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1-05 05:29: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繁华落烬中的人性哀歌——论张爱玲小说中人性探索专业班级:汉语言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
当我们回想起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文坛,自然而然地会想到那个像传奇般令人惊艳的女子——张爱玲,这位被称为“小资”始祖的女作家,曾经写出了《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小说中优美精致的语言和独特的人生见解深受读者青睐,因而她的小说一直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追捧程度不亚于当代知名作家的作品。张爱玲的作品中始终都在讨论男女之情,并且她写的大多数故事背景都是在社会混乱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因此她的小说不是特别注重民族精神,但是小说中人物命运的悲剧暗示了一个时代苍凉的社会大环境的悲剧。同样,她的一生也是享乐和孤独相融合的一段海上传奇,她在文章里同读者闲话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看透她的内心,因而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嚣和极度的孤寂。

(一)、张爱玲小说研究概况
自从张爱玲在大洋彼岸悄然逝去之后,无数张迷为之离世的消息惋惜万分,从她逝世后至今,她的小说、散文、评传接连不断地出版曾一度掀起过“张迷热”现象。对于张爱玲小说的研究,我们要追溯到20世纪四十年代,也就是张爱玲创作其代表作《传奇》和《流言》的创作鼎盛时期。
20世纪四十年代傅雷先生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这篇文章后,关于张爱玲的小说的评论和研究的现象就不断在文坛涌现,《论张爱玲的小说》发表于1944年,作者在文章中充分肯定了张爱玲小说的艺术价值和她的写作技巧,同时作者又毫不留情地做出了一定批评性的评论。他在这篇文章中评论了张爱玲的《金锁记》《倾城之恋》《连环套》三部作品的艺术风格以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点拨地的确很有深度,在当时的文坛中,他对张爱玲小说的研究可以说已经十分独到了。陈子善在他的《张爱玲的风气》一书中将“张学”的研究史划分为三个
重要的阶段,他写道:“第一阶段为一九四九年以前,也就是张爱玲创作其代表作《传奇》《流言》的时期;第二阶段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一九六一年出版《中国现代小说史》,首次把张爱玲写入文学史并高度评价为标志;第三阶段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降,到张爱玲谢世前后达到高潮。后两个阶段早已有有心人认真勾勒,逐渐清晰,唯独第一阶段的情形似有似无,暧昧不明,以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误以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张爱玲研究乏善可陈,即使不是一片荒芜,也只有迅雨(傅雷)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一枝独秀。1)这样看来,张爱玲小说的研究阶段就十分明了了。
在张爱玲小说研究的第一阶段(40年代)中,傅雷先生的《论张爱玲的小说》开了评论之先河,接着文学批评界涌现了许多研究张爱玲小说的学者,如周瘦鹃、谭正璧、胡兰成等人都写过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创作技巧以及对她的写作手法进行了善意批评的文章,他们在研究张爱玲小说时始终抓住了她的两部经典作品来分析她的创作风格,虽说不上精辟入理,但研究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分析她的小说,不乏有赞誉之声,也有中肯的提醒,更有殷切的期待在他们的文章中流露出来。因此,这一阶段中关于张爱玲小说的研究并不深入,各家学者对她的小说持褒贬不一的立场。
到了50年代,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张爱玲的小说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的评论大大推动了“张学”的研究,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夏先生首次把张爱玲与鲁迅、沈从文相提并论,使得张爱玲的小说走进了当时难以跻身的文学殿堂。他指出《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并肯定了张爱玲的小说在强烈的历史意识、丰富的想象方面的特色,以及在人情风俗的熟练处理和人生观察的透彻、深刻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但他也指出了《金锁记》和《倾城之恋》两部作品中作者要表达的深层思想和弊病,以及张爱玲创作走向下坡的原因。同时,他将张爱玲与她同一时代的作家进行对比,例如他将张爱玲与鲁迅、丁玲等同时代的作家的创作取向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张爱玲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
70年代,台湾作家水晶在《张爱玲的小说艺术》一书中分析了张爱玲的小说《传奇》,他采用西方文艺批评理论、比较文学理论论证小说中的神话结构,通过解读《半生缘》《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一系列代表张爱玲创作风格的作品,
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cd5471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3a.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