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第五十八》张洞传

发布时间:2020-01-22 03:37:5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语文文言翻译

张洞,字仲通,是开封祥符人。父亲张惟简,是太常少卿。张洞长得十分高大,眉毛眼睛像画出的一样,从小就很有悟性,超出一般常人。父亲张惟简认为他很奇怪,抱着他访问乡里占卜的人。占卜的人说:"您儿子长得十分奇怪,一定能科举及第,日后应当会因为文学政事扬名。"张洞已经开始读书,每天能读几千句,写文章文思敏捷。还没有行加冠礼,就名声响亮,遇到事情表现的很慷慨,自认为能有所作为。当时,赵元昊叛乱侵扰边境。关中、甘肃地区民生萧索,因为运输要道被阻断而受困,并且屡次军队沦丧。宋仁宗叹息,想要听取宫内宫外的建议。张洞凭借布衣的身份请求上奏(稳定边关的)方法谋略,仁宗召见,在舍人院考试他,将要提拔试用他担任监主簿一职。

不久张洞应举考中进士,调任他作涟水军判官,恰遭遇丧亲的事,(服完丧后)又调任他作颍州推官。有一个叫刘甲的平民,强迫弟弟刘柳鞭打妻子,不久(打完)扔掉木棍,刘柳与妻子相对哭泣。刘甲生气,逼迫刘柳让他再鞭打她。(刘柳的)妻子没有罪却被打死。官吏判刘柳极刑,知州欧阳修想要顺从他(同意判极刑)。张洞说:"按照法律应当把教唆的人(刘甲)判为罪首,刘柳判为从犯,而且鞭打妻子不是刘柳的主意,不应当判(刘柳)死罪。"众人不听从(张洞的建议),张洞就称病不出门,最后不得已让朝廷审定判罪,(判罚)果然像张洞说的那样,欧阳修十分器重他(张洞)。

晏殊在永兴军中任职,担任管勾和机宜文字。晏殊是文臣,喜欢待客,和他交游的都是名士,晏殊尤其深深敬重张洞。张洞改任大理丞、主管巩县。恰逢晏殊留守西京,又主管(开封)司录司。晏殊晚年突然重用刑罚,他的幕府没有敢进言的。张洞平时与晏殊赋诗饮酒,(只要晏殊邀请他)饮酒,没有不去的。当时一个事件有官府的责任,张洞坚持议论十分坚定,晏殊阻止他,张洞也自认为没有辜负他对自己的了解。

开始,皇后郭氏忤逆圣旨获罪被废没,后来仁宗对这件事感到后悔,想要下诏追授恢复郭氏的皇后名号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到这时,有关部门请求在宗庙进行祭祀。知制诰刘敞进言道:"《春秋》上写‘禘于太庙,用致夫人’(农历七月在太庙祭祀,用来表示加封皇后)。(这次)叫“加封”,是不恰当的。而且自古以来没有人有两个正妻,(因此)可以恢复她(郭氏)的皇后名号,却不应当按侍奉皇后的礼节对待她。"张洞上奏说:"皇后郭氏曾经母仪天下,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恶行,这是宫内宫外都知道的。陛下您已经明察她只是偶然对您不够恭顺,决定洗雪她被废没的恶名,却还说不按皇后的礼节对待她,从道义上讲是不恰当的。而且废除或加封皇后,对正妻有什么妨碍?这是当时大臣为已经发生的过失辩护,违背正名的标准,而刘敞又引述《春秋》中'用致夫人'的话。考察《左传》中对哀姜的恶行所不忍心说的,而《左氏传》与《公羊传》中有责难正妻(哀姜)的言语,刘敞的议论否认了这些。如果要(对郭氏)改变礼节,还应当另外建立宗庙。"恢复郭氏名号的事最终没有进行。张洞转任太常博士,在登闻鼓院作判官。仁宗正重视儒术,张洞在馆阁任职以久,屡次有所建树,仁宗认为他了解《易经》,恰逢张洞又在崇政殿考试进士,于是赐飞白"善经"二字表示对他的宠爱。张洞献诗谢恩,仁宗又赐给他诏奖谕。

