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能力卷)

发布时间:2020-09-23 18:15: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能力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科学史上不乏富有传奇色彩又留下深刻启迪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进行了重物自由下落实验,牛顿因苹果从树上坠落而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爱因斯坦设想孪生兄弟中的一个以光速作太空旅行后将会比未旅行的兄弟更年轻。三人相关理论告诉我们:

A.科学发展以否定前人理论为前提 B.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

C.三人共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 D.生物学发展终于打破了神学桎梏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伽利略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牛顿在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牛顿力学进行了补充发展,可见科学理论是在批判中向前发展的,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表述过于绝对,C项中的“共同”,D项中的“终于打破了”表述均不符合史实。

2.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

A.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B.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答案】A

【解析】材料没有体现出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被改变,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宗教信仰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世界起源的问题,也没有否定神创说的信息,故D项错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他们开始带着同样的认识转而思考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性的思考,故A项正确。

3.《天体运行论》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16、17世纪科学史上可相媲美的两部伟大著作。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正确概括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B.推动了启蒙运动向科学世界的进军

C.解放了思想使科学突破神学束缚 D.促进了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答案】C

【解析】《天体运行论》是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所著的一本讲述他自己的天文学说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创作的物理学哲学著作,两部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会宣传的思想,解放了思想,使得科学突破了神学的束缚,C正确;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并不准确,排除A;B是牛顿力学体系的作用而非哥白尼的著作的影响,排除;哥白尼的著作并未促成西方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排除D。

4.1692年,一位牧师给牛顿写信,请教关于万有引力和宇宙性质的一些问题。牛顿在回信中说:“当我写作关于宇宙系统的著作时,就曾经特别注意到足以使深思熟虑的人们相信上帝的那些原理。当我发现我的著作对这个目的有用时,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了。”材料表明

A.科学理论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 B.经典力学未能冲击神学思想

C.宗教思想启发了近代科学研究 D.科学研究与宗教可以相兼容

【答案】D

【解析】根据“特别注意到足以使深思熟虑的人们相信上帝的那些原理。当我发现我的著作对这个目的有用时,没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让我高兴的了”可知,材料说明科学研究与宗教可以兼容,故选D;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表述错误,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5.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汤姆生在展望20世纪物理学前景时,讲道:“动力理论肯定了热和光是运动的两种方式,现在它的美丽而晴朗的天空却被两朵乌云笼罩了。”其中第二朵“乌云”,尤以黑体辐射理论出现的“紫外灾难”最为突出。为驱散这一朵“乌云”

A.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律 B.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

C.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热”、“光”、“辐射”等关键词,结合所学可知,普朗克创立“量子理论”的一个重要背景原因与热辐射问题密切相关,由此可判断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

6.“他为20世纪的科学思想撤下了种子,为现代的科技年代开辟道路……不但对科学界造成巨大震撼,对人文主义、文化和政治也带来重大影响。从此以后,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材料中“他”的科研成果

A.揭示了生物间的共性与演化规律 B.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

C.使物理学研究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D.首创了实验科学的研究方法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他为20世纪的科学思想撤下了种子,为现代的科技年代开辟道路……无人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东西”可知,材料中的“他”指的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科研成果是相对论,这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与发展,故B正确;进化论揭示了生物间的共性与演化规律 ,故A错误;量子论使物理学研究深入到了微观世界,故C错误;伽利略首创了实验科学的研究方法,故D错误。

7.爱因斯坦的“两大发现”彻底改变了人类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这“两大发现”一则修正了牛顿运动定律,为质能互变及高能粒子的运动和反应之研究敞开大门,另一则修正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黑洞、引力波、宇宙学的研究奠定基础。爱因斯坦的“两大发现”

①全盘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②指出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有关

③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④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材料“修正了牛顿运动定律,为质能互变及高能粒子的运动和反应之研究敞开大门”,指的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了时间和空间都与物质运动有关;“修正了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黑洞、引力波、宇宙学的研究莫定基础”指的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认为物质存在的现实空间是弯曲的;相对论与量子理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全盘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①排除,而②③④符合题意。故答为B,排除ACD项。

8.下表为欧洲哲学发展线路与欧洲科技中心变化简表。据此可知

A.哲学发展引领科技中心的转移 B.思想解放椎动科技的均衡发展

C.哲学与科技的发展具有同步性 D.国力强弱决定科技的发展程度

【答案】A

【解析】由表格的时间信息可知,近代欧洲各地区哲学的次第发展,使得在欧洲相继产生了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等科技中心,故选A项;表格体现不出科技均衡发展,故B错误;显然,哲学与科技的发展不是同步的,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力强弱决定科技的发展程度,故D项错误。

