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人类知识演进的历史上

发布时间:2020-11-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在人类知识演进的历史上,形成的最庞大、最具系统性和最为复杂的知识体系,毫无疑问非科学莫属。说其庞大,是因为科学拥有迄今为止为数最多的学科群和分支学科,科学知识的总量早已超越其他任何门类。说其系统性,更是毫无争议,科学已经建立起了成熟的可逻辑推演、可重复检验和可预见结果的方法体系。说其复杂,不只是指知识本身的复杂——现今的任何一个科学分支领域都有足够的难题,去挑战任何聪明的头脑;也指体系的复杂——各学科之间相互促进和影响,既独立又彼此交叉;还指科学发展过程的复杂——重大的科学进展常被视为一种革命,即科学革命,它使得科学的发展呈现出某种复杂的“结构”。不管怎样,科学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能够以科学的思想和观念,去认识和理解极其复杂的客观世界和精神世界,而科学革命能够出人意料地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
那么,可否将庞大、系统而复杂的科学,用若干实例给予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或说明呢?最近,曾任美国《科学新闻》杂志主编的汤姆·西格弗里德试着以“革命性”和“科学理论”作为标尺,挑选出十项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冠之以“十大最具革命性的科学理论”,简要概括了科学尤其是近代科学以来的里程碑及其影响。按照西格弗里德的解释,所谓革命性的理论,是指那种能够解决旧的知识体系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能够将旧有知识通过彻底的改头换面,重新纳入到新体系之中的科学理论。革命性的理论标志着知识体系得到了系统性的更新,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革命性的内容确实成为某一时期人们思想变革的先导或指针。
有趣的是,西格弗里德按照“革命性”程度的不同,将挑选出的科学理论和相关人物排出了一个“榜单”,大家对此见仁见智。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十大最具革命性的科学理论”及其关键人物。
1 日心说:尼古拉·哥白尼,1543
日心说取代地心说的过程,与其说带给人智力与想象力的愉悦,不如说是充满荆棘、障碍重重的坎坷。这个过程之所以如此艰辛,是因为这一理论交替,触及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的根本,是关乎大是大非的根本问题。这场转变史称哥白尼革命。
日心说其实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学说,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的阿里斯塔克斯就相信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但是,这种观点与人们的日常观察和经验相差太远,拿地球作宇宙中心更加简单合理。所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地心说拥有了毋庸置疑的绝对地位,任何企图的挑战都将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一方面,地心说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程度很高,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为其搭建起相当坚实的哲学框架,而托勒玫则为之发展出一套宇宙结构模型与计算方法;另一方面,由于地心说与《圣经》所描绘的宇宙图景高度一致,其中不仅为上帝与天堂预留了位置,更有森严的等级体系和井然的秩序,罗马教廷理所当然地赋予了地心说绝对的正统地位,以至于它成为中世纪神学的一根支柱,对地心说的叛逆,即等同于教义上的异端。在当时看来,地心说稍显不足的是,在解释某些行星在天空的不均匀运动时,须用非常复杂的本轮-均轮模型,为了符合实际观测,有时需增加数十甚至上百个本轮与均轮。
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为了“简化”地心说,更好地符合实际观测的结果,他改变了原有的宇宙结构,让太阳而不是地球位于中间,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行星的第一个本轮,不过是地球绕日运动的反映,于是他顺理成章地取消了所有本轮。根据日心说,地球的运动包括绕地轴的自转、绕太阳的公转以及地轴的回转运动,因此日心说也称地动说。可是,由于前文提到的两方面原因,哥白尼的学说在刚面世时,尚不能获得压倒性的胜利,它“在哲学上站不住脚,神学上属于异端学说”。此后的伽利略、布鲁诺等人,因坚信日心说,都遭到了教会不同程度的惩处。 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哥白尼的日心说虽然只是人类宇宙理论的阶段性成就,却是意义十足的观念革命。没有哥白尼迈出的勇敢一步,就难以想象后来伽利略与牛顿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宗教与科学曾有着复杂的关系,对日心说的评判,最终让教会陷入了很大的被动,多数人不再相信依靠教义来干预科学。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对宇宙的思索从未停步,从亚里士多德、托勒玫,到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再到爱因斯坦,每一个耀眼的名字连同他们的成就,都能代表思想史巨著的一个篇章,如果这部巨著分为上下两卷,那么哥白尼与日心说,应该在下卷的开篇位置。
2 进化论:查尔斯·达尔文,1859
提起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得不说,很少有重大的科学理论,如它的名称一样听上去简单易懂,意境却超凡脱俗;也很少有理论如它那样不断遭受情感抵触,却一再被事实证明其合理性。



