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

发布时间:2012-03-15 09:42: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主备人: 新沂市瓦窑中学 陆可教 用案时间: 2012 星期

教学

课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

目标

1、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掌握贬谪诗的一般特征。

教学

重点

目标1

教学

难点

目标2

教学

方法

诵读-讨论-评讲

课时

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个案补充

一、课前导学:

预习作业:

1、朗读、背诵《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默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讨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复习和导入:

复习练习:

1、默写《旅夜书怀》

三、新课:

文学常识:课本P35该诗下注释1,

展示讨论: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课前预习:

默写

讨论

提名24人板演,其余学生在默写本上默写,提名学生批改,出现错误的学生,订正

需学生知道的部分,要求学生画下来。关于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部分,学生自读,了解。

1、朗读

①老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朗读

③提名有感情地朗读

④提名试背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个案补充

2、展示问题

1)首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2)颔联表明诗人怎样的心迹?

教师小结: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

3)颈联是本诗唯一写景的一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4)诗人为什么会流露出这样的感情?在文中找出对应的诗句。

5)试从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分析尾联的作用。

当堂练习

1)全班齐背

2)提名背诵

3)如有时间,提名板演——默写全诗,师生共同批改订正

2、分组讨论,提名学生发言,展示讨论结果

1)答:对比。一封奏书,招致被贬数千里之祸。“朝”“夕”之间命运发生如此急剧的变化.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九重天”,言宫禁之深、皇权之威。“路八千”言贬谪之远、受挫之惨。作者巧妙地使用“一封”与“八千”、“朝”与“夕”。让数量与时间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把突然的变故具体化、形象化,增强了感染力。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与“夕贬”,而且一贬就是“八千里”,诗人虽遭贬亦无怨悔。

2)答:颔联亦叙亦议,表明心志。这一联写诗人欲除弊事反遭贬.不惜残年而无悔,意气坚定。诗人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真有胆气,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正不阿。

3)答:顾瞻无所,即景写情。这一联通过对壮阔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严峻冷酷的气氛,与孤苦渺小的个人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前路的艰辛,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4)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首联直写获罪被贬的原因。

5)答:结构上扣题,尾联向侄孙交代后事,沉痛郁闷,内容上进一步深化诗意。

“知汝远来应有意”,通过侄孙的心情写出自己前途之艰险难测.写出因遭受贬谪的无穷伤感,进一步吐露了凄凉之情。“好收吾骨瘴江边”,表明作者对未来的思考,诗人自知此去凶多吉少,但也无可奈何,只有冷静地面对了。《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个案补充

引导梳理:

教师总结全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一首比较深刻的政治抒情诗,诗人把朝廷的腐败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结合到一起来写,表白了自己为朝廷革除弊政的忠心和勇气。

诗的前四句:忠而受贬。叙述议论,简洁明快、慷慨激昂。后四句:蓝关示湘。宕开一笔,以写景叙事来曲致己意,凄楚悲凉,感情基调为之一变,造成全诗开阖起伏、沉郁顿挫。

反馈矫正:(课本P35(各位老师,讲或不讲,请自选)

  当堂练习:阅读《寄李儋元锡》,回答问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叙别开头。首联意为去年春天在长安分别以来,已经一年。问:为何从“花”写起?

2)颔联写什么?

教师补充:(结合背景谈谈诗人的苦闷所在。)就在作者出任滁州刺史的当年冬天,长安发生了朱泚叛乱,称帝号秦,唐德宗仓皇出逃,前来增援的朔方军又与朱泚相勾结,致使战乱进一步扩大。当时,诗人曾自滁州间道遣使探听消息,写作此诗时,使者尚未返滁。因此,“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个人的前途。这种形势下,他只得感慨自己无法料想国家及个人的前途,觉得茫茫一片。他作为朝廷任命的一个地方行政官员,到任一年了,眼前又是美好的春天,但他只有忧愁苦闷,感到百无聊赖,一筹莫展,无所作为,黯然无光。

3)颈联具体写自己的思想矛盾。问:从“愧俸钱”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4)尾联如何作结?

教师补充:怀人望月,由来已久。就本篇来说,诗人不仅想借普照两地的月光来传递相互关照之情,更要用月轮的缺而复圆来寄托盼望朋友团圆的拳拳之心。而“望月几回圆”,又正说明了自己盼友为时之久,心情之切。至此,招请速来之意,不言自明,耐人体味。

学生听,记录在课堂笔记上

分组讨论,推荐回答

1)答: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有欣然回忆的意味;而以花开一年比衬,则不仅显出时光迅速,更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正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伤意味。

2)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

3答:正说明诗人志在有为,不甘窃位苟禄,乃是作者思想的主导因素。正因为他有志而无奈,所以多病更促使他想辞官归隐;但因为他忠于职守,看到百姓贫穷逃亡,自己未尽职责,于国于民都有愧,所以他不能一走了事。这样进退两难的矛盾苦闷处境下,诗人十分需要友情的慰勉。

4)答:以感激李儋的问候和亟盼他来访作结。“闻道欲来”,写对方关念自己;“西楼望月”写自己盼望对方。全诗始于感叹分别,终于盼望团聚,绾合紧密,浑然一体,而友情之深挚浑厚,溢于言表。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个案补充

迁移创新:

 巩固练习

1、贬谪诗中,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2、结合有关诗句,谈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些常见的意象?

3、谈谈贬谪诗中会出现哪些表现手法

(这一部分综合性较强,或用或不用,请老师们自行选择)

分组讨论,推荐回答

1、答:①英雄末路之哭②忠而被贬之愤③壮志难酬之怅④生不逢时之叹⑤羁旅行役之苦⑥思乡怀归之情

2、答:“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江水:象征诗人的满腹愁绪,或对年华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潺送客愁。”——李涉《再宿武关》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韦承庆《南行别弟》

香草、柑橘: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张九龄《感遇(其七)》

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风霜、雨雪、夕阳、鹧鸪、落叶、孤灯……

3、答:①贬官士人出于自身特殊的处境考虑,贬官文学多采取比兴手法,曲折地表现自己的情志。②有感于今昔身份的变化、处境的反差,贬官文学多用对比手法。③贬官文学言将尽时常常忍不住直抒胸臆。

布置

作业

1、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在作业本上。

2、预习作业:

1)朗读、背诵《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2)默写《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3)讨论:《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此题难度较大,是针对迁移创新那一部分内容出的,请老师们选用)研究性学习:请收集相关资料,以“贬谪文学在文学创作上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和同学交流你的成果。

板书

设计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颔联:书“除弊事”表刚直不阿之态。

颈联:就景抒情,情悲且壮。

尾联: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教后

札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c87e7373968011ca30091b9.html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