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概况

发布时间:2011-12-08 17:41: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是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现辖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和钟山区四个县级行政区,有98个乡镇、办事处,1036个行政村,144个居委会,土地面积9965.37平方公里,人口298.17万,其中,彝族、苗族、布依族、回族等44个少数民族人口83.83万。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5万。

  六盘水古属牂牁,为夜郎国地。东汉至唐末宋初彝族和苗族先后迁入境内,明初归于贵州省。解放后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1965年初为煤炭工业部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所在所辖之地,1966年初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六盘水境内的矿区更名为特区,作为高度集中、政企合一的试点,受煤炭工业部和贵州省双重领导。由此,我国煤炭建设史上罕见的会战在六盘水打响,与之配套的铁路、公路、电网建设和钢铁、建材工业会战相继展开。197012月,成立六盘水地区,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由矿区演变的特区,分别与安顺地区的郎岱县、兴义地区的盘县、毕节地区的水城县合并为六枝特区、盘县特区、水城特区,同隶属于六盘水地区。19781218日,经国务院批准,六盘水撤地建市,成为贵州省的第二个省辖市。

  六盘水市资源丰富,煤、铁、锰、锌等矿产资源达3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保有储量168.2亿吨。市辖四个县、特区、区均为国家重点产煤县,因而具有江南煤都之称;又因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被誉为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资源综合开发区,是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三线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的艰苦创业和建市30周年全市各届各级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六盘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贵州西部一座以煤炭、钢铁、电力、建材为重要支柱的现代化能源原材料工业新城。

  六盘水市区位优势明显,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均在300—500公里。随着铁路三线一站投入营运,以株(州)六(盘水)复线铁路横贯东西(延伸段六盘水至沾益复线已开工建设);内(江)昆(明)线、六(盘水)红(果)线、南(宁)昆(明)线铁路南北连接,并拥有西南地区较大的六盘水南编组站,基本形成了北上四川入江、南下广西入海、东出湖南到华东、西进云南入东南亚的铁路十字大通道,故有四省立交之称。

  六盘水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得益于三线建设的工业基础,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得益于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和西电东送的具体实施,得益于新阶段扶贫攻坚的扎实推进,得益于地企共建的双赢共享,得益于敢为省内先的全国人才公开招聘……不论是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还是农业产业结构的初步调整,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都体现于以下一组组数据中: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384.27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61.4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71亿元。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8年,粮食总产量84.16万吨,肉类总产量9.58万吨。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2008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26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7.7亿元。境内铁路通车里程达625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11057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8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比1978年提高了16.7个百分点;青壮年文盲率从1978年的70%下降到2008年的2.5%2008年,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68个,比1978年增加了1287个;卫生机构的病床数从1978年的3271张,增加到2007年的6953张。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0%,比1985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6%,比1978年提高了82个百分点。目前已基本实现乡乡通电话和大部分村通电话。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比1978年的79元增加26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42元,比1978年增加11792元。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9.1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25.37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78年的3.8平方米,增加到2008年的28平方米。2008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30年来少生人口约105万。

  回首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六盘水市300余万各族儿女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了无愧于先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努力依法治市的结果。六盘

六盘水市——中国凉都,贵州省第三大城市,素有西南煤都之称,地处云贵川交接,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有“凉都”之美誉! 六盘水市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位于贵州省西部,界于北纬25°1944"-26°5533"、东经104°1820"-105°4250"之间,总面积992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与安顺市相连,南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壤,西与云南省曲靖市交界,北与毕节地区毗邻;钟山区的大湾镇、二塘乡、三合乡飞地嵌于毕节地区西南部。

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车牌代码: B

市委书记: 刘一民

  市长: 何刚

.经济建设

  在城市建设方面,六盘水市

水城河夜景

是贵州省第三大城市(贵阳是贵州省第一大城市,第二大城市则是遵义);在经济发展方面,六盘水市的人均GDP居贵州省第2位,仅次于贵阳市,亦是贵州省仅有的2个上万元人均GDP的第2个。六盘水市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超412亿元,增长11.5%,城市竞争力处于中国城市前200名水平。

2010年,六盘水的市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68平方公里(仅次于贵阳市),市中心城市人口为50万(次于贵阳及遵义),市中心区由黄土坡片区、钟山开发区、凤凰新区、德坞新区、双水新区、水钢片区、荷城片区7个片区组成。