9.一科学理论认为:“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变量,它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时间和空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此理论

A.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B.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

C.将量子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D.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答案】A

【解析】“物质的质量是一个变量,它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时间和空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结合所学可知,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中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故选A;BD是牛顿经典力学,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B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10.受牛顿力学休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

A.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 B.促使民主政治的形成

C.揭示了西方民主的虚伪 D.具有鲜明的双重特征

【答案】A

【解析】 由于牛顿力学影响到启蒙思想,生物进化论影响到社会进化论,直接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故选A;自然科学并不直接形成民主政治,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西方民主的虚伪,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近代自然科学的双重标准,排除D。

11.这两次革命都对人与世界的意义进行了“拉平”,前者(牛顿、哥白尼的科学革命)将人和“神”拉平,后者(生物进化论)将动物和人拉平。这两次科学革命的进步意义是

A.推动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B.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C.将人从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 D.引导了实验科学的产生

【答案】C

【解析】牛顿和达尔文都是在不同领域对于神学致命的打击,从而把人从神学限制中解放出来,故C项正确;A是文艺复兴;B中改变说法错误;西方人一直信奉宗教;D是伽利略成就。

12.物理学家普朗克认为:辐射能(即光波能)不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的形式,而是由小微粒组成的。以他名字命名的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常数,标志着物理学从“经典幼虫”变成“现代蝴蝶”。普朗克的理论

A.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根基 B.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C.形成了新的工业革命浪潮 D.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理论大综合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量子论。“小微粒”即为量子。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普朗克常数是现代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常数。量子理论推动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B项正确;量子理论和神权统治无关,排除A;量子理论是微观世界的物理研究,其诞生之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并未形成新的工业革命浪潮,选项C排除;选项D夸大了量子理论的贡献,排除。

13.“自然在他面前好像是一本内容浩瀚的书本,他毫不费力地遨游其中。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集艺术家、试验者、机械师和理论家于一身。……各种发现已进入公认的知识宝库,成为‘伟大的人类之光’。”材料中“他的伟大之处”在于

A.开创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严密的近代科学 B.对科学发展和人类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

C.有力挑战了传统的封建神学创世说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答案】B

【解析】由材料“自然在他面前好像是一本内容浩瀚的书本,他毫不费力地遨游其中”并结合所学可知,他指的是牛顿,他的运动三大定律构成了近代力学体系的基础,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对科学发展和人类思维方式产生深刻影响,故选B;A项指的是伽利略,排除;C项指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排除;D项与牛顿不符,排除。

14.“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该名言表明了近代某科学理论的核心“有能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该名言表明了近代棊科学理论的核心思想,该科学理论

A.科学精准描述字宙运行规律 B.奠定现代物理学的坚实基础

C.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学说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住”可知这是一种“优胜劣汰”观点的体现,因此这一科学理论是指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该理论有力地冲击了神学创世学说,D正确;A指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排除;B是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意义,排除;C是牛顿经典力学的意义,排除。故选D。

15.1859年的伦敦,一本绿色封面的书,在刚刚出版不到一天的时间里被抢购一空。书的扉页上写着:“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适者被保存的物种起源。”该书的出版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C.使人类开始摆脱神学束缚 D.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适者被保存的物种起源”结合所学可知这本书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进化论思想开创了生物学发展史上的新纪元,使进化论思想渗透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答案为A;推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是启蒙运动,B错误;使人类开始摆脱神学束缚是牛顿的力学体系,C错误;当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D错误。

16.19世纪中后期,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A.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学说,否定了教皇权威

B.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体系,摆脱神学对科学的干预

C.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视角

【答案】C

【解析】根据“19世纪中后期”这一时间信息,以及“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可得出,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观点,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C项符合题意;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学说是在16世纪初,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A项;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体系大约在16-17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是在20世纪左右,不符合材料时间,排除D项。

17.21世纪,人们通过脸书、微信、微博、谷歌、百度、维基百科等工具进行通讯和获取信息,通过“优步”共享汽车,通过“奈飞”共享影视节目,大数据技术将促使商品的生产与供应变得更加合理。这说明

A.信息技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方式 B.技术革命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人们日常生活过度依赖网络技术 D.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出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的通信和交通,我们的文化和娱乐生活我们的购物等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故选择A。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不涉及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故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使社会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并没有强调人们日常生活对网络的过分依赖,故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到经济全球化和同步发展,故排除D。

18.钱乘旦、许洁明合著的《英国通史》中说:“……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A.火车发明引发了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C.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答案】C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等,说明工业革命的到来,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选C.

