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简史

发布时间:2019-12-30 09:55: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创期至1990615日改版:王刚(1990,风趣,幽默,神秘)倪萍(1990,亲和力)

1991年至1995改版:成方圆(1991)周涛(1995-2000,大气、稳重、亲切、真诚)

1999年改版至2004年:周涛(1995-2000,大气、稳重、亲切、真诚)曹颖(2002,清新、感性)沈冰(2002/9/11客串)王玲玲(2003

主要主持人主持顺序及主持人风格:王刚(1990,风趣,幽默,神秘)倪萍(1990,亲和力)成方圆(1991)周涛(1995-2000,大气、稳重、亲切、真诚)曹颖(2002,清新、感性)沈冰(2002/9/11客串)王玲玲(2003

节目板块:《开心一刻》《音乐星空》《请你参加》《新起点》《艺海春秋》《海外飞鸿》《天南地北》《东方奇观》《综艺快车》《综艺传真》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简史

2005826,这是一个普通的夜晚。在这个晚上,一个叫做《超级女声》的节目落下了帷幕,一个普通的成都女孩以三百五十二万八千三百零八票的高票数,成为这场平民选秀的冠军。见证这一时刻的,是电视机前近4亿的观众。

不久之后,这个叫做李宇春的女孩登上了《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成为亚洲英雄

在中国电视诞生的47年后,娱乐节目走向了癫狂。

90年代

1990314,一档叫做《文艺天地》的栏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开播。后来,它改名叫做《综艺大观》。《综艺大观》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作是日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

《综艺大观》同《春节联欢晚会》一样,开播后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收视率在全国综艺节目中长期稳居第一,平均收视率18%,平均每期收视人数达2亿。紧接着,《东西南北中》、《曲苑杂坛》等衍生栏目相继出现,并且均得到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春节联欢晚会》与《综艺大观》等晚会节目的成功,得益于文艺演出与电视媒体的结合。在文化事业发展尚显欠缺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通民众进剧场观看文艺演出的机会很少,而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则相对较高,广大电视观众处于一种文化饥渴的状态。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将最优秀的文艺演出集中在荧屏中,利用最少的演出资源,覆盖了最广泛的观众群体,让观众足不出户却可以欣赏到精彩的文艺演出。

《综艺大观》等栏目的发展造成了三个直接结果。第一,观众的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第二,节目创作被过度开发,创作优秀节目越来越难;第三,创作队伍、演出队伍越来越急功近利。而正是这三个结果成为《综艺大观》迅速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

与《综艺大观》同时,中央电视台还有另外一档节目,叫做《正大综艺》。《正大综艺》从来没有占据过中央一套的黄金时间,收视效果与社会反响也一直不温不火。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节目中居然存在着日后成为《综艺大观》掘墓人的重要元素。

当中国电视走到第40个年头,1998年,《综艺大观》开始呈现疲态,《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承受一浪高过一浪的批评之声。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1000平米演播室的启用,没有给春晚带来更多的新鲜血液。

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词:电视湘军。电视湘军的崛起,是因为一个电视台,叫湖南经视;是因为一部电视剧,叫《还珠格格》;也是因为一个综艺栏目,叫《快乐大本营》。

《快乐大本营》开播于1997711。湖南卫视的这一栏目几乎颠覆了人们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概念,综艺原来不一定非得是晚会,演员原来不一定非得唱歌、演戏,主持人原来不一定非得稳重端庄,游戏原来不一定非得在私下。

这一明星参与的游戏节目让观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开播后收视率节节攀升,奠定了日后湖南卫视快乐中国口号的基础。

《快乐大本营》的成功,迅速引起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的克隆、复制。《欢乐总动员》等跟风的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时,人们回过头来看央视的《正大综艺》,发现,这种明星参与游戏的形式,在《正大综艺》中早已出现。但遗憾的是,这些游戏只是点缀,并没有被充分重视。

游戏中变回普通人的明星,以及观众在节目中的深度参与,成为《快乐大本营》的两大制胜法宝。当观众厌倦了晚会,并且晚会质量不断下降的时候,《快乐大本营》让观众再一次提起了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兴趣。

与此同时,《综艺大观》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收视率开始下滑,社会影响力也大不如前。1999年,在停播数月后,《综艺大观》进行了一次大的改版,重新出现在了央视一套的周末黄金时间。

