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含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0-04-06 12:03: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浙江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入两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liáo)原之势。

D.

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hā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在第55博洛尼亚国际儿展上,中国插画现场观众示出各界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切。【甲】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名思就是一本秀的本,可以字的孩子”出其中涵的深意。【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叶子、大,孩子可以色彩、学习校里阅读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此一,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有一个语言互通的境。【丙】本在童早期育中的作用已被越越多的人认识,但本的需加快步伐。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点。然,作者,需要的,不童心的需求,有成年者的精神世界。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络绎不绝 B.跃然纸上 C.关于 D.观照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B. 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

B.运用互联网思维有助于优化治理,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办事程序能删繁就简的原因,仰赖的就是政务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办事流程的全面再造。

C.观众跟随着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回顾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感知科学家的创造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激发前进的动力,受到各界一致好评。

D.该研究团队揭示了用化学方法制备干细胞的科学原理,开发了简单、高效制备干细胞的新技术,为优化制备途径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和解决方案。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植物的生长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有关,,所以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温度的变化,既影响植物吸收肥料的程度,也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使新陈代谢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植物的快速成长。据研究,,即根、冠、叶的温度都有差异,而根温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最直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4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

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2分)

□□□□□□□□□□□□□□□□□□□□□□□□□□□□□□□□□□□□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4分)

□□□□□□□□□□□□□□□□□□□□□□□□□□□□□□□□□□□□

□□□□□□□□□□□□□□□□□□□□□□□□□□□□□□□□□□□

二、现代文阅读(30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材料二

自然教育受众群体特征

(资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注】①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②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还是遥远的深山中,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也总是吸引着我们。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国,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样式也最多。

(摘编自爱德华·威尔逊《生命的未来》,杨玉龄译)

材料四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或感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激发交感神经系统,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更具杀伤力,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来源同材料三)

7.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美国,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这一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1)事实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10~13题。20

汴京的星河

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对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飞落下来,穿过云端,落到人间,

傻念头想过万万千,我却从不以为可笑,倒觉得这些记忆,永远像蜜汁一样醇甜。

大概就因为这颗未泯的童心吧,一些别人认为是不算稀奇的事,在我,却总要兴奋得大喊大叫。

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

那是在汴京——开封。这个赫赫有名的宋代京都汴梁城,果真又一次牵下了天上的星河,让无数次揣想过《东京梦华录》笔下灯宵月夕的我,

素享声誉的汴京,果不负人愿。在月华皎皎的元宵节,它再次以花光满路千门如昼的姿颜,呈现了它非同寻常的辉煌。

非是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客言辞夸大,我总觉得在汴京看灯会,别有一番意趣,在灯会中看汴京,别有一番别处难以得见的古城神韵和京都风光。

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

先说那街。

汴京的街,古今相映成趣,一片繁荣。路这厢,高高耸立起一幢幢现代化大楼;路那厢,则一色是明清风味的木柱木门木栅,特别是那雕镂朱漆的木窗棂,很能教人想起白话小说中所写的布衣小帽的“市井人家”。甚至连门口那长垂的竹帘一动,你都会蓦然一惊:是要走出一位肩搭长巾鼻头抹了点白粉的“酒保”,还是朱钗满头罗裙曳地的“女娇娃”?

且说那人。

也许正月正是“闲月”吧,不大的汴京城竟拥集了这么多的“闲人”。

紧挨着相国寺的小商品市场,设在一条长而又长的窄巷内,天天人头攒动,熙来攘往,那琳琅满目的小摊和形形色色的顾客,还真像升平鼎盛的北宋“相国寺万姓交易”的盛况呢!那儿,摆着那么多卖各色小吃的食摊,香气四溢,烟雾腾腾,碗盏丁冬,吆声大作。那个素享盛名的“第一楼”,更是整日价顾客盈门,座无虚席。这一切,不也大有向以时令小吃著称天下的汴京城遗风么?但是,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一向贫寒的豫东农民,能这样衣帽鲜亮亮、脸上油光光地率领举家老小来开封大饱眼福和口福吗?

