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兰亭集序》第2段(邱天华)

发布时间:2014-12-08 20:17: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解读《兰亭集序》第2

湖北监利实验高中 邱天华

备课《兰亭集序》,读课文注释,读课后练习,读人教社编的《教师教学用书》,但越读越糊涂,特别是对课文第2自然段的解读。

课本为理解第2段专门设计了一道练习一·2题:“用课文原句或自己的话概括第2段所议论的问题,然后说说这番议论跟前一段叙事是怎样联系的。”《教学用书》告诉我们:文章开头(1)“描写了作诗时的情形”,“实际上是说明作诗缘由”;结尾(3)“说明成书经过”,“指出本书的意义”;而第2段则是作者的“借题发挥”,并称赞,“出奇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至于第2段与前后的关系,《教学用书》则没有说,大概是不能自圆其说了。

我们且不说,在一篇关于诗集的序文中,第1段叙述作者的情形和缘由,第3段说明录诗成集的经过和意义,而中间第2段却插入一段关于生死观的议论,这样是不是有悖文章的思路,有点不伦不类,我们先静下心来,仔细读一读原文,看王羲之在第2自然段到底写了什么。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在这一段的开头,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相与方式”:或“悟言一室之内”,或“放浪形骸之外”,这一静一躁两种方式,在有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即“当其欣于所遇”,则“快然自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情随事迁”,这“所欣”就“已为陈迹”;再者,人无论寿命长寿命短,最终都要离开这个世界,这样,“所欣”之事就会永远消失,“岂不痛哉”!那么,怎样才让这“所欣”之事不“情随事迁”,不“终期于尽”呢?言下之意是很明白的,只有把它记录下来,像兰亭会一样,歌咏之,笔录之,把诗编辑成集,就会让这“所欣”之事永驻人间。很明显,第2段并非王羲之在借题发挥,谈什么生死的哲学命题,而是王羲之借对人生的感叹,来说明编诗集的原因——通过编诗集,来让兰亭盛会不因“情随事迁”而成“陈迹”,不为“死生”左右而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这样,全文的思路就非常清晰了,第1段叙作诗情形缘由,第2段议编诗集的原因,第3段说成集的意义,文意一脉相承,意思清楚明白,是一篇典型的序言。而课文的编者和教的编写者偏要用魏晋时的玄学思维,把王羲之想得那么复杂,故弄玄虚,弄出这么一篇不能自圆其说的解读,只会把教师、学生忽悠得糊里糊涂。

有人会问:王羲之在第2段的结尾为什么要加上这么一句“死生亦大矣”?“死生亦大矣”在第2段中到底起什么作用?我们知道这句话出自《庄子·德充符》,原文是这样的:“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这段话是孔子在赞扬王骀这个人,说他有中心,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不为事物的某一方面所左右,即使像死生这样的大事,也不能影响到他。显然,王羲之在引述“死生亦大矣”时,隐藏了“而不得与之变”这后一句,是说,兰亭会这样的盛事即使遇到死亡这样的大事(“死生”在这里宣作偏义词理解,偏于“死”),也应像王骀一样,不受到影响,如果受到了影响,让兰亭盛会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之中,“岂不痛哉”!兰亭盛会怎样才不受死亡的影响,超越时空,流传后世呢?那就只有咏之为诗,编之成集,即使当事人都“终期于尽”,它也会存在于世、流传于世。不是吗?我们这些后代子孙,在1600多年后的今天,能知道曲水流觞的兰亭盛事,不正印证了王羲之当时的高瞻远瞩吗?可见,王羲之引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是用来加强他编诗集的理由,并非什么“借题发挥”,生死的哲学命题。事实上,王羲之在文中除了用《庄子》的这半句,并未对“死生”进行什么发挥,更遑论什么“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云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a3977df18583d048645905.html

《解读《兰亭集序》第2段(邱天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