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 党课讲稿(16页)

发布时间:2020-04-16 16:30: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党课讲稿)

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常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板块,以2019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例:第一个重要板块是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以及遇到的问题;第二个重要板块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第三个重要板块是部署2020年经济工作,同时部署未来经济工作如何开展。下面,我就按照这三个重要板块对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介绍。

一、2019年中国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

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2019年中国经济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其一,稳增长。2019年我国GDP总量是99万亿元,相比于2018年的92万亿元,增加7万亿元。“7万亿元”这个数字对于老百姓来讲可能比较遥远,举个例子,2019年浙江省GDP突破6万亿元,也就是说,我国2019年GDP总量比2018年增加的7万亿元的增量,比2019年浙江省全年GDP总量还要稍大一些。这是我国在2019年GDP总量增长上取得的成绩。

其二,稳外贸。虽然2019年我国出口增速比2018年有所下滑,但这是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尤其是在全球外部需求降低、欧洲经济衰退和世界银行不断下调经济增长预期的背景下,从人民币计价角度来看,我国出口仍然取得了一定正增长。最重要的是,我国全球出口市场份额稳定,甚至比2018年略有增长,这是中国出口竞争力表现出的相当强的一种稳定态势。

其三,稳金融和稳预期。从中国的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来看,上证指数在2019年初为2400点左右,到2019年末已经在3000点波动,涨幅为25%左右。从同一时期来看,中国的股票市场涨幅在全世界位居靠前。在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19年中旬经历贬值的压力以后,在2019年末出现了明显的升值趋势。为什么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企稳?因为有资金持续流入。从股指和人民币汇率来看,金融市场的信心在不断恢复。

其四,稳外资。稳外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国外资金在中国的证券投资;二是外商直接投资,也就是在中国实体经济的投资。首先看证券市场。2019年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866亿美元,净增持上市股票413亿美元,合计达到1280亿美元。这一数据表明,境外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有一定的信心,而且比较看好中国未来的发展。其次看外商直接投资。2019年1至10月,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407家;实际使用外资75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外资的不断流入也体现了境外投资者和外商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信心,这是稳外资方面取得的成绩。

第二,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精准脱贫成效显著,金融风险有效防控,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金融风险有效防控具体表现在哪里?从2010年前后一直到2015年,中国宏观杠杆率持续较快上升,这也是我们强调金融风险要去杠杆的一个大的背景。到2019年6月,宏观杠杆率高速增长势头已经得到初步遏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数据,2012年至2016年期间,中国实体经济的宏观杠杆率每年上升幅度都在10个百分点以上。2011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为177.2%;2016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已经达到240.2%,5年间上升了63个百分点。2017年以来,这种势头得到了遏制,宏观杠杆率的上升明显趋于缓和。2019年三季度末,中国宏观杠杆率为251.2%,过去近3年间温和上升了11个百分点,宏观杠杆率趋稳。也就是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我国宏观杠杆率得到稳定,这是非常重要的成绩。

第三,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第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

第五,“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度符合预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以上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9年中国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的总结。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9年以来,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因此我国在2019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

二、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

当前,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重要成绩,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我们在看到不利因素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有利因素。

第一,国内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国内外面临的风险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其一,经济下行压力。2019年一季度到四季度GDP同比增长分别为6.4%、6.2%、6.0%、6.0%,从四个季度的数据来看,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其二,总需求低迷下的通胀压力。以前,在经济增速下滑的情况下,伴随的应该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步物价水平下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上CPI通胀率下降,应该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和宽松财政政策。但目前这个局势要比一般情况下更为复杂,出现了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猪肉价格因素的推动,所以CPI在2019年11月、12月都同比上涨4.5%,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一些影响。因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面临着一些约束和掣肘,当然我们可以使用结构性政策进行应对,而且从理论上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地关注非食品和非能源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实际上如果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从2019年全年来看,通胀率一直是下降走弱的,这表明我们的总需求是偏弱的,与前面讲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一致的。