今年,到开封游逛的人特别多,逛街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来观灯。

再说那灯。

我们抵达之时,虽是正午,却见鼓楼、龙亭这些主要街区,俱已“东风夜放花千树”了。

说也怪,越盼淡月胧明,偏偏日落迟迟,待挨得黄昏近,笑语喧,好心的主人却又劝阻道:此时去观灯,保准你们挨都挨不到跟前!

纵然心急难耐,也只好耐下心来,远远地站在门口,放眼眺望长街,果然是人潮滚滚,黑压压一片。虽未亲临,可是一阵阵传来的欢声笑浪,越发教你心痒痒得如痴如醉了。

好容易等到了“灯火阑珊”时。哦,这话儿也许不算准确,已是灯露生凉月横中天了,兴致浓浓的观灯人,还是一簇簇一队队地蜂拥不绝。

汴京城名不虚传,而汴京人也果有奇术异能!你看那一盏盏巧夺天工的彩灯,真个是收尽了祥云五色荧煌炫转,那千百盏争奇斗俏的灯,一一地当街密密地排列开来,交相辉映,金光四射。近近地看,真是千姿百态,大方光华,直教人眼花缭乱;远远地看,只见高高低低,五颜六色,飞旋流转,闪闪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信的话,此时你抬头望望中天,平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端端地消淡了很多光华。

古人观灯,只能欣赏那奇巧百端的扎灯技艺,点的是蜡烛,糊的是绢纸,纵然巧夺天工,也难经风吹雪打;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明。你看那腾跃而起的奔马灯浑身通亮,那纵马奔驰的勇士目光如炬;那能与人对话的机器娃娃灯前趋后仰,憨态可掬;那大书“为民作主”的扇子灯来回穿梭,熠熠生辉。

呵,怪不得,所有的看灯人都不恋恋于那些只有光色,只亮不转的小灯,却把以上那些巨大的,既有传统技巧,又有现代化特色的新鲜有趣的大转灯,密匝匝地围了个水泄不通。

一点不错,尽管灯节是古代传统,但人,毕竟是80年代的人,现代人最仰慕的还是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啊!

兴尽欲归时,在长街的拐角处,却又见到了一幅教我怦然心动的景象——一间小木楼的门窗呀地一声启开,一根长竿软软地伸将出来,竹竿头上,滴溜溜地悬了一盏八角宫灯,那宫灯虽小,款式却玲珑剔透,做工也极精致细巧。一时间,我没看清灯壁上那悠悠旋转的花卉图样,只觉得像飘过去一簇飞花,一团流云……

我看得呆了,循了那挑灯的手望去,恍恍的灯影下,只见是一个穿猩红雪衫的姑娘。许是那衣衫太红,那灯光太朦胧了,我看不清姑娘的眉眼儿,只见她那笑盈盈的脸蛋儿,被身上那件红衫,手中的那盏红灯,映照成了一团艳艳的红云……

那红云,那灯彩,久久地晃在我的眼前,直伴着我进入梦境

午夜,我果然重温了少年时的梦——我见那闪闪烁烁的星星,却从天河里飞溅下来,变成了“灯雨”,洒落在汴京城……

(本文有删改

10.作者的兴奋情绪在文中画横线部分表现为怎样的语言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连用10个“一”,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结构上分析作品为什么先写街、再写人、后写灯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全文,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颜太初杂文序

司马光

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必自称曰儒。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之名乎?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外则不光。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其无名教之,翕然效之,浸以成风。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簿。太初为人,实宽良有,非狂人也。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睢阳。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例为令录。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

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其《望仙驿记》,守长不事厨传矣。由是言之,为益岂不厚哉!

