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河南师范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0-08-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河南师范大学
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随着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生的新变化,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开放性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渐形成,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我校在连续三年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大幅度增长的新形势下,如何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持学校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首要而紧迫的问题。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豫教高[2001]223号)以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精神,结合我校当前本科教学工作实际,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唱响教学工作主旋律
1. 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学校各级领导和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以教师需要、学生需要、教学需要为根本,增强为教学工作服务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2.建立经常性的教学工作会议制度。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党.
. 政联席会议和2次校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教学工作。学校要定期召开各行政部门负责人会议专门协调、解决教学问题,教务处要定期召开各院(系)主管教学领导会议研究教学工作。学校每3学年要召开1次全校性的教学工作会议。
3. 继续坚持校、院(系)领导联系教学一线制度。学校党政领导要分工联系院(系),经常到联系院(系)现场办公,研究和解决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部门也要结合本职工作确定联系院(系),要走出办公室,深入教学第一线。校级领导每学期听课不能少于6节,教务处、学生处领导不能少于6节,各院(系)领导不能少于8节。
4实行教学质量责任制。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是全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各院(系)总支书 记和院长(系主任)是本院(系)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教学质量的提高,将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各级领导要强化质量意识,明确岗位职责。各院(系)要将教学质量责任制落实到教研室、实验室,落实到每门课程、每个教师。
二、调整经费支出结构,优先保证教学基本建设
5. 年度经费安排进一步向教学倾斜,保证全校教学四项经费(本专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年投入不低于学费收入的25%年图书文献资料购置经费不低于教育事业费拨款的5%,并根据教学工作需要,设立教学研究、教育实习、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件建设等教学专项经费。
.
. 6.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要求,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力度,使生均仪器设备的台(套)数、实验室面积、微机台数等教学基本条件达到规定标准。
三、采取切实措施,优化教学第一线师资队伍
7. 学校所有在岗教师原则上每学期均应承担本科教学任务。建立教师教学工作量档案,实行教师课程讲授承诺制,结合教学工作质与量的考核结果发放岗位津贴。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专业,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新兴学科领域,积极为本科生开设新课程。
8. 教授、副教授必须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必须承担本科生的基础课、实验课、习题课。年龄在55岁以下的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为本院(系)或外院(系)本科生讲授1不少于36学时的公修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主干课,并面向全校或院(系)本科生开设1次专题讲座。凡无特殊原因,连续3学年不承担本科课程讲授任务的在岗正、副教授,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取消其各种评优资格,并扣发岗位津贴。
9. 继续开展教学优秀奖评选工作。通过开展教学优秀奖评选工作,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关心教学、重视教学、支持教学的浓厚氛围,建立一个长效的激励机制,并逐步改革和完善评选工作方案,建立更加科学有效地评价体系,同时,将教学优秀奖作为教师职称评定和岗位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
10. 确保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质量。各院(系)担任本科教学任务
.
. 的主讲教师必须具有讲师及其以上职称或硕士及其以上学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原则上要高于50%。专业主干课程必须由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讲师职称以上教师担任主讲,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必须超过60%初级职称教师原则上不能担任专业主干课程的讲授任务。对个别教师职称达不到以上要求的院(系),须报教务处审核、主管教学副校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11. 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对不主讲本科课程,或达不到本科教学基本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的教师,不能申报教学系列高一级职称。对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反映意见较大的教师,应暂停或取消其授课资格,并及时更换教师。
12. 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各院(系)要根据具体情况为青年教师指定有丰富教学经验、工作态度认真的教授或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并继续推行集体备课、观摩教学和预(试)讲制度,帮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培养教学新秀。要重点培养一批基础课中青年骨干教师,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13. 加强师德建设和教风建设。教师的师德和教风,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具有高尚师德、优良教风和敬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必须做到课前认真备课和准备教案,绝不允许没有讲稿或教案上课。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教务部门和各院(系)应适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和批改作业情况。
.
