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18-04-14 20:11: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过秦论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涉及的古代思想政治观点:贾谊的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观点,这种观点同西汉初期提倡与民休息政策的关系,了解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

2、掌握课文中常用实词、虚词和一些特殊句式的知识。

3、了解贾谊的政治主张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4、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意义,达到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目的。

教学重点

1.了解秦王朝兴亡过程,分析导致其迅速灭亡的原因。

2.学习课文先叙史实后分析归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线(时间的纵线)(某一时间段的铺陈拓展)结合的安排结构的方法。

3识辨课文中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

教学难点:以叙史来对比论证。

课时安排:三课时(1、读课文并落实字词;2、指导翻译;3、背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弱肉强食这一成语吧,在自然界这似乎是一条法则,但在人类社会,这条法则常常会被打破。在两千多年前,秦朝国力还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一场农民战争就打破了开国者千秋万代的梦想,这一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为我们阐述了他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过秦论》。过秦就是指出秦的过错,那秦之过是什么呢?

1.关于作者:

贾谊(前200—168),西汉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年少即以文才超众著称。20岁时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召为博士,不久提升为太中大夫。后因在政治方面多次提出改革建议,触犯权贵,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被召回,为文帝宠子梁怀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

贾谊在政治上有远见卓识,能洞察隐微,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能抓住当前社会主要问题、预见未来隐患,作出精辟分析,提出有效对策。他的政论散文《过秦论》《陈政事疏》(也称《治安策》)《论积贮疏》等,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改革现实的坚决态度。故刘向把他比为古之伊尹、管仲。在思想上,以儒家思想为主,主张国家应以民为本,施行仁政,重视礼乐,严明等级;同时也杂有法家运用法术势,力主中央集权,削弱诸侯权势和道家的貌似旷达实为消极等思想。这些反映到他的政治主张上是积极进步,富有进取精神的,而在对待个人不幸遭遇方面则表现为悲观失望。他的文章峻拔锋利,针砭时弊,淋漓酣畅,有战国纵横家的风格,他的赋作趋向散文化,所以有开汉赋之先声者之称,对后世散文创作很有影响。其文章,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为最,明人辑有《贾长沙集》,另传有政论文集《新书》十卷,散文作品有《过秦论》、《鹏鸟赋》、《吊屈原赋》等。他的为人,很为司马迁推崇,司马迁把他和不同时代的屈原相提并论,撰写了《屈原贾生列传》。

2.本文选自《新书》,个别字句从《史记》和萧统《文选》。《过秦论》是贾谊的议论文的代表作。原文共有上、中、下三篇,本文是上篇。过秦言秦之过,指出秦亡国的过失。论,一种文体,古文中的所谓,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等文字。

3.时代背景:

战国时代,随着宗法制度的解体,各国竞相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卓著,秦国空前强大起来,于是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的兼并战争开始了。如齐魏马陵之战、秦赵长平之战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最后秦终于兼并了六国。

秦统一天下之后,对百姓横征暴敛,滥施严刑苛法;对异族大肆兴伐。它的暴政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民怨沸腾,终于在秦二世元年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人民起义的风起云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也是历时最短(16年)的王朝很快结束了。

西汉初年,经历春秋战国楚汉战争500多年的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五百年来的特大破坏。农民大量流亡异乡,不得耕作;还有些为生计所迫,卖妻鬻子或自卖为奴。战乱使人口锐减,商业萧条。奸商囤积居奇,物价昂贵,米一石值万钱,马一匹达百金。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史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人民很需要休养生息。针对这种现实,为巩固西汉政权,贾谊借过秦规汉 规劝汉文帝吸取秦王朝不施仁政导致覆亡的教训,防止重蹈覆辙。主张施行仁政,与民休息,以求经济大发展,社会的稳定。当然,贾谊所说的仁政,完全是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的,不可能包括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压迫等内容,这是历史的局限、阶级的局限,我们不能苛求。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诵带,注意文中一些字的读音。

腴(yú) 轸(zhěn 镞(zú) 笞(chī) 恬(tián 藩(fān 瓮(wèng 牖(yǒu 孝公既没(mò) 召滑(shào 俯首系(xì)颈 践华为城(huà) 劲弩(jìng 不及中人(zhōng)墨翟(dí) 蹑足行伍(háng 将数百之众(jiàng 度长絜大(duó) 比权量力(liàng 万乘之势(shèng 朝同列(cháo 一夫作难(nàn