选自《司马光集》)

①殿负: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的一项是 (  )(3分)

A.必自称曰儒 发言:发表意见。

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 拘:束缚,拘束。

C.牧亦坐是 废:(被)罢免。

D.实宽良有 治行:政绩。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果足以充儒名乎 句读不知

B.外则不光 志不在小

C.睢阳 从径道亡,归璧

D.将犬吠 为巡船物色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认为,对真正的儒者而言,读书不应雕章琢句,作文不应只追求辞藻华丽,而应抱着学以致用的目的,匡正时弊,有益社会的进步。

B.颜太初考中进士后,担任过临晋主簿和应天府户曹。主簿是县令的属官,户曹是知府的属官。县令的上级是州牧。

C.颜太初宽厚正直,才识过人,效法嵇康、阮籍,诗文讥刺时事,遭到利益集团的嫉恨排挤,终身仕途不顺,郁郁不得志。

D.文章叙议结合。作者在记叙颜太初生平经历中,表达了欣赏的态度并寄寓深切同情;在评价颜太初诗文创作时,充分肯定了其作品的价值。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送王昌龄

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①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

19.“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体现出诗人______________的心情。2分)

20.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论语·泰伯》)

①才之美:美好的才华。②使:假使。

21.第一则材料中“梦见周公”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概括第二则材料的主旨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 (《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B

【解析】A项,“两鬓斑白”的“鬓”应读bìnC项,“废驰”应为“废弛”。D项,“惩罚”的“惩”应读ché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的能力。

2.【答案】C

【解析】项,“关于”是介词,引进关涉的对象。这里“绘本创作者”是引进对象的关系者,应用“对于”。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3.【答案】A

【解析】甲处“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是对“什么是插画”的完整解释,故冒号应改为句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4.【答案】D

【解析】A项中途易辙,首句的主语是“出版社”,第二句的主语是“图书营销”,可将“出版社”移至“除了将”之后。B项句式杂糅,删除“……的原因”或“仰赖”。C项结构混乱,“受到各界一致好评”的不是“观众”,而是“这档浸润理想情怀的节目”,故应在“受到”前加上“该节目”。

【考点】辨析病句的能力。

5.【答案】①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

②温度过高或过低

③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解析】①处横线前说植物的生长与三种作用有关,横线后说“温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因此,所填写的内容必须将横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即回答这三种作用与温度有什么关系,故可以填写“这三种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②处横线前说到温度的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横线后又说“都会使植物新陈代谢的酶活性发生变化,只有适宜的温度才能……”,这样就知道需要填写句子的主语应为“温度”,综合文意,此处可填写“温度过高或过低”。③处横线后的“即”说明其引导的内容是对横线前内容的具体阐述,那么就可得出此处应填写“植物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6.【答案】(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

2)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

【解析】这部分文字有两段,第一段说的是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都有所上升;第二段说的是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第(1)题属于压缩语段题,注意仔细分析,不能遗漏要点,将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即可。第(2)题要求写一段评述性文字,新闻评论应先表明观点,然后对其进行辩证分析。既要肯定优点,也不能忽略缺点,这样才能彰显当代青年的成熟思想,也才是正确的答题思路。评述这则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既要正面肯定当前阅读呈现的新变化和其背后科技的力量,也不能忽视有声阅读的弱点,即这种阅读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此外,还要注意题目对于字数的要求。

【考点】压缩语段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

二、现代文阅读

7.【答案】D

【解析】A项“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于文无据,材料三中提到“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但并未说明是否天生就能进行这种交流。B项“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过于绝对,根据材料三“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可知这只是一种推测;“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理解错误,被激发的是“生物恐惧感”,不同于“生物恐惧症”。C项“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同样过于绝对。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A项;“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错误,材料一说的是“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有程度“最”的限制;且“热爱生命”于文无据。

【考点】理解和分析文章重要内容的能力。

9.【答案】(1)①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②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受众群体单一。

