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沈从文的边城

发布时间:2018-06-30 13:30: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试论沈从文的《边城》

长期以来,人们对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的解读都倾向于“人性美”的一面,认为《边城》是一幅描绘人性美的风俗画,一首讴歌人性镁的赞美诗。本文将同样对沈先生的《边城》进行论述,但论述的重点主要是换个角度去解读《边城》,探寻其“人性美”光环下的真正内蕴。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内蕴

正文:

《边城》自问世以来,就被称为是“歌颂人性的至美”、“表现人性美中的力作”,是“人性美的赞美诗”。阅读《边城》,可以确实的感受到,书中的人生形式是那么诗意盎然,田园牧歌的情调令人心驰神往,淳朴自然是优美人性的表现,主人公翠翠的冰清玉洁,晶莹剔透也着实令我们感慨万千,可以说翠翠美好的灵魂是人性美的盖世范本。沈从文先生自己也曾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然而,《边城》真的纯粹是一首人性美的颂歌吗?《边城》中的人性真的是优美而健全的吗?我觉得执有这种看法的人,仅仅看到了作品中美丽的光环。事实上,当我们对作品的思想内蕴作进一步的探究,就会发现在人性美光环的笼罩下,却有着人物非正常死亡、离家出走、爱情破灭等一系列极度不协调的事件。沈先生曾经争对读者自己这部作品的评价时这样说过:“我作品能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卖椟还珠。你们能够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够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显然,沈先生认为自己的作品并没有被大多数读者所完全理解。的确,很多读者对《边城》的解读只停留于文字优美,故事动人这一层面上,缺乏对其内在意蕴的探究。

那么沈先生为何要将不完美写进优美的《边城》?又为何故意将《边城》中美好爱情设置成悲剧,让整部作品总是笼罩于一片淡淡的忧郁之中呢?作品的背后为何有作者隐伏的悲痛呢?

沈先生是京派主要代表作家之一,作为京派作家的他在写作观念上注重表现对淳朴、原始人性、人情的赞美。沈先生之所以重视讴歌淳朴、原始、美好的人性,重要的根源就是他对近代中国特别是都市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人性异化现象的憎恶与不满。他看到大都市生活的丑恶和腐败的一面,看到资本主义金钱势力对一切的腐蚀和扭曲,因而更加怀恋和向往较多保留着古朴民风的内地农村,尤其是湘西一带留存着不少原始风俗习性的农村。

当年,青年的沈先生因为不满当时现实湘西社会黑暗、罪恶的统治,忍受不了家庭既定的生活道路,所以他怀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从荒僻、闭塞、落后、黑暗的湘西来到大都市的北京。然而,欢迎他的并不是一个明媚和谐的世界,而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集团共同统治的黑暗天地。都市的一切更令沈先生感到深恶痛绝,他开始转而怀念起湘西那还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污染的人性美、人情美和未被完全摧毁的淳朴民风。沈先生的社会理想是希望用古老的湘西文化给这个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一种蓬勃的原始生命力。但是,当他回到湘西却又痛苦地发现湘西社会的隐患和烂疮:湘西文化已不像过去那样纯净,它正在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内心深处已产生了唯实唯利的价值观;统治者残害无辜,人民活得糊涂而悲惨;湘西人民与自然妥协,结果终将不适应潮流,被赶出历史舞台。回到家乡的所见令沈先生十分心痛与失望。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沈先生的大部分作品在渲染湘西人民朴素敦厚的风情人情的同时,在其中又或明或暗地挑剔湘西社会的隐患和烂疮。好在五四运动的精神给沈先生巨大的思想鼓舞,使他愈来愈相信要脱离目前的苦难,唯有重造有型的社会和无形的观念。因此,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成了他文学创作最热切、最坚定的追求,接着发生的大国难更加加深了他以创作经典去改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的信念。

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了热情的描绘和歌颂。从而体现作者“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是其美好的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涵。事实上,《边城》的结尾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变奏,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这个悲剧显示人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作品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不“确定性”。揭露人性的阴暗面深藏于民族心灵中的瘤疾。正是这种瘤疾,在关键时候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先生明了故事的全部原因,但他对“人性向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过于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不忍心将主人公的命运推向悲剧的结局,他渴望笔下的人物都会有一个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他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人情美的一面。然而,即使他使人物越过了现实的障碍,漠视封建宗法和金钱势力而追求自由爱情,却无法拭去传统天命思想投射在淳朴人性中的阴影。正是由于这阴影,才造成了优美人性的不健全,演出了一场不知归期的悲剧。

