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这门生意

发布时间:2014-04-18 18:21: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留学这门生意
作者:沈
来源:《新一代·上半月》2010年第12

        幼童出国留学就像一笔价值两三百万的生意,有对孩子未来的投注,也有对资产增值的考量,还有移民国外的处心积虑,而越来越多的培训、咨询、金融等机构都希望能从中分一杯羹。

        6月的上海,在漕溪北路1200号的华亭宾馆内,一群穿着红色T恤的年轻人正在大堂做着指引工作。整个华亭宾馆的二楼都摆满了威久的展板,在正对楼梯的大宴会厅里,坐了一圈的留学顾问,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尽力地向来客推销自己,并争取最可观的签约数。

        快到晚上8点,人潮逐渐退去,威久留学上海分公司经理徐冉松了松劳顿的筋骨,叹出一口气来:今天的人流量,低于预期啊。也许天气扫了很多人的兴,但徐冉清楚,是人们的留学心态已经在变化了。

        自助还是找中介

        回想5年前,刚刚做出去英国读高中决定时,尽管父亲的朋友热情介绍了一家中介公司,但是王嘉琳还是半信半疑。于是她自己在网上查阅学校资料,也尝试通过电邮联系英国高中。

        但是王嘉琳寄出去的几封邮件都石沉大海,只有一所名气较小的学校客套性地回复了她。后来,王嘉琳才发现,当时英国学校并不接受个人直接申请,一定要通过中介等渠道。

        于是,在妈妈的陪同下,她来到位于上海繁华商业区淮海中路上的出国中介门店。中介给王嘉琳介绍了很多英国教育制度,都是她以前未曾了解到的,并建议她从A level读起,中介的专业感让王嘉琳多了几分信任。

        王嘉琳向中介描述了自己未来的理想大学,然后中介推荐她申请三家A level学校。当场,王嘉琳的妈妈就和中介签订了合同,合同内容包括:由中介跟对方联系,帮助申请学校,需要在中国考核的,中介提供考场,学校发放offer后,由中介帮助办理签证。中介费用为15万元。

        在合同的所有细节都得到了履行后,王嘉琳如愿来到了英国。尽管在随后的每一年,中介都会给她发来电子贺卡,客户关系维持得不错,但王嘉琳还是为当初自己对中介过于轻率的信任,感到有些后悔。

        出国留学者中有一半以上是通过中介机构获得留学信息、联系留学院校、申请签证的。中国的留学中介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留学中介和殡葬等行业,一度被列入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从2000年起政府对留学中介机构实行特许资质后,国内正规留学中介机构得以规模化发展,2003年是留学中介的鼎盛期。2004年开始,随着国内大专院校与国外名校联合办学,以及国内预科班的兴起,留学生客户被不断分流。

        王嘉琳准备出国的那年,留学中介市场已经经过了一轮市场洗牌。比如新西兰留学项目,从一开始要价3.5万元,到那年,敢收1万元的中介也已经不多。环境的恶化,以及竞争的加剧,挤干了留学市场的水分。

        他们和学生并不是同一战线

        即便如此,王嘉琳还是明显地体会到:自己的留学顾问并没有真正到过每所学校,对学校的升学比例、环境也不了解。中介推荐给她的一些学校,只是因为之前做过案例,比较有成功把握,而并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她做恰当的选择。

        “如果我再选一次的话,可能不会都听中介的话,A level会申请伦敦的学校或者别的要求更高的学校。王嘉琳说,因为中国学生一次可以申请三个学校,自己有一个保底offer,其他两个其实可以拼一拼更好的学校。

        “有的学生可能自己也不大清楚,其实中介最大的一个作用,并不是可以帮你申请到学校,而是在你的基础上可以帮你申请到更好的学校。华恒教育上海分公司的总经理宋尧告诉记者,很多中介公司就是利用学生急于求成的心理,提供稳健的但不是适宜的服务。他们和学生并不是同一战线的。

        据统计,1978200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总量为141.7万人,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是在2000年以后出国的。2008年对于留学市场来说,又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此之后,留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仅2009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就达到了22.93万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8e6bb6910ef12d2af9e750.html

《留学这门生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