同样是在1999年,同样是中央电视台,1216号,改版后的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了引进自欧洲的益智类综艺节目《幸运52》。不久之后,同为益智类综艺节目的《开心辞典》开播。从此,中央二套开启了中国娱乐综艺节目的一个新时代。

此时,很多人发现,《幸运52》、《开心辞典》这种答题的形式,同样是《正大综艺》中的主要元素。但《正大综艺》在答题的过程中少了两样东西:平民参与和物质奖励。而这两点,恰恰是《幸运52》、《开心辞典》广受欢迎的关键所在。

也是在1999年,由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制作出品的《中国娱乐报道》开始在全国多家地方电视台播出。娱乐新闻正式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千年后

《中国娱乐报道》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档栏目。它的开播直接导致从电视,到报纸,再到网站,各个媒体都开出了专门的娱乐版面。娱乐新闻这个名词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随后,娱乐记者娱记娱乐节目等一系列相关名词纷纷出现。

另一方面,民营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第一次在荧屏上掀起如此大的波澜,民营公司开始得到从学界、业界到观众的注意。

2000年,曾经的北京光线电视策划研究中心更名为北京光线传媒有限公司,而因其民营属性,曾经的《中国娱乐报道》也被要求更名为《娱乐现场》。

光线传媒之后,欢乐传媒等民营电视制作机构进入人们的视线,而他们大多数也都是同光线传媒一样,以娱乐节目为主要经营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民营公司的一种无奈选择。这些公司的民营属性注定其无法接触到新闻的制作、播出,体育资源的高垄断性也使其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它们只能在娱乐节目,这一环境相对宽松的领域施展拳脚。即使是发展到今天,民营传媒机构的经营范围也只是限于娱乐、影视、生活等领域,无法做出进一步的扩展。

时光走进了21世纪。中国电视又站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网络,逐渐成为渗透进国人生活的第四媒体;手机,也逐渐显现出成为下一媒体形式的端倪。有别于传统媒体,人们把网络与手机称作新媒体

新媒体给了电视巨大的冲击。在这里,人们可以浏览来自全球的新闻,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观点,人们可以轻松地发布自己掌握的信息,人们可以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展示舞台。于是,年轻人迅速拥入了新媒体的怀抱。

作为传统媒体,电视开始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新媒体融合,成为许多专家、学者、电视工作者的共识。但是该怎样融合?这成为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2003年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推出了一个叫做《超级男声》的节目。这只是一个歌唱比赛,从形式来看,它跟中央电视台举办多届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在这个节目中,决定选手去留的不是专业评委,而是观众通过短信投票产生的票数。

《超级男声》借鉴自成功的美国综艺节目《美国偶像》,是在普通人中选拔演唱明星的比赛。它在电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吸收了新媒体的经验,放低门槛,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参与,而每一个普通人又可以自由地表达对于歌手的看法,进而决定每一位选手的去留。

这一新颖的节目形式得到了湖南省内观众的青睐。接着,2004年,与《超级男声》形式一致的《超级女声》出现在了湖南卫视的荧屏上,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2005年,第二届《超级女声》登场,其火爆程度让许多电视人瞠目结舌。于是,我们看到了本片开头的一幕。

同《快乐大本营》、《幸运52》、《开心辞典》一样,当《超级女声》成功之后,抄袭、复制的节目大量出现。2006年,在全国播出的大大小小的选秀节目达一百余家。选秀节目迅速进入一个短兵相接的胶着状态。各个节目纷纷拿出各种招式进行炒作,最终,2007810号晚上,在重庆卫视的荧屏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幕。

这个叫做《第一次心动》的选秀节目很快成为观众声讨的对象。在电视荧屏的另一端,混乱的场面也引起了广电总局的注意。815号,广电总局下发通报,称《第一次心动》格调低下,责令停播。

同年921,广电总局再次下发通知,规定从当年101日起,省级卫视黄金时段禁止播出选秀节目,并且不能直播、不能由观众投票。电视选秀节目急速走向没落。

2008年,被中国人称作奥运年。奥运会的到来让一切娱乐综艺节目黯淡无光。中国的娱乐综艺节目在喧嚣之后归于了平静。

尽管如此,每当周末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各电视台大同小异的娱乐节目。它们依然是各电视台自办栏目的支柱,是除电视剧外吸引广告的主要节目样式。娱乐节目是各家电视台最值钱的品牌,是最受观众欢迎的节目样式。优秀的娱乐节目制作人、主持人成为各电视台争抢的香饽饽。