生物进化理论,包含物种、适应和进化三个核心概念,在达尔文之前,布丰、马尔萨斯与拉马克等人曾提出各自的学说。布丰用比较分类学,指出物种变化的可能性;马尔萨斯论证了生存竞争适用是自然规律,适用于人与其他生物;拉马克则是进化论的先驱,他明确提出了物种可变、变化可遗传的观点,而变化是由“需求驱动”。例如,长颈鹿之所以长出长脖子,是因为需要够着更高的树叶。达尔文没有简单地接受这些观点。他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进行过长期的、大量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一次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使他有充分证据相信,影响或改变生物的最强大的力量来自于自然。在吸收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经过20余年的思想沉淀,达尔文出版了震古烁今的《物种起源》。在这部巨著中,他将生命演化的观点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之中,首次对进化论做了系统的阐释。不论是论证还是结论,达尔文进化论与前人的学说都有着深刻的区别。演变与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
如果达尔文是对的,人与猿类就有共同的祖先,那也意味着圣经、神创论或智能设计论都站不住脚。这在很多人看来,荒诞可笑,不经一驳,于是针对达尔文和进化论的攻击与嘲弄自此不休。就连在科学界,拉马克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与达尔文理论分庭抗礼。达尔文自己则坚称,“每一种物种都是独立创造出来的观点是错误的”,“物种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严谨认真的学说自然也不乏捍卫者,赫胥黎就以“达尔文的斗犬”为荣。当然,达尔文的进化论存在一些“认知盲点”。例如,他不了解与他同时代的孟德尔对生物遗传的成就,更不用说后来发现的染色体和基因。事实上,这些盲点没有降低进化论本身的价值。相反,分子生物学等新知识补充了新的证据,更加牢固了进化论的基础,也解开了自然选择的遗传机理之谜,而这也是曾困扰达尔文的问题。总之,迄今的科学发现都没有否定进化论的基本思想,而是在不断丰富与完善它。
进化论可与任何最伟大的科学理论比肩。它是生物学最显著的分水岭,对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它直指“我们从何而来”和“人何以为人”这类亘古的追问,却出乎意料地给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解释,取代了以往需借助神话的僵化观念。
3 量子理论:马克斯·普朗克、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尼尔斯·玻尔、维尔纳·海森伯、埃尔温·薛定谔、马克斯·玻恩、保罗·狄拉克,19001926
量子理论与相对论并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量子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量子论到量子力学的发展过程,它的开拓者也不是只有一两个关键人物居功至伟,而是如璀璨群星般交相辉映。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概念和量子假设,量子是能量的最小单元,原子吸收或发射能量是以不可分割的能量子一份一份地进行。量子论打破了经典理论关于能量转移连续进行的观念。在学界普遍处于疑惑之时,爱因斯坦于1905年用量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而频率一定的光量子后来被赐名为光子。接着,德拜、康维、里兹、艾伦菲斯特、斯塔克、索末菲、弗兰克和赫兹等人在量子论的理论或实验方面也有所建树。这一阶段,最突出的贡献由玻尔做出,他建立的氢原子电子的量子化轨道模型,比此前的行星模型更具说服力。接着,玻尔和海森伯、玻恩、约当、狄拉克、泡利、德布罗意、薛定谔等人,提出矩阵力学与波动力学、波粒二象性、波函数的概率诠释、不确定性原理、互补原理等一批给人耳目一新的成果,克服了早期量子论的困难,建立了可告别经典物理学的量子力学。
仅就理论的博大精深而言,量子力学完全可作为古语“道可道,非常道”的最佳现代注解。纵使理论本身抽象晦涩如斯,量子力学的应用却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说,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晶体管的发明直接受惠于量子力学在固体物理取得的成功,而1954年世界首台晶体管计算机更是高速电子计算机时代的起点。不仅如此,作为半导体、超导和纳米等领域的基础理论,量子力学也为激光器、原子钟、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等许多现代装置的出现,甚至为个人电脑和手机的制造提供了可能。
量子力学堪称震撼性的科学理论。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认识和操控微观世界的能力,也改变了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量子力学所描述的微观物质的行为,以及涉及的观察与测量、完备性与偶然性、物质与能量的连续与离散等观念,均和日常经验相去甚远。它再次提醒我们,仅仅依靠常识,无法对自然现象或科学理论得出是或否的判断。量子力学与经典物理学的分野、与广义相对论的难于调和,似乎暗示我们,每一项科学理论,无论多么出色,都有其适用范围。
4 广义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15



如果说,对电动力学另辟蹊径的研究孕育出狭义相对论,那么对引力理论追根究底的探求,则导致广义相对论的诞生。引领这一重大理论突破的人物是爱因斯坦。
提出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不只是对自我求知欲的挑战,更是对已经举世公认、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的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的挑战。牛顿引力定律的确面临困境,首当其冲的是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问题,牛顿理论的计算与实际观测存在约每百年43〃的偏差。其次,牛顿引力理论暗含“超距作用”的假设,以及空间任一点的引力场强为无限大的推论,这些不符合物理学实际,也与狭义相对论冲突。虽然也有其他物理学家在寻找符合洛伦兹变换的引力理论,但未获成功,直至广义相对论的出现。
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建立在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基础之上。所谓等效原理,就是物体的惯性质量恒等于引力质量。广义相对性原理则是对狭义相对性原理的直接发展,根据这一原理,狭义相对论中的惯性系不再具有优越性,物理规律在任何坐标变化下都形式不变。基于以上原理和理论的推演,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看作是狭义相对论的推广,而且是在必须考虑引力场作用下的推广。
