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毕淑敏、周国平、白岩松为学生开出100本书单,这些书你都读过了嘛?(附书目,请珍藏)

发布时间:2018-09-29 11:08: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重磅】毕淑敏、周国平、白岩松为学生开出100本书单,这些书你都读过了嘛?(附书目,请珍藏)

怎么样,各位,双十一手都剁爽没!不管剁没剁爽,是时候放下“屠刀”了,大败之后,还是需要恢复一下元气的。至于怎么恢复?读书阿!没忽悠你,“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道理,你没听过阿。

不贫了,今天的推文很重要,关于“究竟哪些好书值得读”以及“怎么来读一本好书”,要和你探讨下这件事的,不是小编本人,而是毕淑敏、周国平、白岩松三位大家。

【背景在此】前天,毕淑敏、周国平、白岩松三位名家在101中学聚首,还有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参加了一个叫做“名家带我读经典·琥珀经典文丛书”的发布仪式。简单来说,就是由三位名家共同为学生开出一份名著阅读清单,按照计划会开100本,这些书目由长江新世纪和四川巴蜀书社联合做成一个系列丛书再版(着急看书目的请往下滚屏)

现场,三位名家还分享了自己少年时期的读书经历,以及对于学生读名著的看法(除了书目,这些一定要看,真的会帮助你更好地去阅读)全场都很精彩,三位名家的分享很实用,可以帮你解开对于名著阅读的种种疑惑。(小编回家路上一直在感慨,悔恨当初阿!当年没有爱上读书,真的是因为读错书!)

白岩松:别再强调“某一本名著多有意义了”!每到一个学校,都让我羡慕忌妒不恨(101中学美翻了也是不用说),唯一让我窃喜的是,校服太难看了!(太坏了,还窃喜呢~但是,白岩松老师请一定看一眼我们前两天发的最美校服特辑呀)。 我能成为今天的我,一定和这上百本的名著有关。名著,首先是很好玩的文学作品,因为写得很好,所以才慢慢变成名著。

但是,我们教育最糟糕的地方是,总要强调意义,说“这本书有意义,你们一定要看”。别!这本书好看,不是因为它有意义,而是它发明了新的表达意义的方式,包括好的一番情节、一番对话,或是好的细节,你会因为这些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别先告诉孩子,这本书多有意义,然后就是概括中心思想、段落大意。 我小的时候知道美和丑的对比,就跟《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相关,这一个人物的形象描写让我知道,原来不能因为人家外表长得不好看就觉得人不好,现在我反而觉得长得越不好看的人越可爱(开玩笑)。荐书我建议大家最先看《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回到了“对人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原点问题上。欧洲一个很著名的访谈节目叫《荒岛访谈》,就是源于这本书,北京也做了一个类似的节目,关于两个问题的访谈:如果你去一个荒岛,你就带一本书、一部音乐,你会带什么去?这个问题,你们有答案吗?《鲁滨逊漂流记》不只是书好看,它还诞生了拷问一代又一代人的问题,人活着到底什么最重要?以及你会活着吗?这些问题,今天还在向我提问,我也还在回答。周国平:如果一本书你读得像在做功课,赶紧放下吧!我特别羡慕你们(台下的中学生),我少年时代基本没读过名著。其实,我很早就对名著感兴趣了,在我小学毕业11岁时,那时候可以凭着准考证到上海图书馆看书,我一直盼着这一天的到来。拿到准考证后,我借的第一本书是雨果的《悲惨世界》,结果很悲惨,我看不懂。后来整个初中我都不敢看外国名著,到高中我也只敢看一些,觉得太难了。 我记得很清楚,那时候阅览室的墙上贴着一个高尔基的语录,说“我铺在书本上就像一个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这句话太能表达我当时的心情了。直到我17岁进入北京大学,我已经不是少年是青年了,我才在一个同学的带动下,发现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这个同学是郭沫若的儿子郭世英。 我是哲学系的学生,我当时只有两门属于自己的“主课”,一门就是读课外书,读大量文学名著,另一门就是写日记。做这两件事情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想过,我后来会当作家、学者。但即使我不当作家,我也会把这些事情做下去。

读书,真的是在给一个人打底子。我觉得互联网是个好东西,但是一个人如果经常上网的话,那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但如果你没打好底子,你一定会被互联网信息支配,你不会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给自己打好底子,知道自己的晋升目标是什么,知道辨别力,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这就是靠读名著打下的底子。 读书首先要快乐,一定不要当作做功课。如果你手上拿了一部经典,读得像做功课一样,你赶紧放下。一定会有一些经典是适合你的,你要找到它。因为年龄段的不同,以及每个人个性和成长经历不一样,所以适合你的也不一样。 找到最适合你的书,这个需要过程。但你的范围是在经典中找,在经典中找到知音,你找到了,你会发现找到一个巨大的快乐源泉。读书最快乐的,并不一定是,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不会给你带来最快乐的东西,而是你本来就有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在书中被唤醒了!“啊,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时候你会很快乐。 我的感觉是,就像有一种内在的嗅觉一样,一本书好不好,你闻一闻就知道了!荐书我说《小王子》是一部天才之作,完全是我自己的真心感觉,与文学专家们的评论无关。我甚至要说,它是一个奇迹,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一个人翻开这样一本书,怎么会不被它吸引和感动?