(作者:刘学哲,本文为《电视写作研究》课程的作业,原为十一集电视理论文献片《电视·行路难》第一集《娱乐综艺——金樽清酒斗十千》的解说词,略作删改。)

时尚电视节目的发展之路

所谓时尚,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应该指的是一段时期内能引领时代潮流、包含人间万象的各种议题和信息。而狭义的时尚,理所当然地被理解为穿衣戴帽的时装类内容。在这里所要讨论的是狭义的时尚类电视节目。因为广义上的时尚节目,在目前的中国尚未能出现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究其原因大约是这种题材的开发非常困难,而狭义的时尚节目显然要好做得多,而且也好看得多。

1、中国时尚电视节目的尴尬现状

现有的、为数不多的几档时尚电视节目基本只锁定在服饰和美容上面。这恐怕是因为媒体策划中需要让"对象大众化"的缘故吧。"对象大众化"指的是内容和大众的脉搏产生共振、形式上采用对象喜欢的样式、并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讲述。在这一点上,我们现有的一些时尚类节目做得都还算到位。

对于开拓了《美丽俏佳人》这样一个时尚电视节目的创始人李静而言,节目的成功让她信心倍增,目前正在策划一个面向已婚女性、甚至是贵夫人的时尚电视节目,内容将会比现在的《美丽俏佳人》更加多样化,但依然不外乎穿衣戴帽等和生活有关的话题。

然而,仅有这些难道就能够挖掘到时尚的本质吗?时装、美容这样的实用型指导节目虽然是观众所爱看的,但是,它对时尚的内涵和精神缺乏应有的关注和自己的态度,在表达手法上流于表象,无法代表一个产业在电视节目上的最终形态。

时尚业在中国的起步时间并不长,当国外的各类时尚杂志纷纷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企图捞取最后一桶金的时候,中国的电视业界却并没有感受到这种变化,或者说是行业竞争带来的危机感,仍然在荧屏上循循善诱地告诉观众怎么样穿衣戴帽,而无视如同娱乐业、体育界一样的时尚业界正在经受日新月异的变化,譬如YSL品牌的创始人伊夫洛朗因病去世的消息,在中国的电视媒体上就未曾做过详尽的报道——这条新闻在时尚界的份量完全不逊于美国911爆炸案,可是中国的电视界却在这种时刻失语,令人惋惜。

在一个地区,有多少人关心娱乐八卦、关心体育赛事。就肯定会有多少人同样关心着时尚圈,中国的电视媒体在时尚界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刻却很少会出现一个权威的报道,哪怕是小道消息也十分罕见,当华丽缤纷、形式多样的时尚节目纷纷登上各个时尚中心城市的电视的今天,中国的时尚电视节目究竟何时才能有自己的话语权呢?

2、现有时尚电视节目的类型与特点

时尚电视节目如今在观众中较为知名的大体有北京电视台的《时尚装苑》、《魅力前线》,旅游卫视播放的李静主持的《美丽俏佳人》以及凤凰卫视李辉主持的《完全时尚手册》。从这四档节目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时尚电视节目的三种类型:一种是以北京台《魅力前线》为代表的,在介绍时尚资讯的同时,也加入阶段性的时尚话题进行议论和点评,以此吸引不同层次的年轻人(不仅只限于女性观众),属于泛时尚类节目;一种是以《完全时尚手册》为代表的、以介绍时尚界各种资讯为主旨的信息类节目;另一种就是以李静主持的《美丽俏佳人》和北京台的《时尚装苑》为代表,以指导观众怎样打扮穿着为主旨的实用型节目。

这三种类型的时尚节目各有其不同的特点。泛时尚类电视节目其着眼点不仅仅在于教人穿衣戴帽,而是走"大流行"的路子,用实验话剧、校园风尚、前卫艺术、新潮书籍等来拓展时尚的纵深,吸引到了不同层次的观众,相当于一个电视杂志,内容庞杂,覆盖面广,并使节目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厚重感。然而,从这个角度反过来再看《魅力前线》之类的节目,显然在节目的纵深和厚重方面没有做得十分扎实,整个节目仍然流于平俗,甚至显得轻佻。

