、第四和第五章。

第一章是对《莱茵年鉴》表现出来的真正社会主义观点的批判。

第四章是对真正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卡尔.格律恩的批判。

第五章是对真正社会主义另一代表人物格奥尔格.库尔曼的批判。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极为深刻的批判性著作。其主要批判对象是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社会主义,贯穿其中的核心则是批判他们的唯心主义历史观。

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同唯心主义历史观对立起来,用唯物史观去揭露、批判各种唯心史观,是该书的一个突出特点

《形态》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理论著作,它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还阐述了对其他诸多社会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深邃思想和精辟见解,是马恩早期一部内容最丰富、地位最重要的著作。

三、主要内容简介

(一)对青年黑格尔派的一般评述

1、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共同点和思想核心。

(1)“迄今为止人们总是为自己造出关于自己本身、关于自己是何物或应当成为何物的种种虚假观念。他们按照自己关于神、关于标准人等等观念来建立自己的关系。他们头脑的产物不受他们支配。他们这些创造者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

人类社会一切灾难都是由于人们受自己思想产物的统治造成的。

(2)“他们在幻象、观念、教条和想象的存在物的枷锁下日渐萎靡消沉,我们要把他们从中解放出来。我们要起来反抗这种思想的统治。”

解放人类的办法,就是教育人们反抗思想的统治,使人们摆脱幻象、观念、教条、想象的枷锁统治。

青年黑格尔派之间不同的地方在于:对于什么是固定思想的认识不同;拯救人类,使人类从固定思想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具体方法不同

(3)“一个人说,我们要教会他们用符合人的本质的思想来代替这些幻象,另一个人说,我们要教会他们批判地对待这些幻想,还有个人说,我们要教会他们从头脑里抛掉这些幻象,这样——当前的现实就会崩溃。”

青年黑格尔派相同的地方在于:都相信思想的决定作用,相信他们的批判思想的活动能使现存的东西遭到毁灭,相信现实世界是观念的产物。

(4)“这些天真的幼稚的空想构成现代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的核心。”

“在德国不仅是公众怀着畏惧和虔诚的心情来接受这种哲学,而且哲学英雄们自己在抬出这种哲学的时候,也一本正经地觉得它有颠覆世界的危险性和不怕被治罪的坚决性。”

青年黑格尔派自己认为他们的理论具有震撼世界的意义,是最革命的、最有力量的。

“本书第一卷的目的就是要揭露这些自以为是狼、也被人看成狼的绵羊,指出他们的咩咩叫声只不过是以哲学的形式来重复德国市民的观念,而这些哲学宣讲者的夸夸其谈只不过反映出德国现实状况的可悲。”

青年黑格尔派的空想不过是以哲学的形式来重复德国市民的观念,反映着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虚幻理想。他们夸夸其谈的不过是反映出德国现实的贫乏。他们的理论只是黑格尔哲学的翻版。

2、青年黑格尔运动的真实意义

青年黑格尔派运动的真实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黑格尔绝对精神的瓦解过程。

3、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局限性

第一个理论局限:青年黑格尔派没有突破黑格尔哲学体系。

第二个局限性:青年黑格尔派仅仅限于对宗教的批判。

第三个局限性:青年黑格尔派没有摆脱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束缚。

青年黑格尔派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没有提出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没有提出他们所在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二)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全面论述(第一卷第一章

1、对唯物史观前提的科学阐

黑格尔的历史观以绝对精神为前提

青年黑格尔派的历史观以纯粹的自我意识为前提

费尔巴哈的历史观以抽象的人为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以物质生活条件为历史观的前提。

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一定的自然环境、人口的增殖、人类自身的生产,但主要的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

“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p17

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已经在历史前提和理论前提上同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

2、历史活动的四个基本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历史活动的第一个方面,是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P25

历史活动的第二个方面,是为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

历史活动的第三个方面,是人口生产,即人的增殖。

这三个方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三个基本条件,这三者在历史上同时存在。

历史活动的第四个方面,是社会关系的生产。

3、批判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问题看法的局限性,对正确解决人的本质问题作了科学总结。

费尔巴哈承认人是感性的对象,主张从人自身去寻找人的本质。马克思对此给予肯定。但是同时也指出他的根本缺点,他不把人看做是感性的活动。

(1)费尔巴哈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P24

马恩认为,只有把自然界和人都看做感性活动,从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出发去考察人,才能正确地解决人的本质问题