其三,从国内需求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三驾马车包括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其中,房地产投资在2019年表现得相对比较强势,而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相对比较低迷,这也表明市场主体的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从消费来看,汽车销量从2018年开始萎缩,甚至出现负增长,到2019年虽然汽车销量同比增速负增长的下滑势头得到一定遏制,但这是因为2018年下半年汽车销量基数比较低,所以2019年下半年的汽车销量开始出现一些回暖,但总体上与固定资产投资一样,都显示出比较疲弱的状态。这是经济下行压力在总需求端的一些表现。

其四,从外部需求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增速在2019年都明显放缓。从2019年初开始,世界银行多次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企业投资信心下降,我国全球出口市场的蛋糕在萎缩,在这一背景下,虽然我国出口增速很低,但是仍然维持了贸易份额的稳定。

第二,国际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有哪些?比如英国“脱欧”和贸易摩擦,贸易摩擦不仅包括中美贸易摩擦,还包括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不同程度的贸易摩擦,这些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产生了冲击,也对全球产业链布局、企业投资者信心产生了冲击。我们看到,从2019年延续到2020年,欧盟以及美国、日本的经济仍然在下行探底过程中,因此我国外部需求环境不是非常乐观,虽然出口有一些复苏迹象,但是对发展势头的确立还需要一些时间进行跟踪观察。

第三,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有利因素。

在客观、冷静、清醒地分析风险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有利条件。其一,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其二,我们有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其三,我们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其四,全党全国坚定信心、同心同德,一定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

在上面讲的四点有利条件中,我要着重强调第一点,就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我国2019年四季度GDP增长6.0%,与三季度GDP增长持平,止住了GDP增长下滑态势。此外,其他月度数据以及企业家信心、金融市场指标等在2019年底出现了回稳、回暖。

二是从工业增加值来看,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从2019年四个季度的工业增加值增长数据来看,呈先下降、后上升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4%,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增速为14.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速为9.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也都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此可见,在新旧动能交替的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要看到很多高技术、新技术行业部门发展得非常快。

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工业新兴产品快速增长。3D打印设备、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高温合金、充电桩、城市轨道车辆等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新兴产品高速发展,增速达到32.6%—155.2%,智能手表、服务机器人、智能手环等智能化消费产品增速分别为101.7%、38.9%、36.8%,这些新的增长点已经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支撑作用。

三是从外部和内部需求来看。首先从外部需求来看,虽然外部需求在2019年呈现出收缩现象,在2020年仍然面临一定压力,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外部市场环境的有利因素。从政策角度来看,欧洲以及美国、日本的经济领先指数不断走弱,与此同时他们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在宽松,尤其是欧洲和日本的宽松政策是超预期的,在负利率情况下,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仍然实施进一步的宽松货币政策,而美联储在2019年上半年停止加息,到了2019年下半年转向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的外部政策环境变得更加宽松,这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我国面临的外部需求,出口市场规模正在企稳;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也将企稳。因此,2020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上要好于2019年。2019年12月,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美方将履行分阶段取消对华产品加征关税的相关承诺,实现加征关税由升到降的转变。这对于企业投资和出口等方面都会产生正面作用。以上是我国经济面临的有利条件,在经济结构和外部需求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

三、2020年中国经济工作思路和部署

(一)2020年的重要意义

2020年有三个重要意义:第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第二,2020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第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二)2020年中国经济工作指导思想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

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怎么稳?要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怎么进?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稳”和“进”的阐述。

(三)在经济工作中形成的重要认识

此外,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了我们在工作中形成的四点重要认识:一是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二是必须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经济治理方式,加强全局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三是必须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蛰伏的发展潜能,让各类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四是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下面我就第一点重要认识展开讲解。

“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过去,很多人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总需求调控是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但是从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这句话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两者并不矛盾,并且还特别强调“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5年末提出后,其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和贯彻执行。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此可见,在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适度扩大总需求两者就是放在一起的,可见二者并不矛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5年末提出后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几个阶段。具体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2016年和2017年以“去产能”为工作重心,2018年和2019年则以“去杠杆、防风险”为首要任务。从201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补短板阶段。那么,“补短板”和“去产能、去杠杆”的区别是什么?无论是“去产能”还是“去杠杆”,都是在做减法,而做减法很痛苦。在去产能中,很多企业被关停并转;在去杠杆中,很多金融机构面临重大风险。总体来看,我们在去产能和去杠杆的过程中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也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可以看到,去产能在2017年取得了决定性成绩;去杠杆和防风险在2018年和2019年取得关键进展,与此同时,我们开始面临新的政策环境,国内来看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上看是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在这一背景下要继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如何“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如何将供给端的改革和需求端的总需求调控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下面我们展开讲一下。