《小王子》被称作哲理童话,但千万不要望文生义,设想它是一本给孩子们讲哲学道理的书。一般来说,童话是大人讲给孩子听的故事,这本书诚然也非常适合孩子们阅读,但同时更是写给某一些成人看的。用作者的话来说,它是献给那些曾经是孩子并且记得这一点的大人的。

有一年夏天,我在巴黎参观先贤祠。先贤祠的宽敞正厅里只有两座坟墓,分别埋葬着法兰西精神之父伏尔泰和卢梭,唯一的例外是有一面巨柱上铭刻着圣埃克絮佩里(《小王子》的作者)的名字。站在那面巨柱前,我为法国人对这个大孩子的异乎寻常的尊敬而感到意外和欣慰,一个懂得《小王子》作者之伟大的民族有多么可爱。

我还想,应该把《小王子》译成各种文字,印行几十亿册,让世界上每个孩子和每个尚可挽救的大人都读一读,这样世界一定会变得可爱一些,会比较适合于不同年龄的小王子们居住。

毕淑敏:去读那些被千百万双眼睛甄选过的名著今天外面挺冷的,但我走进来后特别热,一个是来自于你们年轻的心,一个是来自于台上的这些书,这些世界名著。(小编刚听开场白,还以为毕老师要读散文了呢,她的声音和语气,好听得就和她写得散文一样)我进来的时候,看到屏幕上打出的那些书名,其实有点恍惚,因为每一本书名都让我想起,我当年是在什么情况下读的这些书。我最先读的名著,都是“偷”来的。我中学时,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现在已经不在了,学校原来有个很大的图书馆,文革开始以后,图书馆就封闭了。过了一段时间,不知哪个老师提议,学生们可以到图书馆借书,但每看一本就要写一篇批判文章。 很多同学觉得不划算,就不去借书了,但我当时还是决定和学校做这样一个交换。今天推荐给你们的这100本书,我都读过,都写过批判文。我当时读一本书写一篇批判文,但开头那两句总是一样的,说“托尔斯泰的《复活》充满了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例如以下篇章……”,我就开始把托尔斯泰的《复活》抄了10页,之后呈现给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他一看这小孩挺认真的,写这么厚的批判文章,就让我自己到图书馆里去挑书,我说可以挑几本?他说可以挑两本。 当时图书馆里哪本书最破最旧,我一定要选这样的书。我选两本书以后,就想我既然走来一趟,当然要多带一些书回去看。我们红卫兵的衣服很肥大,就像在超市里偷东西一样,我往那个里面放好多书,之后真是步履蹒跚,一步一步挪出了教室。 那时候的阅读给了我一生重大的影响,就像你们今天吃进去的所有食物,都会化为你们的养料。我们的灵魂,也需要成长和养料。同学们,今天你们真的很幸福,有人把名著端上来给你们读。去读那些被千百万双眼睛已经甄选过、经过几百年历史证明当之无愧的名著。 我看到你们,充满欣喜和关爱。希望你们在人生非常宝贵的阶段做两件事情,除了学习和做学生之外,第一锻炼你的身体,你一生都会为现在的锻炼感受到长远的好处。第二,阅读经典,你在里面可以看到时间变化,可以看到人情冷暖,可以看到缩小的世界,他们可能不会给你提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会对你一生的成长有利。荐书我建议大家把凡尔纳所有的书都看一看,实在太好玩了,包括《海底两万里》等等。我读《80天环游地球》这一本时,当时在地图上把他环游世界的路径都画了出来。我在想,有一天,我也要去环游地球,那时候我大概1314岁。2008年,我已经56岁了,我终于攒够钱买了张船票,环游世界去了。这个“种子”从何而来,来自于50年前,来自于我少年时的一次阅读。

我们年轻人特别缺少的是想象力,可能我们的文化对这一方面就挖掘不够,希望大家总是循规蹈矩的。站在我们中国漫长的历史来看,从根本上来说就不鼓励创新。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同学们你们将来面对的这个世界,和你们父母面对的有很大的不同,你们的想象力是要更为开放的。

所以,请大家看一看凡尔纳所有科幻系列作品,他当年的很多设想今天已经实现了,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荒谬的部分。我们要的是那样一种让自己思绪飞翔起来的想象力。