广义相对论是否比牛顿引力理论更接近真实呢?尽管它具有逻辑简单、数学严谨的特点,但能否被学界与公众接受,还取决于能否通过实验或观测的验证。可是,在日常生活和实验室中的引力场太弱,广义相对论效应不易察觉,与牛顿引力理论的区别也难于分辨,因此实验或观测都非易事。在首次发表广义相对论的次年,爱因斯坦提出了3个检验实验的设想:水星轨道近日点的进动、太阳引起的光线偏折(弯曲)光波的重力红移。最终,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都能吻合,尤其是1919 年日全食期间进行的光线偏折观测获得成功,一时引发媒体竞相报道,传为美谈。
广义相对论是对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之间关系认识上的再次深化,拓展了牛顿引力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它是现代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的重要基础,也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理论依据。在该理论的直接影响之下,哈勃等人发现了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现象,不仅有理可依、有据可循,而且借助广义相对论等理论,还打通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 引力的实质是时空曲率,引力可归结为时空的一种几何属性,广义相对论的这一认识是人类智慧取得的一项飞跃性的成就。如今,科学家对相对论的认识仍在逐步加深。有学者指出,相对论反映出物理学规律或其他规律性的认识,它之所以能被人发现,正在于规律本身在时空变换下具有某种协变性或不变性。不变性正是科学理论的重要特征——规律的不变性具有绝对性。这也是相对论留给后人的一项宝贵思想遗产。
5 狭义相对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5
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因为这一年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完成了多项具有创建性的工作,对后世影响最大的首推他在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中正式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物理学革命初露峥嵘。 笼统地说,狭义相对论是关于时间、空间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如同许多宏大高深的理论,爱因斯坦建立狭义相对论时,着手的问题表面上也很简单,其中之一就是两个异地时钟的校准问题。为此,爱因斯坦严格定义了“事件”与“时空间隔”,并导出了不同惯性系之间的相对论变换式,即著名的洛伦兹变换。这些概念和推导看似平淡无奇,其蕴含的思想精髓却非同小可,因为它们已经将时间与空间联系为一个整体。由此,将该理论与经典物理学的理论体系划清了界限,更重要的是它摒弃了统治人们思想数千年之久的时空观念。
狭义相对论之所以给人石破天惊之感,主要在于由该理论导出的一系列前所未闻、极具颠覆性的结论。例如,相对论时空观之下的同时的相对性、空间距离的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等。又如,相对论力学明确指出了的质量与速度、质量与能量、动量与能量等物理量之间的密切相关性,以及物质运动的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等,这些问题在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中,均是不可想象的。其中,引人注目的质能方程式E=mc2,被誉为“爱因斯坦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 尽管狭义相对论与爱因斯坦的贡献密不可分,但科学家也普遍认同这一重要理论“不是某个人或少数天才的自由创造”。相对论的诞生同样有其时代背景和相应的理论诉求。19世纪末,经典时空观已出现了明显的危机和挑战: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已获成功,但电磁场方程组不符合绝对时空坐标的伽利略变换,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势不可挡。用爱因斯坦自己的话来说明当时的情形,“相对论的兴起??是由于旧理论中严重的深刻的矛盾已经无法避免了”。可是,当时由于狭义相对论远远超出常人的理解,甚至连庞加莱等顶尖科学家也难以接受——这倒也反衬出该理论的革命性。
即便对狭义相对论的怀疑不绝于耳,但迄今仍未有科学实验能将其证伪。相反,此理论被有效运用到许多领域,影响巨大。例如,用狭义相对论分析原子中的某些电子的运动,可以解释,为何黄金在常态下呈现出金色的光泽,为何水银在



常温下是液态。更广为人知的例子是质能公式,它的应用直接导致核武器的出现,同时也开启了人类的核能时代。 狭义相对论改变了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等一些最基本范畴,为研究微观高能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由此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来源,也使它成为一项划时代的科学理论。爱因斯坦连同狭义相对论都成为了具有传奇性的名字,他与狭义相对论的事例足以告诫后人,只要想象力无限,科学探索就无止境。
6 统计力学: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路德维希·玻耳兹曼、约西亚·威拉德·吉布斯,19世纪末
认识微观事物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把握对宏观问题的理解。这种简单还原论的思维,确实推动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分子、原子与基本粒子的研究表明,许多宏观现象可以从微观的层面予以解释。可是,当面对由微观“单体”构成的巨大而复杂的宏观物体,有时无法依据物质的微观性质做简单外推就能理解。例如,热力学常提到的温度,与杂乱无章的分子运动究竟是何关系?又如,用何种方法能有效处理微观单体的偶然性运动与宏观物体的必然性质之间的关系?此类问题,仅从“单体”的性质出发,并不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而统计力学用统计学的方法,能够从分子、原子水平阐明物质宏观性质,正是架设在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一座认知桥梁。