(2)每一代人和每个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P20

人所面临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人的活动创造的,而且主要由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创造的。

(3)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P34

人们的社会关系是由人们的活动,其中主要是物质生产活动创造的。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4)“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P34

马恩科学地解决了人的本质的问题,从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完全过渡到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

4、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物质观和意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可贵之处: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在本质上是正确的。

缺陷: 直观性、猜测性。把万物归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1、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缺陷: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把一种或几种有形物体(水、火、气、五行等)视为世界的本原

认为世界是由某种或几种原始物质演化发展而来,万物由它产生,最后又还原复归于它。

象中国的金、木、水、火、土,古印度的地、水、火、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世界物质性的正确立场,但缺乏科学的论证,具有直观猜测的性质。

1、旧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缺陷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 把物质归结为当时的科学所认识到的最深的物质结构层次——原子

原子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代表:培根,霍布斯,洛克,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巴特,拉美特里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它克服了古代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但用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层次概念代替哲学的物质范畴,却犯了用个别代替一般用个性代替共性错误

以偏概全,不理解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错把对物质层次的认识当作对物质最终层次的认识

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割裂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具有如下缺陷: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总之,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是:不能在具体与抽象、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中把握物质范畴,因此都是片面的,不可能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只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早在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就对物质观作了科学的说明。他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包含两层意思:一、物质概念不是某个具体的实物;二、物质概念揭示的是事物的共性。

面对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挑战,列宁是如何给予回击和批驳的?

列宁于1908年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回击了马赫主义的进攻,并对物质下了一个完备而科学的定义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列宁的物质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

1)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含义:

A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即离开人的意识实实在在的存在。物质不依赖意识。

B物质具有可知性,即是可以被认识的。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感觉、认识的。

C哲学的物质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即对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属性的高度抽象。它源于自然科学又高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

2列宁物质定义的重要意义

第一,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体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第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

第三,坚持了辩证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一元论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在一元论的阵营里,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精神,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物质。

二元论认为世界有两个本原,这些本原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不存在派生关系。在哲学史上只有少数哲学家是二元论者,代表性的人物是笛卡儿

[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把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具体物质形态中的客观实在作为物质的共性。在人类对物质结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坚持了客观实在这一物质的永恒特性

物质的判断标准

1、是否具有客观实在性;

2、能否独立地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3、在文明、科技条件足够的条件下、在人脑机能充分挖掘和发挥后,能否有反映

意识的定义: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客观需要和可能,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岩石风化现象 水滴石穿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葵花向日

动物的感觉、心理

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即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形式上是主观的

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旧唯物主义是以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并且只是从单纯的存在出发去说明存在对意识的根源性。——片面性的抽象原则。

旧唯物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则不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因此没有将这一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观领域。唯物主义——唯心史观。

马克思: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存在包括 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人类自身的生产

社会关系的生产

1“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至于这种合作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进行的,怎是无关紧要的。”P26

社会意识则是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出来的。随着分工和交往的发展才从动物的意识发展成为人的真正的意识的。

2“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P2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正确地说明了社会存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为唯物史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石。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自然关系

物质生产活动 共同活动方式(生产力起决定作用)

社会关系

“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p26

生产和交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他们同时存在,互为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每一个社会都要求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结合。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行动或活动的关系。”p55

“这些不同的条件,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他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历史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他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p56

社会历史发展各阶段之间形成一种继承性的联系。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一切历史冲突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全集》P50

6、分工、所有制和异化

分工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即社会的固定性职业划分。

分工和生产力、生产关系密切联系:

一方面,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

“一个民族在该民族的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P17

另一方面,分工又是形成和制约着生产关系和各种社会关系的现实基础。

“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个不同形式。”P18

“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P28

“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P27-28

“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就只有消灭分工。”(固定化的旧式分工)P28

社会分工的发展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和社会面貌的变化。

随着分工的发展,产生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利益与所有互相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消灭异化、消灭个人屈从于分工这类现象,取决于私有制和旧式分工的消灭。

“只有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普遍的程度,以致私有制和分工变成了它们的桎梏的时候,分工才会消灭。”《全集》第三卷P516

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归根结底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

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种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生活,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P33-34

市民社会即经济基础是指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所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是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它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选集》第三卷P44

