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0-07-26 23:07: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XXX区管委会、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做好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根据国家以及省、市减灾委部署,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宣传,广泛普及,全面提升宣传教育覆盖面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地区和行业特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一是加大线上宣传教育力度。采取新媒体直播、在线访谈、网上知识竞答、论文征集、网络公开课、发送公益短信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类灾害事故的知识和防范应对基本技能,提高宣传教育实际效果。针对当前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要在线上教育课程中增加防灾减灾知识。二是适度组织线下宣传教育。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有序加大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等开放力度,设立防灾减灾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公众现场或线上体验活动,拓宽公众接受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途径。以城乡社区、学校、机关、厂矿、企业等为平台,利用电子屏、宣传栏等阵地开展线下宣传活动。三是组织开发文化产品。尊重受众的文化特征,开发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教材、动漫、游戏、影视剧等宣传教育产品,拍摄防灾减灾公益宣传片,印发防灾减灾知识手册,以喜闻乐见的途径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四是全面提升宣传教育覆盖面。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作用,组织新闻媒体对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及各乡镇、各部门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集中报道,扩大防灾减灾普及覆盖面,营造防灾减灾良好舆论氛围。

二、强化管理,排查隐患,提高抵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各乡镇、各部门要将防灾减灾救灾与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有机结合,加强灾害风险网格化管理。认真总结近年来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紧扣正在推进的防范化解自然灾害重大风险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事故隐患排查,支持引导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等参与。一是紧盯重点场所。重点做好城乡社区、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建筑工地、机场、火车站、城镇燃气、城市地下管网、泵站闸门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的隐患排查。二是及时整治治理。对排查出来的灾害事故隐患,如排水管网堵塞、监测预警系统运行异常、安全设施毁损缺失、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治措施,明确工作责任和时间进度,尽最大可能减轻灾害事故风险。三是开展专项行动。结合打通“生命通道”集中治理行动,做好占用、堵塞和封闭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问题专题宣传教育和整治,同时推动加强停车场等市政建设,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健全体系,织密网络,提升应急物资保障水平

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切实建立与我县自然灾害相适应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一是丰富储备形式。建立健全县域应急物资保障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机制,适时组织开展应急物资保障演练。推行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产能储备、社会储备等多种方式,补充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努力满足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峰值需求。二是完善储备库布局。大力推进“十三五”期间中央预算内确定的休宁县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鼓励灾害高风险的乡镇、村(社区)建立储备站点,实现应急物资靠前部署、下沉部署。三是提高应急物资调拨能力。根据《黄山市市级救灾物资计划调用管理制度》,健全物资应急调拨预案,加强与物流企业协作,实现应急物资有序调度、快速运输、高效配送、精确溯源,提高重特大灾害情况下应急物资的快速通达能力。四是拓宽基层物资储备途径。研究制定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和装备配备标准及管理办法,推动乡镇、村(社区)与邻近超市、企业等合作开展应急物资协议储备。调研论证企业和家庭应急物资配置种类,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救生避险装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

四、夯实基础,统筹力量,提高灾害事故处置能力

各乡镇、各部门要大力加强各类应急队伍建设,着力提升能力,强化职责,不断提升灾害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一是加强基层专业队伍建设。推进乡镇应急消防站所建设,以站所建设带动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等多元基层消防力量发展。指导各地按照乡镇消防队国家标准,开展乡镇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达标建设,积极将乡镇消防队纳入消防救援队伍练兵体系。二是加强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推进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分级业务培训和先进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高灾害信息员识别灾害风险隐患和处置能力。整合基层各类应急信息系统或网络平台,统筹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和应急广播、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积极推进应急广播“村村响”建设经验,努力解决灾害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类社会力量管理。建立完善社会应急力量管理平台,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短时间内能够抵达现场并开展先期处置,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科普宣传教育等常态减灾工作。

五、整合资源,完善预案,因地制宜开展应急演练

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系统的实际情况,积极整合公共资源,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有效降低自然灾害损失。一是加强避难场所建设。充分利用公园、广场、城市绿地、学校、体育场馆等已有设施,改扩建或新建一批应急避难场所,满足辖区内居民紧急避险和临时安置等需求。在应急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位置,设置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张贴应急疏散路线图,方便居民快速抵达。二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预案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基层各类应急预案,注重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台风、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危险化学品等事故,根据疫情防控的不同情况,可因地制宜开展线上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促进公众熟悉灾害事故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能够及时转移避险,同时完善基层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应急指挥机制。各乡镇、各部门可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向机关干部和所在社区居民普及自救互救常识和技能。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细化本地、本系统落实方案,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强化协作,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活动,并将总结报告于5月29日前报送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电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7fce5833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5.html

《关于做好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