统计力学有3位最重要的奠基人,同时也是19世纪物理学界的“三巨头”——麦克斯韦、玻耳兹曼和吉布斯。他们的工作相互连贯,承前启后,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麦克斯韦首先推导了分子速度分布定律,并解释了扩散、导热和黏滞的现象。此定律表明,气体个别分子的速度的数值和方向是偶然的,但从大量分子的整体来看,分子的速度分布遵循统计规律。玻尔兹曼注意到麦克斯韦的此项成果,并做了大量的后续研究,将微观状态的数目与宏观状态的熵之间作了确定的联系。吉布斯完成了具有总结性质的《统计力学基本原理》,发展了统计力学的分析方法,提高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物理学的效力。“统计力学”这一名词也是源于吉布斯。
统计力学揭示了气体的压强、温度、内能等宏观量的微观本质,是物理学、化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一个基础性的理论成果。借助它,可以将分子结构性质与大尺度的热力、电磁等性质连接在一起。可以说,统计力学虽然对物体内部的“单体”有所“忽视”,却更强调集体效应,因而有时反而更能“深入到物体的内部”。举一个统计力学于寻常之处见不凡的有趣例子,布朗运动是花粉颗粒在液体中做的无规则运动,其机制困惑了科学家数十年。爱因斯坦和斯莫路科夫斯基先后运用统计理论建立的方程指明,花粉颗粒的随机运动,实质是它与做无规则热运动的液体分子碰撞所致。后来的实验不但证实了理论的推测,还直接证明液体分子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统计力学被认为是“理论物理中最完美的科目之一,因为它的基本假设是简单的,但它的应用却十分广泛”。它能够从微观粒子性质出发,导出宏观物质的性质和宏观运动所遵循的热力学定律、流体动力学定律和化学反应速率定律等,在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中都有广泛的运用。通过对数理统计学的成功引入,统计力学还让人们对复杂系统也有了全新的认识——系统的不同层次往往会呈现出全新的性质。因此,这座微观与宏观之间的桥梁,也是将研究对象从简单引向复杂的阶梯。
7 板块构造理论: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912年;约翰·图佐·威尔逊,20世纪60年代
人类对脚下的大地可能远不及对头顶的天空那么了解。或许正因为如此,当板块构造理论出现时,它对地球科学的影响以及对人类认识的冲击,丝毫不逊于其他重大科学发现,同时它的发展跌宕起伏,引发的争议也历久不衰。
准确地说,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种被广泛采用的全球构造理论。但其思想的种子,却生长于1912年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之中。在魏格纳之前,虽然已有学者注意到大西洋两岸海岸线具有高度的重合性,也发现了地壳与地幔的交界,但是魏格纳用系统的地质证据,大胆提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可不是传说中只靠看地图找灵感搞研究的书斋型专家,为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他在20年内三赴格陵兰极地探险考察,甚至最后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大陆漂移说认为,所有的大陆和岛屿曾经连为一体,在地球自转的离心作用与进动的影响下,才分裂形成了后来的大陆与海洋。然而,在传统地质学家的眼中,此种说法过于离经叛道。况且,这个学说尚未成熟,特别是对魏格纳关于驱动机制的解释提出质疑后,大陆漂移说很快就少有问津。
直至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研究、深海钻探、古地磁、地震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进展,大陆漂移说重回研究者的视野。威尔逊等人综合了大陆漂移、海底扩张、转换断层、岩石圈的消亡和地极游移等多种学说,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岩石圈被分成大小不等的若干板块。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很好地解释造山运动、火山、地震、成


矿、古地理和古生物分区等多种地质现象。板块之间的边界地带,往往也是地震带;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崛起、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都可归因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碰撞。受板块相互作用的影响,中国境内有若干规模不等的地震断层带,建房时应尽量避开它们,以减小地震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板块构造理论也丰富了对矿物来源和矿床形成条件的认识,人们已尝试用于指导油气勘探等找矿活动。
尽管对板块构造理论的质疑声仍持续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几乎冲击了地球学科的所有分支。甚至在对类地行星、卫星等天体的研究中,板块构造理论也有用武之地。科学的发展,使看似相距遥远的知识体系之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关联。
8 氧化燃烧理论:安托万-洛朗·德·拉瓦锡,17771778
彻底推翻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理论,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缜密的思维和恰当的方法。拉瓦锡氧化燃烧理论的确立和燃素理论的破产,正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人们很早就相信,物质的燃烧与其含有的特殊成分有关,这种神秘的“灵气”被称为燃素。燃素的有无和多寡曾被成功地说明木料或油脂的燃烧、金属的腐蚀和冶炼等许多化学现象。依据这种认识,金属可看作是灰烬与燃素的化合物,燃烧就是释放燃素、留下灰烬的过程,而木料和油脂等易燃物显然含有更多的燃素。当时的著名学者普利斯特里做了许多实验,论证了燃素理论的合理性。18世纪中叶前后,燃素理论逐渐被接受和认可,成为主流的化学理论。
