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外貌研究

发布时间:2015-07-31 23:29: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薛宝钗的结局更加耐人寻味,也争议颇多。高鹗所续后四十回里,宝钗为宝玉还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后来在科举考试中还中了举,使得贾家复兴,后继有人了,宝钗的结局看来安好,但多数红迷朋友并不认可,于是便有了种种猜测和探索。一般的认为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之后并不幸福,宝玉并不爱她,他们只有夫妻之名而无夫妻之实,甚至更有一种说法,说她最终被宝玉休弃,抑郁而死。书中也有许多隐喻、伏笔,例如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贾母一行带着刘姥姥们来到薛宝钗的住处,有这样的句子“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无。……”这暗示着她日后孤独凄冷的生活。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里玩射覆的游戏,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射了一个“钗”字,应了一句旧诗“敲断玉钗红烛冷”,这一句应该是很显眼了,也就是说他们的婚姻不但不幸福,而且最终不能维系下去,而这“敲断”二字应该是指外力的作用。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薛宝钗最终嫁给了贾雨村,一开始觉得很不可思议,但仔细翻阅了《红楼梦》还真发现了一些与贾雨村有关的线索,但这些线索只能证明薛宝钗与贾雨村会有些关联,但要说宝钗会嫁给他不太可信。先说说他们之间有关联的几处伏笔。

 

第一个伏笔在第一回目里,贾雨村在中秋夜吟了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红楼梦》里有些字是特指,不会乱用,比如“玉”指的就是宝玉和黛玉,“钗”指的就是宝钗,而“时飞”又是贾雨村的表字,那么这下联的意思就是说‘薛宝钗在等待贾雨村’。如果说这里的‘时飞’与雨村的字只是巧合,我认为曹雪芹不可能这么粗心,他给贾雨村起个什么字都行,怎么偏偏是‘时飞’呢?这么显眼的问题他会发现不了,《红楼梦》据说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竞会发现不了这么大的问题,就算他发现不了,‘脂砚斋’也该发现了。我觉得他不但不是粗心而且他是有意为之。

再看第二处伏笔。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写到贾雨村来访,要见宝玉,宝玉走后,宝钗过来与袭人有几句对话,袭人道:“不是这个,想必有客要会。”宝钗道:“这个客也没意思,这么热天不在家里凉快,跑什么!”这一处不细琢磨还真看不出是伏笔,细想一下此处为什么要写贾雨村拜访贾府呢,有什么用意呢?为了升官为了地位走走关系固然不错,偏偏要见宝玉,宝玉跟他有什么关系呢?他从前在甄府教甄宝玉时不是因为难教还主动辞职了吗?贾宝玉和甄宝玉本来就是一路人,他对贾宝玉有什么兴趣呢?要拉关系他只要巴结好贾政就足够了。恐怕作者的用意不在宝玉而只是借宝玉引出宝钗罢了,宝钗的那一句“这个客也没意思”其实是反语,真实的意思是‘这个客不但有些意思,而且日后会和她有些关联’。

还有一处伏笔,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写到平儿告诉宝钗贾链因为贾雨村的原故挨打的事,这一件事写出来又不知为了什么 ,也许是为了说明贾雨村确是个卑鄙小人,可为什么又偏偏是对宝钗说的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憎判断葫芦案》里贾雨村为保官位帮着薛蟠了结了人命案子,想必宝钗也一定知道,那么结合这一次的事,不难想象这贾雨村在宝钗的心里会留下什么印象。

以上三处可证明薛宝钗日后与贾雨村必有关联,那么可能是什么样的关联呢?

 

要说薛宝钗与贾雨村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还得从头说起,先说说宝钗这个人吧,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可叹停机德”讲的是劝夫上进的妇德,我不细说,可参看《刘心武揭秘红楼梦》,这一句真不知是褒是贬,若放在其他书里,应该是褒义,偏偏放在《红楼梦》里却有贬义,贾宝玉最恨的就是这一套,这其实也是作者自己的意思,相对于宝黛对自由的执着追求,宝钗似乎成了反面教材。有很多书或者评论里都说薛宝钗是封建社会的卫道士,甚至说她高擎着封建道德的旗帜等等。

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节更成了许多不喜欢薛宝钗的人的把柄,认为她心机深重,蓄意嫁娲林黛玉。而对于金钏和尤三姐的死,宝钗表现得又太冷漠无情,于是乎在一些人眼里薛宝钗便是一个充满心机、冷漠无情、自私虚伪的封建社会的卫道士了。有的人甚至极端的认为她就是在贾府败落之际为图谋自己的富贵而嫁给贾雨村的。可是倘若她真的如此不堪,又怎当得起“山中高士晶莹雪”之称呢?作者对宝钗的正面评价如此之高,说明什么?在《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节里薛宝钗抽到的签是牡丹花,牡丹乃花中之王,群芳之冠,可见作者对薛宝钗是肯定的,而且很尊敬甚至超过其他人。

