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小说的主人公

发布时间:2020-02-29 23:00: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判断小说的主人公:

1、 小说情节、结构围绕该人物展开;

2、 矛盾冲突的主体;

3 作者着力刻画的的中心人物;

4、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确定小说主人公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有人认为,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人公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

判断小说的主人公:

3、 小说情节、结构围绕该人物展开;

4、 矛盾冲突的主体;

3、是作者着力刻画的的中心人物;

4、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笔者认为,除了这些标准,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第一人称人物不一定是主人公

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述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塑造了孔乙己这个可怜而又可悲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乃至整个社会的毒害。文中虽以第一人称来叙述,但很显然,文中的“我”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也不是鲁迅自己,而是酒店中的一个小伙计。而孔乙己才是小说的主人公。虽然“我”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但 “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者,客观上起到了贯串全篇的线索作用。

二、着墨多的人物未必是主人公

不以着墨的多少判断。如鲁迅的《故乡》,闰土虽然所占的篇幅比不上文中的“我” 所占的篇幅多,但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到决定作用,因此,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文中的“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如小说《七根火柴》,着墨多是卢进勇,而无名战士却着墨少。而大家都知道,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无名战士。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了七根火柴,表现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这正是作者通过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那么,小说为什么还要用很多篇幅写卢进勇呢?这有三个作用:一个是通过卢进勇所见所闻所想,叙述了七根火柴的故事,刻画了无名战士的形象,他实际上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二是用卢进勇衬托无名战士,卢进勇遇到的艰难困苦说明无名战士的处境恶劣,卢进勇对火的渴望,烘托出无名战士用自己的生命保存火种的意义和崇高的共产主义品质;三是卢进勇与无名战士的关系正是红军部队内部的亲密无间的革命关系,也正是无名战士用生命保存火柴的基础和动力。作者是围绕无名战士展开情节、表达主题的,因此无名战士才是小说的主人公。

三、焦点人物也未必是主人公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是焦点人物,小说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也是紧紧围绕于勒展开的。作者让于勒三次变化身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也变化了三次,前后迥异,强烈对比,把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了出来,把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于勒充其量是一面镜子,是一个道具,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要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丑陋灵魂,表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

小说中的菲利普夫妇虽是边缘人物,但他们才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以于勒这个形象为中心,还着力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作者让于勒三次变化着身世,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也变化三次,前后迥异,强烈对比,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充分展现出来,把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化了主题。

四、正面人物更宜为主人公,反面人物也可以是主人公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勒的小说《窗》的主人公,出现了三种答案:一是靠窗的病人,二是不靠窗的病人,三是两人均是。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作者是通过对不靠窗子的人的刻画,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这一主题,因此主人公是靠窗子的人;持第二种观点的人认为,本文的主题是对友爱、善良的歌颂。他们认为靠窗子的人为他人着想、给人以快乐的形象在文中更突出,因此主人公是靠窗子的人;持第三种观点的人认为本文既批判人性的自私,又歌颂人性的善良,因此两人都是主人公。笔者认为,碰到多元主题的小说时,对主人公的确定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据此,第二种观点似应更值得称道,而把不靠窗的人作为反面人物来反衬靠窗病人的善良、无私。

可能有人提出来了,那有的文章没有正面人物呢?笔者认为,对于批判类的小说,反面人物当然可以是主人公。 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统治的忠实卫道士,是一条沙皇的走狗。他媚上欺下,见风使舵,是沙皇腐败统治的产物,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其“变色龙”般的两面派本质,是沙皇专制政府虚伪和专横的集中表现。作者用尖锐辛辣的笔触揭露了这些走狗奴才的丑态和肮脏的灵魂,用以揭示沙皇统治的腐败黑暗。所以奥楚蔑洛夫是小说的主人公。

、主人公也可以是群像人物

当然小说的主人公也不一定都是个体人物,也可以是群像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众所周知,《西游记》叙述的是唐僧与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跋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求取真经,终成正果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他们师徒四人虽然性格相异,但他们却团结协作,终成大业。他们四人缺一不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群体。因此,他们都是小说的主人公。

