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2-17 21:43: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年级:六年级
时间:
授课教师: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2.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诗句,
教学重点:感知古诗大意。
2.指导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
创设情境激发


3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谈话引入: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传统佳节里,我们会做些什么呢?吃月饼,赏月
教师引出课题:圆月,是中秋的象征。中秋的月亮,总是带着些平日里没有的味道,引得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忍不住要对月提笔,一抒己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古诗《十王建(768835),唐代诗人,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王建是大历进士所作《宫词》百首,在表达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本诗选自《王司马集》。
二、初读古诗,读出韵味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教师指导朗读: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第一遍1)第一句中的“栖”读作“qī”,在这里是指“乌鸦在树上休息”。
2)“湿桂花”的“湿”是翘舌音,“冷露”的“冷”
五夜望月》。
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

是后鼻音,“尽”是前鼻音。
诵读古诗:读诗不光要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节奏。请男女生比赛读,读出这首诗的节奏。三、把握大意,整体感知
1.教师组织交流:从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教师相机板书:所见:明月栖鸦冷露桂花2.理解诗句,全班齐读古诗。四、精读古诗,感悟诗情
教师引发思考:为什么诗中写的是桂花?
预设:桂花是中秋时节有代表性的花。桂花常在农历八月,也就是中秋时节盛开。
教师继续引发:人尽望”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预设:描绘出了中秋之夜人们争相赏月的情景。教师组织交流: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景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景物?为什么?
教师引导: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它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的?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预设1:“冷”字写出了秋夜露珠的清冷,是从触觉的角度写的。
预设2:这两句诗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之夜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情。
教师引导:诗歌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师相机板书:所感:对月怀人思深情长预设:深切的思乡之情
教师引导: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预设:全诗营造了月圆人缺、静寂孤苦的氛围,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思念之情。
(板书:思念家乡想念亲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42acfc1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9c.html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十五夜望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