2、读全文后回答,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这句话?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句话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结果导致亡国。

3、从全文看,攻守之势异也”“的不同形势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攻之势体现在第一段到第三段,崛起——强大——鼎盛。守之势体现在第三段、第四段,由统一天下到覆灭。

三、研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指导:放录音或教师范读本段,注意语势,体现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突出秦国地利(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政通(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等的优势。同时让学生体会句中的逻辑停顿,从而明白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要有停顿,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要有停顿,较长的附加成分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也要有停顿,这是一般的规律。本段的动词——“据”“”“之后要有停顿;”“之后还应有停顿。下面各段的朗读指导仍围绕逻辑停顿进行,教案不再赘述。

2、参看注释,想想有席卷……之心,……之意作何翻译,说说你从这句翻译中受到什么启发。

重点讲评文言翻译中一些修辞方式的处理。突出强调两点:其一,同义叠用的凝缩原则;其二,夸张修辞格的处理,即意译或添加语词而保留,如拱手而取……”可译成毫不费力地夺取了……”拱手之间就夺取了……”

3.从注释中我们知道,席卷”“包举”“囊括都有吞并的意思,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那么,我们把课文中……之意,……之心句换成有吞并天下之心似乎也通,但作者为什么要舍简就繁呢?

意在突出秦孝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对诸侯各国虎视耽耽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同时也为后文写孝公之后的历代秦君的赫赫功业张本,为后文写秦一统天下之后的顷刻覆亡形成对比并作了铺垫。总之,根据表达的需要,这里的繁笔增加了气势;同义短语的叠用,又使叙述生动形象。

4.文章从秦孝公写起,为什么不从孝公以前的一国君(如秦穆公)写起?从本段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点?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思考和练习一已读到),而秦的攻夺天下正是从秦孝公开始的。关于这点,本段课文已经明白论述。首句君臣固守而窥周室告诉我们,孝公在摄政之初仍是固守秦地,对周室亦只是暗中窥伺。后来由于商君佐之,才开始有了席卷天下的行动,虽然在此之前,他已有了地利人和君臣固守)的条件。

5.秦孝公在天下时,是否施行了仁义

贾谊所谓仁义,仍然是孔孟所说的先王之道,而不是法家的内立法度及纵横家们的斗诸侯。对后者,贾谊在《过秦论》(中)中称为酷刑法”“高诈力,可见在贾谊看来,这并不是仁义。贾谊认为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之术也。这也告诉我们,孝公的,不是建立在贾谊的仁义的基础上。

6、集体朗读第一段。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三、四两题。

2.熟读课文。

3.书面翻译第1段。

第二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第23自然段。

第二段:写秦惠文王、武王、昭襄王的功业。

第一层:写三带秦君的功业。

第二层:写列国合力对付秦国。 运用对比,反衬秦国的强大。

第三层:九国兵败,臣服于秦。

第四层:一笔带过孝文王和庄襄王,过度到下文。

第三段:写秦始皇的功业,即统一天下的势如破竹和巩固天下的各种措施。

第一层:写秦始皇的攻势。详细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皇权,并正面铺叙中现出暴政的魔影,为下文的仁义不施埋下伏笔。

第二层:写秦始皇的守势。实行愚民政策,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运用排比和夸张手法,展秦盛极一时的气势,以反寸下段秦的迅速灭亡。

3.继续重点讲授文言文翻译方面的知识。

3.从分析段内层次入手,学习运用材料为中心服务的技巧。

一、研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下面是第2自然段第一句的译文,其中有些地方译得不正确,请指出来,并说说理由。

译文: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惠文王,孙子秦武王和昭襄王承接了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政策,在南边夺取了汉中,在西边攻取了巴、蜀,在东边割占了肥沃的土地,在北边收复了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非常重要的城邑。

