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171423056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狐假虎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没有本领。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全文语言生动有趣,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和表演。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本课学习起来并不难。本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教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准,以读代讲,在反复诵读中体验课文情境,感悟文章主要思想感情。因此本课采用诵读法和讲解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学媒体为辅助,利用白板的聚光灯、拖拽、擦除等功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愉悦的情境中品读、感悟课文。 四、学法
本篇课文的学习主体是小学中年级儿童,他们在语文知识和能力水平方面还不是很高,还不能独立由语言文字来切实感悟文章深意。因此,学生要融入一定的课文情境,合作交流,反复诵读,这样才能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体会寓意,使学生受到启发和 教育。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难点:揭示寓意。 七、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忍不住地走出家门.看,这是谁?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狐狸和老虎吗?(聪明、狡猾;凶猛、威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狐狸和老虎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狐假虎威 (二)品读课文,感受体味。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书上找一找,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老虎本的威猛?(解:窜过、扑过去、逮住了
2指导朗读。多么凶猛的老虎啊,你们这么读,让我感到狐狸未必被老虎逮到。再读-齐读。
2.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
教师导入:老虎多么凶猛,眼看狐狸就要成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接下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⑴指名分角色读2~5自然段,其他同学用横线画出狐狸的话,用波浪线画出老虎说的话,注意表示它们的神态和动作的词.{多媒体出示课文} 2)集体讨论:
①“狐狸的眼珠子骨碌一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狐狸在想什么呢? ②“扯着嗓子说"是什么意思?
③“你敢吃我?”这句反问句是什么意思?该怎样读狐狸的话?(第二句比第一句更具有威吓性)
④老虎听了狐狸的话有什么反应?画出描写老虎动作的词。(一愣、松开了爪子)这两个动作说明了什么?老虎为什么被蒙住呢? (3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诵课文。
【多媒体出示课文,抓住对狐狸的说话语气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狐狸面对老虎其实是胆怯的,更突出狐狸的本质的狡猾。】 3。学习六至八自然段。
教师导入:接下来狐狸又想出了什么招数,想在老虎面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请大家自己读读6-8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分组讨论:既然老虎放了狐狸,狐狸为什么不赶快逃命,反而要带老虎在百兽前走一趟呢?(验证自己刚才所编造的谎言)
3)它们往森林走的时候各是什么样子?你读懂了吗?狐狸是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是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4.表演配音
(揭示寓意、拓展升华.
1、导入:百兽是被谁吓跑的?(老虎)从哪里看出是被老虎吓跑的,而不是被狐狸吓跑的? 填空:
原来( )是借着( )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总结:人们把“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来吓唬人的行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2、小练笔: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 板书设计:
狐假虎威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识字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4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旅游胜地的材料,一组一张小情境图和一套生字卡片。 2.教师准备大教学挂图和多媒体课件等。 设计思路
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识字2》是一篇极富美感的韵文,介绍了著名风景胜地桂林的山水风光。教学本课时,教师要创设相关情境,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打开通往桂林的大门,和学生乘上旅游船去漓江游玩;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向学生展示桂林的美景,让他们在大脑中构建起桂林山清水秀的美好表象。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学对歌,说一说风俗,起一起山名,猜一猜、画一画奇山,充分享受桂林的美景带给他们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情境中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你想向小伙伴们推荐哪一个旅游胜地呢?为什么?请说一说。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 三、创设情境,学习韵文 1.学习第一组词串。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走进山水如画的桂林去看看吧。(播放优美的音乐)
2)我们的轮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多媒体出示桂林的风光片)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碧水“、“秀峰”、“倒影"等词语。
4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好吗?(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 2.学习第二组词串。

设计理念
上课伊始,让学生介绍旅游胜地的有关资料,学生必须事先通过查找、搜集、交际等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完成任务。这样,就大大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识字教学中,既要注意“工具性”又要注意“人文性”


1,沿着漓江缓缓前行.,远处传来了什么?(放壮族青年对歌的歌声
2)我们循声望去,(多媒体课件显示壮族对歌的情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出示“对歌"、“榕树"、“壮乡”等词语。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师点拔理解:壮乡,指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5)多么有趣的风俗,多么热情的壮族人民,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吧!(练读“对歌”、“榕树”、“壮乡”,指名读,齐读
(6)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请向大家介绍一下。
3.学习第三组词串. (1)走出多姿多彩的壮乡,听完悦耳嘹亮的对歌,轮船渐渐驶近连绵起伏的青山.(出示小插图一二)你们感觉这些山怎么样?
(2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象鼻”、“骆驼"“笔架”等词语。
4这么有趣的山峰,这么有趣的名儿,谁想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5)这里可能还有什么样的山?小组猜一猜、画一画。(配上音乐
4.学习第四组词串。
(1(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正撑着竹筏.(教师相机介绍“竹筏”)
2竹筏上,站着一只鸬鹚,(观看鸬鹚捉鱼的课件)它正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竹筏”、“鸬鹚"词卡,并进行朗读 5.回归整体。
桂林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旅程,(读学过的词串你最留恋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自由
青山、绿水、竹筏、鸬鹚……漓江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漓江真可称为“百里画廊”哪!(出示“画廊”,学生读 四、齐读韵文,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词语:碧峰 倒影 象鼻 骆驼 笔架 画廊 月饼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读.
,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图画的展示,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手找、发现大自然的美。在这里,学生的想象在驰骋,情感在激荡,思维在飞跃,感受到美的熏陶。

