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发布时间:2014-10-24 08:47:5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河南省邓州市四高中 薛显忠 474152

河南省邓州市一高中 韩立祥 474150

热点成因

[背景材料]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这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背景材料] 2005218,北欧孔子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成立。瑞典也成为欧洲第一个成立孔子学院的国家。 ——人民日报

[背景材料三]20041235日,“儒家思想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参加研讨会的嘉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先生等一致认为,在这个多民族、多国别、多文明的异彩缤纷的世界,在各种文明冲突和秩序重建过程中,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亚洲共同价值观、推动世界东西方文明对话的重要精神力量。…… ——《光明日报》

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有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培养民族自尊自信,需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因此,在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中国文化史内容的考查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

专题考点指要

专题的主要知识考点有: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和孙子思想,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西汉时期的董仲舒“独尊儒术”,王充和范缜的唯物论思想,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民主思想);②对秦汉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认识;③近代史上民族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与激进民主派对儒学不同看法的观点及影响;④儒家思想对日本等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儒家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等。

由于2004年高考的上海等试卷对孔子及其主张等问题刚刚考过,故2005年备考应着眼于:秦汉以下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儒家思想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外社会进步的影响、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何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等

备考角度提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复合型文化。(1)儒学思想:①形成:春秋时期孔子提出 “仁”,强调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仁政”学说,荀子也强调民众的作用。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合时宜而未被采纳。秦朝时,秦始皇焚书坑儒,遭到重创。②改造西汉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吸收了法、道等家的思想,对儒家学说作了发挥,提出了“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开始封建统治者当作统治思想。③发展:两宋时期,朱熹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某些思想,把儒学发展成为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④强化: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制度,规定科举考试仅从儒家经书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使儒学的地位空前强化,占了绝对统治地位。2)道家思想:春秋末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成为后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战国时期,庄子加以继承和发展,出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等思想。到东汉时期,与神仙方术结合,形成了道教。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国家经济凋敝,社会急需休养生息、安定秩序时,这种思想便受到重视。汉唐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就是道家思想的具体运用。3)法家思想: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了建立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实行“法治”的观念。这种思想对地主阶级的改革起了指导作用,被秦王嬴政所运用,成为他灭六国,建立专制体制的理论依据。秦统一以后的许多措施就是法家思想的运用。秦汉以后,法家作为一个学派消失,但历代王朝重视法的作用,其强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思想被以后的专制王朝继承下来。(4)明后期进步思想家李贽敢于指责儒家经典,批评孔子,揭露道家的虚伪,成为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后来思想家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批判,还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其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影响。

2005年备考复习时,应联系中国近代现代史和世界历史复习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如维新派改造儒学、新文化运动“反孔”)。从社会思潮演变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经历了从尊从儒学到学习西方,再从主张西化到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过程。从世界现代化的角度看,日本的现代化就是在儒家文化背景下,用资产阶级思想改造儒学等传统文化而实现的。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此回答14题。

1孔于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于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2、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 B.“法不阿贵”

C.“民贵君轻” D.“以法为本”

3、“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五经”除《诗经》外还有

A.《尚书、《礼》、《易》、《春秋》

B.《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C.《大学》、《论语》、《尚书》、《春秋》

D.《尚书》、《中庸》、《孟子》、《春秋》

4、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丛书是

A.诸子百家书籍 B.史学丛书 C.《永乐大典》 D.《四库全书》 

儒家思想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据此回答59题。

 5、董仲舒的儒学大一统的思想实际上吸收了

A.孟子的思想 B.荀子的思想    C.韩非子的思想 D.孔子的思想

6、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7、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

A.改变孔子儒学先师的形象  B.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 

C.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  D.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8、新文化运动中,批孔实际上针对的是

  A.儒家思想文化 B.孔子思想学说

C.儒家传统道德 D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中国于200310月到20047月在法国举办了中国文化年活动。据此回答1012

10、把中国儒家思想传到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是

A.传教士 B.阿拉伯商人 C.郑和 D.欧洲航海家

11西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其主要原因

A.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领袖 B.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C.伏尔泰提出人民主权说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

12、梁启超说:“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以不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文中“有此议论”的中国人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一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据此回答1314

 13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段话指的是( )

A.易姓改号,亡国之兆

B.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易姓改号,人将相食

14我国的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已经转化成为时代优秀的价值原则或精神的有: “自强不息”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天不变道也不变” “天下为公” “慎言力行”( )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司马迁说孟子的学说迁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15分析说明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的不同地位及其原因。

16指出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

17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儒家文化?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C2B3A4D5C6D7D 8C9B10A11D12B13C14B

二、非选择题

15地位:战国时倍受冷落,秦朝遭受压制,汉朝获得独尊地位。

原因:(1)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保护农业生产。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进步性,但在战国纷争时期,其主张无助于实现统一,距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太遥远,必然遭受统治者的冷落。(2)秦朝时,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3)汉武帝时,董仲舒对儒家学说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等思想内容,糅合了多家学说、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不仅为封建专制政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而且为政治上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故可获得独尊地位。

16思想文化的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由割据到统一的历史趋势;思想文化必须为政治服务,才能生存发展。

17对于儒家文化,我们应当继承其精华,弘扬其优秀部分,剔除其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732aa29ec3d5bbfd0a74de.html

《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