一、 人物缺乏主体意识

让我们走进《边城》,去认真地考察《边城》中人物的行动,就可以发现他们作为人的主体意识的明显缺乏,缺乏现代人所具有的那种主动追求,积极沟通的性格。

翠翠是个带着童稚气的纯情少女,她常常“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没有人能体会一个少女的感情,她也从不主动地向他人倾诉,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而翠翠在感情的表达上也是羞涩的、含蓄的,在爱情的追求上更是不勇敢、非主动的,

从整部小说来看,翠翠似乎一直生活在一种梦幻中,对于爱情她始终消极等待甚至回避状态,因而现实离她更加遥远,尽管她和傩送两人一个有情,一个有意,但最终却有情人难成眷属。翠翠自始至终从没有采取能代表她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主体性的行动,相反,当机会来临的时候,她却把它放走了。翠催对待爱情的所有表现,很大程度上说明,翠翠是被动地而不是主动地,是不小心失足滑入爱河中而不是奋不顾身地跳入爱河中。由于她性格上的缺陷,决定了她没有能力抓住属于自己的爱情,是她自己亲手葬送了本该属于她的幸福。

或许我们不能这样苛求翠翠,她不过是一个才十六岁、情窦初开的怀春少女,但小说中的其他人物也何曾与人主动地交流过自己的情感,敞开过自己的心胸?

勤劳朴实、任劳任怨、乐善好施的老船夫,对于天保、傩送两兄弟的选择,他一直没有明确告诉过翠翠,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翠翠爱情的顺利进展。老人在抑郁而死之前仍在争取翠翠的幸福做最后的努力,但他无能为力,却也从未向任何人求助和诉说。在他撒手人寰的瞬间明白让翠翠幸福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他只能带着无比的遗憾和对翠翠的依依不舍永远的离去了。

再看寄寓着沈先生理想的人物,勇敢、豪爽、英俊、热情、勤劳的傩送,他对爱情也缺乏主动追求的意识和精神。为了爱情和哥哥“决斗”,夜半上山在月光下为翠翠歌唱,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面对向竹林里跑去的翠翠和老船夫那“畏畏缩缩”“极不得体”的说明,明白自己“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的他,居然就只是感到“有一点愤愤不平,有一点气恼”,从未向翠翠和老船夫直接表明过自己的心意,致使“有边”的事情变得“无边”,他最终也负气离家出走,不知漂泊到何处………

在作者看来,不管是翠翠,老船夫还是傩送,他们都没有在自己所生活的社会环境里建立起积极交流互动的社会关系。事实上,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主体意识增强一些,在他们性格中多那么一点主动追求、积极进取的现代因子,相信翠翠的爱情悲剧就不会发生。

二、 可怕的宿命思想

茶峒地区边民的生活环境也不总是美妙并富有诗意的,他们一直生活在闭塞的空间,缺乏坚实的生活依靠。小说一开始对茶峒这个小城的介绍就让读者感到浓郁的孤独感。这种浓郁的孤独感弥漫在整部小说之中,挥之不去,紧随而来的,自然就是寂寞。因此,在边民们流动的血液里充满了孤独和寂寞的因子,这些因子必然会造成边城人民过于内倾的性格特质,而这种特质又会导致他们感到人生的渺小,进而产生认为天命难违的宿命思想。

面对自然灾害,他们只知道消极地顺应,无助地呆望,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从不积极应对。比如,“河中涨了春水,……某一年水若来得特别猛一些,延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大水冲去,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受损失的也同样呆望着,对于所受的损失仿佛无话可说,与在自然的安排下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时相似。”边城人的宿命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面对人事的不幸,他们也似乎只会默默地把悲伤深埋心底,强迫自己平静地接受不幸的事实,而把一切的根由都归因于“天意”。比如,翠翠的母亲“到未了丢开老的和小的,却陪那个当兵死了。这些事从老船夫说来谁也没罪过,只应天去负责。翠翠的祖父口中不怨天,心却不能完全同意这种不幸的安排。摊派到本身的一份,说来实在不公平!说是放下了,也正是不能放下的莫可奈何的一件事!”在老船夫眼里,女儿的殉情和自己中年丧女的不幸,全都是上天事先安排好的,是自己的宿命,是无法抗拒和逆转的。

