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8-09-30 08:15: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美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美学出现以前关于美是什么、及美的本质的探索

什么是美的,美是什么,是同一命题吗?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美有哪些形态,自然美是纯粹自然的吗?形式美为什么会具有相对立独性?什么是美感?审美评价有无标准?为什么会形成审美差异?既是艰辛的美的哲学思辨,又有对美的欣赏和愉悦!

古希腊的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所写的《大希庇阿斯篇》是最早一篇系统论美的著作,他最早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他说:“美是年轻漂亮的小姐”,可接着又反驳自己:“一匹母马很壮不也是美吗?”

他不断提出定义:“美就是有用的”,“美就是恰当的”,“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美就是有益的快感”。柏拉图开头用对话形式对希庇阿斯说:“这问题(指美是什么)简单的很”,但到辩论结束,才觉得问题并不那么简单。苏格拉底对希庇阿斯说:“讨论中我得到了一个益处,那就是更清楚地了解一句谚语‘美是难的’”。以至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永远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希望寻求到这样一颗“神圣的心灵”。

后来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公元1713-1784)也指出研究美的本质问题的困难。他说:“我和一切对美有过著作的作家一样,首先注意到人们谈论的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得很少的东西,而美的性质就是其中之一,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有美,并且只要哪儿有美,就会有许多人强烈感觉到它,而知道什么是美的人竟如此之少。”

德国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也曾说:“乍看起来美好像是一个很简单的观念,但是不久我们就会发见,美可以有许多方面,这个人抓住的是这一方面,那个人抓住的是那一方面;纵然都是从一个观点去看,究竟哪一方面是本质的,也还是一个引起争论的问题。”

如果人们对于美的见解完全是纷歧的,美的审判完全是主观的,个别的,我们也就不把美当作一个科学上的问题,因为科学目的在于杂多现象中寻求普遍原理,普遍原理又都是具有客观性的,美既然完全是主观的,没有普遍原理可以统辖它,它自然不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了,但事实又并不如此。一个东西如果是美的,虽然不能使一切人都觉得美,却能使多数人觉得美,说明美毕竟又是具有客观规律性的,那就要看看这个规律是什么了。

那么,如何进入这个头绪纷繁的领域呢?不妨先来借鉴历史,考察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主要途径。

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初,对美的定义有几十种之多,简略来看美学史上探讨美的本质的几条主要途径有助于我们理解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历史继承性,有了这样的比较、鉴别,也就容易美的本质问题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因为精神财富的积累从来就不可能是从零开始的,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都有继承性。

1、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本质)的,代表人物有如:柏拉图,“美是观念”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有从主观意识中探求美的本质,美在于主观的愉快,如克罗齐,“美不是物理的事实,它不属于事物,而属于人的活动,属于心灵的力量”。

2、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索美的根源——客观美论:实际上这是西方最早出现的关于美的学说,因为美应是可以感觉到的,有感觉形式的,这在很长时间占了统治地位,也有发展阶段。

开始,他们研究整体以及与各部分间的比例配合关系,出现平衡、对称、和谐、变化整齐(统一)等法则。

如(1)美在事物的形式,毕达哥拉斯(公元前六世纪末)学派,主要是自然科学家、数学、天文、物理学家等,认为:客观规律是由数的和谐决定的,并以研究音乐(声学)美就在于节奏和谐,是因发音体不同造成高低长短、轻重、有规律(数量的比例)的混合产生和谐,因而得出:音乐是对立因素和谐的统一,它把杂多导致协调,寓变化于统一,将这些作为形式美的规律,即“美在于和谐”,确立了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并推之于雕塑,绘画,建筑。希腊五世纪雕塑家波里克利特专门研究人体的比例规律,写了《法规》,将人体的比例对称指出来了,对当时希腊盛行的裸体雕塑造型艺术影响极大。

在古希腊菲狄亚斯和伯拉克西特列斯时代,对强壮的体魄、裸体的特征和人的和谐外观曾持有审美的态度,法国历史学家兼评论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写道:“几乎所有与希腊为邻的民族都以裸体为羞,只有希腊人毫不介意的脱掉衣服参加角斗与竞走。在斯巴达连青年女子锻炼的时候也差不多是裸体的”。古希腊的神话其实是人化的折射,体现了深刻而永恒的“多神教”真理。在这个人体审美化的时代却并没有使人堕落,因为服从美的规律和习俗要求的自然裸体不会引起性欲,相反,男子、特别是女子衣着或半裸衣着的煞费苦心的色情格调却会产生诱惑力。

