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6题;共12
1.2分)(2017八下·遂宁月考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磬口(qìnɡ)山肴(yáo)土膏(ɡāo)污秽(huì)B.执拗(niù)伛偻(lǚ)廿二日(niàn)迸射(bènɡ)C.酷肖(xiào)呷浪(xiā)金樽(zūn)挂罥(juàn)D.风掣(chè)大庇(bì)倩女(qiàn)堕事(duó)2.2分)下列各组成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契而不舍一泄千里B.繁花似锦不言而喻C.留连忘返格尽职守D.段章取义鞠躬尽萃3.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小李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见解。B.每到夜幕降临,武汉的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C.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试着强迫睡意到来。D.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
4.2分)(2017九上·深圳期中请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为阻止疟疾危害人类健康,屠呦呦带领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出青蒿素系列药物。B.经过语文老师的细致解说,才使我们对读书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C.《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在长征胜利结束后写成的。D.推进深圳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在于树立自觉分类意识和习惯。
5.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本来不太喜欢网络歌曲,____不爱听《丁香花》,觉得它太平淡,太简单,可我何曾知道它背后竟还有这样一段凄美的故事。____忍不住把它重新听了一遍,不禁潸然泪下,才明白原来平淡才是____,简单才是____
A.于是超越了生死的最美穿透了表象的最真B.但是穿透了表象的最真超越了生死的最美C.但是超越了生死的最美穿透了表象的最真D.于是穿透了表象的最真超越了生死的最美
6.2分)(2017九上·深圳期中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来说,四大文学体裁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19

B.颜真卿是唐代与欧阳修、褚遂良和柳公权齐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
C.“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是郭沫若先生赞扬蒲松龄《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的。D.“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多重复句,第二层次是因果关系。
二、默写(1题;共12
7.

12



(2018


·











写。
1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因思杜陵梦,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诗人常在诗词之中表达对亲人的真挚情感,但境遇不同,情感有别。如韩愈被贬之后,写下“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给侄儿孙湘以勉励;苏轼在中秋之夜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弟弟子由的美好祝愿;杜甫在战乱的月夜不知亲人讯息,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亲人的担忧与牵挂之情。
三、名著导读(1题;共5
8.5分)(2018七下·高邮月考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并填写CDE的有关内容。
A心里有数儿。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A________B________C《骆驼祥子》的作者是________D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________
E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________,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四、综合性学习(1题;共10
9.10分)(2016八下·苏州期末仔细观察如图的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给漫画拟个标题。2请写出漫画的寓意。