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了2020年的重点工作。其中,在宏观调控部分提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要同消费、投资、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合力,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可见,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三大领域,将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切入点和契合点。这些领域的投资,短期来看有利于总需求的拉动,长期来看能够形成新的供给能力,并释放一些被抑制的需求这就需要同时认真领会四个重要认识中的其他方面,必须加强全局观念,也要防范风险,在不断扩大投资的过程中强调投资回报率,对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仍然要提高警惕。

在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短板三个领域,要怎样展开工作?

其一,在先进制造业方面,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推进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同时,要健全体制机制,打造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这一点非常重要,政府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升级,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以巩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身有破有立。破是去产能,淘汰过剩、落后、过载产能;立是补短板,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产业的短板。而在去产能已经取得历史性进展的背景下,先进制造业就成为补短板的重要方向。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尽管目前有缓和迹象,但科技领域,尤其是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卡脖子风险,仍不容忽视。因此,不论是从发展阶段而言还是从国际形势来看,发展战略性产业、鼓励先进制造业发展都刻不容缓。结合当前我国面临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要做加法,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将成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重要切入点。

其二,在民生建设方面,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两方面思路:一是要发挥政府作用;二是可以依靠市场机制解决一部分问题。从政府角度看,要发挥政府作用保基本,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做好关键时点、困难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从市场角度看,要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的优势,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根据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政府需要在以下领域发挥作用:一是要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二是要加快补齐民生短板,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问题。三是要兜住基本生活底线,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挥市场供给灵活性优势的方面包括:深化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领域市场化改革和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多层次多样化供给能力,更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民生建设中除了参与主体可分为政府和市场之外,也需要推进高质量发展。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体育健身产业市场化发展。从经济工作全局来看,民生建设、民生保障工作的有力推进,将有助于产业升级、消费升级。

其三,在基础设施方面,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加强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等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短板领域的建设,既离不开财政、货币政策的支持,也需要与区域、产业政策形成合力。根据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2020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今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将成为上述工作的重点内容。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

总体来看,先进制造业、民生建设、基础设施三个重点领域的补短板、强弱项,符合新发展理念,有助于解决经济建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有利于找到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契合点。这一方面给总需求端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具体抓手;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补短板问题的解决。这些措施有利于释放国内的市场潜力,发挥我国具有庞大市场规模体量的优势,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潜能。

(四)中长期的改革开放措施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具体要如何做?2020年1月,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主要内容包括扩大进口、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加强汇率政策协调等。在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后,可以看到中美在关税领域的摩擦有明显缓解,但是另外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不仅局限于关税领域,同时还包括科技、技术领域以及和军民两用技术相关的一些安全领域。

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来看,全球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中美贸易摩擦也分别对应这三个阶段的全球化。第一个阶段是商品在全世界的跨境流动、跨境消费,它对应的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是关税壁垒。第二个阶段是跨境资本流动,它对应的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不仅仅局限于关税,还跟市场准入、产业政策、补贴政策等密切相关。第三个阶段是跨境信息流动,与跨境信息流动相关的新技术包括互联网科技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对国家安全边界也有很大冲击,为什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一方面是民用技术,另一方面又和军用技术、国家信息安全紧密相关,而目前全世界的技术监管规则和标准对这些技术的军用、民用用途还缺乏管控。在此背景下,不管是美国的军民两用技术,还是中国的军民两用技术,对国家潜在的安全冲击是存在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由于跨境信息流动和军民两用技术界限模糊,就要求国与国之间的互信程度相应地提高。目前,中美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暂时缓解了跨境关税协调问题,但在其他领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要做好准备。

如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继续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对外开放方面,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并强调了以下内容: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要降低关税总水平;发挥好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推动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健全“一带一路”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加快多双边自贸协议谈判。

此外,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着眼于如何推进2020年经济工作,还在解决短期问题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推动中长期发展。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切实把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79f8760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7.html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 党课讲稿(16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