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有答案)

发布时间:2020-04-09 21:31: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九年级语文模拟卷

一 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一个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āo),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幽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é)。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喜上眉□(shāo) (2)乡土情□(jié) (3)取□(jué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怯(A.qiè B.què翘(A.qiào B.qiáo

3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

B. “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

C.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D. 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

(4))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名作灿若群星。请赏读这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局部),并将“是日也”之后画线的短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用古诗词原句填空。(8分)

①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杜牧《清明》)

②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陶渊明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出桃花林之景;柳宗元用“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______________”描写出小石潭之景……当阅读这些句子的时候,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③分门别类辑古诗。请以“鸟”为专题,将初中语文教课书所选古诗词中写到鸟的句子编辑起来。(除“示例”外另写三句)

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 缥缈孤鸿影 决眦入归鸟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五月定为“大阅读”主题月,将开展一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8分)

⑴《西游记》中的沙僧参加阅读社团的招聘,请你写出录取或淘汰他的理由。(2分)

⑵你应聘到阅读社团做图书室管理员。室内藏书以《论语》《孟子》《诗经》《道德经》《资治通鉴》《李太白集》《东坡集》等为代表。请用一句话概括藏书内容。(2分)

⑶为纪念建国七十周年,班级将举行“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请你根据示例将活动内容补充完整。

“读起来”, ;“讲起来”,砥砺强国志向;“ ”,汇聚报国行动。(2分)

⑷学校筹备“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孰优孰劣”的辩论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最后的总结发言。(2分)

4.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6分)

通 知

各位同学:

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2019年5月8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③通知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二、阅读(40分)

(一)古诗文阅读(6分)

(一)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5.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6.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小题。(10分)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

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

【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

7. 解释下列字的词语。(2分)

(1)谓之竞渡 谓:_____________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_____________

(3)从夕达旦 旦:_____________

(4)是为大雨之兆 是:_____________

8. 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 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 B.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

C.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公与之乘,战干长勺(《曹刿论战》)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

(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

10. 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民间习俗?(2分)

11. 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1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12分

香椿的味道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 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灵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就可以了。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的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12.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 ______ 、炸香椿、 ______ 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 (2分)

13,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 3分

14.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分

15.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12分

耐寒植物如何过冬

①植物生长活动的最低温度通常是0℃。秋天之后,有些植物特别是很多一年生草本植物纷纷枯萎。到了更为寒冷的冬季,冰封的大地上几乎看不到红花绿叶,但也有些“英雄好汉”是不怕严寒的。

②通常而言,即便是同一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夏季活动期多不耐寒,在冬季休眠期则更为耐寒。这是因为春夏季节,植物生长旺盛,养分消耗多于积累,因而其抗冻能力较弱。如北方的梨树,在﹣30~﹣20℃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的袭击;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在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8℃就会冻死,就是这个道理。

③到了秋天,情形就变了,秋季白昼温度高,日照强,叶子的光合作用旺盛;而夜间气温低,树木生长缓慢,养分消耗少,积累多,于是树木”,变粗壮并木质化,树叶里合成了更多的脱落酸(休眠素),这种植物激素被输送到植物枝梢的尖端和侧芽后,这些部位的新陈代谢会受到抑制,从而进入休眠状态,不再萌芽生长,植物体也停止生长。这意味着植物的物质和能量消耗大大减少,养分因此被积蓄起来,树木逐渐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即使叶子在冬天被冻掉,小枝依旧完好无损。

④耐冻植物都有休眠的特点,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一般而言,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强,并且植株休眠越深,抗寒能力越强。事实上,多年生植物的季节性休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应对不利环境的一大绝招。

⑤此外,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这副“甲胄”就是木栓层。每年夏天,树木都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木栓组织——死的间层。木栓既不透水,也不透气。停滞在其气孔中的空气能够阻挡树木的热量向外散发。树木年龄越大,木栓层越厚。因此,老树、粗树的抗寒能力比枝嫩干细的小树强。

⑥另外,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有的植物会通过降低自身含水量以适应低温环境,安全过冬。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⑦植物之所以能够做,是因为其体内既有自由水,也有结合水,二者的“脾气”大多的温度下才会结冰。冬天,植物体内的自由水减少后,结合水所占比例则相对增加,使细胞液浓度增高,不易结冰,植物因此可以忍受更低的温度。

⑧当然,如果以上方法还不足以抵抗严寒,一些植物还会通过增加糖或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或者增强生物膜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来练就更高更强的御寒本领。

16.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3分

17.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18.第⑦段中加点的“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2分

19.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③段加点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

C.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20.本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2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九年级语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6分)

1. (1)梢 (2)结 (3)决

2. (1)A (2)B 3. A 天朗气清

2.(8分)

1分 牧童遥指杏花村

4分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皆若空游无所依 影布石上

3分 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 归雁洛阳边 枯藤老树昏鸦 晴空一鹤排云上 恨别鸟惊心……