29

五、现代文阅读(2题;共38
10.23分)(2017八下·高邮月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遇见你的纯真岁月丁立梅
他是第一个分配到我们乡下学校来的大学生。
他着格子衬衫,穿尖头皮鞋,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令我们着迷。更让我们着迷的是,他有一双小鹿似的眼睛,清澈、温暖。
两排平房,青砖红瓦,那是我们的教室。他跟着校长,绕着两排平房走,边走边跳着去够路旁柳树上的树枝。附近人家养的鸡,跑到校园来觅食了,他看到鸡,竟兴奋得张开双臂,扑过去,边扑嘴里边惊喜地叫:“啊啊,大花鸡!”惹得我们笑弯了腰,有同学老气横秋地点头说:“我们老师,像个孩子。”
他真的做了我们的老师,教我们语文。第一天上课,他站讲台上半天没说话,拿他小鹿似的眼睛,看我们。我们也仰了头对着他看,彼此笑眯眯的。后来,他一脸深情地说:“你们长得真可爱,真的。我愿意做你们的朋友,共同来把语文学好,你们一定要当我是朋友哦。”他的这个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他与我们的距离,全班学生的热血,在那一刻沸腾起来。
他的课,上得丰富多彩。一个个汉字,在他嘴里,都成了妙不可言的音符。我们入迷地听他解读课文,争相回答他提的问题。不管我们如何作答,他一律微笑着说:“真聪明,老师咋没想到这么答呢?”有时我们回答得太离谱了,他也佯装要惩罚我们,结果是,罚我们唱歌给他听。于是教室里的欢笑声,一浪高过一浪。那时上语文课,在我们,是期盼,是幸福,是享受。
他还引导我们阅读。当时乡下学校,课外书极其匮乏,他就用自己的工资,给我们买回很多的书,诸如《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之类的。他说:“只有不停地阅读,人才能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去。”我至今还保留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是那个时候养成的。
春天的时候,他领我们去看桃花。他说:“大自然是用来欣赏的,不欣赏,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哄一声笑开了,跟着他蹦蹦跳跳走进大自然。花树下,他和我们站在一起,笑得面若桃花。他说:“永远这样,多好啊。”周围的农人,都看稀奇似的,停下来看我们。我们成了风景,这让我们备感骄傲。
我们爱他的方式,很简单,却倾尽我们所能:掐一把野地里的花儿,插进他办公桌的玻璃瓶里;送上自家烙的饼,自家包的粽子,悄悄放在他的宿合门口。他总是笑问:“谁又做好事了?谁?”我们摇头,佯装不知,昂向他的,是一张张葵花般的笑脸。
我们念初二的时候,他生了一场病,回城养病,一走两个星期。真想他呀,班上的女生,守在校门口,频频西望——那是他回家的方向。被人发现了,却假装说:“啊,我们在看太阳落山呢。”
是啊,太阳又落山了,他还没有回来。心里的失望,一波又一波的。那些日子,我们的课,上得无精打采。他病好后回来,讲台上堆满了送他的礼物,野花自不必说,一束又一束的。还有我们舍不得吃的糖果和自制的贺卡。他也给我们带了礼物,一人一块巧克力。他说:“城里的孩子,都兴吃这个。”说这话时,他的眼睛湿湿的。

39

我们的眼睛,也跟着湿了。
他的母亲千方百计把他往城里调。他是独子,拗不过母亲。他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我们会有重逢的那一天的。”他走的时候,全班同学哭得很伤心。他也哭了。
多年后,遇见他,他早已不做老师了,眼神已不复清澈。提起当年的学生,却如数家珍般的,一个一个,都记得。清清楚楚的,一如我们清楚地记得他当年的模样。那是他和我们的纯真岁月,彼此用心相爱,所以,刻骨铭心。
1在文章前半部分中,作者深情地回忆了老师生病之前用心教育我们的几个生活片段。请概括一下,填在下面横线上。
①第一天上课,他用真诚友善的表情和开场白,拉近了与我们的距离。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第八段画线句用了比喻手法,请写出其中的本体和喻体,并赏析这一比喻的妙处。我们摇头,佯装不知,昂向他的,是一张张葵花般的笑脸。
3第十一段“他说:‘城里的孩子,都兴吃这个。’说这话时,他的眼睛湿湿的。我们的眼睛,也跟着湿了。”请你揣摩老师此时的心理。
4文章开头和结尾为什么两次写到老师的眼神?
5读完全文,请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那是他和我们的纯真岁月,彼此用心相爱,所以,刻骨铭心”的理解。
11.15分)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苔痕上阶绿郑耀虎
⑴苔藓,在南方随处可见。
⑵在街上行走,只要有泥土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苔藓,就像地毯一样。如果你踩一下,你会感觉软绵绵的,有一厘米厚。如果挖一块下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它是由很多相同的单位肩并肩、根连根地排列在一起组成。再仔细观察这个小的单位,像一株“小苗”。“小苗”分两个部分:底部呈黑褐色,粘着泥土,像普通植物的根,上面的部分呈绿色,像普通植物的叶子。在这里之所以用“像”这个词来描述,是因为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根”和“叶子”。虽然这两部分的功能和高等植物的根和叶类似,但是结构有很大的区别,还没有分化出维管组织,甚至只是一单层细胞,应该把像根的部分称为假根(或类根),把像叶子一样的部分成为茎叶体(茎和叶还没有分化成独立的器官)或叶状体,正如动物学家把蝗虫的“嘴”称为口器,把羚羊的“脚”称为蹄一样。
⑶有时候,你观察到的苔藓不是上面所说的那样。你可能会发现“地毯”比较薄,并且上面会丛生着一些“豆芽”。这些“豆芽”的梗是红色的,插在叶状体上,“豆芽”的头是红褐色,有时上面分布着黑褐色的粉末,你可能会猜到这些“豆芽”就是苔藓的生殖器官。的确,这些“豆芽”头上的粉末就是苔藓的孢子,孢子落在地上,会

