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人物专访

发布时间:2011-11-30 21:43: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何写人物专访

人物专稿的结构

    人物消息基本上还是采用消息的写作方式,即倒金字塔。人物专稿则不一定,需要根据主题的要求来安排结构,新闻由头(引子)一般不放在导语中,穿插在中间。一般而言,它的结构不外乎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结合式这几种。

    ()纵向式。它以时间为顺序,展现新闻人物在某个阶段或某个事件中的体验和经历。这种结构线索单一、清晰,便于读者了解新闻人物的经历,是人物专稿中经常采用的结构。但这种结构也并非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像流水账似地记述新闻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按时间顺序来选择材料,时间顺序也并非一定按新闻顺序,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如介绍萨达姆替身一文,先交代奥马尔逃亡莫斯科,然后按时间顺序交代他如何成为萨达姆替身和随后的经历。

    ()横向结构,也就是并列结构。根据主题需要,可从各个不同侧面或故事介绍人物,如《为克格勃主席开车》一文,就是以勃列日涅夫借火、亲历刺杀等几个小故事将人物的经历一一展开。也可以像《独联体国家领导人的子女们》一文那样,在同一主题下,将若干人物的事迹或故事组织在一起。横向结构可以增加报道的深度,增加人物的立体感。

    ()横向和纵横结合式。即按时间顺序和主题侧面两条线索安排材料。时间为,主题侧面为。《旁人眼中的布莱尔》一文就是这一结构。作者巧妙地将时间和主题侧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兄长、同学、邻居、同僚是不同的侧面,代表横向,同时他们的叙述又分别反映了布莱尔不同的成长阶段,隐含着纵向结构,条理十分清晰。

    一位记者可以对人物专稿的写作方式和稿件结构说得头头是道,但一旦编辑或者主编安排他去采访一位音乐家,他忙活了个把星期,待落笔的时候却仍可能抓耳挠腮,最后写出这样的文字:某某先生,某年出生在某国某地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从小就酷爱音乐。4岁那年,父母倾其所有给他买了一架钢琴,他好喜欢啊。父母又给他请了教师,从此他每天坚持练琴几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拿这样的稿子去交差,这位记者自己都会觉得写得很差。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还是那句老话:采访是写好新闻报道的前提,记者的采访不够深入或者说不恰当。


在人物采访中如何提问

    人物专稿的采写大多需要与名人面对面,进行近距离交流,这是它的特点之一。记者的采访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向受访者发问,引出其心声,然后用写成的文字去感染受众。在采访人物过程中,提问显得尤为关键。既然提问如此重要,我们在这一节就着重介绍在人物采访中应该如何提问。

    ()揣摩读者的需要。现在电视的访谈节目在世界一些国家风行,而不少节目并没有吸引住受众。为什么?因为受众想知道的事情,主持人迟迟没有发问。所以,请记住,在采访时,记者是代替读者、观众向被采访者提问。因此,揣摩读者的需要是提出恰当问题的第一步。

    ()提高质量的问题。在人物专稿中,受众最关心的是为什么,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是怎样想的?他的独树一帜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比如,受众想知道福斯特得了帕金森氏症后是否抱怨生活对他不公平?他的家人是怎样对待这一变故的?又如,布莱尔青少年时代是什么样的?是什么使他走上政坛?成为政要前后他对家人的态度是否有变化?受众希望得到的回答是深层次的,是动机,是原因,而非停留在何人做了何事的层面上。只有高质量的提问,才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因此,你的问题必须提炼,需要提高质量。有人将记者的提问比作敲钟,大钟之所以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因为敲击得法。

    何为高质量问题?就是关键性的或者说尖锐、敏感的问题,同时它又最能体现受访者特性,有别于他人的地方。比如为领导人开车,安全最为重要,这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和办法?有没有些惊险的经历?有经验的记者在提问题时,有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时旁敲侧击,迂回包抄。具体采用哪种办法,需要根据受访者的情况,因人而异。

    有时受访者回避或不愿意回答一些问题,记者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关键问题要紧追不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著名记者华莱士被称为这方面的高手。他曾通过一系列的追问,迫使伊朗前国王巴列维承认拥有秘密警察。

    华莱士:陛下,听说你有一支世界上最残暴的秘密警察部队,叫“萨瓦克”。有报道说,这支警察部队的暴行包括朝人们的肛门里插玻璃瓶,甚至在丈夫的面前强奸他们的妻子?