拉瓦锡用一系列精巧的实验和理论推导,表明了自己对燃素理论的态度——既不盲从,也未情绪化地反对。1772年,他设计了钟罩实验,在密闭的容器里,硫、锡、铅或汞能够与空气反应,同时容器里的空气的体积减小约1/5,由此推断燃烧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有关。然后他证明,铅、锡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变成灰烬后,曲颈瓶连同灰烬的总质量与试验前一样,但是灰烬的质量却大于原先金属的质量。经精确称量,灰烬中增加的质量就是燃烧时空气中失去的氧气的质量。接着,他在实验中直接加热氧化汞,发现一种可以支持燃烧与呼吸的气体,也正是燃烧时空气中失去的气体,他称之为氧气。实验取得突破之后,拉瓦锡并未停步,他在 1777年和1778年连续发表《燃烧概论》和《酸性概论》,对燃烧进行了理论阐释:燃烧本质上是燃烧物氧化过程中发出光与热的现象,物质只有在氧气中才可燃烧,燃烧物在燃烧后增加的质量,等于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本无“燃素”。
懂得了氧化燃烧的道理,就容易理解一些日常现象。为促使燃烧,人们早就使用了鼓风装置,其作用在于不断输入氧气,并驱走阻燃的二氧化碳;即便在外界供氧近乎为零的一些特殊场合,只要提供含氧的助燃剂,同样可实现燃烧,炸药起爆或运载火箭在空间环境飞行皆是如此。反过来,控制燃烧的原理就是设法让燃烧物与氧气隔绝,这也是泡沫灭火器等装置的一个重要的消防原理。
氧化燃烧理论意义非凡。对拉瓦锡个人来说,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在此基础上他首次指出水是化合物,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深化了人们对变化纷杂的物质世界的本质的认识。对于近代科学来说,这是划时代的科学理论,它无可辩驳地解释了燃烧等许多化学现象,而与之相关的定量试验,不仅证实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还将化学带入到精密科学的研究阶段。
9 博弈论:约翰·冯·诺伊曼、奥斯卡·摩根斯顿,1944年;约翰·纳什,20世纪50年代
简单的博弈分析可以从二人在平等对局的相互策略来展开,就好比二人进行的棋牌游戏,彼此在利用对方的策略的同时,也不断调整自己的对抗策略。博弈论本质上是研究博弈过程中的决策或对策的理论。尽管该理论古已有之,但是它能被称为科学的理论,首功还是应归于冯·诺伊曼与摩根斯顿。1944年,二人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出版。在书中,作者不仅对冲突和决策进行了系统地数学分析,还尝试将博弈论用于经济学研究,由此奠定了这一理论的基础与应用价值。
博弈论的一个迷人之处在于,所研究的问题常常是一系列从现实生活状况高度抽象出来的游戏模型,引人入胜且发人深省。博弈论的发展也和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密切关联。广为人知的“囚徒困境”就是一例,该模型能够反映现实中个人最佳抉择与集体最佳选择之间的复杂情形。20世纪50年代,数学家纳什证明了“囚徒困境”问题的“均衡点”的存在,以此荣获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纳什的贡献被认为是博弈论的又一次标志性成果。
博弈论具有典型的学科交叉的特性,受其影响最大的学科是数学和经济学。该理论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和标



准分析工具之一,影响了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迄今,诺贝尔经济学奖已先后至少有6次颁给了与博弈论有关的研究者。除经济学之外,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许多领域,博弈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普通的爱好者,可以借助博弈论获得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视角。举个例子,公共福利的供给也可看作一个“囚徒困境”问题,如果个体的选择都是不出钱、不愿为共同福利付出,那么最终结果就是,所有人的福利都不能提高。又如,拍卖也是博弈论研究的一个经典问题,博弈论能够很好地描述竞拍者的人数,以及彼此拥有的信息量的多寡和信息质量的高低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博弈中的出价策略。类似地,货币政策、商业谈判、军备竞赛等,也都是博弈论可一展身手的场合。
回到开头提到的问题,博弈现象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但博弈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冯·诺伊曼出众的才华有关。这位“计算机之父”同时精通数学、物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学术视野极其开阔且触类旁通。博弈论是观念史上最匪夷所思的理论之一,因为它表明,人类的行为,尤其是此前看似不可捉摸的决策行为,依然可以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确定性的分析。
10 信息论:克劳德·香农,1948
信息,对于当今处于“信息大爆炸”的人们都不会感到陌生。可是,信息究竟是什么?可否度量?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如何有效、可靠、安全地构建一个通信系统来处理信息?这些问题的回答都得益于美国数学家与工程师香农于20世纪中叶提出的信息论。香农定义了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信息熵,以衡量信息的不确定性,并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严格阐述了通信的基本问题,如信息的量化与编码。在此基础上,他与合作者针对通信系统的极限性能等问题,又进一步将他的理论概括成经典信息论的基石——香农三大定理。因为对信息理论的奠基性的贡献,香农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信息论之父”。