答疑解惑时间

QA&学生:经典到底是什么?该怎么选择经典?毕淑敏:我个人觉得,经典不必拘泥于名称。建议先把我们这次推荐的100本读了,但是如果你觉得哪本不好看,就可以不看,捡着好看的看,不好看的过些年再看,如果过些年还是觉得不好看,就不要看了。经典,还是要经过很多人的评价,就像淘宝上买东西,像“双十一”大家那个摩拳擦掌,买什么东西也都会看下评价(全场爆笑,哈哈哈毕淑敏老师也好懂淘宝的说,她说她以前以为评价里写:“好”“很好”“不错”,这些都是托儿,因为写得太简单了。后来听朋友说,这些才是最真实的。严重同意有没有!!!)如果很多人觉得这本书好看,好,你可以读一读、看一看,未来等你自己渐渐学会判断和选择了,就自己来做决定。

学生:像《魔戒》这样的魔幻作品,我们可不可以读? 很多人觉得魔幻作品是没有意义的书,您怎么看?毕淑敏:少年人都爱读魔幻,但是不可以读太多,就像好多人爱吃麦当劳一样。有一些经验,老师说,家长说,或其他人说,你真的要接受。因为这个世界不是从你降生才开始的,在这之前,有无数优秀的头脑曾经思索过,他们所做的结论你不要全去否定它。你不能让灵魂偏食。请你记得这个下午,今天和我的这个对谈,多读点经典。等你到20岁、30岁、50岁、80岁的时候 ,你会觉得“幸亏我读了那么多经典”。

学生:有些人说这些书是经典,你就必须看。有时候我们看完,觉得并没有那么好。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周国平老师,您对我这个看法有什么看法呢?(全场再次爆笑!好问题!)周国平:不是你们可不可以有自己的看法,而是你们必须有自己的看法,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这个毫无疑问,尤其是在读书这件事。你觉得什么书好,什么书好看,你自己可以做主。什么叫经典? 是一代又一代会读书的人选出来的书,他们的意见还是可以供我们参考。但这些选出来的书,并不一定适合你,最后哪些书你喜欢,必须由你自己做主。比如《荷马史诗》,哪怕是经典,读不进去,你就不要硬读。经典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范围,你可以从经典里去挑选自己的知己。

学生:书里经常出现一些编者注释,甚至长篇大论。这些注释,您怎么看?到底是让我们阅读更方便、清晰,还是减少了自己体验的乐趣?周国平:一般来说,比如有一些很艰难的,需要历史典故来支撑,或者里边带有大量知识性的东西需要了解的,这些注释要看。但如果不是这种情况的话,我觉得可以不去读它。反正我读经典的时候,第一遍是不会去看注释的,自己原文看下来,有一个基本的感觉了,然后觉得如果有必要去把里边一些细节弄清楚的话,我再去看这些注释。我记得艾默生讲过一句话,实际上每个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把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感受作为本文,把书当成你的注释。你看书的时候,实际上你自己的那种经历,你自己内心的东西,是最重要的。

学生:中国有句古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名著和旅游,有什么区别?哪个收获更多?白岩松:坦白地说,我年轻时也对这句话奉行不背,但我现在是谨慎地奉行。我觉得,不带着心和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没用。对我影响很大的一本书是《道德经》,我想老子那会儿也没读万卷书,也没行万里路吧。我前阵子见一位老先生,他劝现在的年轻人,不要老依靠百度和谷歌,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他说现在的人们是,知识很多,智慧很少。古人其实是没那么多知识,所以逼得他们智慧很多。有的时候你没读万卷书,但你把十本书给琢磨透了,也要比囫囵吞枣读100本书要好得多,也比你到哪拍了照就赶下一个行程,要强得多。不管读书还是路,重点是你走没走心。

学生:我父母希望我看像《百万英磅》《复活》这些名著,但我读不懂。我喜欢的书,我妈又觉得太幼稚了。怎么办?白岩松:我孩子第一本详细读的书是武侠,我非常纵容他,因为我怕不让他看,他因此不爱读书了,我就是想让他在年少时候喜欢读书,而不是读哪本书。他因为读金庸上瘾,还想读第二遍,就开始琢磨哪能找着跟清朝、跟历史有关的书,因为金庸里头有很多让他好奇的东西,他就开始向外延伸。明年他要上大学了,他选择的是历史系,我想这跟他喜欢读书很有关系。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我在家不是看书就喝茶,孩子现在睡在书中间,当然他书架上也有《柯南》、《哆啦A梦》。

学生:一般经典或名著后面会有一些名家评论,有些评论还会改变我对这些书的理解,我不知道这个评论和我的理解,哪个更重要?白岩松:你能不搭理我们几个吗(哈哈哈白老师这迅速代入的),你就把腰封折进去当书签,别理我们了!最后读完书再看我们评论,骂两句“什么呀,你们这评论写的”就行了。我们今天过来是怕不读这些名著的人,像你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那么爱读书了,就不需要搭理我们了!当你们不愿搭理我们了,就说明你们成长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463947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0a.html

《[重磅]毕淑敏、周国平、白岩松为学生开出100本书单,这些书你都读过了嘛?(附书目,请珍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