“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P34

“那些决不依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个人的物质生活,即他们的相互制约的生产方式和交往形式,是国家的现实基础,而且在一切还必需有分工和私有制的阶段上,都是完全不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现实的关系决不是国家政权创造出来的,相反地,它们本身就是创造国家政权的力量。”《选集》第三卷P377-378

“实际上国家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P61

“较早时期的利益,在与之相适应的交往形式已经为适应于较晚时期的利益的交往形式所排挤之后,仍然在长时间内拥有一种表现为与个人隔离的虚幻共同体(国家、法)的传统权利,这种权利归根结底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打到。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在某些带有较大的概括性的问题上,意识有时似乎超过了当代的经验关系,因此人们在后来某个时代的斗争中可以指靠先前时代理论家的威望。”P56

在阶级社会,国家和法的存在,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他们是从人们的物质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因此他们的消灭也必然以物质关系的改变为前提。

只要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使竞争成为多余的东西,因而还这样或那样地不断产生竞争,那么,尽管被统治阶级有消灭竞争、消灭国家和法律的意志,然而它们所想的毕竟是一种不可能的事。《选集》第三卷P378

8、阶级、国家与社会革命

“受这种生产力所制约的、不能满足整个社会的生产,使得人们的发展只能具有这样的形式:一些人依靠另一些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一些人(少数)得到了发展的垄断权;而另一些人(多数)经常地为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进行斗争,因而暂时(即再新的革命的生产力产生以前)失去了任何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见,到现在为止,社会一直是在对立的范围内发展的,在古代是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对立,在中世纪是贵族和农奴之间的对立,近代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P507

阶级的产生、划分以及各阶级的状况,都是由生产决定的。阶级同分工直接相联系的。由于分工使人们与劳动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不同,从而把人们分成不同的阶级。

在一个阶级内部,个人必然屈从于阶级整体,这同个人屈从于分工是同类现象。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P38

阶级只是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因而它不是永恒的

在交往和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这样普遍的程度,以至私有制变成了他们的桎梏而必然要消灭之时,阶级就会消灭。

国家是随着分工、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P28

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国家只是在表面上为整个社会的利益服务,而实质上,它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不外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必然要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P61

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

“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在这些形势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之间的真正的斗争。”P28

社会革命的根源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p50

社会革命是历史的动力。

“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P34

9、所有制形式的历史发展,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所有制的不同形式:

第一种所有制是部落所有制,即原始社会后期。

第二种所有制是古代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即封建社会。

第三种所有制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即封建社会。

第四种所有制形式是资本主义所有制

大工业带来了竞争普遍化和资本高度集中,把一切关系都变成了金钱关系。

大工业到处造成了社会各阶级间大致相同的关系,一方面是资本占有者,另一方面是无产者。

大工业造成了巨大的生产力

“对于这些生产力来说,私人【所有制】成了它们发展的桎梏,正如行会制度成为工场手工业的桎梏和小规模的乡村成为日益发展的手工业的桎梏一样。在私有制的统治下,这些生产力只获得了片面的发展,对大多数人来说,成了破坏的力量,而许多这样的生产力在私有制下根本得不到利用。”《全集》第三卷P68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显露出两个事实:

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劳动者创造了生产力,他们本身就是生产力,但生产力却不属于劳动者。

第二,劳动者同生产力和自身存在还保持的惟一联系,即劳动,在他们那里已经失去了任何自主活动的假象,它只是用摧残生命的东西来维持他们的生命。

大工业造成的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只有在大工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解决——只有通过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够解决。

正是这个矛盾的发展使得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历史的必然。

共产主义革命同过去革命的根本区别:

1、过去一切革命不过是生产资料私有权在社会成员之间的重新分配,而共产主义要消灭的是整个私有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和阶级本身。

2、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消灭旧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而且要人们普遍发生变化,普遍地树立共产主义意识。

“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全集》第三卷P78

共产主义社会是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生产力受联合起来的个人即整个社会的支配。

共产主义社会是无阶级的社会,人剥削人、人统治人的现象将消失,旧式分工将完全消灭。

“建立共产主义实际上具有经济的性质”《选集》第三卷P79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

1、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P30

2、只有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于普遍联系的建立,各国无产阶级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联合起来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P30

(三)对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1、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一方面仅仅限于对这一世界的单纯的直观,另一方面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感觉。其直观性的错误就在于,他不懂得我们生活的周围世界,并不是人类历史以前存在的自然界,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

“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都在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方式,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p23

劳动生产是“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

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18CN法国机械唯物主义者)的进步之处:

法国机械唯物主义者把人等同于机器。

费尔巴哈看到人是“感性的对象”,认为人是感性的存在物,强调人的特性受其感性本性的制约。

费尔巴哈只把人看做是“感性的对象”,而没有把人看做“感性活动”。

费尔巴哈的人是一个纯粹空洞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费尔巴哈把人类整个发展过程看做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且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每一历史时代所存在的人,把他描绘成历史的动力。把整个历史 变成意识发展的过程了。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p24

2、对鲍威尔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鲍威尔妄图用“自我意识”制造出人,又用“自我意识”取消人。——鲍威尔迷信黑格尔的思辨哲学

鲍威尔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取代费尔巴哈的“类”观念,认为费尔巴哈的“类”观念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

鲍威尔反对费尔巴哈的感性论战,表明他反对费尔巴哈用感性存在跳出纯粹意识形态范围的尝试。

鲍威尔认为,批判支配并创造了历史,甚至他们的敌人以及现代的一切运动和活动都是他们的创造物,只有他们才是执掌大权者,因为力量就在他们的意识中。

3、对施蒂纳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儿童

人类历 青年

成年

儿童时期——唯实主义者,人企图洞察事物的底蕴或看看事物背后是什么

青年时期——唯心主义者,人力求掌握思想,领悟观念、精神,并寻找观念,被这些观念所鼓舞,也被这些观念所统治。

成年时期,成人相信,他在由儿童转变为青年的过程中真正的克服了事物世界,而在由青年变为成人的过程中,真正的克服了精神世界。在这一阶段,承认已经把他关于人生阶段的虚构导向他所希望的预定的目的了。

“我把一切都归于我”。

施蒂纳把人的现实发展都归结为人的“自我发现”,也就是把一切现实的关系统统归结为纯意识的关系。意识的差别构成个人的生活。他夸大了意识,并把它提升为“人的生活”的正常意识。

施蒂纳所编造的人类历史的原型来源于黑格尔。但是黑格尔关于“人的生活”的理论虽然带有彻底的唯心主义性质,但是他尊重经验的现实因素。施蒂纳从黑格尔那里抄袭了思辨结构的方法,却抹杀事实,是全部经验事实为自己的先验结构服务。

4、对“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关于人和社会的观点的基础是把自然和原始社会予以理想化。在他们看来,私有制消灭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建立其在原始社会中曾经存在的那种原始和谐。自然在他们那里是一个由一切存在物组成的有机的和谐的整体。

“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把物质劳动予以精神化,他们认为社会上的矛盾不过是一些观念的对立,而这种对立一方面可以通过精神的途径去解决,另一方面可以用和平的方式去解决。

“真正的社会主义”全部思想内容的核心,不过是用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类之爱来代替共产主义,是宣扬超阶级的抽象的人为中心,以调和阶级矛盾的泛爱说教为主要特征的反动理论。

他们认为只要意识到人的本质,一切社会问题和一切现实矛盾都可以迎刃而解。只要克服对物的依赖,消除人的意识中的分裂,就能消灭现实生活中的分裂。

专题讲解

(一)《形态》的内在逻辑

(二)《形态》中关于社会意识问题的论述

(三)《形态》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运动规律的论述

(四)《形态》中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

(五)《形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

四、专题讲解

(一)《形态》的内在逻辑

《形态》中,马恩是按照“人——实践——历史”三者相互联系、相互阐释这一内在逻辑展开其观点的。

1、从人的观点看:“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唯物史观的前提

法国的机械唯物主义,借助于自然科学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以抽象的“物质”取代了“神”,但人并未表现出自己作为历史前提的丰富色彩。

“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朴素的形态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幼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但是……唯物主义在以后的发展中却变得片面了。……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物理运动成为机械运动或者数学运动的牺牲品;几何学被宣布为主要的科学。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全集》第二卷P163-164

费尔巴哈在机械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出于感性直观看到了人,并且重视人、高扬人,认为自然界和人是新哲学“惟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他的唯物主义可以称为人本学唯物主义。但这种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决定了它对人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

“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P24

马恩正是在继承和超越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找到了建立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真切前提——“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P16

“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的人是现实中的个人,是现实的、具体的、实践的人。

马恩正是在继承和超越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找到了建立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的真切前提——“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P17

“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P17

“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P20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并不是任意想出的,它们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加以抛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P16