巴黎卢浮宫展陈的裸体雕塑(2002121日摄)

巴黎卢浮宫宽敞的展览大厅展陈了诸多的裸体雕塑

古希腊米隆的雕塑《掷铁饼者》(还有《持枪的运动员》等),从形式上考察,就在于它达到了上述比例对称美的法则。左足保持平衡,右手操后,除动作所要求的,它比较鲜明地表现了运动感,是即将投掷,而不是已经投掷,因为到达高潮后就意味着下降,这是为了形成达到高潮前的冲击力,就会有无穷变化的意味,然而它又寓变化于不变,寓动于静之中,因而显出了变化整齐(统一),它突破了空间局限,包含了运动的时间性,因而成为后代不可企及的典范性作品。

亚里士多德认为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念或美本身是根本不存在的。他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之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的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现实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诗学》P2526)哲学上,他虽然经常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但在美的问题上基本上遵循了当时希腊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抓住了美所必需的特定的感性形式,而且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它们。他的观点在艺术实践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到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一直为许多美学家、艺术家所信奉。

2)、从客观事物中寻求美的基础,美在自然本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在对美的观点上继承古希腊时期唯物主义的传统,在客观事物中寻求美的基础。中世纪(517世纪)时宗教即法律,宗教统治严格,亦认为美来自神,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美来自人和人的尊严、自由、理性,并强调只有人的自身力量和能力才能实现,肯定了尘世的美,反对禁欲主义。

达·芬奇(1452-151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他劝艺术家要善于窥视自然,认为美并不是什么神意的体现,而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用感官认识到的事物的性质,是“物体本身所有的与生俱来的一种东西,一个物体有多美,它就现出多少美”。在研究物体本身的美特别是为了达到真实的再现美,他不但强调表现人的精神特征同时也很重视比例,并象研究数学那样去研究人体比例,达·芬奇认为“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间神圣的比例关系上。”(对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有继承性)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很重视从现实生活中去研究美。

.芬奇《莫娜丽萨》这幅画代表了芬奇先进的艺术思想和美学观点。怎样理解这幅画呢?文艺复兴是欧洲先进地区在封建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时期,新兴的资本主义和人民大众一道展开了政治、文化上的反封建斗争。这幅画描绘了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典型,她充满信心和蕴含着对新时代生活的喜悦。画面虽然保留着宁静,右手轻抚左手的姿态,及端庄的古典画风,但内容上已赋有新时代的意义。这幅画像里,作者敏捷地抓住对象一刹那间微笑的表情,笑在嘴角、眼角、面颊上,表露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强调表现了人的精神特征,诠释了美在于人、在于现实生活的理念,给人以丰富的想像。

作者将刻画人物的脸部、胸部和手作为画像的主体部分,笔调柔和刻画细腻,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肌体,为了衬托主体,将服装处理得很朴素,省略任何华丽的装饰品,还用明暗和空气远近法等艺术手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光影、空间以及体积关系,造成一幅完整艺术效果的肖像作品。在芬奇的笔下,消除了中世纪神笼罩在人上面的光圈,他显现给我们的活生生的人。

2)、主客观关系美论。狄德罗的“美是关系”说。狄德罗(Didreot

1713-1784)启蒙唯物主义哲学家,他说:“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也就是说,美的事物的客观关系。他说:“我说一个存在物,由于我们注意它的关系而美,我并不是说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过去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说那里的实在关系。”他举出法国卢浮宫的门面为例,不管我想到或一点没有想到卢浮宫的门面,其一切组成部分照旧有这种或那种形式,其各部分间也照旧有这种或那种安排,不论有人无人,卢浮宫的门面并不减其美。”他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属于客观事物本身形式方面的秩序、对称,安排的关系称为“实在美”,属于对象与其它事物相比较的关系称为“相对美”,例如对文学作品中的一句话,要看是对什么人说的,在什么环境中说的,离开了这些社会关系,这句话就失去了意义,同样一句话在不同关系中就有不同的意义。所以美是随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总的来说,狄德罗虽然肯定了美的客观性,美在客观事物的“关系”,在美的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但由于对“关系”的概念没有完全与社会历史深刻地联系起来,非常广泛、模糊,带有机械直观的性质。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以前一切唯物主义所共有的缺点。

3、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1928-1889)在《艺术对现实的美学关系》中对美所下的定义是“美是生活”,他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就是说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美.