(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3. 8分 ,每题2分)

⑴录取。沙僧对团队忠诚,任劳任怨,能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淘汰。沙僧少言寡语,能力平平,工作缺乏主动性。

⑵本室藏书均是传统文化(古代经典)的精华(精品、结晶、典范)。

⑶筑牢爱国信仰(信念),做起来(结构相似、内容合理即可)

⑷同学们,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各有利弊,变的是阅读方式,不变的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让我们把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结合起来,在阅读中感受美好,传承文化。

4. 6分,每题2分

(1)知识竟答→知识竞答

(2)将“召开”改为“举行”

(3)添加署名: 校学生会

二阅读(40分)

53分).对春光已逝(时光流逝)的惋惜与惆怅..“春光已逝”或“时光流逝”2分;“惋惜”或“惆怅”或“感叹”1分.)

63分)①运用拟人手法,将春风、杨花人格化,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任其漫天飞舞的情景,表达了词人惜春(惜花)之情.

②写景动静结合.将“红稀”“绿遍”“阴阴树色”的静态描写与扬花“乱扑行人面”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突现了春之速逝的情景.

③以动衬静的写法. “藏莺”“隔燕”似静实动,再加上“炉香逐游丝”的动态描写,渲染了幽静的环境气氛,从而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惆怅之情.

④远景与近景交错.先写“芳郊”之远景,写出春之将逝;再写庭院、居室之近景,突现清幽孤寂的环境;最后再宕开一笔,写“斜阳”“深院”,把愁思扩展至无限时空.

7. (2分) (1). 称 (2). 为什么 (3). 早晨 (4). 这

8. C (1分)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舞于殿前”的“于”是“在”的意思,C项中“于”意思为“比”,故选C。

9. (4分)

⑴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

⑵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

10. (2分)赛龙舟、包粽子

11. (1分)刘峻好学

【参考译文】

屈原,初五投江去世,楚国人用船只从水中打捞出,称作赛舟。另外,初五在江水中投放粽子来祭祀屈原,担心被蛟龙夺取,所以赛龙舟来追赶它。

后汉的黄琬,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黄琼把他听到的日食情况报告朝廷。皇太后询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 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

刘峻家境贫寒,酷爱读书,常常点燃火把,从晚上读到早晨。有时睡着了,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听说有奇异的书,一定去祈求别人借给他。

齐国有一种鸟,常屈一只脚,在大殿的前面飞舞。齐侯向孔子请教,孔子说:这种鸟角商羊。儿童有歌谣唱:‘天将大雨,商羊鼓舞’这是大雨的预兆。”后来果然这样。

(三)香椿的味道

12.(2分)扒香椿;吃香椿

13. (3分)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和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14. (3分)

【答案】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解析】本题考查动词表达效果的赏析.解答此题先找出动词,结合人物的身份与行为目的来分析.母亲先是“择好、码好,洗净,腌一下”,然后打鸡蛋、和面、搅匀,再炸.一系列的动作井然有序,可见母亲的技艺娴熟.

15.4分)【答案】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

(四)16.本文主要介绍了耐寒植物过冬的哪些方法?

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说明内容的理解概括,通读全文,可以得出答案:

“它们常使用‘沉睡’的妙法来对付冬寒”;

“每一棵树木都有一副‘甲冑’,保护它们娇嫩的组织不受寒气侵袭”;

“植物还常常会通过细胞膜脱水或合成液态抗冻有机物来增强细胞的抗冻性”

17.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

北方的梨树在﹣30~﹣20℃低温下能平安越冬,在春天却抵挡不住微寒松树的针叶冬天能耐﹣30℃的严寒,在夏天如果人为地降温到﹣8℃就会冻死这两个例子,准确、鲜明地说明了“同种植物,冬季和夏季的抗冻能力也不样”这一特点。

18.第⑦段中加点的“这样”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这样”代指的一般是上文。结合第六段内容可知,“这样”指前面那句话:具体来说,就是将水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防止细胞内的水结冰。

19.下面有关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B.第①段加点词“几乎”表示对程度的界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③段加点的“越长越‘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树木积累养分越来越多的样子。

C.第⑤段中加点的“甲胄”,是指树木在树干和树枝的皮下储存的木栓组织﹣木栓层。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ABC.正确;

D.有误,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一些植物耐寒抗冻的方法。

故选:D。

20.本文题目有什么作用?

内容上,指明本文的说明对象;

表达上,采用问句形式,激发读者的求知欲,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三部分:写作

“你总是渴望得到同学的肯定,我觉得,你首先得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人肯定能增强信心;换位思考,我们也要学会肯定别人。”

  “关键是这种肯定必须是真诚的,因此应留心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这几个同学的谈话,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可以叙写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可以发挥想象创作故事;也可以对这个话题发表见解。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抄袭、套作;3、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4e41871e6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6.html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有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