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类型

发布时间:2019-09-23 22:23: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5W”模式——拉斯韦尔——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

(早期单向线性;20世纪50年代以来,强调传播是双向循环过程。)

控制分析

“控制”可分为施控和受控两层。对于控制研究,一要分析传播者的施控行为,而要分析传播者的受控情状,分析不同控制形态。

——自我传播

1、渡边央一

2、能动的意识和思维结构

3、社会心理过程

米德:“主我”与“客我”、“有意义的象征符”

布鲁默:《象征互动论》“自我互动”“自我满足”

米德:“自我觉醒”“内省式思考”

4、基模理论:刻板印象——动态发展——精心可能

皮亚杰

阿克塞尔罗德1973《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模理论》“基模”

自我传播

01

内省式思考

内省是一种重要的人内传播形式。内省可分为两类,一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的性和连贯性。二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称为“内省式思考”。

根据米德的研究,内省式思考并不是在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问题的情况下,即对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做出判断之际,才会活跃起来。在面临新问题的情况下,由于个人不知道过去的习惯做法是否合适,所以通常不会立即做出行为反应。在反应滞后、行为停止期间,内省式思考就会活跃起来,通过人内传播来做出如何解决新问题、适应新情况的决策。

内省式思考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记忆思路:概念+解释+总结

02

“主我客我”理论

美国学者米德在研究人的自我意识与内省活动之际,对人内传播的社会性和互动机制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而自我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我”(I),它通过个人对实物的行为和反映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Me),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

人的思维、内省活动就是一个“主我”和“客我”之间双向互动的传播过程,互动的介质是信息,用米德的话来讲即“有意义的象征符”。

记忆思路:缘起+解释+总结

03

“基模”

是指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代表着一种先入为主、自上而下的过程,描述了人们头脑中已有知识对当前信息处理过程的影响。

不同类型的基模帮助人们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基模的应用在个人层面上是自动的、无意识的过程,但它确实对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反应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3、基模的特点

1)基模是人与生俱来的行为模式,随着人的成长可以发展和改造。当个人遇到新状况时,往往会启动相关基模进行核对、处理;每次处理的结果,则会使原有基模发生改变。因此,每个人的基模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不同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也会导致基模的差异。

2)基模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呈层化结构,类似于一个树形图。一般来说,基模不是以每个具体事例为对象,而具有某种程度的一般化和抽象化的性质,有从较抽象向较具体分层的结构特点。

3)基模是知识的集束或有机的联合。基模中包含着知识、经验以及对各种事物关系的认识,也包含着价值甚至情感倾向。它们按照一定的关联性,以有机的结构预存在大脑中。

4)基模的功能是在人们遇到新信息时,通过动员和组织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补足新的要素来进行处理、对新信息的性质做出判定,预测其结果,以确定对新信息的反应。因此,一般也认为基模具有预测和决策控制功能。

4、基模的评价

1)优势

基模会加快信息的处理与加工,有助于形成自动推理,添加缺失的信息,形成某种解释,提供预期。如果没有基模,对所有新信息的处理都要从头做起,这会大大降低人们的认知效率。

2)缺陷

基模代表的旧信息可能不适应新的认知对象,人们有选择地吸收与基模相一致的信息,有可能错误地添加认知对象所不具有的特征。基模一旦形成,人们不愿轻易改动,这可能会加强最初形成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5、大众传播与基模

1)基模代表着人们对实在的感知方式。

这种感知方式的学习,来自于社会化过程、人们与社会的互动,也来自于自我建构与学习。在基模产生的两种途径中,大众传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众传播展示了大量受众无法亲身体验的个体、群体、角色和事件。

媒体的表达方式也会影响与内容无关的基模。如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分析问题的逻辑等,会潜移默化地成为经常观看电视的观众的感知世界的方式。

大众传媒具有一定权威性,这会影响人们新基模的建立和对既有基模的修改。

基模的使用过程可分为受控的和自动的。前者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后者则参与度较低。受众对大众媒体信息的理解即使出现失误,但是成本和风险较低,因此受众个人参与度较低。此时,受众既容易通过被动学习形成新的基模,也容易使用既有基模处理大众传媒的信息。

