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大全

发布时间:2019-12-02 09:55: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6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大全

  古诗文教学在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诗文试题也是中考语文试卷的主要部分之一。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19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大全。欢迎参考阅读!



  2019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如下: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知识点归纳:



  1、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知识点归纳:



  1、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一章是写诗人对伊人的深深怀念。第二章是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强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挚情感。第三章是表达了对伊人的失望情感。可以把她看成爱情诗,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诗。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知识点归纳:



  1、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3、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知识点归纳:



  1、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表明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诗歌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的诗句:“心远地自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知识点归纳:



  1、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用来形容人们在世界各地都有知心朋友,虽然远隔重洋,却如近邻一样亲近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拓展: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似。



  5、第二句中“望”的表达作用: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望中含情,表达了对友人沿途劳顿的担忧之情。



  6、简要分析颈联的内涵(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答:这两句以理性的议论展现了友情和别情的新意境:真正的友谊不受时空的阻隔。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和阔大的胸怀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它告诉我们什么?



  答:写出了友谊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8、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点是什么?



  答:这首诗不同于其它送别诗,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一改以往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字里行间体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知识点归纳:



  1、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更好?“风正一帆悬”能否改为“风正数帆悬”?为什么?



  答:①“阔”字更好,它给人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也更响亮。★或“失”更好。它生动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②不能改,诗人意在以“一帆悬”之小景衬“两岸阔”之大景,改了就没有这种效果了。



  5、颈联历来为人们所欣赏,请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A、“生”“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富有生机。



  B、反映了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



  C、“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感情。



  6、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7、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



  8、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写景逼真,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知识点归纳:



  1、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诗句;《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不仅显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把自己孤寂情绪融化在自然之中的句子;暗示诗人因为受到排挤而激愤和抑郁的内心的句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知识点归纳:



  1、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



  3、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1)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2)“杨花”飘飞给人以漂泊之感,“子规”悲啼使人顿生离别之恨,通过特定的景物为全诗渲染了一种愁苦、凄凉的气氛。



  4、第二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联把明月人格化,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同情。



  5、作者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 答: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



  6、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知识点归纳:



  1、暗示世路坎坷难行的句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用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心存被启用的希望(表现人生遭遇变幻莫测的句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与此意境、创作手法相同的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3、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比喻人生道路虽然曲折,但是人生理想终会实现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知识点归纳:



  1、远眺泰山的诗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近望泰山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细看泰山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表现诗人胸怀崇高理想的诗句;望岳产生登岳想法的句子;包含一切有所作为的人都应具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哲理的诗句;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人生哲理)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全诗紧紧围绕诗题中的“望”字着笔,依次写了(远望、近望、凝望、展望)的情景,答:以简劲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气势),显示了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6、颔联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好在何处?答:一个“钟”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字运用夸张写出了泰山的高峻绵长。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诗人不怕艰险、勇攀高峰、俯视万物的雄心和壮志,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读来催人向上,显示出诗人蓬勃向上的朝气。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知识点归纳:



  1、借花鸟表达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作者思念家乡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诗句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破”、“深”写出了怎样凄惨的景象?



  答:“破”描绘了国都被占,城池破败,残墙断壁的景象;“深”描绘出了草木繁密而又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的景象,刻画了诗人痛苦的心情。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残垣断壁、杂草丛生、人烟稀少的冷寂荒芜的景象。



  6、杜甫诗有诗史之称,本诗折射出怎样的历史事件?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安史之乱,表现了忧国思家、感时伤坏之情。



  7、情景交融在颔联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试加以赏析。



  答:花鸟本是怡人之景,而诗人见之而泣,闻之愈悲,可见时局的不幸,这里诗人将悲情融于乐景,更加重了悲的抒情色彩。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这两句真切地表现了战乱中人们思念亲人、盼望得到亲人消息的心情,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连三月”写战祸之长;“抵万金”言家书难的。



  9、末句“不胜簪”这一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答: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亲之情。



  本诗的前四句写景,所写内容均统在一个“恨”字中;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依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黑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知识点归纳:



  1、狂风咆哮破物飞茅的句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连夜遭雨的惨状的句子: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诗人忧国忧民却能做到忘我的句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拓展: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意境相同的句子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拓展:与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属于忧国忧民思想感情的句子:“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知识点归纳:



  1、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送别场面的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从军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4、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5、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表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拓展: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知识点归纳:



  1、诗中最为精彩描写早春的绿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2、这首诗表现早春特点的景物有哪些?答:小雨、草色等,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3、“近却无”一词好在何处?答:“近却无”表现了诗人独到的观察体验,早春时节春草娇嫩细小,星星点点,远看一片碧绿,近看却时有时无,这三个字将初春小草的特点细致的表现出来。



  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的主旨。答: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5、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答: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萌生的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6、写景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诗中1、2句写出了早春怎样的特点?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作者所写的早春之景。



  答:写出了春雨细腻滋润、春草若有若无的特点。长安的大街,浸在蒙蒙的细雨中,雨丝是那样轻细,那样柔和,那样滋润,好像酥油一般。在细雨的滋养下,那草色,远远望去,碧色朦胧,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觉得失却了那绿色,但见细嫩纤小的草芽刚刚钻出土面。



  7、3、4句中“最”“绝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对早春特别喜爱的感情,也隐含着激励人们珍惜早春美好时光的意思。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知识点归纳:



  1、回忆被贬生活的诗句: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2、用典故表达对老友的怀念以及世界的变迁,回归后的畅想与生疏的诗句: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3、坚信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比喻腐朽势力必然衰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感谢白居易的同情和勉励的诗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怀旧”句借向秀怀念嵇康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人已逝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之情;“到乡”句借王质的故事,暗示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的心情。



  6、诗歌第三联(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好在何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以“沉舟”“病树”比喻,“形象生动地提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诗人积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人们: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知识点归纳:



  1、表明全家人艰辛劳动的诗句: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2、表明劳作艰辛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4、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b2b27ec87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40.html

《2019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背知识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