好的译文标准是”“”“,即准确、通畅、优美生动。上面译文在这三方面都有欠缺。其一,个别语词不准确:蒙故业,泽为原有(的)为好;因遗策,指的是策略;”“西”“”“译成在南边之类不能准确表现秦的扩张行径,译成向南”“向西等为好;不是收复,和同义。其二,不、不:对于专名,直接过即可,不必把注释当译文抄在译文中。译文对惠文、武、昭襄要害之郡的处理就有这方面的不足,结果使句子疙疙瘩瘩,甚至造成歧义。

2.指名让学生口译第2段,其他学生(或教师)订正。

3.第2自然段的层次划分有下面几种意见,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分4层:孝公既没……要害之郡是第1层,诸侯恐惧……已困矣是第2层,于是从散……弱国入朝是第3层,其余是第4层。

2)分2层:孝公既没……弱国入朝是第1层,其余是第2层。

3弱国入朝前是一段,可分三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延及……国家无事应单列一段。

把孝公之后五位国君放在同一段中是有道理的,这只要联系上下文就可明白:第1自然段写秦孝公,这是秦攻夺天下的开端。第2自然段中的五位国君有共同的特点——“蒙故业,因遗策,继续执行孝公攻夺天下的既定国策,虽然孝文、庄襄因享国之日浅,无所建树,但不等于放弃攻天下的遗策。总的说来,五位国君是在发展吞并天下的业绩。第3自然段写秦始皇,是秦攻夺天下雄心的实现,即标志的阶段的结束,下面转入天下的阶段。所以第三种意见似不可取。第二种意见基本合理。作者按时间先后和建树状况把五位国君分为两类来写:前者评写,后者略写,但不管评略,二者的关系是并列的。为了学习方便,我们可以对第一层再分3个小层(分法如第一种意见前3层的划分)。第一种分法实际上是把第一层的3个小层与第二大层并列,这在逻辑上是有毛病的。说明:若有学生问,作者为什么把前三位国君合写而不一独段分写?亦可参看上面分析,从中找出答案。)

4.在第2自然段第1大层中,3个小层是否都是写秦的?有人说,第1小层写秦攻各国,第2小层写各国攻秦,第3小层写双方战争结果。这种说法对不对?结合课文加以说明。

还可以有一种理解,3个小层都是写秦的。第1小层,写秦对诸侯各个击破的南取”“西举”“东割”“北收,既说明了这点,又说明这种进所向披靡,任何一个诸侯都难于单独与之抗衡,从而也说明了诸侯之所以会盟而谋弱秦的原因。第2小层,还是写秦攻诸侯,取合起来的九国诸侯。九国之师的叩关攻秦不过是以攻为守,其实质还是守。面对九国联军的,秦不再是孝公时的君臣固守,而是开关延敌,以。第3小层写秦击溃九国之师后的影响,说明其席卷天下之势已完全形成。若非孝文、庄襄享国之日浅,那么一统天下的宏图就可能在始皇之前得以实现。

二)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3自然段讲了秦始皇天下的业绩和天下的措施。试指出文中哪些文字是写其的,哪些是写其的。

士不敢弯弓以报怨句之后为报怨句和其前为南取百越却匈奴仍属其井吞八荒之举。

3.第3自然段在写秦由转为时从哪些方面写了其的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从政治、军事、文化、刑法、地理等方面写其以暴政来作为的措施。写这些是为突出中心论点眼务的。

二、布置作业:

1.背诵第3自然段。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1.研习第45自然段,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见解,评说其进步性及局限性。

第四段:写陈胜起义的情况和秦的结果。极力详述陈涉出身低微,起义仓促,士卒弱小,兵器劣钝--平凡之极。字一转,突出了但不可忽视,正因为人们恨秦,故仁义不施而使整个天下都是秦的敌人,终使秦王朝的守势狼狈不堪,为主题的昭彰作了铺垫。

第五段: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

第一层:指出秦的天下并没有缩小(呼应开头)。

第二层:将陈涉的实力和九国对比,呼应34段,设问导出结论,这正表明了作者的政治主张,即:提倡仁政,反对暴政。

第三层:将陈涉与秦国实力对比,得出结论仁义之不施……”

二、研习新课:

一)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第4自然段导读:如课本预习提示所言,写陈涉起义,天下响应,迅速灭秦。这和过秦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评写陈涉出身之低下、起义的仓淬、士卒的弱少、兵器的钝劣以及天下云集响应的形势?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阅读时必须联系上下文,通过比较来探求,而不要孤立地就本段苦思冥想。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这种比较,我们先来做如下练习:

1)读本段和上段有关内容,填写下表:

地位

出身

军队数量

军队素质

武器状况

地理条件

陈涉

瓮牖枢之子人,迁徙之徒

行伍之间

数百

疲弊之卒

斩木为兵

阡陌之中

秦始皇

至尊

王侯之家

万乘

良将”“信臣精卒

劲弩

利兵

据亿万丈之城”“全千里

2)我们之所以将陈涉与始皇作比较,是因为陈涉起义时虽然始皇既没,但余威震于殊俗,说明秦当时国势未衰。从比较中可以看到,秦灭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涉力量强大,也不是因为秦国的力量不强大和地理条件发生了变化。

3)从本段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可以看出陈涉起义的原因,不是上段中的秦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从本段对陈涉的地位、出身等叙述看,陈涉反秦的原因也不是上段所说的因为秦振长策而御宇内隳名城,杀豪杰,而是因为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4)从第2自然段中,知山东诸侯会盟而谋弱秦时,招致人才的办法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土;从本段天下云集响应,赢穆而景从来看,山东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的原因,并非是陈涉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其原因是三段中的振长策而御宇内”“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隳名城、杀豪杰等,总之一句话,如下段所说的,是因为秦仁义不施

2.小结:第四段写了强秦的灭亡。陈涉起义,天下响应从出身地位、个人素质、起义军成分武器、起义的影响、起义结果这五方面的铺叙为第五段内容作了铺垫。

二)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第5自然段导读:第五段转入议论,分析秦灭亡的原因,得出结论。作者是如何议论的?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议论用了对比手法,作者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用来对比的材料分别见于上文哪一段?作者的结论是什么?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该如何评价这一结论?这些都是我们阅读时要加以注意的。下面我们仍通过练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这是作者进行比较的前提,也是排除秦亡是由于国家变小变弱的原因。这句话是对前文叙述事实的高度概括和所作的判断。这些事实通过文中这些语句可看出来:第1段的据?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第2段的:南取……要害之郡争割地而路秦宰割天下,分裂……入朝;第3段的:吞二周……而报怨践华为城……谁何;第4段的余威震于殊俗

2)陈涉与九国的比较,实质上仍是以秦之今与秦之昔的比较。从第2段中我们知道,昔日作为一国诸侯的秦,与拥有十倍之地,百万之师的九国较量的结果是而不是败;而今与陈涉这位不能与九国同年而语的甿隶之人较量,竟然失败!这就告诉人们:一个国家疆域广大,实力雄厚,未必就是战胜对手的永远的和最起作用的因素。什么是决定的因素呢?读者在对比之后,不能不深思而发出何也的问话。

4、既为史论,那么自然体现在末段,作者的思路如何?

先对比论述九国之师何陈涉之众的力量,重点是成败异变、功业相反八字。然后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一二段;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三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四段,水到渠成点出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5、集体诵读第五段。

朗读指导: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的重音是:”“”“”“。特别应重读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换假设语气,读出惋惜之意。然秦以下句子语势由弱到强,逼出何也,结句显志,须用深责的语气读出,仁义不施是重点,宜一字一顿。

小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古为今用。对于这个道理,古人很早就懂得。贾谊就说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他的史论《过秦论》通过总结秦不施仁义二世而亡的教训,来讽谏汉朝统治者。他这样做,是希望汉文帝以秦朝为借鉴,施行仁义,以免蹈秦朝的复辙。这是贾谊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立场,为他们谋画长治久安之道,事实上只能是一种幻想。

虽然由于历史局限,作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和找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但这篇文章表现出贾谊对农民起义的力量和意义有所认识,写出了他反对统治者施暴政于人民。尤其他针对当时现实而论史的精神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

三、总结:

《过秦论》是史论,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文章气势磅礴,笔力雄浑。大量运用对比、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秦兴秦亡波澜起伏,那力透纸背的说理,那援引史实的分析,那酣畅淋漓的铺张渲染,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2cf62c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6.html

《过秦论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