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启示答案

发布时间:2019-02-25 13:04: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课外阅读启示答案

【篇一: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一、楚人学舟

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

【注释】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亟:突然。犯:碰到。柁:同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

【注释】屦:麻鞋。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

1)或谓之曰(2)以子之长

15.翻译划线句(2分)

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三、芒山盗

1.解释下列加点字。(4)

(1)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2)盗因告刑者曰

(3)以至不检(4)夫语教子婴孩

2.翻译下面的句子。(2)

(1) 吾少也,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译文:

(2) 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译文:

3.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芒山有盗临刑 (3)愿如儿时一吮母乳

(2)盗一菜一薪 (4)母与之乳

a(1)(2)相同,(3)(4)不同b(1)(2)不同,(3)(4)也不同

c(1)(2)相同,(3)(4)也相同 d(1)(2)不同,(3)(4)相同

4.这个故事留给我们的启示是:

四、月攘一鸡

(选自《孟子》) 注释:攘:窃取,偷。君子: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道:此处指行为道德。

1.解释下列加点字。(4’)

(1)是非君子之道 (2)请损之

(3)以待来年然后已 (4)或告之曰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欺速已矣 b、惧其不已

c、可以已大风 d、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3.翻译: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五、陈万年教子

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

(1)欲杖之(2)具晓所言

(3)咸叩头谢曰 (4)大要教咸谄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a、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b、一狼洞其中

c、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孰知赋剑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3.翻译:大要教咸谄也。

4.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六、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日: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 尝与人佣耕 b 今以柴与汝 甚矣,汝之不惠 c不取直而归 系向牛头充炭直d我有死而已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b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将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翻译成现代汉语。

4.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七、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门户),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 (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八、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裁⑥[里语]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自古而然( ) (2)而固小之( )

(3)鲜能备善( ) (4)斯不自见之患也( )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武仲以能属文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d、策之不以其道

3.文中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现代汉语常用敝帚千金敝帚自珍的表达形式,那么在现代汉语中是什么意思?

九、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1.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1)向之笑者(2)咸来求假焉(3)然积以岁月

2.下列句中的时人嗤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何陋之有

c、亲戚畔之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

启示: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翻译)

一: 参考答案: 11.1)慢;(2)看。12.(4分,各2分)(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13.(2分)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参考答案:14.1)有人(2)凭15、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16、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答案:1.(1)吮吸 (2)于是 (3)约束、检点 (4)语气词

2.(1)我小时候,偷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亲看见了很喜欢我的这种不良行为,以至于后来不能约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场。 (2)“教给孩子需要从幼儿开始话不假啊! 3.b4.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意见对即可)

四:参考答案: 1.(1) (2)减少 (3)明年 (4)有人 2.d

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4.对于错误的东西,要下决心立即改正,决不能因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

(感:这个故事在今天,似乎显得太平淡乏味。既无哲理又无智能。只是简单的说教:知错就改。)

五:参考答案:答案1.(1)用杖打 (2)完全,都 (3)认错 (4)大致

2.a3.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

4.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准确的。

六:参考答案:1. d2. a 3. 译文: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我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4.答: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与迫害。卖柴农夫性情刚烈,敢于奋起反抗;卖炭翁淳朴善良,逆来顺受。

七:参考答案: 1.(1) (2)眼泪 (3)价值 (4) 2.a

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八: 参考答案: 1.(1)这样 (2)轻视(3)(4)害处 2.b

3.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4.喻人无自知之明。比喻东西虽不好,但由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宝贵。 九:参考答案:1.(1)从前 (2)都、借 (3) 但是 2.c

3.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

4. 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篇二:课外阅读参考答案】

、给女儿的一封信

1.在赛场上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要保持体力。(意思同即可)

2 b3戏剧性指最后关头反败为胜。(意思同即可) “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一个人身体总处于紧张状态。(意思同即可)

4.以亲切的口吻、平等的态度与女儿交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事例说理。(言之成理即可)

二、老人与海

5.老人虽然失败了,但他在与鱼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常的毅力和勇气,表现了一种不可被征服的精神上的胜利,他可以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6天黑,目标不准老人本已身体疲惫鲨鱼多而且凶猛武器几乎没有??