从这些分析虽进了一层,但如果要准确的寻找到主人公,还应更进一步结合其它方法。

六、看抓住细节刻画谁

作为一篇小说的主人公必定是作者倾力刻画的艺术形象,作者定然会不惜笔墨,而且还会抓住某个局部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地去描绘、刻画,从而达到主要人物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在《七根火柴》中对卢进勇和无名战士两个人物描写的都很多,都是浓墨重彩,那么到底谁是主人公呢?让我们再细看课文发现:虽然卢进勇是先出场的,但作者对无名战士眼睛的刻画却有八处之多。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的是画他的眼睛。”作者在刻画无名战士时,就抓住了眼睛这一细节。首先从“紧闭的眼睛”到“失神、呆滞的眼睛”,刻画出无名战士的伤势之重,病情之危,但仍苦苦的与死神抗争,延续生命,完成他想嘱托的一件事;其次从“忽然睁开的眼睛”到“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刻画他忠诚于革命事业的最后嘱托;最后从“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到“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刻画了他重托已嘱,心愿已了,以及对战友由衷的信赖。由此一个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红军无名战士的形象,呈现在读者的眼前。那么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也就不说自明了。

七、看借宾衬托凸现

有一些小说中作者刻意对有些人物细节刻画,但他们并不是主人公,而是对主人公起烘托作用的,那么在这里就要分析一下,看看作者借宾衬托凸现谁。例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中,从题目中看是写“葫芦僧”的,即门子而且文中对门子的言行细节描写如六次笑,占了很大篇幅,从而刻画出门子是个狡猾刁顽、心怀鬼胎、手段恶毒的人。这样看来门子应该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了。然而纵观全篇分析发现,门子在贾雨村面前是小巫见大巫,不但没捞到半点油水,反而被贾雨村利用,最终“充发”了。这说明贾雨村的歪本事绝非门子可比。用门子来衬托出贾雨村更阴险、更狡猾、更恶毒、更卑鄙。分析至此可见门子不是主人公,在这里起衬托作用,用来凸现贾雨村的,贾雨村才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另外还有两个没有出场的人物,也是衬托贾雨村的。一是英莲,贾雨村恩人之女。写她的遭遇越惨,越能衬托贾雨村的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另一是薛蟠,越写他无法无天,越衬托贾雨村的玩弄权术,热衷钻营巴结豪门的丑恶本性。

八、主题思想涉及

一般来说,小说的主题思想是指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显示出来的,并贯穿于全篇的主要思想。由于小说的主题是通过艺术形象生动、具体地显现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寻找主人公时,就要思考理解一下小说的主题思想,看看表现主题思想涉及到了谁,涉及到的人物,一般来说就是小说的主人公了。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有人认为主人公是于勒,因为文题是于勒,并且本篇情节和人物活动都是以于勒作为枢纽和基点的,对文中刻画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是为了更好的衬托出于勒这个悲剧性的人物,所以主人公应该是于勒。那么到底是谁,这里我们来略加分析一下。首先,本文抓住神态语言细节刻画的是菲利普夫妇,而对于勒进行的是略写和虚写,他的出现只是在海轮上卖牡蛎那短短的一瞬;其次,本文是借于勒的贫富变化和“我”的眼睛来表现和观察一对市侩小市民的。如果这些还不够说明主人公是谁,那么最后看本文的主题思想是:“小说描写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态度的变化,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挞了小市民的势利贪鄙、冷酷自私的丑恶灵魂。”由此可见,小说的主题思想涉及到了所鞭挞的对象——菲利普夫妇。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的主题思想。因此,本文的主人公应是菲利普夫妇。当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不一定统一答案,允许学生将于勒视为主人公,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欣赏一篇小说,把握主人公是一个关键,如何寻找小说中的主人公,其方法也很多。总的来说,要纵览全篇、细、加揣摩、认真思考、综合分析、做到持之有据、条分缕析,最终能够达到自圆其说。

人物在表现中心方面的地位,在故事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中所起的作用。

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人公展开,其他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人公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人公起一定的映衬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9ac879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a.html

《判断小说的主人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