2)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②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解析】题干已经明确了概括的对象是重视自然教育的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由材料一可以看出,孩子们多参与一些在自然界里的活动;会增强对自然的好感,但是如果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则会做出妨害生物的事情,所以有必要进行完整的自然教育。由材料二可以看出,自然教育受众群体非常单一,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两个方面,这说明需要对其他人群进行自然教育,让人们树立生态的世界观。由材料三可知,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由材料四可知,人类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重视自然教育;可以引导人们热爱自然,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10.【答案】①用词夸饰,辞彩绚丽。②运用铺陈、排比语句。③语气急切:用副词“果有”“真个”等加强语气,用“你看”“你抬头”等表现急于分享的兴奋心情。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文中画横线部分写出了作者观灯时的兴奋之情。而题干要求分析这部分文字的语言特点,那么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词句来作答。灯“飞旋流转,闪闪烁烁,道它是银河垂地,一点也不夸张”“平日如练的素月,也悄然失色”,作者虽说这形容不夸张,但实际上,这样来描写灯,写灯的光彩,已经用词夸饰,辞彩绚丽了。画横线部分写灯,先总说,继而近看,再远望,这样极尽铺陈之能事,有些语句还用了排比句式,语意表达透彻。此外,“果有”“真个”“真是”等词起着强调作用,“你看”“不信的话”“你抬头”则表达了作者急于分享的兴奋之情。

【考点】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11.【答案】①连用10个“一”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②前文渲染的是“闹”,此处连用“一”凸显的是“静”,形成强烈反差。③前文铺陈的是“繁”,此处聚焦于“一”,梦与现实交相呼应,让作品余韵十足。

【解析】连用10个“一”具有的艺术效果,应结合语境来回答。内容上,这是作者观完街灯“兴尽欲归”之时于长街拐角处所见,而这个场景甚至进入到作者的梦中,所以这是将“东京梦华”定格于一个特定的现实场景,使得作品有开有合。结构上,前文写街灯时,写得非常热闹,灯也非常繁杂,这里连用10个“一”,凸显“静”和“简”,形成了强烈反差,且与前文少年时的梦相照应,又引出下文的“梦”。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12.【答案】分析作品结构,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的能力。

①先写街的繁荣做铺垫,引出人潮汹涌。②再写游人众多,为后面观灯受阻埋下伏笔。③最后写观灯盛况,把作品推向高潮并点题。④层层铺垫,层层推进。

【解析】文章在具体描写“街”之前,先作设问“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盛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也因了那挂灯的街”。可以说文章的写作中心是灯,写街是为了引出看灯的人,写人则是为了突出灯;所以最后写观灯盛况才是高潮,这样层层铺垫,层层推进,符合读者的认知规律,也易于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的能力。

13.【答案】①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到新奇;②有感于游人众多,人民生活富裕,精神焕发。③现代科技让汴京灯节重现历史繁华,实现了“我”的“星河梦”。

【解析】题干已经明确,必须根据全文来分析作者“感到如此新奇和庆幸”的深层意蕴,那么可从“新奇”和“庆幸”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根据文中“这种新奇有趣的感觉缘何而来?是因了那些盏灯,也因了那看灯的人,也因了那挂灯的街”等信息可知,作者对城市发展新气象感到新奇。根据“我晓得,这盛况,这胜景,前些年肯定是断断没有的,假如没有改革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带来的繁荣……”“古人观灯……而今的灯,有了科学技术辅佐,自然更加高明”等信息可知,作者庆幸遇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人民生活富足,精神焕发。此外,由“现在,我就又想叫喊了:最近,我真的看见了天上落下的星河——那明亮得耀眼的珠宝”可知,作者还庆幸自己在汴京实现了“星河梦”。

【考点】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

三、古代诗文阅读

14.【答案】A

【解析】A项“发言”,开口。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15.【答案】B

【解析】A项“之”,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其”,都是代词,他。C项“于”,介词,在;介词,到。D项“所”,助词,跟后面的“怪”组成“所”字结构;助词,跟前面的“为”组成“为……所”,表被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6.【答案】C