边城人民淳朴美好的人性下深藏着严重的天命迷信思想,这种消极的宿命思想,致使他们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外在环境,他们认为祸患都渊源于冥冥之中的“天数”,是一种报应,是自己的命该如此。它不仅仅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还致使人们遇事消极对待。长此以往,人的个性更加内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各怀心思,因为误会、猜疑而导致隔膜,从而感到与他人交流的困难,惟独缺少对自己生命的真正体验和内省,往往导致了事情的发展愈加劣化。

可见一切的“不凑巧”和“不如意”,其实是由宿命思想这只无形的手拨动的。如果边城人没有这种可怕的宿命观,如果他们可以积极应对所有事情的发生,相信所有的悲剧都可能不会发生。

三、 阶级分化和唯实唯利

说到《边城》,大家自然都会想到朴实憨厚的边城人民、仁

厚淳朴的土性风情、青山绿水的江南美景……一幅美妙的画卷,一个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但当你走入边城深处,就会发现这儿并非真正的世外桃源,因为在边城人民中已有了贫富差距而导致的阶级分化,以及唯实唯利的思想观念。

首先,我们可以从船总顺顺和老船夫之间的关系,就能看出贫富差距导致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的不平等。顺顺一出场,作者就赋予了他爽朗大方的秉性,但是,他在茶峒有着明显的优越地位和不同于普通人的高贵身份,每一次老船夫与顺顺碰面交谈或是宴请,都能明显感觉到面对船总的老船夫是多么的小心翼翼、卑躬屈膝和受宠若惊。

其次,我们可以看出导致翠翠婚姻道路崎岖坎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碾坊”对“渡船”的挤压。茶峒的人们没有谁不知道“管理一个碾坊比管理一个渡船有趣味,一看也明白。但一个撑渡船的想有一座碾坊,那是不可能的妄想。凡碾坊照例是属于当地的小财主的。”边城人民对那座碾坊都是羡慕不已,这说明拥有财富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已十分重要,不再是所谓的“粪土”了。就连老船夫自己看到碾坊,也是“转着那双小眼睛,很羡慕的去欣赏一切,估计一切,把头点着……”并且以十分欣赏的口气向翠翠描述他所欣羡的碾坊,这固然是庄户人出身的“老船夫对于水碾子原来就极有兴味”的生动表现,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老船夫潜意识里对财富的羡慕和渴求,他的心中已然有了世俗功利的阴影。乡民之间朴素自然和谐的关系已被功利玷污了。

然而,场面上的头面人物,集中代表了边城人民重“义”轻“利”美好品格的船总顺顺对“碾坊”的巨大诱惑同样也难以抗拒。他是一位古道热肠的通达之人,但透过他对儿子婚姻的考量,我们可以发现一向“大方洒脱”的船总顺顺,面对团总以一座新碾坊作陪嫁的诱惑,也不能做到无动于衷、心如止水。顺顺对傩送与翠翠间的感情是清楚的,但他心里依然要让二老娶团总的女儿。龙舟竞赛时,团总的女儿被安排在顺顺家“当中窗口”最好的地方,而翠翠却没有受到同样的对待,这足以见出一座新碾坊在顺顺心中的分量,他的心自然早已倾向碾坊那一边了,直到傩送出走前,顺顺都没有改变过决定,可见,碾坊这巨大利益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

显然,边城人民已并不具有重义轻利这方面的美好人性。尤其在体现翠翠的爱情悲剧中,利在中间作梗,面对利和义的抉择,他们更倾向于利或者被利左右着,他们同样有着重利轻义的人性阴暗面。

从以上所述的三点我们可以看出,沈先生在《边城》中之所以要写进这些人性美之下隐伏的不完美与悲痛,正是他跳出来自己是湘西人的主观困扰,改以现在的理性眼光,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来审视、观照故乡与传统文化,透过边城人民身上的人性美,洞见了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消极等待、迷信、愚昧的缺陷和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冲击而造成物欲日益泛滥、古老的美德与价值观渐趋失落的严酷现实。沈先生如此匠心也正是意在呼唤健康人性的复归,建构理想的人生形式,改造国民性,从而实现民族精神、国民品德的重塑。

四、 形象塑造

沈从文先生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极为成功的。不论是天真善良、灵秀可人的翠翠,还是憨厚质朴的老船夫,或是慷慨豪爽的船总顺顺,以及正直豁达的天保傩送兄弟……无一不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刻画的最为成功的便是翠翠。