49

生出新的苔藓,这就是典型的孢子生殖。这个“豆芽”就是苔藓的孢子体。如果长时间连续观察,你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块湿润的土地慢慢变绿,慢慢长出一层肥厚的“地毯”,这层地毯全部由叶状体组成;过一段时间后“地毯”变薄,在地毯上长出孢子体;再过一段时间,孢子体渐渐枯萎,“地毯”的面积增大,又继续变得肥厚,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苔藓的世代交替现象。
⑷苔藓喜欢湿润的环境,一方面是因为它继承了藻类植物的“传统”,其受精作用还离不开充足的水分;另一方面,从形态上来讲,它还只有“假根”,假根没有维管组织,吸水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必须把整个身体都“沉浸”在水分中才能维持生命。虽然没有进化出发达的吸水器官,但是苔藓整体的吸水能力是惊人的,其吸水量可以达到干重时的1520倍,而且有苔藓覆盖的区域水分蒸发量只有净水表面的1/5。因此,苔藓既是水孕育的,又是水的忠诚卫士。在森林草原、沼泽滩涂、河边湖畔、路旁街边、墙角砖缝,只要是稍有湿气的地方都有它们的生长,同时它们也守卫着这一片湿润。
——《教师博览》(有删节)
1全文介绍了有关苔藓的哪些知识?2说说第三节划线句中“那样”指代的内容。3第四节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并分别说出其作用。
六、文言文阅读(1题;共10
12.10分)(2020·闵行模拟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甲)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乙)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甲诗中“汗青”指________
2下列对甲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作者回顾身世暗示自己对艰难困苦的无所畏惧。

59

B.颔联运用比喻写出国势衰微和个人一生的动荡不安。C.颈联在喟叹中展示诗人因个人危难而内心颤栗痛苦。D.尾联以磅礴气势直接表现诗人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文天祥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乙文的“________”价值观;乙文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在文天祥的甲诗中具体指“________”。
七、诗歌鉴赏(1题;共6
13.6分)(2020九下·萧山月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过叶威仲不值【宋】叶适
菊苗新擢马兰丛,柳老吹花拂掠空。闻说先生过山去,钓丝无主系东风。访沈逸人不遇【明】吴兆
闲寻芳草到门迟,云水无心本不期。枕畔残书犹自在,主人出户未多时。
1访友“不值”“不遇”,两诗都流露出诗人些许________的心情。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来衬托主人形象,请作分析。
八、命题作文(1题;共5
14.5分)题目:那次,我与擦肩而过
要求:①首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成功”“失败”“荣誉”“批评”等。②要有恰当的议论和抒情。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600字左右,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否则扣分。
69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题;共12
1-12-13-14-15-16-1
二、默写(1题;共12
7-17-27-37-4


7-5
7-6
三、名著导读(1题;共5
8-1
四、综合性学习(1题;共10
9-19-2

79



五、现代文阅读(2题;共38
10-110-210-310-4





10-5


11-111-2


11-3
六、文言文阅读(1题;共10
12-112-212-3


12-4
七、诗歌鉴赏(1题;共6
13-113-2



八、命题作文(1题;共5
14-1

89




9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abdc3d0fd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1.html

《广西南宁市隆安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