事实上,香农创立信息论绝非凭空而来,而是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并且与他本人所深受的时代影响也不无关联。信息熵这一核心概念的提出,直接受到20世纪20 30年代奈奎斯特和哈特利等人的研究影响,而熵这一观念及其分析方法的建立更可追溯到19世纪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和吉布斯对统计力学的天才工作。香农运用的数理统计学在20世纪前半叶获得迅猛发展,许多方法已趋于成熟。莫尔斯电报、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密码学所受到的重视等,这一系列信息技术与工具的产生,构成了信息论诞生不可忽视的前提。如果再考虑到香农本人的一些际遇,例如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机会与著名的科学家图灵在密码学方面进行合作,与奈奎斯特同在贝尔实验室工作,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顶尖科学家的交流,这些都是促成香农信息论诞生的有利的外在因素。 信息论理论的建立直接推动了信息的度量、可靠通信、无损与有损数据压缩等应用的发展,对后来计算机、通信等学科的发展与运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在生活中信息论的应用也屡见不鲜,DVDMP3等数据标准,以不同形式解决了信息有效压缩、存储、可靠传输、复原等问题,且已广为接受。平常上网收发信息或网购用到的数据加密,以及当前大行其道的3G4G移动通信系统,它们的理论基础也是信息论。在信息化时代,信息论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借助信息论,人们不仅对信息的本质有越来越深刻的理解,而且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人甚至提出,信息是与物质、能量相提并论的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信息论有可能发展成为最重要的科学基础理论之一。今天,我们不论如何强调这一理论的价值都不为过。
在有的人心中,对上面的排序或许有不同的意见。的确,“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西格弗里德的原文在网上刊出不久,陆续有读者在网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西格弗里德自己也用戏谑的口吻说:“难以相信,量子理论只排在老三的位置”。而信息论之所以排名垫底,他觉得仅仅因为在它之前“没有什么命可让它去革”。抛开排名与英雄谱,更多的人会冷静地想,宇宙包罗万象,万物复杂多样,也许没有一个能够统摄整个科学的最终理论,各种理论都有一席之地,不同领域之间的理论,更不是非此即彼。所以,上述的十大理论,真的没有显示出,在科学理论之间存在一个“井然的秩序”。
也有人会认为,最具革命性的科学理论何止十个!还有人会问,照此标准,既然有日心说,为何没有更具革命意义的牛顿力学?提到相对论,怎能不单列此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此后的大爆炸学说?与信息论同样新颖,影响面也很广的还有控制论;只有进化论,没有基因理论,似乎不完整,最好还应算上微生物学和免疫学……这些意见都很好,不过,我们就只谈十个吧。
值得注意的是,革命性的科学理论不等同于科学革命。首先,科学革命一般指一个或几个大的学科发生的巨大转变,例



如,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导致的物理学革命、进化论引起的生物学革命等。但是,博弈论的出现,往往不说成发生了数学革命或经济学革命,尽管理论本身是革命性的。其次,科学革命常常同时还包括方法、手段或工具的革命,而不仅仅只是理论革命,这些方法、实验和考察等对理论革命至关重要。
当然,任何科学理论不论看上去多么超前,都离不开其时代背景,革命性的理论更是时常具有总结以往的“集大成”的特征,而他的创建者也因此成为了某领域的集大成者。套用著名集大成者——牛顿的名言,他们都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然而,几乎每项事例也表明,巨人同时也站在一些普通科学家——“矮子”的肩膀之上。巨人与“矮子”,都为科学理论与科学革命做了贡献。这本是不该回避的事实。





10、大爆炸理论
标准释义:大爆炸是描述宇宙诞生初始条件及其后续演化的宇宙学模型,其得到了当今科学研究和观测最广泛且最精确的支持。目前一般所指的大爆炸观点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当有谁想要试着触碰一下深奥的科学理论,那么,从宇宙下手就对了,而解释宇宙如何发展至今的大爆炸理论就是最好选择。这条理论的基础架构在埃德温·哈勃、乔治斯·勒梅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以及许多其他人士的研究之上,该理论说白了,就是假设宇宙开始于几乎140亿年前的一次重量级的爆炸。当时的宇宙局限于一个奇点,包含了宇宙中的所有物质,宇宙原始的运动——保持向外扩张,在今天仍在进行着。
大爆炸理论能得到如此广泛的支持,离不开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的功劳。他们架设的一台喇叭形状的天线,接收到了一种怎么都消除不掉的噪声信号,那就是宇宙的电磁辐射,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正是最初的大爆炸使得现在整个宇宙都充满了这种可以检测到的微弱辐射,对应温度大约为3K 9、哈勃定律
标准释义:来自遥远星系光线的红移与它们的距离成正比。该定律由哈勃和米尔顿·修默生在将近十年的观测之后,1929年首先公式化,Vf=Hc×D(远离速率=哈勃常数×相对地球的距离其在今天经常被援引作为支持大爆炸的一个重要证据,并成为宇宙膨胀理论的基础。
这里涉及一个前文提到的人,埃德温·哈勃。此人对宇宙学的贡献值得让人来回溯下他的事迹:20世纪20年代呼啸掠过、大萧条蹒跚而至的岁月里,哈勃却演绎了突破性的天文研究——他不仅证明除了银河系外还有其他星系的存在,还发现了那些星系正以远离银河系的方向运动,而他公式中的远离速率就是星系后退的速度,哈勃常数指的是宇宙膨胀速率的参数,而相对地球的距离主体也是这些星系。但据说,被尊为星系天文学创始人的哈勃本人却非常不喜欢“星系”一词,坚称其为“河外星云”。
随着时间流逝,斗转星移,哈勃常数值也发生着变化,但这并没很大关系。重要的是,正是该定律帮助量化了宇宙各星系的运动,推算遥远星系的距离。而“宇宙是由许多星系组成”的概念的提出,以及发现这些星系的运动可以追溯至大爆炸,它们都使哈勃定律就像同样以此人命名的天文望远镜般著名。 8、开普勒三定律
标准释义:即行星运动定律,由开普勒发现的行星移动所遵守的三条简单定律。第一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第二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第三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围绕着行星的运行轨道,尤其是它们是否以太阳为中心,科学家与宗教领袖以及自己的同行进行了长达数个世纪的争斗。16世纪时,哥白尼提出了在当时引发巨大争议的日心说理论,认为行星是以太阳而不是地球为中心进行运行的。此后第谷·布拉赫等人也相继有所论述。但真正为行星运动学建立明确科学基础的,是约翰内斯·开普勒。