19.蒸汽机刚出现时工艺水平很差、制造和维修存在很大问题,又缺少合格的机械师,瓦特也不是每次都能修好机器。到1830年,还有l/3的棉纺织厂以水为动力。直到机械学科出现,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瓦特蒸汽机的效率较低 B.理论发展落后于现实的需要

C.工人阶级自发抵制机器 D.科学研究缺少普通民众支持

【答案】B

【解析】依据“到处找不到合格的机械师,直到机械学科出现,这一状况才有所缓解。”可以推导出当时科技理论发展较为滞后,故B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

20.如果说昔日的机器仅有“骨骼肌肉”,那么今天的机器除了“骨骼肌肉”之外,还有相当发达的“神经系统”。今天的“骨骼肌肉”也有了崭新的内容,例如动力机,除了蒸汽机、电动机之外,越来越多地采用核能、化学能、太阳能、光能等新能源的发动机。这些变化反映了

A.人们对未来世界的艺术想象力 B.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

C.技术变革导致社会分工的细化 D.环境问题引发世界性能源革命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能源机器,没有体现艺术“想象力”故A项错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生产力有巨大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分工,而是利用新能源发展科技,故C项错误;材料所要说明的是能源革命是由科技的发展促进的,而不是在说环境问题,故D项错误。

21.某同学搜集到以下三则资料。若从这些资料内容所反映的史实中提炼出一个共同的研究主题,这个研究主题应该是

A.绘画艺术的演变 B.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C.中外文化的交流 D.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

【答案】D

【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图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驿站系统,图二是电话,图三是电子通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资料内容所反映共同主题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故D正确;绘画艺术的演变不符合图二和图三,故A错误;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不符合图一,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外文化的交流,故C错误。

22.下表为1500—1960年不同交通工具运输速度的变化。据此推知

A.科技逐步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科技发明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变革

C.科技革命缩短了人们的空间距离 D.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500—1960年伴随着三次科技革命发生和发展,产生了汽船、火车及各式飞机等不同交通工具,其运输速度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C正确;据材料反映的是不同交通工具交通运输速度的变化,没有涉及物质需求和社会变革,A、B错误;据所学可知,科学技术在三次科技革命中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是科学技术与生产逐渐实现了结合,D错误。

23.19世纪开始时,美国发明家惠特尼为政府大量制造滑膛枪,有访问者对惠特尼的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基本特点作了恰当的描述:“他为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制作了一个模子。据说,这些模子被加工得非常精确,以至于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惠特尼的“革命性技术”( )

A.揭开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B.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C.诠释了科学理论的重要性 D.改进了滑膛枪的结构

【答案】B

【解析】“任何滑膛枪的每个零件都可以适用于其他任何滑膛枪”表明零部件都是通用的,可以方便组装和维修,这既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方便了使用。故本题选B项,不选ACD三项。

24.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A.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B.军事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第一动力

C.科技的进步加剧了战争的破坏性 D.战争促进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

【答案】D

【解析】材料列举了三个事例,共同点在于新科技出现的最初目的是为了用于战争,故D项正确。ABC三项题干没有体现,排除。

二、材料分析题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统治者自称“天子”,他从天那里接受统治人民的“天命”。告诉人们季节的天文历法成为天命的象征,因此制定历法和颁布历法成为帝王政治的首要任务,所谓“现象授时”。同时这也是帝王的特权,对此帝王统治者们都要小心翼翼地加以保护。改变历法就意味着改变天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味。改历不仅是专业的天文学问题,而且是重大的宗教政治问题。除了历法以外,占星术也是中国古代天人对应宇宙论中的重要一环。在天人对应的体系中,各种天文现象具有警示人事的作用。汉代的董仲舒把这一理论发挥到极致,提出“天人相与之际”的灾异谴告学说,使占星术也成为国家政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摘编自孙小淳《天文学在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中的作用》

材料二 牛顿生活在欧洲社会大变革的时代。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蓬勃展开。他可以称为近代伟大天文学家。自伽利略发明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以来,人们对于宇宙的认识范围迅速扩展,牛顿由于了解了白光的组成,因而于1668年设计制成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这样牛顿为现代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制造奠定了基础,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牛顿在天文学上的另一重要贡献是对行星的运动规律进行了全面考察,对于潮汐现象,牛顿也作出了解释,他认为这是太阳和月球引力造成的,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启迪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无穷智慧,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影响世界进程的科学巨人》《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天文学发达的原因及“天人感应”学说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牛顿在天文学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天文学对东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13分)

【答案】(1)原因:农业生产的需要;统治者支持;“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对皇权有一定程度的制约。