马克思明确指出了我们的出发点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关系中“从事实际活动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把“人当作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使对人的理解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了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从而找到了创立唯物史观的科学前提,真正迈出了创建科学历史观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科学理解人的关键一步。

2、从实践的观点看:“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唯物史观的真实基础。

在唯物史观之前,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由于对历史观的前提——“实践的人”理解的不科学,自然对作为历史观的基础——“人的实践”也缺乏科学的理解和解释。

“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P23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 P24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虽然意识到人的现实存在(实践活动)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但是由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主体并非“现实的人”,而是“抽象的精神”,因而,这种理解便不可能是对于人的现实存在的真实的理解,而只能是抽象精神的自我运动过程。

“在自己的想象中用宗教的幻象生产来代替生活资料和生活本身的现实生产。” 《选集》第三卷P44

占统治地位的将是愈来愈抽象的思想,即愈来愈具有普遍形成的思想。因此,唯心主义把抽象的精神高高在上,人本身成了这种精神自我实现的工具。所以,唯心主义只是在形式上肯定了人的能动性、主动性,实际上却剥夺了人的能动性、主体性。

马克思指出,科学的唯物史观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并且“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选集》第三卷P43

“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 《选集》第三卷P50

我们应该把现实的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

唯物史观创立的现实基础,即“现实的人”的有目的、有意识地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主体性的现实体现。

3、从历史的观点看:“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唯物史观的真正本质

恩格斯指出:“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选集》第4卷,P237

“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P21

“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人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他们也预先规定新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P34

马克思表明:人类历史的本质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过程。正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达到了人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历史的自然和自然的历史”的统一,是“实践的人”和“人的实践”的统一。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取决于两个条件: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

“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是人的实践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关系全面生产的结果。

“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个人交往关系高度丰富的结果。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

“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全集》第三卷P42

人类历史无非是各个时代的人在历史中的各种形式的活动。

“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P48

历史作为“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就是人的生成史、实践史。

历史作为“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P81

所以说,历史是现实的人的历史,而非抽象的人或抽象的精神的历史,历史本质上是“历史的人”创造“人的历史”的现实实践过程。

(二)《形态》中关于社会意识问题的论述

1、批判唯心史观对社会意识问题的种种谬论,科学地解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制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以前的一切唯心史观,都把思想、观念、意识看成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他们不是在物质生产和经济领域中寻找推动历史前进或倒退的原因,而是到政治、宗教、理论、思想领域中去寻找原因。

马恩认为唯心史观的根本错误就在于他们不把物质生产领域当作人类历史的基础,因而也不把物质生产领域当作社会意识的基础。

“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 《选集》第三卷P44

他们不可能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做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马恩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考察“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选集》第三卷P23

马恩明确指出: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并且分析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决定作用。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恩在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市民社会看作“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它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市民社会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它包括该阶段上的整个商业生活和工业生活”,“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 《选集》第三卷P41

马恩认为,在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社会意识,才有社会意识的演变和发展。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生产关系的直接产物。”《全集》第三卷P29

所以,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决不是独立自在的,而是社会存在所派生的东西

“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选集》第三卷P29

意识是对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的反映,而主要是对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物质交往活动过程的反映。社会意识只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的发展而发展。

结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P21(社会生活即社会存在)

马恩“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选集》第三卷P43

2、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论述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发展特点及其社会作用。

意识是在人类学会劳动的时候起,是在人们进行物质生产活动中,“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选集》第三卷P34

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要彼此合作,人们之间形成一定的关系,这种彼此交往的需要就产生了意识。

人和动物不同,对于人来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人能够意识到这种关系的存在,“我对我的环境的关系是我的意识。” 《选集》第三卷P34人的意识是这种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的反映。

意识具有社会性,“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选集》第三卷P34

社会存在,社会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对意识有根源性,意识对社会存在,对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具有依赖性。

人们的社会存在,是人们的意识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来源。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是意识的主要内容,并决定意识发展的主要方向。人们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归根到底是受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制约并随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而变化。——意识对物质活动的从属性

“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升华物。” 《选集》第三卷P30

马恩还从意识的发展来论述意识受社会的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决定和制约的思想。

“意识起初只是对周围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 《选集》第三卷P34-35——表现为自然宗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和对立的时候,意识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和对立的时候,意识获得了相对的独立性。

意识被看作是不受现存实践制约的某种独立的东西,“它不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选集》第三卷P35,意识与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劳动发展的基本情景