 

再看宝钗的诗“珍重芳姿昼掩门”,她是很珍惜自己的,不可能那么容易就屈嫁贾雨村。“自携手瓮灌苔盆”这一句天然纯朴跃然纸上,看似简单,却与‘黛玉葬花’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一直惊奇于作者写出‘滴翠亭’一节与‘黛玉葬花’相衬,却把这一句隐在这里。其实薛宝钗是以朴素见长,正合了庄子说的‘素朴乃天下大美’。曹雪芹熟读庄子,那么他塑造的这个淡雅朴素、自然清纯的薛宝钗自有其深意。

薛宝钗对于封建社会真的那么忠诚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一诗是鲜明辛辣的讽刺社会的,为什么讽刺时世的偏偏是这个‘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呢?怎么就不是黛玉呢?黛玉不是最爱刻薄嘲讽吗?可见宝钗对当时的社会也不满意,甚至很有看法,只不过以她的早熟和洞明她深知象她们那样的弱女子是无法与封建社会对抗的,所以她选择了服从和适应。第四十二回里她也跟黛玉说到了她小时候也是淘气爱闹的,可见她天性里也还是有热情的,只不过这热情之火被扑灭了。

在书中作者在宝钗身上下的笔墨功夫不比黛玉少,基本上是并列的,黛玉固然有才,宝钗更加博学,黛玉有灵性以诗作见长,宝钗有理性,以说理见长,他们俩一个智一个慧是相辅相成的,合起来便是最完美的。她们两个在曹雪芹笔下是一样的重要。我说这么多是为宝钗正名,她决不象某些人说的那样不堪,她的品格之高在后面是可以得到证实的。正确认识了这个人才可以正确判断她后来的命运和结局。

那么现在就可以分析推理她的结局了。

 

在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里贾宝玉初悟禅道,是谁把他引进门的,是宝钗,宝钗点了一出戏叫《山门》,其中有一曲《寄生草》是宝钗念给宝玉的,这至少可以证明宝钗对禅道是早有所悟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在此处让宝钗引宝玉入禅道,为什么不能是黛玉呢?贾母很疼黛玉也会为黛玉做生日的,为什么不写黛玉而写宝钗?十二钗中还有一个妙玉是真正的出家修佛之人,也相当有见识,作者要引宝玉入禅道也可以让妙玉来点化,为什么偏偏选了宝钗呢?

宝钗生日点了四出戏(文中提到了四出),一出《西游记》,一出《刘二当衣》,接下来应该是《妆疯》和《山门》,黛玉说:“还没唱《山门》,你就《妆疯》了。”所以《妆疯》应在《山门》之前。前面两出戏,我还没参出意思,但后两出戏我悟出了意思。我是这么想的,贾家被抄时,贾宝玉作为贾政的嫡亲儿子,他应该也是重犯,会被关押的,宝钗作为女眷可能也会被关,但最终被放出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贾宝玉要想得救就很难了。抄家官员中很可能有贾雨村,也许他还是主要负责人呢?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贾雨村见到了薛宝钗,而薛宝钗为救贾宝玉一定有求于贾雨村,这便应了那一句“钗在奁内待时飞”了。而奸险卑鄙的小人贾雨村是不会无偿的冒险帮助她的,他必然要提出条件。由此可见“玉在椟中求善价”中的玉应该指的是宝玉,所谓“善价”不过是贾雨村开出的条件罢了。那么贾雨村会对薛宝钗提出什么条件呢?四十八回里平儿是怎么骂贾雨村的“饿不死的野杂种”,应是作者借平儿之口骂的,可见这贾雨村果然是无耻之徒。他定然是跟宝钗提出了无理的要求,薛宝钗为了救贾宝玉牺牲了自己爱护了多年的贞节,也许她一直在痴心等着贾宝玉回心转意呢。

 

那么奸险小人贾雨村是怎么冒着丢乌纱的风险救出贾宝玉呢?这就是《妆疯》这一出戏的意思了,也就是贾宝玉是通过装疯被放出的,当然这都是贾雨村的主意,不过历经了黛玉之死,贾府被抄的宝玉恐怕已经是半疯不傻了,也太用不着装了。宝玉自由了,宝钗呢,她怎么面对宝玉,怎么面对以后的生活,她还能回到从前吗?她知道她是回不去了,哪她应该何去何从?嫁给贾雨村伏低做小?或者还有其他可能?我认为她应该是出家事佛了,二十二回已点明她对禅道早有所悟,而且她点的那一出《山门》也是重要的伏笔。

宝玉被放出后,可能一度对薛宝钗会有误会,也许真的会干出休妻的事来,心如止水,万念俱灰的薛宝钗毅然决定出家,从此青灯古殿,了却余生,所谓“雪洞”之喻也不过如此吧!这也才符合“山中高士晶莹雪”之说。

