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案

发布时间:2018-03-05 13:15: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螳螂捕蝉》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理解“螳螂、诸侯、禀报”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有感情地读好少年和吴王的对话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读好少年和吴王的对话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揠苗助长……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注意读准“螳螂”的读音及认清字形。

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学:这则寓言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和自己的疑问开始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尤其注意长句子的正确断句要多读几遍。不懂的字词做上标记。

2学生按照初读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并正音。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不堪设想 乘虚而入 禀报 诸侯 劝阻 瞄准 毫不介意 侍奉 固执

2理解词语意思。

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然后让学生互相答疑。教师重点点拨以下词语: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在意。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3指导书写:“禀”上下结构下面为“示”书写时要托住上面部分。“侯”没有小竖与“候”要区别开。“螳螂”都是虫字旁并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结构要紧凑。

4指名分段读文。尤其注意指导长句子的读法。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2学生先读文独立思考分层次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在班内交流。

第一段1自然段: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任何人的劝阻。

第二段211自然段: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自然段: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四、圈圈画画讨论质疑

1导学:你喜欢读精彩的故事吗是怎样的原因让你喜欢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故事有趣读起来轻松;有人生的道理;惊险刺激像探险一样;故事人物形象生动感染人……

3导学: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是否也蕴含这些因素呢默读课文圈圈画画找出依据。

4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画相关语句。

5在小组内讨论、质疑、交流画出的语句。

6小结:同学们找到的语句都是很好的依据这则寓言故事究竟蕴含哪些让我们喜欢的因素呢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先描红生字再在本子上书写生字最后听写。

2熟读课文按照分的层次练习复述。

3搜集八字成语及背后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简洁入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螳螂捕蝉》这个题目其实是出自一个成语结合课前搜集谁来说出这个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上节课同学们初读了课文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

3上节课我们还对精彩故事的必备条件进行了讨论大家喜欢的故事大概有这么几点:有着深刻的道理情节一波三折感到惊险人物的某种品质或精神打动了你触动了你的心弦读着有趣、轻松。《螳螂捕蝉》是一个蕴含这些因素的精彩故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上节课你圈画出的“依据”是否成立。

二、品读感悟赏析精彩

1有道理。

1导学:本文精彩因素中最明显的是什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不能只想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故事中这个道理是如何来揭示的用课文中的“依据”来说明。

2学生思考后回答:通过少年讲故事来说明也就是在课文的911自然段

3指名读911自然段。

4导学:我们可以把它连成一段话来读最直接说明道理的是哪一句话什么是眼前利益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

5学生借助课件中蝉、螳螂、黄雀的利益和隐患的图片直观感受故事情节体会道理。

6小结:所以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的危机!这个道理让这则寓言精彩。

2惊险。

1导学:这个故事确实告诉我们重要的道理。那么这个故事有惊险之处吗所谓惊险也就是让人担心、紧张并有悬念。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中有这样的惊险和担心吗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小组内逐一说。

3教师引导学生班内交流:文章带给我们的惊险和担心。

A担心吴王攻楚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B少年想去劝可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

C担心少年不能被吴王发现或是吴王怪罪他。

4导读:第412自然段大部分内容是少年与吴王的对话谈话的进程比较快这个过程中你有担心与紧张吗你会怎样读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5导读:你的一颗心什么时候放下来的吴王恍然大悟了还记得大臣劝阻时他的固执吗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6导学:这时吴王悟出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知道了自己就像是故事中的蝉、螳螂与黄雀一样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没有顾及到身后的隐患如果自己执意攻打楚国的话将会被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国家会遭难百姓会遭殃。

7小结:同学们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吴王?(固执但能知错就改。是呀吴王终于明白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了我们也舒了一口气够惊险!

3感人。

1导学:故事中有令你感动的地方吗?(课件出示文中插图文中的少年与你们的年纪差不多大吧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劝吴王他为国分忧有一颗爱国心机智勇敢他劝得巧妙。

①少年有勇有谋。

教师重点点拨:

A选择时间——“清晨”。因为只有清晨才有露水才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所讲的故事才显得真实。而且只有清晨有露水少年才会“沾湿衣裳”这也才能引起吴王的注意。这个“清晨”的时间是少年刻意选的显示出其过人的谋略。

B选择地点——“王宫花园”。因为只有在“王宫”才最有可能遇见吴王。而且只有在“花园”才会有《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发生的情境——“花园里有一棵树……”这样吴王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C选择道具——“拿着弹弓”。是为了“真”打“那只黄雀”吗“弹弓”不过是少年的道具拿它是为了证明确实“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吴王才会相信少年说的道理。

D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侍奉吴王的少年”他了解吴王的习性知道吴王喜欢到花园里来转转所以他选择了花园恰巧碰见吴王。

E推想:他平时一定和吴王关系最密切所以他知道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吴王一定会关心他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就可以乘机讲出这个故事了。让吴王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

②对比体会“巧谏”。

导学: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的共同之处是——不同之处是——直谏、巧谏。

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点拨:少年表面上是讲趣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的目的相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

2导读:的确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312自然段再次来领略这充满智慧的少年的风采吧!

4有趣。

1导学:这则寓言有趣吗表现在哪里请在小组内结合文中内容讨论交流。

2引导学生班内交流。重点点拨以下方面:

①故事中套故事。

②少年的巧劝体会巧的乐趣回味无穷。

③文字理解不难虽有担心可处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状态故事读起来很轻松。

三、创设情境说话练习

1课件出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现象呢?(环境污染、过马路闯红灯、上课看课外书……

2课件出示工业污染的图片引导说话:面对这样的现象如何劝说。

3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互说最后在班内交流。

四、体味写法感悟特点

1因为有这些你喜欢的因素道理、惊险、感人、有趣),所以这个故事读起来很精彩引人入胜。今后如果你写故事也一定要关注这些因素。

2课文《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而寓言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借故事说道理。

这个寓言中少年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

3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会使故事更完整主题更鲜明。我们平时写文章时要注意运用这种写法为自己的习作增色。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低年级的同学听尽量使用课文中的原话并加上你丰富的想象。相信你就是故事大王!

2体会汉语魅力搜集八字成语制作一期成语寓言故事为主题的手抄报。

3运用本课中的一种写作方法创作一个寓言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bd96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4a.html

《《螳螂捕蝉》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