马恩指出:意识发展的这个阶段,归根到底由社会存在所决定和制约的。

一方面,意识脱离现实的可能性和现实条件,是由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和对立造成的。

另一方面,意识与现存的关系发生矛盾,在于社会活动的固定化。

“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 《选集》第三卷P36

马恩从意识的起源指出了如何推翻和消灭一切唯心主义谬论和旧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的问题。

“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它的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选集》第三卷P43

鲍威尔把社会历史看作是精神的不断更替,甚至断言只有批判和批判者创造了历史。

施蒂纳认为历史过程不过是“骑士、盗贼和怪影的历史”。这种把精神看做看作历史的中心的观点,实际上完全颠倒了历史的真实情况。

马恩针对这种唯心史观指出: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构成了历史发展的物质内容,构成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构成意识的现实基础。而意识的作用只有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挥。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归根到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意识的作用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越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可能性。” 《选集》第三卷P44

马恩则认为只有物质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基于物质利益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才是历史的“动力的动力”。

费尔巴哈把世界、对象看作是感性的存在,而不是感性活动。他把自然界看做看成是从来如此、永恒不变的自然界,把意识、感觉只看作对自然界的消极被动直观。他“只是希望达到对现存事物的正确理解”,却不懂得对现存世界进行革命的批判的改造。

马恩认为,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

人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同时又在实践活动中能动地认识世界,不断地改造自己。人与自然界既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又有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认识通过指导实践而作用于自然界,能动地改造一切感性对象

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在物质实践活动中辨证地统一起来。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 《选集》第三卷P48

3、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阶级社会中思想领域斗争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论证了共产主义意识产生的必然性和树立共产主义意识的重要性

剥削阶级思想家宣扬所谓超级的“普遍”思想统治人类历史的荒谬理论。

“占统治地位的将是愈来愈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性形式的思想。” 《选集》第三卷P53-54

马恩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选集》第三卷P52

造成思想独立化的根本原因: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和经济状况是社会的全部活动的基础,也是精神生活、思想、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后者是前者的反映和表现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选集》第三卷P52

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被统治阶级在政治上、思想上也必定处于从属的地位。“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选集》第三卷P52

第二,统治阶级是由有意识的个人构成的。他们代表着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统治阶级不仅有强大的经济后盾,而且握有强大的政治权利和舆论工具,压制摧毁被统治阶级的思想,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

每一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归根结底是受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的,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造成的。

“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革命阶级所反映的是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经济利益相反的要求。

马克思分析了“思想独立化”的假象,并分析了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新阶级,都“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理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选集》第三卷P54

“进行革命的阶级,仅就它对抗另一个阶级这一点来说,从一开始就不是作为一个阶级,而是作为社会的代表出现的;它俨然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惟一的统治阶级。” 《选集》第三卷P54

“非统治阶级反对新统治阶级的斗争在否定旧社会制度方面,又比起过去一切争得统治的阶级要更加坚决,更加激进。” 《选集》第三卷P54

马恩指出思辨唯心主义者们论证“思想独立化”的手段:

首先,他们把统治思想和进行统治的个人分割开来,并以此作出结论说历史上始终是思想占统治地位。

其次,他们“从这些不同的思想中抽相出”一般思想、观念等等,再把它们当作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东西

最后,他们又把哲学家、思想家规定为历史的创造者,并得出结论:哲学家、思想家自古以来就是在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的

马恩阐述了这种思想独立现象是阶级社会生产力和交往的发展,以及固定化的分工和阶级的统治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只要阶级的统治安全不再是社会制度的形式”,这种假象也就消失了。

资本主义社会的末期,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的桎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尖锐的冲突。“这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 《选集》第三卷P77

只有废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消灭私有制才能使生产力得到发展。——无产阶级“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 《选集》第三卷P78

“一切革命斗争的锋芒都是指向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 《选集》第三卷P78

共产主义革命还必须在思想战线上进行,要使人们的意识普遍地革命化,要使无产阶级本身,也必须在革命中克服旧思想旧意识的影响,树立共产主义意识,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革命之所以必须,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的东西,才能建立社会的新基础。” 《选集》第三卷P78

“无论为了使这种共产主义意识普遍地生产还是为了达到目的本身,都必须使人们普遍地发生变化。” 《选集》第三卷P78——在革命中使人们的意识普遍地革命化

(三)《形态》中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运动规律的论述

在《形态》中,生产力的概念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

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技能的人

生产力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的概念:

《手稿》中,生产关系是劳动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神圣家族》中,生产是以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相互关系——社会生产关系为前提的,但是没有用生产关系的概念来表达。

《形态》中,生产关系包括对劳动材料和工具等生活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以及由所有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生产关系受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的分工决定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生产力归根到底起着决定作用,是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统一,这种统一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矛盾发展的过程。

“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P56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这种矛盾,……每一次都不免要爆发为革命。”P50

(四)、《形态》中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

《形态》中,马恩用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来表达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

部落所有制——原始社会末期

古代所有制——奴隶社会

人类社会依次更

替的社会形态 封建所有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

共产主义所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经济形态归结为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形态》中归结为所有制关系),归结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

社会的发展就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和决定的生产关系依次更替的运动,即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次更替的运动。——社会的运动和自然界的运动一样有客观规律可循

马恩在《形态》中,在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运动规律和社会经济形态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创立了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学说。对共产主义的必然性问题也作了进一步的论证。

(五)、新世界观的纲领:《提纲》和《形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

1、《提纲》和《形态》的最重要的成果和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实践观点的确立。

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人(主体)依据一定的目的变革客体的感性活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物质性活动,它以人和自然对象的物质存在为前提,并遵循自然物质运动的规律。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实践活动既“是一种分化世界的活动,又是在分化基础上统一世界的活动。”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吉林大学出版社,P135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是否定性的统一关系。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既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成为一种崭新的实践观点。马克思立足于这种实践观点观察和解决人的本质、社会生活本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引发了世界观、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的一系列根本性变革。

2、《提纲》和《形态》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历史观领域的革命变革。

立足于实践,马克思发现,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无疑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活动方式。物质生活过程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

这种历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P33-34

马克思在《提纲》和《形态》中着重强调了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因素的始源和决定性作用,强调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质。正确地揭示了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从根本上推翻了唯心史观,实现了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强调社会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特殊性,讲清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不同特点

“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选集P51

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是它们预先规定了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新的一代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每一代人一方面在完全确定的条件下继续从事先辈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改变旧的生活条件,创造新的生产力、环境,使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突破原来的界限,向新的阶段和层次发展。

自然规律是自在的规律,没有人的意志和目的参与其中。

社会规律是自为的规律,离不开人的参与、目的、意志的作用。

社会规律是客观决定性与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规律,人类历史进程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提纲》和《形态》以实践作为观察和处理一切哲学问题的出发点,实现了哲学理论观点的根本变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旧唯物主义的基础是现实的,结论却是消极的

唯心主义的基础是虚幻的,结论却是积极的

马克思以实践观点为原则,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主体与客体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自觉地从人与自然、主观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本原性的统一联系出发去解决这些关系问题。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这些关系都是否定性的统一关系,它们的分化、对立,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的;而它们的统一,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的。

4、《提纲》和《形态》所实现的革命变革,标志着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的诞生。

实践观点,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即从实践出发去考察、认识和处理一切问题的一种思维逻辑。

以存在观点为根本特征的思维方式,从脱离人的自然出发去认识各种问题,强调客观决定论。

以意识观点为根本特征的思维方式,从脱离自然的主体出发,从意识出发认识各种问题。

马恩认为,只有把自然界和人都看作感性活动,从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社会制度出发去考察人,才能真正地解决人的本质问题。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既来自自然,依赖自然,又否定自然,超越自然。实践是一种体现着自然物质本原作用和人的能动创造作用的活动过程。

五、综合评述——意义

《形态》是马恩第一部完全成熟的著作。该著作立足于实践观点和实践思维方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变革,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1)在《形态》中,马恩克服了以往一切历史理论不懂社会实践,以抽象的观点去观察人及其活动的根本缺陷,从社会实践出发,把感性实践活动、生产活动看作是人及其组成的社会的最基本的历史活动,看做是全部社会社会的生活的基础,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并从理论上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进行理科系统的论证和阐述。

(2)由于实践观点的确立和唯物史观的创立,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了社会历史领域,从实践活动中去理解主体与客体的性质及其相互联系,自觉地从人与自然、主观性与客观性、能动性与本原性的统一联系出发去解决人与世界、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

3)《形态》在理论上完成了对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划清了与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4)《形态》中,由于系统全面地制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体系,就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总之,《形态》是人类认识史上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和马哲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cc8606b4daa58da1114a1c.html

《德意志意识形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