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初探

发布时间:2013-11-12 23:05: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河南文化小论文参赛作品

洛阳“方言”初探

参赛人 洛阳十九中高三三班方红星

辅导教师 刘晓辉

联系电话 151********0379 ********

洛阳“方言”初探

洛阳市十九中学高三·三班 方红星

辅导教师 刘晓辉

洛阳语言对我国古代北方区域有一定的影响。夏朝统治今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其语言是受东夷一定程度影响的华夏语。商族语言最初是华夏化很深的东夷语,流行于中原东部(今鲁西南-冀南-豫北-皖北-徐州),商朝统治中原几百年后,商语、半华夏化的中原东部东夷语被中原地区的华夏语所函化,成为今日中原官话的雏形洛阳华夏语。以洛阳为标准音的华夏语后来成为东周通用全国的雅言。《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孔子讲学用的就是雅言,而不是鲁国方言,孔子成为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秦朝时推行“书同文”等文化政策,使民族共同语的传播有了政治上的保障。汉代雅言演化为“通语、凡语”,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通语”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魏晋南北朝时,以洛阳语音为标准的“通语”从中原传向北方和江左一带。《魏书咸阳王禧传》就有关于北魏孝文帝通令“断胡语,用正音(洛阳话)的记载

隋炀帝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和正语。唐朝时,洛阳话仍然被看作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唐代科举时赋诗作文也提出了语音方面的要求,即要符合从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的《切韵》的规范。北宋都汴梁(今开封),洛阳话和汴京话十分接近,两地流传的语音被称为“中原雅音“。南宋定都于杭州,中原雅音也随之在杭州扩大了影响,以至于今天的杭州话还同中原官话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当时洛阳话仍处于标准音的地位,“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北宋时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与今日河南方言几乎完全一样。今日北方官话之所以与河南方言大同小异,是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而形成的。

当今的洛阳话,主要是老城、瀍河、郊区以及附近县市的口语,仍然保存着大量的古词古语,不少洛阳方言是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活标本,在学术研究上是不可少的。比如反切音在洛阳话中至今流传。如把史家屯叫“沙屯”,把李家洼叫“liá洼”,把符家屯叫“发屯”,把顶上说成“diāng”,底下说成“diā”等,这就是汉语音韵学上的反切。以下列举部分洛阳词汇和普通话作简单的比较:

1 布衫

布衫:衣服,大多指的是上衣。众所周知衣服大都是布制的,在古代我们就将衣服称之为布衫,如:“唐白居易 《王夫子》诗‘紫綬朱紱青布衫,颜色不同而已矣。’”“布”是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衫”单上衣。洛阳有的地方称衣服(大多指的是上衣)为布衫。这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是从古到今留下的习俗,在生活中,我们会说:“今天冷了,该穿布衫了。”

2 婴记

婴记:惦记萦记 牵挂,挂记。张生汉《< 歧路灯> 词语汇释》中“也像娄宅的少爷榜上有名,也不枉大爷归天时的一片萦记。”普通话中我们想着一个人,担心他叫做惦记,而在洛阳我们称之为婴记,婴有缠绕的意思,如婴怀(萦怀;牵挂在心);婴意(挂心,在意),由此可见,惦记和婴记是同意的。儿女在外工作,父母对儿女担心,如:“孩子今年春节又不回家了。我婴记他啊!”

3 厮跟

厮跟:一起。 “厮跟”一词在河南洛阳、孟州、温县、沁阳、林州,河北井陉,山西长治、隰县、沁县,以及陕西黄陵、榆林、神木等地都有出现,但意思稍有不同。关于"厮跟"一词的最早记录见于元杂剧中,推断其形成时代应在宋金末年,但不足为凭。追溯“厮跟”一词的由来,最有说服力的还是现存的古籍。就我有限的目光,查阅到最早使用此词的书籍只能是《水浒传》了。以下两句就来自该书,“两支船厮跟着在湖泊里。不多时,划到个去处,团团都是水。”(见第十四回)“两个厮跟着,来到门前,宋江立住了脚。”(见第二十回)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至少从明代起,“厮跟”一词就在汉语言中广泛应用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厮跟”一词虽然有人闻声不相识,但在书面上还是较为常见的。姚雪垠、魏

巍、贾平凹、二月河等人的著作中,都有它的影子。

上面的例子只是洛阳方言中的一小部分,而在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中,也是冰山一角。我想关于语言方面的研究应是永不停息的。 一方面,在正式的场合,多创造和培育普通话普及的氛围,让普通话走向千家万户;另一方面,在普及普通话的过程中,也必须留给方言一定的生存的空间。每一个人能运用保持本土特色的方言,同时又能运用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流,让普通话和方言能达到共生共荣,这也许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我们应当争取达到的目标。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方言文化留住、发扬。尤其是在普通话普及的今天,方言文化应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一种文化财富,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应当让我们铭记于心。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

[3]章太炎.章太炎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5]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 .

[6]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商务印书馆,2007. 

[7]张生汉.歧路灯词语汇释[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8]刘振.四大辞书[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2.

辅导教师评语

洛阳是中国古代历史最长的古都,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分布广泛。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是一个地区文明发展最重要的遗存和标识。

小作者作为洛阳人,在为自己作为“千年古都,牡丹花城”的一员而自豪的同时,却又怀有深深的责任感,认为自己应该为保护古都文化尽一份力量。不久前,他参观了一些较为冷落的文化景观,感受到有些景点的文化保护措施还不够到位,心中有着深深的失落感和痛楚感。适逢河南省文化小论文比赛征文,我鼓励他把自己对洛阳历史文化的这种忧思表现出来,于是就有了这篇文化小论文的问世。

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他读了许多对一个高中生来说较难懂的专业书籍,还多次上网搜集相关资料。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利用假期和周末到周边县区调查,特别是到栾川、嵩县等较偏远的县区。还跑遍了洛阳市区,特别是老城和瀍河的大街小巷,了解洛阳方言使用的现状。

本篇是融汇历史、文学、语言学知识的散文,作者用词准确,文笔朴实,材料翔实。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以时间为序,将历史传说和自己对洛阳文化的思考巧妙地融入到文章之中。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阐述的观点深刻独到,从中可见小作者选材构思的功底。

本文作者是一名高中学生,他的文笔虽显稚嫩,但他思想的触角已深入到较高层面的文化保护领域,十分难能可贵。小作者对家乡方言的深厚情感,对河南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河南文化的强烈责任感,流露于字里行间,令人感动。但愿作者的愿望能够实现,让我们所有中原人共同努力,重拾凋落的文明,让中原灿烂的文明之火辉耀中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53df28c0029bd64793e2c18.html

《洛阳方言初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