    巴列维:听说是插碎瓶子。

    华莱士:为什么巴列维王朝的警察用这种办法对待自己的同胞?

    巴列维:我首先要说的,这是荒唐的,这是不真实的,我对你提出这个问题感到吃惊。

    华莱士:美国许多新闻机构已经报道了。

    巴列维:我们的警察没有必要那样干。我说我们的警察与世界上的警察一样,是有经验的,讲道理的。

    华莱士:那为什么你要拥有像“萨瓦克”那样的秘密警察呢?

    巴列维:为什么不要?哪个国家没有秘密警察?每个国家都有。

    对关键问题,可以像华莱士那样紧追不舍,也可以先将它放在一边,回过头来再提出来。或者换一个角度来发问。

    ()问题要具体、明确。由于采访名人,一般时间有限。记者的问题最好具体、明确。漫无边际的问题让被采访者无从答起。比如,在采访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时,问你认为联合国应该在国际上发挥怎样的作用?不如针对当时的形势,问你认为联合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前者让人三言两语讲不清,后面的问题,回答起来容易得多,而记者也容易从中得到你所要的东西。

    一般来说,采访名人都会被要求事先提交一个采访提纲,有时受访者会对这些问题作书面回答。在这种情况下,当面采访时,记者就不要再就提纲上的问题发问,而应抓紧时间提一些新的问题。有时受访者只回答提纲上的问题。这时记者一定要设法控制采访的主动权,时刻想着自己采访后要写一篇人物专稿,而不能让受访者就某个他愿意回答的问题说个没完没了,而将其他问题搁置一边。

    (提问时最好提一些开放式而不是封闭式的问题。比如向安南提问你认为联合国可以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是吧?这就是个封闭式的问题。他可能只回答。而如果你这样问你认为联合国将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发挥怎样的作用?那么他就只好具体回答ABCD哪些作用。这就是记者需要的答案。

    (把握提问的时机,想方设法使受访者道出他们未向外界透露过的事情。这非常需要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总结。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能提炼出这些高质量的问题。还是让我们先到资料室去吧。在那里好好熟悉熟悉采访对象,并不是初出茅庐的记者需要这么做,即使像法拉奇这样的采访人物的行家里手也说,每采访一个人物之前,她总是要用几个星期作准备,其紧张程度简直就像学生准备大考一样。她总是设法找到大量有关被采访者的书籍或材料,认真阅读并作笔记,写研究心得。这样做使采访者成了她未见面的熟人,而到真正面对面采访时就能抓住实质性问题。法拉奇曾说,每一次采访经历就像在戏剧演出中一样。我事先会准备一些问题,但有时也会跟着感觉走。我设置悬念,然后如剥茧抽丝般慢慢解决

    华莱士曾这么介绍他的采访经验:首先记者要阅读有关被采访者的材料,听一些录音或看一些录像,然后才有心思坐下来准备问题。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至少在准备好3040个扎扎实实的问题以后才去采访。我通常的办法是,在本上先写出100个问题和所有经过研究琢磨以后我心中想到的一切。然后我开始把这些问题分类,如采访巴列维国王,我就把100个问题浓缩到了50个,分成八九类,如权力问题、贪污腐化问题和年龄问题等。等到我真刀真枪采访时,我可能只用50个问题中的十一二个。

    他说:其实准备问题对我来说也是一种训练。这样,我从掌握的大量材料中,对被采访有更深的了解。如果被采访者回答问题时,有材料,有内容,能把我们引向更有内容的方面,那就更好了,这就需要随机应变,临场再想一些题目。但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准备,临时是很难提出好问题的。

    谈到他为采访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所作的准备时,他说,我读了许许多多有关邓小平的书籍和剪报。此外,我还同一些见过邓小平的人交谈,了解邓的性格和特点。然后坐下来,苦思冥想,准备50个问题。由于我们只有一个多小时采访时间,翻译就用去一半,许多问题我没有来得及问。邓小平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我想再次采访他。