(2)背景: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开展。

影响:东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古代以天文学为代表的科技始终从属于政治,不能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西方,是哥白尼开启的天文学领域革命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欧洲天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和工业革命大门的开启,并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季节的天文历法成为天命的象征,因此制定历法和颁布历法成为帝王政治的首要任务” 可见中国古代天文学发达的原因在经济上是农业生产的需要,在政治上是统治者支持,在思想上“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第二小问,由“在天人对应的体系中,各种天文现象具有警示人事的作用”,可见“天人感应”加强了君主专制,同时对皇权有一定程度的制约。

(2)第一小问,由材料“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造成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启蒙,带来了欧洲精神文化的空前繁荣,自然科学获得新的生命并蓬勃成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蓬勃展开。”,可以从政治、经济、科学和思想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由材料一可知,东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古代以天文学为代表的科技始终从属于政治,不能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由材料二可知,哥白尼开启的天文学领域革命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欧洲天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和工业革命大门的开启,并对现代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十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蒸蒸日上,欧洲人摆脱宗教禁锢,质疑中世纪教条,开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自然,探索知识,于是涌现出一批开拓者。1543年有两部著作问世,一部改变了人类对大宇宙(天体)的看法,一部改变了人类对小宇宙(人体)的看法。这两部著作,一部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另一部是维萨里的《人体构造》。哥白尼把宇宙中心移往太阳,上帝托举大地的形象就开始摇晃。维萨里凭借实证观察,纠正了流传千年的谬误,让宛若神明的盖伦走下神坛,让人们面对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道理:再伟大的人也会犯错,没有什么圣贤是不可以批评的。因为这种改变,人们认为这两部著作的出版是个分水岭,从那以后,人类开始进入现代科学时代

——摘编自朱石生《维萨里与实证解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部著作出现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哥白尼或维萨里的历史功绩。(9分)

【答案】(1)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造纸术、印刷术的普及。

(2)历史功绩: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基督教会宣扬的地心说;从根本上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维萨里:发表《人体构造》,凭借实证观察纠正了盖伦的谬误,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启迪人们质疑权威,解放思想,推动了科学时代到来。

【解析】(1)背景:根据“文艺复兴蒸蒸日上,欧洲人摆脱宗教禁锢”得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根据“十六世纪的欧洲”,结合所学,可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拓宽了人们的视野;造纸术、印刷术的普及等角度分析总结。

(2)历史功绩:哥白尼:根据“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哥白尼把宇宙中心移往太阳,上帝托举大地的形象就开始摇晃。”结合所学得出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否定了基督教会宣扬的地心说;从根本上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基础;根据“人类开始进入现代科学时代”得出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维萨里:根据“维萨里的《人体构造》”“维萨里凭借实证观察,纠正了流传千年的谬误,让宛若神明的盖伦走下神坛”得出发表《人体构造》,凭借实证观察纠正了盖伦的谬误,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根据“再伟大的人也会犯错,没有什么圣贤是不可以批评的”“人类开始进入现代科学时代”得出启迪人们质疑权威,解放思想,推动了科学时代到来。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4-17世纪中外部分著作

中国

西欧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作者

著作

成书时间

李时珍

《本草纲目》

1578年

薄伽丘

《十日谈》

1353年

李贽

《焚书》

1590年

伊拉斯漠

《愚人颂》

15世纪末

宋应星

《天工开物》

1637年

哥白尼

《天体运行论》

1543年

徐光启

《农政全书》

1639年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1602年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1642年

塞万提斯

《堂古诃德》

1615年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1663年

哈维

《血液循环论》

1628年

顾炎武

《日知录》

1670年

伽利略

《两大体系的对话》

1632年

王夫之

《读通鉴论》

1692年

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

材料反映了14-17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些相似与不同之处。请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

明末清初,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书立说,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法治、民权、工商皆本等思想,经世致用思想不断发展,儒家思想更加务实。与此同时,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并得到迅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基督教神学的束缚。以薄伽丘、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学者,通过文学作品批判基督教神学,揭露教会腐败,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歌颂人性。

由此可见,在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新的经济因素推动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的产生。

示例二: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出现了总结性的科技巨著,如《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但由于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思想上理学统治文化上实行专制,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使得中国的科技仍在传统的道路上徘徊。而同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并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开展,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产生了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科技果。

可以看出,中国和西欧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了科技发展的巨大差距,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欧。

【解析】根据题目要求,首先要在通读材料之后,对14-17世纪文化成就进行对比整合,从中分析在此期间中西方历史发展的相似与不同之处。然后根据个人所学知识,酌情选取一个角度,将个人观点当作命论题表出来,如“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都产生了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思想”或者“14-17世纪,中国和西欧科技发展差距拉大”,接着汇总与所选观点相关的这一时期中外史实,从观点表现到相关依据和影响进行分析论证。论题须简明准确,论证科学严谨,表述条理清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6a99b3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1.html

《高中人教历史必修3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能力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