A、在论证美是生活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两点:“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宝贵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人觉得可爱的一切东西中最有一般性的、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首先是他所愿意过、他所喜欢的那种生活;其次是任何一种生活,因为活着到底比不活好。这种仅仅活着的生活也是美的,为什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解释道,但凡活的东西在本性上就恐惧死亡,恐惧不存在,而爱生活,所以才这样定义:“美是生活”。

B、美是活生生的事物,是各种各样的对象。生活具有上述特点,所以说,美是生活。

不过,说到这里时,车尔尼雪夫斯基又加了一句“只有最多种多样的对象,彼此毫不相似的事物,我们才会觉得是美的”就是说,重复的东西不美。这也被人抓住了把柄,提出赖哈蟆美不美?打屁虫、跳蚤美不美?因为它们是独一无二的。

关于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什么意思呢?意即由于人的生活地位、生活方式不同,对应当如此的生活理解就不同,追求的生活也就不一样,对美的观念也就不一样,这是一个卓越的论断。

车尔尼雪夫斯基举例说:“在普通人民看来,‘美好的生活’、‘应当如此的生活’就是吃得饱、住得好、睡眠充足,但是在农民,‘生活’这个概念同时总是包括劳动的概念在内:生活而不劳动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叫人烦闷的。辛勤劳动却不致令人精疲力竭(注:劳动又不能太辛苦、太劳累),那样一种富足生活的结果,使青年农民或农家少女都有非常鲜嫩红润的面色”,普通人民的这种理解就是美的第一条件。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常常劳动的少女,是尽吃尽睡的吗?不,她们是普通人所谓‘红里透出白来’,由于丰衣足食,农村少女便极其健康,朝气勃勃,双颊绯红;常常劳动,所以不会发胖,工作使得血液畅达四肢,而不会停滞在中尖部分;因此,农村少女的手和足是发育得很好的;王孙公子们所赞赏的社交美人的纤手细足,在普通人看来就近乎畸形。”“弱不禁风”的上流社会美人在乡下人看来是断然“不漂亮的”,甚至给他不愉快的印象,因为他一向认为“消瘦”不是疾病就是“苦命”的结果。

那么上流社会的人们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呢,他们理解的“应当如此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他们的美的观念是怎样的呢?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到:“上流社会的美人就完全不同了,她的历代祖先却是不靠双手劳动而生活过来的,由于无所事事的生活,血液很少流到四肢,手足的筋肉一代弱似一代,骨胳也愈来愈小,而其必然的结果是纤细的手足——社会的上层阶级觉得唯一值得过的生活即没有体力劳动的生活的标志,假如上流社会的妇女大手大脚,这不是她长得不好就是她并非出自名门望族的标志。”

车尔尼雪夫斯基并没有绝对化,他说“不错,健康在人的心目中永远不会失去它的价值,因为如果不健康,即便是大富大贵,穷极奢侈,也生活得不好受——所以红润的脸色和饱满的精神对于上流社会的人也仍旧是有魅力的;但是病态、柔弱、萎顿、慵倦在他们心中也有美的价值,只要那是奢侈的无所事事的生活的结果”。车尔尼雪夫斯基接下来用更辛辣的笔触写道:“苍白、慵倦、病态对于上流社会的人还有另外的意义,农民寻求休息和安静(劳动了一天),而有教养的上流社会的人们,他们不知有物质的缺乏,也不知有肉体的疲劳,却反而因为无所事事和没有物质的状虑而常常百无聊赖,寻求‘强烈的感觉、激动、热情’这些东西能赋予他们那本来很单调的,没有色彩的上流社会生活以色彩、多样性和魅力。但是强烈的感觉和炽烈的热情很快就会使人憔悴,他怎能不为美人的慵倦和苍白所迷惑呢,既然慵倦和苍白是她‘生活了很多’的标志?”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如果说对苍白的、病态的美人的倾慕是虚矫的、颓废的趣味的标志,那每个真正有教养的人都感觉到真正的生活是思想和心灵的生活(而不是劳动)。”