    中国文艺界有句很形象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用在采访上也十分适用。充分熟悉采访对象,至少要知道他最重要的特点,就便于记者制定出采访的主题和提纲,向被采访者提的问题也就随之提炼出来了。记者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将它们写在采访本上,到时候依次发问。有时在采访过程中会发现更好的角度和主题,可以及时更改和补充。

    曾有记者将未作适当准备就进行采访的记者比喻为没有领航员的飞行员在开飞机。他们也可能到达目的地,但盲目飞行毕竟不是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线。没有准备,有时会使记者提出一些被受访者认为是愚蠢、可笑的问题,采访甚至会因此而搞砸。被新闻系教师在课堂上反复引用的一则采访轶事,说的是世界名片《乱世佳人》在纽约复映时,一位记者去采访因在片中饰演郝思佳而获奥斯卡奖的女明星费雯丽,劈头就问你在电影中扮演什么角色?费雯丽反问道:你看过这部影片吗?”“你看过小说《飘》吗?记者答:都没看过。于是,费雯丽说:那就不必谈了。

    尽管记者为采访作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还须准备应付意外情况。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和私下见面时的表现可能是大不相同的,有关他的书面材料和他本人的真实情况也可能大相径庭。某人在公开场合表现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不等于他私下里不会傲慢无礼,难以接近。以往报道或传记中说他风趣幽默,善于表达,面前的他可能却是谨言慎语,沉默寡言。这时记者准备的问题也许派不上用场,那就需要你临场发挥了。记者对他背景的了解还是会有助于从其它角度去接近他。

    有一些采访小技巧对一些初入门的记者会有帮助,比如如何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拉近你同受访者的距离。法拉奇就常采用对方和自己经历或亲朋中某些人的共同之处展开话题。她在采访邓小平时,就是从祝贺邓小平的生日开始的。 

    邓小平:我的生日?

    法拉奇:不错,邓小平先生,我从你的传记中知道的。

    邓小平:既然你这么说,就算是吧!我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你也不应该祝贺我啊!我已经76岁,76岁是衰退的年龄啦!

    法拉奇:邓小平先生,我父亲也是76岁了。如果我对他说那是一个衰退的年龄,他会打我一巴掌呢!

    邓小平:他做得对。你不会这样对父亲说的,是吗?


    这段对话,气氛多么轻松和谐。从祝寿开始,又说到自己父亲,还对76岁做了巧妙的解释,为采访创造了一个十分融洽的开端。一个好的开端很关键,它给被采访者一个估计记者的机会。前几分钟往往决定了整个采访的基调。

    此外,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职业、爱好有所了解就像拥有了一把打开对方话匣子的钥匙。美国著名赛马骑师阿卡罗向来被新闻界认为是难以撬开嘴巴的闷葫芦,但记者利布林的一个问题却使他不仅开了尊口,还滔滔不绝地谈了一个小时。利布林问你左脚的马镫比右脚的高多少?阿卡罗觉得利布林是个内行,因为只有懂行的人才知道,为克服圆形跑道上的离心力,两个脚镫的皮带不能一样长。阿卡罗认为,找到了知音,于是就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并认为同他交谈很痛快,不必一边谈一边对所有问题作解释。

    当然,对付阿卡罗这样的闷葫芦要找到匹配的钥匙,但有时也会碰到滔滔不绝的健谈者。美联社记者威廉·瑞安谈到他的采访经历时说,他有过一次听独白的采访,那次是采访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我刚提了一个问题,他就接连不断地讲了4小时。碰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他的话与记者所想了解的主题无关,而且也没有什么新意,那么记者就要用一个其他问题,不露声色地打断他,把他的话头引到记者需要了解的问题上来,因为自己毕竟不是来听他演讲的。

    记者在整个采访中必须牢记自己是来工作的,采访结束后要写成稿子。所以要考虑被采访者说的这些内容是否已构成一篇人物专稿所需的材料了?还需要补充什么?他的这些话能否引用在文章里?

