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作品 看道家修心养性的养生之道

发布时间:2013-05-15 22:08: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苏轼作品 看道家修心养性的养生之道

【摘 要】苏轼一生才行高世,却宦海沉浮,历经磨难,仍保持豪迈旷达的心态,苏轼一生的经历向我们展示的正是他高于天下的巨大的人格魅力卓然超群、历尽磨难而衷心不改。矛盾的人生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盈着淡泊、通达、恒永的人生态度,并成就了他的作品。本文拟从苏轼的作品来分析苏轼道家修心养性的养生之道。

【关键词】苏轼;道家;修心养性

以儒学为根本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是苏轼人生思想的基本点。他对儒释道三家思想进行了空前的融会和贯通,体现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的精神。同时,他又本着“以儒处世,以佛修心,以道养身”的原则。对三家哲学进行了激浊扬清各有取舍的批判继承态度。从总体看,他主儒术而不迂,杂佛老而不溺,他运用儒释道三家思想,随事实变易而相机转化,恰到好处,灵活通脱,在人生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都有一定侧重,故而生活的“无所往而不乐”。这便形成他融汇众长的独特思想体系,成为中国文化上千载一时的创造者,使他达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最高思想境界,也是他一生坎坷积聚的人生大智慧,而为后世所景仰。

1、重在练气

苏轼学道,在练气与服食丹药上,比较重视练气,对服食丹药却非常谨慎。他认为练气吞吐呼吸,可使气畅无阻,是人体健康长寿的资本。苏轼的养生观,是以充益体内血气,培养良好的情操和生活习惯为主旨。因此他的养生目的,不只是为了强健体魄延年益寿,还有提高人生境界,完善主题人格的重要意图。因为只有淡泊欲望,屏除杂念,摆脱无尽的烦恼,保持心身的平静,才有利于养生。这种意识在苏轼词《西江月》有充分流露。“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几句就表现了一种忘怀物我的人生态度。

2、乘势与待时

苏轼欲“以身许国”的时候,正是宋王朝朋党之争,小人当道,国力衰微,政治腐败的时期,朝廷第一次迫害儒臣,排除御使的守正不阿之士,而由新法宰相王安石所不小心选中的小人取而代之;第二次党争祸起在哲宗昏庸统治下,忠良之臣大多死亡。苏轼身在期间,亦不免此命“乌台诗案”后,苏轼对自己人生理想的实现有了更为冷静超脱的看法,此后他一直保持一种名高招忌,急流勇退的自警心理。苏轼被贬黄州,可谓是真正开始做一个隐士。由于是死里逃生,惊心动魄,他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寻求立身处世方法。在实践的基础上,苏轼最后终于看清形势,如他在《前赤壁赋》中的感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表现苏轼的随缘应物,任性豁达的立身处世方法,不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39da8699b6648d7c1c7465e.html

《读苏轼作品 看道家修心养性的养生之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