翠翠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她在灵山秀水和淳朴民俗的呵护中长大。“在风日里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眼睛清明如水晶”。她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一般的眼睛;碧溪的竹篁、白塔又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质朴的民风民情净化了她的心灵。她秀外慧中,有着水晶般清澈透明的性情。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的她有着对祖父很深切的爱与依恋,常伴着月光偎依在祖父的身边唱歌、吹曲,对爱和美有着朦胧的向外和憧憬。她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着自然的节奏生长。当她逐渐长大成熟遭遇爱情时,她也表现出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状态,翠翠就犹如山涧里流淌的一缕清泉,清澈透明,从未受到城市文明的污染,她是边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 风景描写

沈先生的作品十分注重景物描写,他曾自信地说:“我平常最会想象好景致,且会描写好景致。”《边城》更是他这方面的代表。

《边城》一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喧嚣,和平安详,如世外之境。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住在一条小溪边。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面对这一派风景有人这样说过:“走入边城就犹似飘入了绮丽玄妙的古诗之境。”的确,如此美妙的自然风景,本身便是诗意盎然;与世隔绝,更是增添了几分诗意的神秘。文中“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中,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些”,难道这不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吗?

沈先生在《边城》中如此极力描写湘西的自然风景,并非仅仅为景而写景,且具有其独特的作用:第一,借描写景美衬托人美。如“翠翠抱膝在月光下……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身边草从中虫声繁密如密雨”。第二,借描写景物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如“翠翠坐在溪边,望着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渡的人……就忽然想哭起来。”“月光极其柔和,溪上浮着一层薄薄的白雾……沉默了许多。”写出了黄昏时淡淡的凄凉,暮色中的孤寂,感伤及月色里的怀想和期待……不同景致衬托出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第三,借景物描写渲染气氛。在边城的高崖上、月光下、竹篁里、草从中隐藏着翠翠多少美好、纯真的少女之梦,印记了茶峒人多少刻骨铭心的记忆,演绎了湘西多少如梦似幻的故事……

六、 民俗风情

沈先生一直地吟唱着湘西的真、善、美,努力展现着湘西那悠久、原始的古朴民俗。那么《边城》中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所具有的魅力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它是《边城》的另一个亮点。

这儿有不同于都市喧闹与繁华的另一番热闹与情调,引人遐思、令人神往。边城里有端午节妇女小孩额头上蘸着雄黄酒写着“王”字的打扮;有赛龙舟、水中夺鸭的游戏;还有元宵节玩灯舞狮和放爆竹烟花的活动等,无不显示着湘西边城乡情民俗的特有美色,充满了古朴而又浪漫的情调。特别要提到的是,边城中的青年男女恋爱是很少有封建意识的,淳厚而又别具特色的求爱方式,让人谓叹。一种叫“走车路”,意思是当男子看中某个女子时,便让长辈托媒人去说媒,正式以聘礼相亲,虽也属于父母操办,但是子女可以自主选择,不必绝对服从。如顺顺家天保向翠翠求爱时的选择。另一种叫“走马路”,这是一种由青年男女用互唱情歌的方式自定终身,父母不会干涉。大多由男方主动开唱,待唱得女方动了心而纵情回唱之时,大地便又添了一对有情人。如傩送在夜晚唱情歌表达自己对翠翠的爱慕之情。翠翠的爷爷去世之后入葬的仪式,极有楚地巫鬼文化的深厚传统每每读到那些充满着虔诚、庄重的文字,心里便真觉得辛苦了一辈子的老船夫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那点悲哀,便在浓浓的宗教情绪里消失殆尽。边城中的妓女,是边城另具特色的风景线。她们“聚集在一些吊脚楼的人家,……白日里无事,就坐在门口小凳子上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最绣花抱肚……到了晚间,却轮流的接待商人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妓女应尽的义务”。在都市文明这是遭人弃的事情,但在边城,由于民情的淳朴,不知不觉只是多了一份谋生的职业,如小草、绿叶点缀着古朴美丽的边城。

语:

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自问世以来,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更是数不胜数,对它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见仁见智。以上是我个人对《边城》的一点粗浅的看法。其实无论人们它的看法如何。多年来,《边城》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它伟大的生命力将永远延续,不朽的艺术魅力也必将永存!

   

参考文献:

[1]. 沈从文  《边城》     北岳文艺出版社

[2]. 沈从文  《从文自传》   中国文联出版社

[3]. 沈从文  《长河.题记》   北岳文艺出版社

[4].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  北岳文艺出版社

[5]. 沈从文  《边城.题记》   北岳文艺出版社

[6]. 朱栋霖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刘西渭  《边城》与《八骏图》文学季刊

[8]. 恩斯特.卡西尔 《人论》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7478eeb8f67c1cfad6b8a3.html

《试论沈从文的边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