  六盘水——“江南煤都”!是我国长江以南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同时也是江南地区重要的煤炭钢铁工业基地。煤炭预测储量569亿吨,品种全、质量好、易开采,其中炼焦煤保有储量95亿吨。煤层气和浅层天然气的储量在1万亿立方米以上。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万千瓦,平均每平方公里118千瓦,高于全国平均值。通过西电东送的建设,将形成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电力生产体系。

  六盘水市是国家确定的“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国土资源重点开发的地区,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南、贵、昆经济带中的重要结点城市。解放后,特别是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六盘水已发展为一个经济门类较多、社会事业较全面的新兴工业城市。已建成水城矿务局、六枝工矿(集团)公司、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发电厂、盘县发电厂、水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六盘水煤炭机械厂、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盘水分公司、贵州胜景化建有限责任公司等一大批大中小型企业,形成年生产原煤2160万吨、生铁130万吨、钢130万吨、钢材100万吨、水泥175万吨、电力装机11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煤炭、电力、冶金、建材成为六盘水的支柱产业。以核桃乳、洋芋片、富硒茶、山城啤酒、矿泉水、生物制药为代表的系列绿色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步上规模、上档次,并将成为六盘水的后续支柱产业。

  六盘水市的中国国内友好城市为大连市。

战国时期,今市境为夜郎国地

.自然环境

  境内岩溶地貌类型齐全,发育典型。山峦众多,延绵起伏;沟壑纵横,深履险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最高点为乌蒙山脉的韭菜坪,海拔在2900.3米,人称“贵州屋脊”;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境内平均海拔在1400-1900米之间。海拔1400米以上的山峰共1020座。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8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土壤面积933.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分布广,面积472.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

  境内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整体气温变化幅度小,年均温13-14℃,1月均温3.0-6.3℃,7月均温19.8-22.0℃。无霜期230-300天。降雨量1200-1500毫米。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长江水系以乌江上游三岔河为干流,展布于市境北部;珠江水系以北盘江为干流,由西向东横贯市境中部;南盘江支流分布于市境南部边缘。受岩溶地貌影响,地表河网与地下河网均有发育,互有衔接,且反复出现。境内10公里以上河流43条,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水流急,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

  境内地理环境复杂,植被种类繁多,展布错杂,地理区域分异明显。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东部植被为湿润性中亚热带常绿阔叫林,西部植被为中亚热带半湿润阔叶林。由于境内海拔差异较大,垂直分异特征也较明显。境内原生植被破坏严重,现存植被多为次生植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六盘水森林覆盖率最低时跌至7.55%2008年六盘水森林覆盖率36.02%,每年以1.8个百分点的速度恢复植被

编辑本段

.自然资源

煤炭资源

  六盘水——“江南煤都”!六盘水是中国长江以南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最大的煤炭资源基地!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有煤、铁、铅、锌、铜、锑、镍、铀、钻、银、钻、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萤石、方解石、冰洲石、重晶石、海泡石(又称石棉)、锗、镉、镓、铟、铱、镧、砷、水晶、油页石、石膏、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锌、铀、镍、银、锗、镉、镓、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煤储量居全省之首。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 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市境因此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

水资源

  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199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1亿立万米,重复主算量22.61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化学类型简单,以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淡水为主,除局部轻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适合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过境客水主要为北盘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盘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23.5亿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13亿立力米,总量36.5亿立方米。由于河流切割深,农田灌溉难于利用。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6.65万千瓦,平均每平力公里土地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66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70.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9.84%。

.中国凉都

  贵州省六盘水市近日通过我

凉都宫

国有关气象专家论证和权威部门评审,获得“凉都”称号。

  中国科学院、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气象局的有关专家,通过观测和探测实验,对六盘水市夏季气候特点进行科学分析,认为这里夏季“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线辐射适中”,具有唯一性,可称“凉都”。

  六盘水市气象局局长朱德贵介绍说,六盘水处于孟加拉湾水汽环流、西伯利亚冷气环流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环流交汇区,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尽管坐落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原上,但紫外线辐射却被高空1000米厚、湿度为70%的大气云层减弱,使紫外线辐射适中。

  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六盘水市气候凉爽,常年无夏,春秋相连。专家们通过检索中国730多个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与全国17个避暑胜地对比,六盘水市夏天的人体感觉舒适程度占明显优势,夏季平均气温不超过20℃,其中六月、七月、八月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8.3℃、19.8℃和19.2℃。夏季96%的时间感觉舒适,91天白天感觉舒适,89天夜晚感觉舒适。