信息类的时尚节目过去常见于时尚杂志中,尤其以时尚(TRENDS)集团旗下的各类时装类杂志较为突出。然而,杂志这种精准化投放的媒体本身的平面特性注定其不能像电视那样光彩耀眼,因此,当电视荧屏上出现立体的、多变的时尚产品的影像,并且加入足够多的世界各个秀场的实况录像,立刻就能在瞬间吸引观众的眼球。不过,这样的节目由于内容的单薄,图像的单一,注定无法成为时尚类节目的主流形式。

实用型时尚节目的侧重点在于在荧屏上用真人示范怎样化妆、怎样穿着、甚至怎样采购服饰,这样的内容显然比枯燥的产品信息要活泼得多,因此就更能吸引年轻的女性观众。因为她们在日常着装和扮靓技巧上往往都有着不同的困惑和难题,电视用真人示范的方式对她们的困惑一一讲解,传播效果要比平面媒体的单一和乏味要好得多。

3、未来时尚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娱乐新闻自1999年的《中国娱乐报道》出现以后才开始蓬勃发展,到如今,将近十年的光景,已经将娱乐业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形式的电视节目展现在了观众眼前,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是观众在十年之前根本未曾想到过的。

中国的时尚电视节目目前尚处于还未来得及好好开发的真空阶段,尽管已经有了一些节目,但距离一个产业的整体报道还相距甚远。这也就是电视节目策划者在做节目策划时应该考虑到的,我们并不是已经拥有了很多节目,其实在很多领域,我们的电视节目根本就还未涉足。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使得电视节目策划者们有更大的舞台可以施展自己的能力。

当前的观众对时尚产业的求知欲,已经不仅仅了解时尚产品的设计、样式和使用技巧,停留在直接指导消费,而是需要从产业层面了解时尚产业内涵,比如时尚品牌的资本隶属关系,时尚品牌的传统内涵和发展历史,时尚品牌的历届管理者和出身喜好,设计师的个人发展轨迹,品牌。

这样的时尚电视节目可以让观众需要从一个品牌的深度内涵去消费时尚,实际上,这也是西方成熟时尚消费者在消费时尚产品时的判断依据。

依笔者愚见,未来的时尚电视节目可以从这样几个方向去策划:

1、时尚界的《新闻联播》和《凤凰直通车》,聚焦时尚信息发布,报道产业内的重要情报,包括重要的新品和它的附加概念;新近投放的产品缘何不在所有市场发布的原因;新晋设计师、模特和他们的设计理念以及表演风格;时尚产业人物的重要举动和观点立场,和对产业的下一步影响。

这档节目的立足点是报道产业、影响产业,目标是成为时尚产业的旗帜和风向标,以创造产业影响力为主要方向。

2、走娱乐路线的人物报道。娱乐化的报道方式,搜集时尚圈内的各种新闻,类似《娱乐现场》的时尚GOSSIP,以报道人物为主,比如著名设计师的职业变化(跳巢、被解雇),时尚产业与娱乐业明星之间的关系;不一而足。

这类节目的出发点是以高收视率,用娱乐新闻的样式引导年轻消费者关注时尚界。

3、品牌内涵的分析。详解某个品牌的发展路线,从最初由何种产品发展而来,它的主打产品和主打概念;代表性设计师的成长历程,他/她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代表性产品和主要风格;不同时尚品牌之间互动和跨界合作;一些细分市场的著名品牌介绍,比如只做珍珠饰品的Mikimoto等等,深度解读时尚市场。

这种策划思路兼具收视率和产业影响力。

4、秀场审美点评。世界各大秀场的服装秀是很多时尚人士喜欢看的内容,但我们当前的节目除了介绍秀场上各款服装的特点之外,没有更深入的报道。事实上,作为需要拥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更应该指导观众怎样看待各个秀场上出现的作品。比如与相似定位的品牌之间的横向比较等,使消费者产生理性的审美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追逐秀场上的潮流。

这类节目重在于从审美的角度解析时尚界的流行,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总之,国内的时尚消费者已经处于消费行为跃升的临界点,他们对时尚领域有更进一步的求知渴望,而绝不仅仅局限于怎样穿衣戴帽的低端指导上。期待上述集中多方位多角度的时尚产业电视节目时代的来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24512409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f.html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简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