开普勒于17世纪早期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描述了行星是如何围绕太阳运动的。第一定律,又被称为椭圆定律;第二定律,又被称面积定律,换句话解释该定律,就是说如果你连续30天跟踪测算地球与太阳之间连线随地球运动所形成面积,就会发现不管地球在轨道的哪个位置,也不管何时开始测算,结果都是一样的。至于第三定律,也称调和定律,它使得我们能够建立起一个行星轨道周期与距太阳远近之间的明确关系。比如金星这样非常靠近太阳的行星,就有着比海王星短得多的轨道运行周期。正是这三条定律,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 7、万有引力定律
标准释义:牛顿的普适万有引力定律表示为,任意两个质点通过连心线方向上的力相互吸引。该引力的大小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两物体的化学本质或物理状态以及中介物质无关。该理论能够由一个已经写进今天高中物理课本的公式进行表述:F=G×[(m1m2/r?2;] 尽管今天人们将其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当艾萨克·牛顿在300多年前提出万有引力学说的时候,无疑是当时最具有革命性的重大事件。牛顿提出的理论可以简单表述为:任何两个物体,不管各自质量如何,相互之间都会发生作用力,而质量越大的东西产生的引力越大。公式中,F指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用“牛顿”作为计量单位;m1m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者之间的距离;G是引力常数。



这是多种实践条件下都相当精确的定律,但物理学发展至今,人们已经知道牛顿对重力描述的不完美性。然而,该定律仍不失为迄今所有科学中最实用的概念之一,它简单、易学、且涵盖面很广,以至于在广义相对论初问世的一段时间内都甚少有人问津。更有意义的是,万有引力定律让渺小的人类获得了计算庞大星球之间引力的能力,并且在发射轨道卫星与测绘探月航线等方面尤其有用。 6、牛顿运动定律
标准释义:牛顿第一定律为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建立起物体质量与加速度之间的联系;牛顿第三定律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还是牛顿。每当我们谈论起这位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总不由得从他最著名的力学三大定律开始。因为这些简洁而优雅的定律,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简单理解三大定律的意义,其第一条就让我们知道,滚动的皮球之所以能够在地板上运动,必定是受到外力的推动。这外力可能是与地板之间的摩擦,也许是小孩子踢出的一脚。第二定律以F=ma这个公式表述,同时也意味着一个具有方向性的矢量。那个皮球滚过地板时,因为加速度的原因,获得了一个指向滚动方向的矢量。通过它便能够计算出皮球所受到的作用力。第三定律相当简洁,也最为人们所熟知,其意思无外乎,用手指随便戳戳哪个物体的表面,它们都将用同等的力量进行回应。 5、热力学三定律
标准释义: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也就是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第二定律有几种表述方式,其中之一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第三定律,在热力学温度零度(T=0时,一切完美晶体的熵值等于零。
英国物理学家和小说家查尔斯·珀西·斯诺曾经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论述:“不懂得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非科学家,就像一个从没读过莎士比亚的科学家一样。”斯诺的言语意在批评科学与人文之间“两种文化”的隔绝与分裂,但却无意中在文人圈里“捧红”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其实,斯诺的论述确实强调并呼吁人文学者都应该去了解一下它的重要性。
热力学是研究系统中能量运动的科学。这里的系统既可以是一台发动机,也可以是炽热的地核。斯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其精简成为以下若干条基本规则:你赢不了、你无法实现收支平衡、你无法退出游戏。
该如何理解这些说法呢?首先来看所谓的“你赢不了”斯诺的意思是指既然物质与能量是守恒关系,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我们无法实现一种能量形式到另一种的对等转换而不损失一部分能量。就像如果要发动机做功,就必须提供热能一样。即便是在一个完美极致的封闭空间中,部分热量依然将不可避免地散逸到外部世界中去。
而这就引发了第二定律——你实现不了收支平衡。鉴于熵的无限增加,我们无法返回或保持相同的能量状态。因为熵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区域流动。而有熵的存在,也是永动机不可能出现的原因。
最后是第三定律——无法退出的游戏。这里要涉及到绝对零度,即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温度,一般指零开尔文(零下273.15摄氏度或零下459.67华氏度。第三定律的表述为,当系统达到绝对零度时,分子将停止一切运动,即没动能,熵也能达到理论上的最低值。但现实世界中,即使在宇宙的深处,达到绝对零度也是不可能的。你只能无限地接近所谓的终点。 4、阿基米德定律
标准释义:物理学中的阿基米德定律,即阿基米德浮力原理,是指浸在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流体作用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流体的重力,这个合力称为浮力。数学表达式为:F=G
关于阿基米德是如何发现浮力原理这一物理学重大突破的,有着一个绘声绘色、孩子们都耳熟能详的传说:阿基米德某次洗澡的时候,看到浴缸里的水会随着自己身体的浸入而上升,便受到启发开始了思考。而当他最终确定发现了浮力理论之后,这位古希腊最伟大的哲人一边兴奋地大喊“找到了!找到了!”,一边裸露着身体狂奔在锡拉丘兹城的大街小巷。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的古老发现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人类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根据浮力原理,施加在一个部分或整体淹没于液体中的物体的作用力,等于该物体液内体积所排出的液体重量。这对于计算物体的密度,进而进行潜艇和远洋轮船的设计建造,具有关键性意义。 3、进化与自然选择