大众媒体还会导致受众在长期媒介接触中,形成有助于迅速判断媒介信息的媒介基模,如叙事基模、人物特征基模、环境基模、主题基模等。是否发展起完整的媒介基模,会影响到受众对大众传播信息的理解和评价。

2)基模也会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影响。

基模会使得人们有选择地注意、感知、理解和记忆大众传播的信息。

大众媒体中信息的框架会触发人们使用不同的基模来处理新信息。如表述方式影响受众对认知基模的选择。

基模使得人们对缺少的信息做出推断。

6、相关理论/模式

1)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基模作为大脑中预存的认知结构,影响个人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及结果。1973年,美国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认知与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模理论》中,提出一个信息处理过程模式。

——人际传播

1、动机

库利:1902《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镜中我”

2、特点:面对面、机器辅助

3、社会功能

自我观念、社会观念

对大众传播:

“意见领袖”“两级传播”

“创新—扩散”理论

4、自我表达

人际传播

01

“创新—扩散”理论

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和新理论。

word/media/image1.gif获知 ②说服 ③决定 ④实施 ⑤确认

02

“镜中我”

1902年库利出版《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提出“镜中我”概念。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

“镜中我”概念由三个阶段构成:①我们所想象的我们在别人面前的形象,这是感觉阶段,是我们设想的、他人的感受;②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这是解释或定义的阶段,即我们想象的他人的判断;③由上述想象产生的某种自我感觉。

库利“镜中我”思想与初级群体思想密切相关,库利认为初级群体是人们的自我观念发展的摇篮。

记忆思路:概念提出+内容+初级群体

——群体传播

1、概念

库利:“初级群体”“次级群体”

韦伯:团体和一般群体

威瑟: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

2、特点:双向、群体意识、群体倾向(从众)、“舆论领袖”(引导)

3、群体意识(统一)

4、群体规范 (遵守规则)

5、群体压力(多数对少数、个体)

信息压力(对多数意见较信任)

趋同心理(个人希望与多数保持一致)

少数意见:中坚力量!

6、非常态的群体传播:集合行为(刺激!非常态社会聚集)

群体暗示(间接示意)

群体感染(暗示机制、蔓延)

群体模仿

流言(

谣言

7、群体控制:群体极化

01

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Group communication)主要是指群体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群体成员间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这是一个介于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群体传播在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意识和结构一旦形成,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对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以保障群体的共同性。

不同学者对群体的分类是不同的。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根据群体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直接和间接程度,将群体分为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和 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将群体中是否存在 管理主体或机构作为分类标准,把拥有 管理组织系统的群体称为“团体”(Verband),其他则属于一般群体。另一位德国社会学家L.威瑟也依据组织性的强弱,将群体分成两类,一类是组织群体(organisation),另一类是非组织群体。

群体传播的特点:

1.信息传播在小群体成员之间进行,是一种双向性的直接传播。

2.群体传播在群体意识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群体意识越强,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越有利于群体目标的实现。

3.在群体交流中形成的一致性意见会产生一种群体倾向,这种群体压力能够改变群体中个别人的不同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4. 群体中的"舆论领袖"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具有引导作用,往往是开展健康传播的切入点。

02

群体意识

群体传播不仅与群体的形成密切相关,它还对群体意识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所谓群体意识是指群体成员共同具有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等,是共同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群体意识是群体实践的结果,是对群体共同的社会生活的反映。群体意识包括群体归属、群体感情、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等方面的内容,群体意识的形成对群体来说非常重要,它形成以后,会对群体成员的个人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作用,是相对于个人意识的一种外在的、约束性的 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

法国社会学家E.迪尔凯姆认为,群体意识虽然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为个人所吸收,但总体上仍然属于一种集合意识,这种集合意识往往对群体传播的结构和流程发生重要作用。