【解析】C项“颜太初……效法嵇康、阮籍”错误,效法嵇康、阮籍的是“青州牧”。

【考点】分析概括和赏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17.【答案】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评/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解析】文言断句需要整体理解,局部突破。这部分文字说的是颜太初因为官职低微又写文章批评他人,所以他的文章不被人重视。“见”的对象是颜太初官职不能“动人”,故在“人”后断句;“又”引导的是“其文”情况,故在“訏”后断句;“虽”一般在句首,前面说的是不重视颜太初文章的原因,故在“虽”前断句;因为“不甚重之”,所以颜太初的文章丢失了很多,注意“故”一般在句首,这样在“不”和“故”前断句;最后说作者得到颜太初的文章,所以在“余”前断句。

【考点】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18.【答案】(1)(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

2)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

【解析】(1)句中,“既”,已经,……以后;“徒”,仅仅;“以”,用来;“行”,实施,实践。

2)句中,“显”,显赫;“言”,文章;“贱”,地位低;“传”,流传。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参考译文】

天下不崇尚儒术已经很久了。现在的士大夫,开口就一定说自己是“儒”。那么儒者到底是怎样的呢?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而长的衣带,身穿有着宽大衣袖的衣服,(这样的人)就称作儒吗?手握书简伏案读书、诵读不止的人可以称作儒吗?又何况将以笔濡墨、写出华美文辞的人称之为儒,这实际上也偏离了儒啊。放下这个不说,至于西汉的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的欧阳欲、张醋、胡广,世上所说的大儒,真的足以配得上儒这个名字吗?

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常为这样的儒而气愤。(他)阅读先王的书,不研究古书章节句读,一定探求书中的义理罢了。(颜太初)掌握了先王书中的义理以后,不是仅仅称道它,用来夸大欺骗世人,而是必定亲自去实践。他帮助家乡族人不遗余力;对外则不宣扬。(因为)不宣扬,先王之道(儒家之道)仍灭无闻,于是探求天下国家的政理风俗方面的得失,创作诗歌及文章来宣扬它们。景初年,(当时的)青州知州为官荒淫放荡,效法嵇康、阮籍的为人处事,当时四方士大夫欣赏他不受礼法的束缚,一致效仿他,渐渐成为风气。颜太初憎恶青州知州这个大乱风俗的根源,于是创作《东州逸党》诗来讽刺他。这首诗于是被皇上听到了,皇上马上治了青州知州的罪。又有州知州生气下属县令清直与自己不同,(便)用罪来诬陷他;(县令)被打死在狱中。他的妻子与子女文弱不能自上诉,颜太初向来与这个县令友善同情他被冤枉而死于是作《哭友人》诗,州知州也因为这件事被罢免(官职)。

在这个时候,有人推荐颜太初博学有文采,(皇上)下诏任用为国子监直讲。适逢有个御史一向对颜太初不友好,(他)向皇上进言说颜太初是个偏激的人,不能担任学官。于是,皇上马上下诏到颜太初任职地,改任河中府临晋主簿。颜太初为人其实很宽厚,有政绩,不是激进的人啊。从临晋改任应天府户曹,掌管南京学,在睢阳去世。旧制,判、司、簿、尉四类官员考核,没有因欠国家赋税而考核为下等,照例转为县令、录事参军。即使是愚懦昏老无所取的人,达到一定的年数,一定能得到县令、录事参军(一级的官职)。而颜太初如此有才识,考中进士进入仕途近十年,始终不能离开判、司、簿、尉之列以至一辈子,去世的时候夫概四十多岁。唉,上天要灭亡儒者,一定要让他到大坏的境界啊!对罕见的事物大叫,茂盛的树木一定会被铲除吗?为什么颜太初的仕途和寿命都如此不好呢?