从孩子的心理来说,他们天生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只要我们积极引导,他们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得到保护,得到发扬。

儿童心理学表明,孩子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才有学习的欲望.采取学生感兴趣的起名字、猜一猜、画一画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桂林的山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就很容易了。

学生通过回顾旅程,漓江的美景无不在脑海中一一掠过,这种直观的感受通过“说说你最留恋的是什么”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一步深化为内心的感悟,“画廊”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设计理念


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会了字音并不意味着他能把握言语作品的声音形态,所以教师的示范和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识字2》犹如一首潺潺流淌的小诗,极富美感,是语言美的典型。其一,声音美,琅琅上口,声声悦耳,具有音乐性;其二,情意美,言语的形式如同桂林山水的美景一一展现。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多诵读好听的韵文,不仅能让他们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 这个环节的设计将枯燥的识字融入游戏中,通过贴词,将所学的词语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再一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这一环节设计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了学生的不同想法。通过交流、讨论,把枯燥乏味的写字教学变成了学生展示才华的阵地,学生不仅从中学到了识字写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识字写字兴趣,写好字成了他们主动的愿望。
延伸性学习将课内外知识联系起来,运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设计广告画和广告词。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又、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2.开火车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2. 二、指导诵读,读中感梧
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老师很想跟大家一起读一读.(教师范读,并介绍“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
三、看图贴词卡,练习说话
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
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
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 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字形分析,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碧、峰、榕、壮、象、鼻、骆、驼、架、筏、廊。 (1读一读。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2.学习写字。
(1)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提出来讨论、交流.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象”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
3)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五、课间延伸,实践活动
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桂林的美景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小组合作,设计广告画和广告词,并进行介绍.




周恩来简介
周恩来, 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 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 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 年回国,9 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1920 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2 年和赵世炎(后来是党的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年改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后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支部领导人。

1924 年秋回国后,曾任广东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副党代表等职,并先后任中共广东区委员会委员长、常委兼军事部长。1927 3 在北伐的国民革命军临近上海的情况下,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5 月在中共第 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7 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委员(共5 人).国共全面分裂后,他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一起于8 1 日在江西南昌领导武装起义(见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1928 年在中共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当时中共中央在上海处于秘密状态下工作。他为保证中共中央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内,他实际上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

1931 年后,历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第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3 年春和朱德一起领导和指挥红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4 10 月参加长征。1935 1 月在贵州省遵义县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继续被选为中央主要军事领导人之一。1936 12

月,当时驻在陕西西安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由于反对蒋介石拒绝抵抗日本侵略而集中全力反共,发动了武力拘禁蒋介石的西安事变。周恩来任中共全权代表与秦邦宪、叶剑英等去西安同蒋介石谈判,和张、杨一起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的主张,促使团结抗日局面在中国出现.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代表中共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主张抗日救国的力量,并先后领导中共中央长江局、南方局的工作。他坚持国共合作,积极团结民主党派、进步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国际友好人士,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对日投降的危险。在1945 年的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制止内战他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谈判。1946 年夏全面内战爆发.此后他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解放战争,同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曾兼任外交部长,并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他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的头几个五年计划,都是他主持制定和组织实施的。他主张经济建设必须积极稳妥,综合平衡。他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工作、知识分子工作和科学文化工作给予特殊的关注,指导这些工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他参与制定和亲自执行重大的外交决策.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使越南(除南方外、老挝、柬埔寨三国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他代表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间关系的准则。1955 年在亚非29 国淮安故居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会议上主张和平共处,反对殖民主义,提倡求同存异、协商一致。他先后访问过欧、亚、非几十个国家,接待过大量来自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和友好人士,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同林彪、江青集团的破坏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为使党和国家还能进行许多必要的工作,为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损失,为保护大批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为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和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作出了卓越贡献。1972 年患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在1975 年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在中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号召。1976 1 8 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周恩来20 年代与邓颖超结婚,无子女.


1《秋天》
一、教材分析:《秋天》抓住了秋天的景色特点写出秋天的迷人:秋高气爽,稻谷飘,树叶飘落,大雁南飞……写出了秋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蓝天上飘着的白云;像铺了一地金子的黄澄澄的稻田;把树叶当做伞的小鱼,把树叶当做运动场的蚂蚁,把落叶当做电报的燕子等等。这些形象的描写,使秋天变得更加美丽而富有生机。 二、教学重难点:
⑴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教学过程:
⑴引导学生看。因为书中图画和课文内容极其吻合,所以首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使学生弄懂图意.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图上的景物,说说天空、云朵、稻田、梧桐树的样子;燕子、小鱼、蚂蚁都在干什么。最后问:幅图画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秋天?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会很容易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之中了。
⑵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读。可听老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⑶学生自读。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学生自由读前,要提出要求:1)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不丢字,不加字.2)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或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作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同学。(3)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和划出生字。
⑷细细地品读。就是抓住课文中优美的语句引导学生想象、体会,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品读要以“情”贯穿读。课文一、二段可让学生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蓝"“白”、“黄”是秋天的色彩,描绘出秋天碧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一望无际的成熟的稻田,真是秋高气爽,丰收在望。面对这么美丽的丰收景色,引导学生用高兴的、赞美的语气去读. 课文三、四段,可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引导学生朗读。这三个比喻句都与小动物有关。一是“小鱼藏在树叶底下,……”,二是“蚂蚁爬到上面……",三是“稻田那边飞来两只燕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889f7c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c2.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