标准释义:进化,即演化,在生物学中是指种群里的遗传性状在世代之间的变化。自然选择也称为天择,指生物的遗传特征在生存竞争中,具有了某优势或某劣势,进而在生存能力上产生差异,并导致繁殖能力的差异,使得这些特征被保存或是淘汰。



既然我们已经建立起关于宇宙何以从无到有,以及物理学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若干基础概念体系,下一步便可以开始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形式问题,即我们是如何成为今天这番模样的。
我们知道,基因是会复制给下一代的,但基因突变会让其情况出现变化,这种变化了的新情况,可能随着物种迁徙等在种群中传递。
那么按照当今大多数科学家的观点,所有地球生物曾经拥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部分开始进化成为特征鲜明的特定物种。久而久之,生物多样性便逐渐在所有有机生物中增加与扩展开来。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基因突变等变异机制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一直发生着。而每一阶段的这些细节变化都会通过世代的遗传而得以保留。相应的,生物种群也因此发展出了不同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往往能够帮助生物更好地繁衍生存下来。比如棕色皮肤的青蛙,显然比其他颜色的同类更适宜以伪装的方式在泥泞的沼泽地区生存。这便是所谓的自然选择。
当然,对于进化与自然选择理论,我们还可以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生物范围。但是达尔文在19世纪提出的“地球生命丰富的多样性,来源于进化中的自然选择”,无疑依旧是最基础和最具开创性的。 2、广义相对论
标准释义:引力在此被描述为时空的一种几何属性(曲率而这种时空曲率与处于时空中的物质与辐射的能量—动量张量直接相联系,其联系方式即是爱因斯坦的引力场方程(一个二阶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组
对于任何一个不曾学习或研究它的人来说,广义相对论的标准释义看了和没看一个样。因为它在解释该词条时,至少又用4组不被人理解的词汇。
它的内涵和外延涉及甚广,似乎非论文形式不能描述。在此,我们且看看被称为现代引力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的广义相对论在论什么。作为比牛顿万有引力更具有一般性的理论,质量还是一个决定引力的重要属性,但是不再是引力的唯一来源。 在爱因斯坦这里,引力已不再是牛顿所描述的一种力,甚至可以说,已没有了原来引力的概念。因为爱因斯坦把它看成物体周围的时空弯曲,以前所说的“物体受引力作用所作的运动”,被归结为物体在一个弯曲时空中,沿短程线的自由运动。 如果让“弯曲时空”的概念更明朗化些,可以想象环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里的宇航员,对他们而言,他们是按直线方式在太空中飞行,但实际上航天飞机周围的时空,已经被地球的引力所弯曲,这使航天飞机成为又能向前飞行又能围绕地球转的物体。
按美国相对论研究的首席专家约翰·惠勒解释,这种所谓时空的几何属性可以这样概述: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因而,其可以展现出宇宙星光受大天体影响的弯曲方式,并且为研究黑洞奠定了理论基础。 1、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标准释义: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表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指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粒子的质量乘以速度不可被同时确定。
“测量!在经典理论中,这不是一个被考虑的问题。”《量子物理史话》如是说。
那是因为在经典物理学里,你、我——或作为观测者的任何一人,对这个等待被测量的客观物体是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以致可忽略不计的。那时就算我们弄不懂个中道理,也不妨碍原理待在那,等着我们慢慢参详。
但现在就要踏入量子世界的魔潭了,此处我们作为观测者会给实验现象带来一定的扰动,因此如果测一个电子的动量,所得值只是相对你这个观测者而言的。微观世界中,要以“概率”来论——所谓上帝掷骰子。
当年的华纳·海森堡就在此中有了突破性的发现——人们无法同时得到粒子的两种变量精确信息,哪怕再精密的仪器都不行。具体讲,你或者可以准确地知道电子的位置,但无法同时知道其动量,或者反之,得此失彼。而类似的不确定性也存在于能量和时间、角动量和角度等许多物理量之间。
或许你没明白这件事的诡异性。就像之前提到的,量子世界里的量既然是相对性,那只要它存在,就应该可以被测量出来;既然无论如何不能测量到,那它就不复存在。
因此,在你没确定测量这个物理量的手段的时候,谈论它毫无意义。一个电子的动量,只有当你测量时,也才有意义。 这更像是一个哲学话题了。而“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与其说是实验中发现的,倒不如说是海森堡和他老师玻尔等人讨论出来的。
到了玻尔发现电子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双重性质(量子物理的柱石,波粒二象性,当我们测量电子的位置时,我们将其当作粒子,波长不定;而当我们要测量动量时,我们将其当作波,知道波长的量值却失去它的位置。



即便你现在无比混乱,这依然没什么大不了的。玻尔的名言就是:“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困惑,那他一定没有理解量子论。类似的话费曼也说过。所以我们没啥好郁闷的,爱因斯坦和我们一个状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676b3d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22.html

《1 在人类知识演进的历史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