7.只有棍子和舵把 4、视觉:他只看见它们的鳍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线,还有它们的磷光;听觉:听到上下颚啪地咬住的声音;感觉:他感到什么东西攫住了棍子,它就此丢了。

8、提示:叙事要扣住战胜困难的主题,所得的启示要有一定的哲理性。

三、记忆中的老舍

9.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三件事。一是上大学 时,同学请老舍先生吃饭,作陪;二是老舍先生请开会的同行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三是老舍先生为付理发的费用。

10.表明老舍先生和蔼、亲切、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没架子 ,又熟悉北京、热爱北京的特点。 16小中见大。

11.两篇文章描写人物相同之处在于运用语言、行动、神态 、肖像等方法表现人物性格。不同之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刻画人物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多,而且在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点明人物性格特点;而本文除正面描写外还有侧面描写,还通过记事来表现人物性格,语言也更含蓄。

12.(提示:老舍先生为付理发费,是侧面描写,可换成正面描写。)

四、823秒答案:

13、示例:没有任何征兆,埋伏的狮子们就纷纷跃起,三头野牛事先根本就没有任何防备,就已经和狮子迎面相遇了。

14、如风而至 团团包围 狂追 吼声如雷

15、照应题目;强调牛狮之战时间之短;突出牛狮之战带给的震撼之大。

16、示例一:强者与弱者,原来并不取决于体魄的强壮或孱弱,也不在于其食肉还是食草;示例二:强与弱,是一种精神与意志的较量;示例三:有些个体,看似软弱,可它们一量同仇敌忾、紧密团结在一起,就会开成一股无比强大的力量,在这种力

【篇三:课外文言文阅读中启示类题目的阅读理解方法】

lass=txt>教学目标:

1、掌握逆推思维法、正反思维法、角色思维法等概括启示的方法。

2、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方法概括短文的启示;

教学重点:

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方法概括短文的启示

教学难点:

掌握逆推思维法、正反思维法、角色思维法等概括启示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明确目标

分析近几次小测试中课外文言文中启示类题目失分的现象,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例题讲解,归纳方法

(一)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题目: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继,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这是只有一个的文章,回答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从结果开始思考:范仲淹为什么会遂大通六经之旨?从前文中得出答案的关键词是刻苦勤奋;再往前推,他为什么会刻苦勤奋?得出关键词逆境。最后概括一下答案要点即:天才出于勤奋,逆境出人才。)

总结:(方法一)这一过程称为 逆推思维法,即用倒推法思考,从结果出发,并一步一步得出关键词。

(二)阅读《歧路亡羊》,完成题目: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这是有对立面的文段,就须正反面思考,以备答案的完整性、规范性。思路可以概括为:

为什么(找不到羊)因为歧路多,不知道如何去找。

怎样(能找到羊)找准道路,明确方向)

如此思考就可以从正反两面得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不能明确方向,就会误入歧途,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成功的道路。) 总结:(方法二)这一过程称为正反思维法,即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

(三)阅读《效为敝车》,完成题目: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朽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

车御之。车坏大败。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分析:因为本文角色主要有三:游者、同乡人和越人,所以在思考时,就需要从游者同乡人越人三个角色、三个角度去明确思路。

先从游者的角度来看,他自己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车,就拿回来炫耀,并且仿造这样的破车,从此我们得出的启示是:我们不能盲目的以自己的主观去分析和判断去做事情,应当实事求是。

再从同乡人的角度思考,他们将游者的炫耀信以为真,从此我们得出的启示是:我们不能轻易相信别人,要有自己的主见。

最后从越人的角度思考,越人因为不相信晋楚之人的嘲笑劝告而最终大败,从此我们得出的启示是: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和劝告。

如此得出的启示才能不至于偏颇,答案才会规范完整。)

总结:(方法三)这一过程称为角色思维法,即从各个角色、各个角度来加以思考。

三、运用方法,反馈练习

(一)阅读《凿壁借光》,完成题目: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主要运用哪种方法?)

(二)阅读《哀溺》,完成题目: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思考: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主要运用哪种方法?)

(三)阅读《秦西巴纵麑》,完成题目: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人乎?

【注释】纵麑(ni):放走小鹿。 麑:小鹿。窃:私自。傅:任辅导

责任的官或负责教导的人。在文中指老师。

思考:从孟孙对秦西巴前后态度的变化中,本文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主要运用

哪种方法?)

四、总结:

在运用方法进行概括启示是,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作者的观点态度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留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留意的问题就是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967b68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9.html

《课外阅读启示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