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书籍

发布时间:2020-11-24 18:51: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书籍



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学习与教学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8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14、15岁);⑥青年期(14、15-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关键期(又称最佳学习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这期间,个体对某种刺

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人格(个性):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是综合心理特自我中心:指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体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认知方式: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

认知方式分类:①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②沉思型与冲动型;③辐合型与发散型。

智力:指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IQ=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100。

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狭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

加涅的学习(层次)8分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语言的联合;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⑦原理学习;⑧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的学习结果(教学目标)5分类:①言语信息;②智慧技能;③认知策略;④动作技能;⑤桑代克(美心理学家)的尝试-错误说:他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某种情境(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的形成需要通过一个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而养成。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的过程。其经典试验是猫走迷箱实验。

④奥苏伯尔(美国)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根据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又义的接受学习

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学习需要(也叫学习内驱力):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自我效能感(班杜拉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学习定势(学习心向):指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心理准备状态。即先前的学习对后面同类或相似课题的学习的影响。

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一般的心理能力。定势(心向):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早期的迁移理论:

①形式训练说(沃尔夫):②共同要素说(桑代克):③经验类化说(贾德)水下打靶实验:④关系转换说(苛勒)小鸡觅食实验

习的心向和定势;⑤学习任务的相似性;⑥学习的指导。

知识:就是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类关于客观事物的属

知识的类型:①根据活动的深度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②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分为陈述性知

理性知识:是主体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规律的反映,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也叫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知识的表征:就是知识在人头脑中的贮存方式。陈述性主要是以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的。的过程。知识学习的分类:(1)根据知识的复杂性分为①符号学习;②概念学习;③命题学习。(2)奥苏知识获得的途径:有①知识的直观;②知识的概括。

遗忘的原因5理论:①衰退说;②干扰说(可解释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③动机说;④同化说;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规则的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包括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

操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规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2分类:①一般心智技能和特殊心智技能。②加涅分为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

操作技能形成的4阶段:①操作定向(或认知)阶段、②操作模仿、③操作整合、④操作熟练心智技能形成的5阶段(加里培林):①动作定向阶段②物质与物质化阶段③出声的外部言语动心智技能形成3阶段(安德森):①认知阶段②联结阶段③自动化阶段。

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

学习策略2分类:①丹瑟路2分类:A基本策略;B支持策略。②迈克卡3分类:A认知策略;B元认知(弗拉维尔):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其3成分:①元认知知识;②元认知体验;③元认知监控和调节。)6原则:①主体性原则: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信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②内化性原则: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③特定性原则: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④生成性原则: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的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进行高度的心理加工。⑤有效地监控原则: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并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学习策略训练5方法/模式:①指导教学模式②程序化训练模式③完形训练模式④交互式模式⑤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①发现问题;②理解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2种:

启发式策略:是凭借经验来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创造:指一种最终产生独特而有价值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创造性(创造力):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3特征:①新奇性;②适当性;③改造性。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态度的结构3成分:①认知成分:、②情感成分:、③行为成分。

种,A直觉的、B想像的、C伦理的道德情感。>

皮亚杰道德发展3阶段理论:①前道德判断阶段③自律道德阶段柯尔伯格道德发展3级水平6个阶段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①惩罚和服从定向②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2)习俗水平:③“好孩子”定向④维护社会制度和权威定向>(3>中学生品德发展的2大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3过程:①依从;②认同;③内化。如下: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因素):(1)外部条件:①家庭教养方式②社会风气③同伴群体(2)内部条件:①认知失调②态度定势③道德认识。(3)此外有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方法:①有效的说服;②树立良好的榜样③利用群体约定④价值辨析⑤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价值观: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带有根本性的总观点。道德价值观的形成3过程:①选择阶段;②赞赏阶段;③行动阶段。

健康(联合国卫生组织):包括生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2方面。不仅指躯体健康,而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6标准:①对现实的有效知觉②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③自我调控能力④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⑥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中学生易产生心理健康8问题(心理障碍):①焦虑症②抑郁症③强迫症④恐怖症⑤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⑥性偏差⑦进食障碍⑧睡眠障碍。

会谈的专门技术:①倾听②鼓励③询问④反映⑤澄清⑥面质。2个目标:①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称为调适性辅导;②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称为发展性辅导。

学校心理辅导6原则:①面向全体学生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尊重志理解学生原则④尊重学生主体学校心理辅导的2主要方式:①以全体学生为对象的团体辅导;②以少数学生为对象的个别辅导。学校心理辅导的5主要途径:①独立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②将心理辅导融于班级、团体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策略3类:①发现教学②情境教学(探究学习)③合作学习。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5因素:①教师的领导方式②教师的移情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④教师的焦虑离。

课堂纪律4类型:①教师促成的纪律②集体促成的纪律③任务促成的纪律④自我促成的纪律

、教师自编测验编制4步骤:①确定测验的目的②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③写下测验计划或细目表④针对计划要测量的学习结果,选择适合的题型。

有效自编测验的3特征(指标):①信度:②效度③区分度。

效度: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内容的程度。

区分度: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测验性评价技术:①教师自编测验;②标准化成就测验。非测验性评价技术(常用于情感领域的评价):①访谈法;②观察法;③案卷分析法。简述

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①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②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①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②发展的定向性和顺序性③发展的不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即初中时期,11、12-14、15岁):①身体的发展,已到身体发育的第二个加速期,身高体重陡增,生理性成熟开始;②认知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需具体形象作支柱;③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情绪带有强烈的冲动性,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增强;④个性的发展,“成人感”和“独立感”加强,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自相矛盾和行为。青年心理发展的矛盾与教育对策:①心理的闭锁性与交往需要的矛1

认知(心理)发展4阶段(瑞士皮亚杰):(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其特点是儿童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2)前运算阶段(2-7岁):其特点是①自我中心②思维不可逆性③单维思维④拟人化或泛灵论;(3岁):其特点是①多维思维②思维的可逆性③去自我中心化④具体逻辑推理;(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其特点是①能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②假设-演绎推理的运用③抽象逻辑思维④思维的可逆与补偿性⑤思维的灵活性。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答:8个字“控制、期望、沟通、关爱”。(2)学校教育,它是制约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3)同辈群体,一方面同辈群体是儿童学习社会行为的强化物,另一方面,同辈群体又为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提供社会模式或榜样。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律,突出直观形象的特点;④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参与直观过程。⑤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操作技能的培养要求和一般条件?

①准确地示范与讲解;②必要而适当地练习;③充分而有效的反馈;④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有哪些?

①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创造性与智力和学业成绩的关系:

(1)与智力的关系:有非线性关系,表现在以下4方面:①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②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③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总之,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创造性不仅与知识技能、智力有关,还与人格有密切关系。(2)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并不遵循绝对的线性关系,成绩突出的并不一定有多少创新和建树,而成绩并不好的学生工作却有显著的技术创新和发明创造。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区别:

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而品德只涉及道德规范;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称为品德。

①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②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③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教学评价与测量的意义和功能(作用):

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主要充当的角色;

答:①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家长的代理人和参谋:③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④行为规范的示范者:⑤心理辅导者:⑥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③注意良好仪表、作风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怎样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答:(1)从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来说:①在社会上必须树立尊师重教地良好风气;②在校内必须自身价值的条件。③建设良好的校风,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等。(2)从教师的自身方面来说:①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②向他人学习,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怎样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成长与发展?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区别: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c2d397f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fb.html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书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