. 四、加强课程建设和教材管理,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不断更
14.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各门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专业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更要实现知识更新,追踪新观念,引进新理论,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
15. 学校将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库,完善课程建设方案,继续加强课程建设。重点加强影响面较大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建设,“十五”期间建成80门校级优秀课程和20门省级优秀课程。
16. 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在公共课和专业必修课中开展双语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经济、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要达到所开必修课程的10%以上,其它专业应达到8%以上。
17. 要积极选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九五”“十五”规划教材和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同时鼓励使用近年我国引进的、在同类高校使用效果较好的国外原版教材。
18. 学校每年设立教材建设基金,重点资助自编优秀教材的出版和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通过制订“十五”教材和课件建设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编写适合我校需要、具有时代特色的高质量教材、讲义和课件。
19. 建立科学的教材选用制度,杜绝质量低劣教材进入课堂。教务处配合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每学期抽查1次全校各院(系)选用.
. 教材情况 ,对选用教材内容陈旧的课程,全校通报,限期整改。理工类、财经政法类等应用性专业使用近3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应达到50%左右。
五、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
20. 专业设置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学校学科发展实际进行动态调整,使各专业、学科之间形成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局面。目前,要进一步加强有关经济、法律、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社会急需专业的建设,通过改善办学条件、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双语教学、提高师资水平等,培养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21. 加强新增专业建设,保证新专业教学质量。学校对新增专业启动经费的专项投资,文科专业原则上不少于4万元,理工科专业不少于6万元。
22. “十五”期间,在继续加强理工科专业建设的同时,要重视文科专业的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特别是个别应用性的文科专业,要区别不同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建设,确保文科专业教学质量。
六、注重综合素质教育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3.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对素质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素质教育思想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继续以中原文化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继续开设周末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创造条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到校讲学。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积.
. 极建设校外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4. 素质教育课外必修学分进入教学计划。制定素质教育课外必修学分管理办法,将学生取得的素质选修课程学分、阅读名著名作心得学分,以及参加校级以上相关竞赛所获成绩的学分等作为素质教育课外必修学分。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素质教育12学分,并完成主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总学分方可毕业。
25. 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管理,增加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要严格规范实验教学,实验课程教学必须具备实验大纲、实验方案,对实验报告要严格、规范管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地更新实验项目,在保证必开实验项目的前提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尽可能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提倡实验课独立设置,独立考核。改进考核办法,增加实践性的考核内容。
26. 改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除了注意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外,应走向社会,结合实际选题。指导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既放手让学生积极创作,又严格管理和考核,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7.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面向基础教育,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建立规范的校外教育实习基地、专业实习基地。各院(系)要依照学校实习规定,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力量,按要求选派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担任实习指导工作,确保实习教学质量。
.
. 七、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 28. 建立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机制。以院(系)本科教学评估为手段,实施对教学工作连续的、全面的监督,确保教学质量。学校依据《河南师范大学院系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对各院(系)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29. 建立评教机制。建立“河南师范大学网上评教系统”,利用多种评教方式,对教师教学质量每学期评价1次,评价结果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职称评定及岗位津贴挂钩。
30.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与监督。通过建立校、院(系)教学督导组、实习指导委员会、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实验教学评估领导组等吸收教师、学生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和制度建设,使教学管理部门能够动态地管理和监督教学全过程,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全方位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及教学改革咨询网络,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31. 完善教学事故、教学差错认定处理制度。修订教学事故、教学差错认定处理办法,严肃教学工作,严格教学管理,避免教学工作的随意性。对发生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者,将依据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2. 建立校、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加强院(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院(系)教学秘书和教务员队伍建设。
33. 加强教学管理现代化、网络化建设。积极研究和开发教学管理网络办公系统,使全校的选课、排课、学籍管理、教学资源、教学.
. 质量监控等环节实现网络化管理,为学分制的实施和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的应用奠定基础。
八、 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34. 摆脱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束缚,重视教学方法改革。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35. 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提升教学水平。加快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步伐,建设足够的多媒体教室,改革现有多媒体教室管理体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
36. 积极组织研制、开发CAI软件,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力争3年内使各专业所开必修课程使用多媒体授课学时比例达到30%以上。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3b5a7fed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4.html

《7.1.1《河南师范大学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