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广义的群体规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纪律、道德、风俗和信仰等,都是一个社会里多数成员共有的行为模式。群体规范的功能包括以下几项:(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identity);(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群体规范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动起着制约作用,而且对来自群体外的信息或宣传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群体规范对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群体规范可以推送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2)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

群体压力

所谓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是群体活动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不仅是群体保持协调统一的前提,也是人的社会合作性的体现。

群体动力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两个非常著名的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为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的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一个是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Muzafer Sherif)所作的自动移动光效果(autokinetic light effct)研究(19361937)。另一个经典的实验是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所作的“线段实验”(19551956)。

一般认为其原因有两个:一是信息压力;二使趋同心理。

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趋同心理:也叫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另一位心理学家S.莫斯考维西的同类实验也证明,群体中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hard core)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03

非常态的群体传播:集合行为

集合行为

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04

集合行为中的特殊传播机制

群体暗示

群体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而集合行为中的暗示更接近催眠,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亢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朋认为,出于激动的人群中的个人具有很强的“被暗示性”。

群体感染

指的是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于常人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的过程。感染是一种情绪的传递过程,它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种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感染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完全是不由自主的,而绝不是别人强迫产生的。

感染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

1)被感染者与感染刺激的发出者的相似性。当二者所处的背景,如情境、价值观、社会地位等背景相似时,感染就很容易产生。二者背景的差距越大,感染越不容易产生。同样的道理,当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等不同的两个人面对同样的事物时,受感染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就像电影院里放映悲剧片时,有的人泪流满面,而有的人却无动于衷一样。

2)被感染者的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水平越高的人,越能够用他的理智来控制情感,也就越不容易被感染。

群体模仿

模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社会上的一切事物不是发明就是模仿,而“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模仿又分有意识的模仿和无意识的模仿。在无意识的模仿中,模仿者并没有意识到所仿效的行为的意义和原因,只是不知不觉地仿照别人的样子。在有意识的模仿中,模仿者会对榜样行为进行自觉的效仿。这种效仿可能是出于对榜样行为意义的深刻理解,也有可能仅仅是从表面上去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不注意其目的与意义。

模仿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年龄与阅历。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的人因为好奇心强,所以容易模仿别人。尤其是儿童,他们的模仿性远远超过了成年人。而年长、社会阅历丰富的人因为见多识广,加之早已形成的一套固定思维与行为模式,因而不会轻易地模仿别人。

2)榜样行为的社会称许性。榜样行为的社会称许性高,则人们倾向于愿意模仿;反之,则不愿意模仿。

3)相似性。特征相似的人之间容易产生互相模仿的行为。这主要是由人们的社会比较倾向造成的。

05

流言vs谣言

谣言

谣言:谣言是某些人(或者某一个群体、集团和国家)根据特定的动机和愿望,散布一种内容没有得到确认的、缺乏事实根据的、通过自然发生的、在非组织的连锁性传播通道中所流传的信息。

流言

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即一种信源不明,无法得到确认的消息或言论。

流言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1)总是以“传播真相”的形式出现,其目的是让人们相信所传播的言论或消息是事实;

2)传播渠道主要是口头传播;

3)内容往往涉及一些特殊事件或敏感话题;

4)是一些没有确切证据的信息,或者说至少在其流行期间缺少可靠证据。

奥尔波特首先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流言流通公式:

R = I * A

Rrumor Iimportant Aambiguity

即,流言的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他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要想终止谣言的传播,就应及时披露事件的真相,所谓:“谣言止于真相”。

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又对该公式做了进一步的修正:

R =( I * A * U ) / C

Rrumor Iinvolvement Aanxiety Uuncertainty Ccritical thinking

即,流言的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程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境的不确定性)/ 批判思维的能力

——组织传播

1、组织(合理性、效率性)

2、组织内传播

正式渠道:横向互动、纵向权力

非正式渠道:人际传播、小群体传播;霍桑实验

3、组织外传播

信息输入、信息输出

——大众传播

1

拉斯韦尔“三功能说”

赖特“四功能说”

施拉姆“综合功能说”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

2、大众传播影响

3、李普曼“拟态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2b2dd9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9.html

《传播类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