张洞出任棣州知州,转任尚书祠部员外郎。河北面对六塔的土地,每年决堤冲毁民田。水退之后,强民就冒然霸占土地,弱民没有耕田居住的地方。张洞要求全部官吏只领取标准俸禄,免除租税来安抚新来的百姓。河北东部人民大多养蚕种桑,契丹人把它叫做"绫绢州",朝廷认为内地不需要忧虑。张洞上奏说:"现在的沧州、景州,是契丹军队可以攻入的道路,而守卫的军队十分缺乏,契丹人有时凭借贩盐的名义,驾船在边境上随意往来,这种现象不可以不明察。希望能根据形势,委任将帅、增加屯兵戍守来掌控扼制契丹人。"

当时天下安定了很久,官员崇尚虚名,把宽厚沉默作为德行,对于时事没什么好处,张洞认为这不是朝廷的福兆。(张洞)又说:"谏官凭借谏言来警醒主上,却没几年就做了显耀的官职,这是为什么呢?应当加重他们(谏官)的任务而减缓他们的升迁,让正人贤士不屡次调换,而汲汲于功名的浮躁小人断绝钻营牟利的心思。"给欧阳修写信对此大加议论。获得开封府推官的权力。

宋英宗即位,张洞转任度支员外郎。英宗居丧哀痛,有时一旬不上正殿,张洞上言说:"陛下您正值壮年,刚刚继承帝位,怎么能长久委屈刚健之气,以年幼的主上自居。应当亲理万机,招揽群材,来完成先帝对您的委托,满足天下百姓对您的期望。"朝中大臣也因为此事进言,英宗于是上朝理政。命令张洞考试开封的进士,已经考完,张洞进献一篇赋,题目是《孝慈则忠》。当时正议论让濮侯安懿王称颂皇上的明政,英宗说:"张洞想要讽谏朕。"宰相韩琦进言说:"进言讽谏的人并没有罪,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英宗怨意消解。

下诏审讯祁国公宗说的案件,宗说依仗自己是皇上近亲,骄奢无道,罪案已定,英宗认为有辱国威,不想严惩他的恶行。张洞说:"宗说的罪过在于不知宽容。即使这样,陛下您将要惩罚恶行却难以严惩他,(那么)只按照他陷害了几个无罪的人,把他依法判处就行了。"英宗高兴地说:"卿知道以大局为重。"张洞于是进言说:"唐朝皇室中有很多贤能的宰相和名士,大概是他们懂得学习经典使他们如此。国家本姓(皇室)繁衍生息,无论亲近疏远一律给他们丰厚的俸禄,不让他们懂得生活艰辛。使女、妻妾、歌妓,没有多少的限制,最终泯灭了礼义,使他们的嗜好与欲望达到极点。宽大他们就扰乱了公共的法度,刑罚他们就伤害了骨肉间的亲情。应该按照官员品级设立相关制度,再选年高有德的人教授他们经籍。"刘宋宗室因此怨恨张洞,痛狠地诽谤诋毁他,皇上也起建藩王府邸,疏略地查考张洞,并不加罪与他。

张洞转任司封员外郎、权三司度支判官。在便殿对答策问使皇上满意,英宗于是想要重用他,群臣很害怕他,出任江西转运使。江西连年饥荒,被征的民夫积欠了好几年的赋税,张洞上奏免除了他们拖欠的赋税。又有缴纳的绸绢不符合要求的人,过去用缴纳满一匹绢来责罚他们,张洞命令按尺寸缴钱,人民认为这样很方便。张洞调任淮南转运使,转任工部郎中。淮南土地不适宜种麦,人民苦于种不出应缴的粮食,张洞又命令他们缴钱,官府用钱买麦,不久就收够了应缴的麦。张洞在棣州时,梦到有颁布皇帝诏令的人,出去之后,像授官的样子,回头看到旌旗吏卒罗列在朝堂上。到这时,梦到的景象和当初一样。张洞自认为将不久于人世,叫来众多儿子安排家中后事。不久后他就去世了,享年四十九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dc7680e6c175f0e7cd1376f.html

《《宋史·列传第五十八》张洞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