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

  第十二届北京科博会“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层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上,中国品牌监测中心还发布了由新华网网民投票推选出的“十佳节能减排标志企业”、“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和“十大循环经济标志人物”。贵州六盘水市、大连市等十个城市入围“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名单。

.旅游资源

  

凤池

进入新世纪,六盘水涌现出一批旅游景点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中国纪录,获得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六盘水山奇水秀,气候宜人,容民族风情和喀斯特地貌风光为一体的旅游别具一格。喀斯特自然风貌、古文化遗址、30多个民族灿烂的民俗民风和民间文化,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这块乌蒙大地。在六盘水市中心区,有“地海浮山”之誉的麒麟洞公园;在六枝 江风景名胜区,有夜郎古国遗风、亚洲仅有的生态民俗长角苗博物馆,有北盘江峡谷奇山异景;竹海风景名胜区,有记载人类起源、进化和环境演变的全国重点文大洞旧石器遗址,有以半部藏经闻名的丹霞山,有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岩溶幽景,有提供古植物演化过程的妥乐千株古银杏、县大大洞旧石器文化遗址、高原草场、、老厂万亩竹海;水城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天生桥,红军第二第六军团盘县会议会址,以及南开苗族跳花节、玉舍和普古彝族火把节、坝湾布依族“郎节山”等。加之优越的地理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为展现六盘水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天时、地利。

  生态旅游是六盘水旅游的一大优势。在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和罗咪期生态旅游度假区,我们领略到了莽莽林海的魅力,只觉整个森林就像一台巨无霸的自然空调,吐纳着沁人心脾的空气,使人在正午最闷热的时候竟感到和夜里一样的幽静、芬芳、凉爽。

  巨型铜鼓“夜郎布依铜排鼓”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陇脚布依族乡月亮河布依族生态园落成。夜郎布依铜排鼓由主鼓和6个副鼓组成,主鼓厚1.4米,底径3.64米,腹径360米,面径3.33米。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诸方国(包括夜郎国)的重要礼器。

  关于铜鼓,范晔的《后汉书·马援传》中有:“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 这是对铜鼓的最早记载。晋人裴渊在《广州记》中写道:“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 面阔丈余。”房玄龄《晋书·南史》:“广州夷人,宝贵铜鼓。”当时的广州地域很大,包 括今两广绝大部分。骆越系秦汉以前百越民族中的一个部族,即今之壮族。隋唐以来的文献 中,更多见到两广、滇、黔、川和湘西等地有关铜鼓的记载。《隋书·地理志》:“自岭以 南,二十余郡……并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唐代杜佑《通典》: “铜鼓,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提到只有一个鼓面。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 》中描写铜鼓形象时写道:“蛮夷之乐有铜鼓焉,形如腰鼓,一头有面,鼓圆二尺许,面与 身连,全用铜铸,其身遍有虫鱼、花草之状,通体均匀,厚二分以外,炉铸之妙,实为奇巧 ,击之响亮,不下鸣鼍。”南宋诗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其制如坐墩,而空其下,满 鼓皆细花纹,极工致,四角有小蟾蜍。

  六盘水主要旅游景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韭菜坪景区 ·盘县大洞 ·长角苗风情·北盘江峡谷 ·采花洞相亲 ·护国寺 ·阿勒河景区 ·龙凤地宫 ·盘县古银杏风景名胜区 ·水城天生桥 ·折溪傩戏 ·江南八小佛教名山--丹霞山 ·牂牁江景区 ·高原草场 ·滴水滩瀑布 ·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

编辑本段

.民族风俗

  折溪傩戏,(农历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农历正月初三至三月初三,六枝折溪乡的彝族同胞在村里演出傩戏,以祭神驱鬼。集神、鬼、人于一体的傩面具扮相生动,人物性格突出。每逢演出,观者踊跃,热闹异常。

  采花洞(正月初一到十五)

  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滑石板村和邻村邻县数千苗胞聚集于村东侧的一个洞前,唱情歌,吹芦笙、直箫,边吹边歌,人头涌动。不少男女青年以这种方式谈情说爱,寻求对象,故名“采花洞”。

  跳花节(农历二月十五)

  水城县南开乡三口塘每年都要举行当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庆的传统节日——“跳花坡”。届时成千上万苗族同胞聚集在此,身着盛装,载歌载舞,欢庆自己的节日。这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民族节日之一。

  彝族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玉舍乡海坪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都要举行盛大的彝族“火把节”。所有活动均在篝火旁、月色中举行,所以又称为“晒月亮”。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7b0c0fa04a1b0717fd5dd64.html

《六盘水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