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发布时间:2020-04-26 19:14: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二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二)数学思考:

体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获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理解;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

学法:阅读、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姚明受伤事件引入。

师:火箭队最近取得了20连胜,姚明参加了前面的12场比赛,是球队的顶梁柱。

(1)连胜的第12场,火箭对公牛,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师:能用方程解决吗?列出来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连胜的第1场,火箭对勇士,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进了几个球吗?(罚进1球得1分,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

这个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吗?,你能列出方程吗?

设姚明投进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3)在雄鹿队与火箭队的比赛中易建联全场总共得了19分,其中罚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别投进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设易建联投进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______。

师:对于所列出来的三个方程,后面两个你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吗?你能给它们命一个名称吗?

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际问题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点燃学习新知识的火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而且会学乐学。)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师: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翻开书本,请同学们把这个概念划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和我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师:根据概念,你觉得二元一次方程应具备哪几个特征?

活动:你自己构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快速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x2+y=0 y=2x+4

2x+1=2-x ab+b=4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项的次数的思考,进而完善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子的活动去把项的次数形象化。)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师:前面列的两个方程2x+y=36,2x+3y=16真的是二元一次方程吗?通过方程2x+3y=16,你知道易建联可能投中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师:你是怎么考虑的?(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得到xy的值的,怎么证明自己的这对未知数的取值是对的)

利用一个学生合理的解释,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让学生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其记法。(学生看书本上的记法)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取值,猜xy的值,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本质: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取值。引导学生看书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记法上体会一对未知数的取值的真正含义。)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对于2x+3y=16,你觉得这个方程还有其它的解吗?你能试着写几个吗?

师:这些解你们是如何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目的有三个: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检验一对未知数的取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其次是让学生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最后让学生感受如何得到一个正确的解:只要取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就可以代入方程算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也就是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

如何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已知方程3x+2y=10

(1)当x=2时,求所对应的y的值;

(2)取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数作为x的值,求所对应的y的值;

(3)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4)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

(5)当x=-2,0时,所对应的y的值是多少?

(6)写出方程3x+2y=10的三个解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再从他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复步骤中提炼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把它与原方程比较,把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一个方程计算会更简单,形成正迁移,引导学生体会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实质是解一个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大显身手:

课内练习第2题

梳理知识,课堂升华

本节课你有收获吗?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感想吗?

3.作业布置

必做题:书本作业题 1、2、3、4

选做题:书本作业题 5、6

设计说明

本节授课内容属于概念课教学。数学学科的内容有其固有的组成规律和逻辑结构,它总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作为核心和逻辑起点,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概念是数学课程的核心。只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才能理解数学。二元一次方程作为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二类方程,形成概念并不难,关键如何理解它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采用先让同学自己试着下定义,然后与教材中的完整定义相互比较,发现不同点,进而理解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这句话的内涵。

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解——不止一个解——无数个解的渐进过程,感受到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并不能求出一对确定的未知数的取值,从而让学生产生有后续学习的愿望。

在讲授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时候,采用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流程,以期突破难点。首先抛出问题这几个解你是如何求的,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二元一次方程;其次学生归纳先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代入原方程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师引导回到二元一次方程,假如x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方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谁的一元一次方程,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原来的二元一次方程;最后代入求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等号右边的那个算式,体会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求值过程中的简洁性,强化这种代数形式。另外,在引导学生推导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中,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和转化思想。

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含义;

(2会检验一对数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通过辩一辩填一填”“试一试做一做,加深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的理解;并使学生初步了解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既体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又体现知识的应用过程,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的事例、关心他人,培养一种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

难点是利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简单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和手段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年级学生的心理及思维发展的特征,在教学中选择激趣法、讨论法和总结法相结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互动关系,营造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练习巩固各个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增强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问题1:假设你们每人手上有一根长20cm的铁丝,将这根铁丝首尾相连围成一个正方形,围出来的正方形都完全一样吗?

问题2:同样用这根20厘米长的铁丝,首尾相连围成的长方形都完全一样吗?你能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表示吗?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情境复习旧知,真正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

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

问题3:前面两个问题中都存在二元一次方程f738f94df6d162d219416291333e9a6d.png,为何围成的长方形有无数种情况,而围成的正方形只有一种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两个问题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f738f94df6d162d219416291333e9a6d.png919860b52317a584e5de6f3257631d16.png同时满足时,存在解的唯一性的过程,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成做铺垫。

问题4:你能否通过增加一个条件,使同学们围成的长方形都完全一样吗?希望大家能增加更多不同类型的条件。

【设计意图】

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通过该开放性问题让学生真正感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

通过此问题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操作形式】

学生先思考,再分组合作,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引导,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教师备用:52dad8b07ca4403dcbbdf65345a403e4.png

巩固概念

请在下列方程中选出两个方程,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

cd57d5a9273fd9a218c83d8de4fdc081.png

问题5:你怎么能肯定,你所增加的一个条件就一定使长方形确定下来了呢?

【操作形式】

通过问题的解决,导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定义;

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环节二 变题训练巩固新知

比一比,赛一赛

1方程组bc56993daa22cd79ec29bcafba05bdd5.png的解是( )

Ad618d0ec7a322b071a0959ab83a495e3.png B5192c4245403d97ef3dcab4caab46510.png C4110b0c865b6c93d23a514db6db05c41.png D661c7f7ef41f411a229ac37139346bbb.png

2.下列哪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b2016a60f3d6352463984df49f45414a.png

A43b1bdba5e809c4a33e5235ff2000ca2.png B02b23b2c2f8204552b28ca1cf07b894c.png C34d3d04f24b267145335ab1a368477bf.png D24061ff7839bcf8a4cc064ca415a7fdd.png

3.你能通过下列表格的填写找到二元一次方程组13e12eb4e33e02c78af74559a0705545.png的解吗?

环节三 感受生活运用新知

小聪全家外出旅游,估计需要胶卷底片120张,商店里有两种型号的胶卷:A 型每卷36张底片,B型每卷12张底片。小聪一共买了4 卷胶卷,刚好有120张底片,如果两种胶卷分别买x卷和y卷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并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求出A型和B型胶卷的数量

【设计意图】

让学生继续体验对于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可以列方程组来解决;

让学生再次经历列表尝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在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之后,进一步追问:你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出A、B两种型号的卷数吗?

环节四 总结回顾梳理新知

每位同学自己写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_____________;(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为什么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你有什么方法找到这个方程组的解

备用:

1.请编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得此方程组的解为f75cfb28cfd89b95f69ca7e896b42ac9.png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8c32ccdb7cfffbf24690b9b6ae51489c.png的解为f75cfb28cfd89b95f69ca7e896b42ac9.png,则a=_____b=______

环节五 作业布置

数学作业本(1)号本42节

课本A、B组练习

设计说明:

1本节课设计充分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通过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设计一些由易到难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去探究在看得见,摸得着的长方形拼折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兴趣,提炼数学的本质

2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在围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比过程中,逐渐提炼出方程组的形成思想,并和学生一起概括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通过让学生添加形成长方形的条件,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中体会出方程组形成的过程以及方程组解的本质;在比一比、连一连、写一写的练习中,学生及时应用所学的概念和方法,巩固提高编拟的三个问题环环相扣,体现了基础性训练与探索性、思维性训练相结合的习题体系,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质疑的过程中不断升华和发展,培养思维的严谨性和造创性。

3本节课的设计以情景创设为背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力求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在课堂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想中学动中学的空间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主动探索新知识,扩大认知结构,发展能力,从而使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7a2c31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2d.html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优秀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