    最后要提醒的是,在结束采访时最好要将事实、数字和引语核对一下。同时当你收起笔记本和录音机时,你的耳朵还不能休息。采访对象这时已经放松自己,也许会在这时说出一些关键性的话。许多记者就是在结束采访后与采访对象一起喝咖啡时,搜集到最有价值的材料的。

    人物专稿写作与写其它体裁的新闻有所不同,其它新闻体裁,记者一般是不能直接出面的,也不能直接发表议论。而人物专稿则不同,记者有时需要直接走上前台,发表看法,作出评价,更多的时候需要通过描写人物的容貌、衣着来塑造人物形象,通过描写场景来烘托气氛。这里,顺便提一下采访中注意观察的问题。

 

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美国《时代》周刊

 

    每当提到他时,世界各国报刊最常用的形容词是“骄狂顽固”、“老谋深算”。

    ……虽然这并非第一次同他见面,但却是第一次正式采访他,第一次就近将他打量。只见他身材矮小,上躯前躬,面皮松弛,显得颇为谦恭,一头散乱不整的白发,一套有点发皱的西装,看上去有点土头土脑,憨态可掬。

    这是一位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介绍以色列前总理沙米尔文章的开头两段。一开头交代西方报刊对他的评论,紧接着就是自己的观察。作者写这段观察的真正目的不是要告诉读者沙米尔长什么样,而是想通过反衬来制造悬念,沙米尔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让读者随着他采访的深入得出结论。

    在该文中还有一段对沙米尔办公室的描写,也来自记者的观察:

    在沙米尔的办公室里,倒是有一件东西引起我的注意。那是在他落座的沙发背后的墙壁上,非常醒目地悬挂着一帧彩色人物画像。画像是用粗线条勾勒而成。画中人是一位头发稀疏、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画像同沙米尔的办公桌遥遥相对。沙米尔办公时,画像抬头可见。显然,画中人是他所崇敬、怀念的人物。他是何许人?后经了解,他叫泽伊夫·雅博廷斯基,是本世纪(20世纪)早期的著名犹太复国主义政治家,沙米尔少年时期参加的“贝塔”组织(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青少年组织)的创建者。物换星移,时过近60年,沙米尔仍对他念念不忘。从这里,我们似乎也可窥见现在身为政府总理的沙米尔的一点心迹。

    记者希望通过这一场景的描写,加深读者对沙米尔曾是个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这一背景的理解,从而对他现在的政治态度有更深刻的认识。

    有的西方记者为使自己的报道更具现场感,常到被采访对象的生活或工作场景中去采访,有时确能采集到很生动的素材,但有时也会做过了。前美联社记者彼得·阿内特曾说起过他的一次采访败笔。他到柬埔寨采访西哈努克亲王。他随西哈努克来到稻田。西哈努克脱去外衣,穿了背心同农民一起挖土。那情景确实动人,阿内特说,但事后一想,我什么重要材料都没有从他嘴里得到

    

    在通讯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电话、网络采访是高效和极为有用的。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采访几乎应是所有记者们应该掌握和经常使用的方法。它不仅节约了记者和采访对象的时间,而且可以扩大记者的交往范围,有的名人不一定愿意接受当面采访,但他也许愿意在电话上或通过e-mail回答问题。

    因此记者应当像准备进行面对面采访一样事先做准备,一样注意礼貌,并应告诉对方自己的姓名和服务的媒体,让对方知道你想得到的信息将供发表。在进行电话采访时应当特别注意:

    1 沉稳、清晰地说话,不要提过长问题;

    2 把尖锐的或使人难堪的问题放在最后。

    同时不要奢望能在电话采访中得到很多信息,一般电话采访只是为了证实某些事实或取得一些引语。

    网络采访更灵活、方便、快捷,有时还能得到更多的详细的资料性的东西。

    但是有些记者认为,用这种方式进行采访也有一些缺陷,比如他们不能观察采访对象对问题的反应,也无法观察采访对象的神态、衣着、显著特征和其他个性特征,因而在勾勒人物肖像时就少了这一笔。同时有人建议在使用通过网络采访到的材料时需要多加核实。

    总而言之,采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素材,所有的采访技巧都应该为这一目的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8434e4ec850ad02de8041e3.html

《如何写人物专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