这里,车尔尼雪夫斯基主要说了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色人等对于美的评判,虽然在确定理想体形的“优美“时将所存在的阶级差别绝对化了,仍然不失“革命”的意义。如德国著名女革命家罗莎·卢森堡(原波兰人)在一九一七年八月给索菲娅·李卜克内西的一封信里谈到这样一件事。她说,她在布累斯劳的监狱中看到一名女犯人(或许是政治犯呢),她惊讶地发现这名女犯人具有女王般高贵的仪表,就以为此人的情操也会是这样。哪知两三天后同此人一接触,她立刻发现在此人美丽的外貌下却掩盖着卑劣愚蠢的思想,以致从那里起,她每当再遇到此人,竟根本不再想望她一眼了。罗莎·卢森堡就此事

叹道:“米罗斯(注:希腊小岛)1820年发掘出的维纳斯归根到底正是由于她不讲话,才能以在千百年中间保持她那最美丽的妇女的荣誉,但只要她一开口,说不定她的魅力就烟消云散了……”这说明什么呢?如此漂亮的女子却不给人丝毫的美感。《红楼梦》里林代玉小姐是漂亮的(想象),鲁迅先生却说“贾府的焦大(老仆)是不爱林妹妹的”。这都牵涉到作为审美人的美感或审美意识,这种审美意识对于美的评判有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美不单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美”这一概念不会是指个东西。这就告诉我们,脱离了客观存在的美,或脱离了作为审美者的审美是无法来评判“美”的。

保加利亚伦理学家基里尔.瓦西列夫在《情爱论》里评析车尔尼雪夫斯基以上论述时说:“不应夸大社会阶级因素对人体美评价的影响,在千百年的人类历史上,对男子和女子的审美方面存在着固定的基本标准。美的这些永恒的特征通过审美途径反映了人类的生物尺度。可以假定将客观决定的人的‘理想’分成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物种的生物要求,即物种的一般‘遗传程序’;第二个方面是个体的变异要求。”不过,人体美较物体美在审美评判上确实要复杂得多,这里需加区分的是“美”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不可与一件物体的美尤其单一个的人体美在逻辑推理和审美评判中混淆。

无论怎样,理解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贵妇人的这种美学评判,运用在现实社会中均应加以区别,比如乐器演奏艺术家,脑力劳动者,由于工作性质不同,是不能做到像农家少妇那样的,但不等于没有美,新社会知识分子、脑力劳动者同属于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人民的一部分。

C、“凡是显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这涉及自然美、艺术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自然界中的美是生活的暗示,他说,对于植物,我们欢喜色彩的新鲜、茂盛和形状的多样,因为那显示着力量横溢的蓬勃的生命。凋萎的植物是不好的,缺少生命液的植物也是不好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还明确指出:“美是生活,首先是我使我们想起人以及人类生活的那种生活,——这个思想,我以为无需从自然界的各个领域来详细探究,因为构成自然界的美的是使我们想起人来(或者预示人格)的东西,自然界美的事物只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所以既经指出人身上的美就是生活,那就无需再来证明在现实的一切其它领域内的美也是生活,那些领域内的美只是因为当作人和人的生活中的美的一种暗示,这才在人看来是美的。”“人一般地都是用所有者的眼光去看自然,他觉得大地上的美的东西总是与人生的幸福和欢乐相连的。太阳和日光之所以美得可爱,也就是因为它们是自然界一切生命的源泉,同时也因为目光直接有益于人的生命机能,增进他体内器官的活动,因而也有益于我们的精神状态。”这里面包含了非常多的合理因素,在讲到后面时大家会体会得到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本质的见解的进步意义在于三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出现以前的最高水平,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对黑格尔学派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点(在德国以费希特——斐希尔为代表)“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批判,肯定了美和其它美学范畴的客观性;他比以前唯物主义美学认为美在事物的属性(感性特征)前进了一大步,他把美建立在广阔的生活基础上,并且研究了社会美主要是人物形象的美和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对自然美也是联系生活来分析;他所说应该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表现了革命民主主义者对沙皇俄国腐朽生活的不满和强烈要求改革的愿望。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美的本质的理解主要缺陷有两点:

第一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哲学思想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有承袭关系,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只把人看成生物的人,自然的人,不通过社会历史领域研究人的社会关系揭示人的本质,马克思批判了他,才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可举一简单例子:与意识是大脑分泌物差不多,酒醉之后必定头痛,故需节制,放荡成习必生疾病、故节制,根本不考虑人的理智与道德作用,他对美和生活的本质的理解也是从人本主义出发的;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早于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晚年走向右倾,曾指出车尔尼雪夫斯基“断言美是生活,应当如此的生活——他说出了完全的真理,他的错误仅仅在于他不够了解人关于‘生活’的概念在历史中是怎样发展的。”又说:“科学的美学——更正确些说,关于艺术的正确学说,只有当关于‘生活’的正确学说产生了的时候,才能够站立在坚固的基础上。”

车尔尼雪夫斯基不理解革命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基本内容。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首先是他愿意过他所喜欢的那种生活;其次是任何一种生活,因为活着到底比不活好,但凡活的东西在本性上就恐惧死亡,恐惧不存在,而爱生活。”又说:“假使说生活和它的显现是美,那么,很自然的,疾病和它的结果就是丑。”可见,他是从生物学观点看待生活的,他把生活与死亡,生活与疾病相对照(烈士的死,为人民积劳成疾的病不是丑的)。

第二点:在分析美的本质时缺少辩证法。普列汉诺夫曾指出“依据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见解,那就是:一方面,现实中的美的事物自身就是美的;但是,另一方面,他自己又说明,我们觉得美的,仅仅是符合我们关于‘美好的生活’,关于‘应当如此的生活’的概念的事物。因此,事物自身是不美的。”(普列汉诺夫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文艺理论论丛》58.1

P14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自相矛盾的情况呢?因为他不是把生活理解为社会实践的发展过程,因此也不可能把应该如此的生活(理想的生活)看作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提出的客观要求。所以普列汉诺夫批评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这些问题上“不善于找出客观与主观之间的真实联系,用事物的过程来说明观念的过程。”尽管车尔尼雪夫斯基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解存在上述缺陷,但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对于他自己的时代来说,我们的作者的学位论文(生活与美学)终归是最高度的严肃的和卓越的著作。”

总括上述关于美的本质的各种探讨途径,可看出美学史上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理论,归纳起来,大致不出两种:一种是从精神世界出发去探求美的本质,把美的本质最终或者归结为客观理想、绝对精神或者归结为主观意识、审美感受。虽然他们在注意主观因素和提示美的社会性能方面有某些合理的因素,但是它们在哲学根本观点上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实际上,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它们“抽象地发展了”主观能动的方面,“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把能动的方面归结于精神、意识的能动活动,从而在美学上认定美的本质在于意识或意识作用于物质的结果。这条途径是唯心主义的。

第二种是从客观世界的自然特征出发来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的本质就在对象的自然的物质形式中,美是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性质之间的某种关系,从而着重在事物的感性特征和自然形式、结构、性能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和规律,把美的本质最终归结为自然事物本身的某种性能或属性。这派理论肯定美在客观事物本身,有其正确的方面,但由于它们一般都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包括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内“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字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费尔巴哈提纲),不懂得“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根本道理,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实践,从而在美学上便多半只从事物、现实、对象和感性特征和自然性质方面来探求美的根源,不能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中来规定美的本质带着明显的直观缺陷,这条途径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

还有一些人企图在这两者中间采取其种折衷的办法或者认为有自然本身的和心灵创造的两种美,或者认为美是主观意识加上客观自然条件所形成等等,其结果大都走向唯心主义的道路。

探索的道路是漫长的。由肯定美在事物形式(亚里斯多德)即指出美是关系(狄德罗),到规定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显示它日益接近真理,同时暴露了美的本质问题所包含的种种复杂矛盾。

这些唯物主义者由于缺乏辩证法,便不可能科学地解决美的本质?而常为唯心主义所击败。美的本质问题的理论历史,突出地要求这个问题在一个新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来加以解决。

(初拟于198210月,于198510月为湖北高等金融专科学校学生开设讲座,后中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2716d0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b.html

《美是什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