世人看到颜太初的官职低,又加上他的文章大多是指责批评社会,有缺点的人憎恶看到他的文章,(因此有的人)即使得到他的文章,也不是很看重,这造成颜太初的文章丢失了很多,我也只得到了两卷。在同州,(我)又得到他创作的《题名记记》,现在收集在一起并作序。前代的读书人活着时地位不显赫,但文章在后代长存的太多了。颜太初虽然地位低寿命短,他的文章难道一定流传不了吗?以后有看见这本集子的人,观他的《后车》诗;那么不要忘记以过去的事物作为警惕吧;观他的《逸党》诗,那么应该知道礼义没有崩坏吧;观他的《哭友人》诗,那么酷吏应该内心有愧吧;观他的《同州题名记》,那么郡守县令应该知道政治的弊病吧;观他的《望仙驿记》,那么郡守县令不会致力于宴会吃喝吧。因此言之,益处难道不是很大吗!

19.【答案】久留(逗留)

依依不舍

【解析】从语境来看,“酒水东去远”,诗人还“淹留野寺出”,所以这里“淹留”的意思是“久留”。再从诗句来看,诗人“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说明诗人欠留的原因是不忍王昌龄离别;所以体现出诗人依依不舍的心情。

【考点】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诗歌的情感的能力。

20.【答案】①“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答题之前,应先明确“点染手法”,所谓“点”就是“点明”,“染”就是用景物来烘托。柳永的《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就是先点明“念去去”,紧接着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来渲染衬托出“去去”的山高水长和离情的深沉凝重。在这首诗中,“点”是“送君多暮情”和“叹息此离别”,中间十句写的是暮景,层层渲染,衬托离情,最后一句“悠悠江海行”也是用景物来烘托离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21.【答案】“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解析】“梦见周公”的含义需要联系语境并调动知识储备来回答,孔子感慨自己年老体衰,不复梦见周公,而周公是孔子一直所推崇的人物,孔子向往周公时期的礼乐文化,他说年老不复梦见周公,其实是说自己可能再也看不到他向往的周代礼乐文化了,故“梦见周公”表明孔子对周代文化的推崇和向往。

【考点】理解文化经典的内容的能力。

22.【答案】①主旨在于说明德、才的关系,孔子强调德重于才。②“周公之才之美”,是极言其才于之优异;“骄”“吝”则是恶劣的品质。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即使才华出众也不足称道。

【解析】根据题干要求,应先概括后分析。概括时,注意第二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其余不足观也已”。全句意思是假使“骄且吝”;那么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也不值得称道。因此,这则材料的主旨是德比才更重要。

【考点】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参考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很长时间没有梦见周公了!”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假如为人骄横而吝啬,那么其他方面就不值得赞赏了。”

23.【答案】(1)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2)鸡豚狗彘之畜

无失其时

3)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4)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5)侵晓窥檐语

一一风荷举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作文

24.【答案】略

【解析】【写作指导】

今年的浙江卷作文话题“浙江精神”源于2016年“G20杭州峰会”。材料共两段,第一段先介绍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的辉煌思想,但是中心不在于历史上的思想,而是今天形成的“于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第二段则是介绍在浙江文化滋养下创造的浙江传奇,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浙江文化滋养”,而不是今日的“浙江精神”滋养,也就是说,其着眼点不是当下,而是放眼整个浙江历史长河中涌现的辉煌故事、杰出人物;同时,还要注意“与时俱进”这一关键词,这说明浙江文化是继承中有发展,继承中有创新的。最后,还要注意其中的信息“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这意味着考生在作文中还应加入自己对“浙江精神”的个性思考,包括这种精神对自己人生的烛照和引导。因此,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立意:(1)浙江精神的实质是务实创新;身为新时代的浙江人,站在认生新起点,我们应该传承浙江精神,开创浙江更美好的未来。(2)浙江精神既是时代的产物;也有历史的渊源,身为浙江学子;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传承浙江文化,体现浙江精神。如果浙江精神进行适当的拓展,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也是符合题意的。总之,今年的浙江卷作文题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自信,非浙江人很难写出考场佳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b0a590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f2.html

《201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含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