宝玉后来可能遇到了什么人,可能是小红或茜雪,告诉他宝钗为他牺牲自己的真相,翻然悔悟的贾宝玉一定会去见宝钗,这就该是真实的《山门》一别了,其实《山门》本来唱的是鲁智深别师父的一场戏,这里却作为了宝玉和宝钗的最后一别,这一回他们会有一次推心置腹之谈,而贾宝玉在历经贾府之败,又痛失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方大彻大悟,这时候的他才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此便破钵芒鞋随缘化。

风之子闲侃红楼梦之五

关于《红楼梦》中除林黛玉以外另一个重要女子薛宝钗的结局,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说终生守寡;有的说忧郁而死;有的说给贾宝玉生了个儿子象嫂子李纨一样辛辛苦苦抚养儿子成才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薛宝钗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我个人坚持认为,要研究《红楼梦》,第一要义是要紧扣文本。因为事实证明,曹雪芹本人就是一个伟大的文本主义作家,他在《红楼梦》这本书里,编织了一个太过完美的“纯文本”,充满了暗喻、象征、类比等等修辞手法,这也是红学能够得以繁衍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究小说的文本含义是至关重要的。而关于薛宝钗的结局同样可以在小说第五回的判词和红楼梦曲里搞明白。

先来看红楼梦曲二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家,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首曲子的意思就是:贾宝玉虽然真爱林黛玉,可是他最终是和薛宝钗结婚的。而且,夫妻二人婚后虽然内心深处痛苦,但是却相敬如宾,是恩爱的。这应该是对于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姻生活的基本刻画。

再来看,红楼梦曲收尾飞鸟各投林,有“看破的,遁入空门”之语。根据脂砚斋批语透露,贾府“事败抄没”后,“子孙流散”,“一败涂地”。贾宝玉则“悬崖撒手”,“弃而为僧”。也就是说,贾宝玉在贾府被查抄以后终于下定决心出家做了和尚。到这个时候,薛宝钗真的处于“守寡”状态了。

那么,处于守寡状态的薛宝钗后来的生活如何呢?同样是第五回中的“钗黛合一”判词提供了很明确的答案:“金簪雪里埋”,配图为“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联系画面来理解,这句诗至少包含四层意思:

1、薛宝钗在贾府被抄、宝玉出家后回到了娘家。雪谐音薛,金簪就是指薛宝钗,金簪雪里埋,应该有薛宝钗最后是回到薛家的意思。这一点,在曹雪芹前八十回就写到宝钗自父亲亡故后便经常帮助母亲操持家务,在高鹗的后四十回也得到体现,就是她在与宝玉结婚以后也经常回娘家帮助母亲操持家务,而薛姨妈面对无能混账的薛蟠以及霸道泼妇夏金桂,只能依靠乖巧懂事的女儿。因此,薛宝钗在贾府被抄、宝玉出家以后回到娘家是合乎情理的。

2、薛宝钗和贾宝玉没有孩子。如果他们有孩子,那么,贾府再败落,也是不会允许薛宝钗带着贾家的骨肉回到薛家的。我们从李纨的相关判词以及红楼梦曲也可以了解到,贾家虽然被抄,但李纨依然把贾兰培养成才,如果薛宝钗有子,也只能是李纨的结局。

3、薛宝钗不仅回到娘家,而且死于薛家、死于一个凄惨的雪天。前面我们说过,“玉带林中挂”,暗指林黛玉在树上上吊而死(参见拙文《林黛玉到底是怎么死的?)。自然,“金簪雪里埋”也含有薛宝钗死于薛家,而且死于一个寒冷下雪的日子的意思。埋,除上面说到的“滞留、困顿”于薛家以外,还有两层意思,既可以理解为在薛家遭到了“冷遇、折磨”,也可以理解为薛宝钗死后被草草“掩埋”于雪地,甚至抛尸荒野为大雪掩埋的可能都有。在《红楼梦》里,乖巧的香菱其实就是薛宝钗在薛家的“影子”(在宝玉那里对应的是袭人),类似于紫鹃之于黛玉(在宝玉那里对应的是晴雯)。而香菱就是被夏金桂折磨而死的(见《红楼梦》第五回相关判词),她容不下香菱,又怎容得下宝钗?或许,香菱的遭遇就是薛宝钗的结局的一个暗喻。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一再暗示,薛宝钗的身体是很健康的,而且心胸开阔,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很强,因此,她病死或者因想不开寻短见的可能性很小。

4、薛宝钗“雪里埋”的结局与曹雪芹设计的大结局暗合。在红楼梦十二曲的收尾飞鸟各投林中,末一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小说的结局就犹如一场衰亡的大雪,掩埋了一切,而薛宝钗的死局——“雪里埋”,似乎就预告着这一切的终结。

    如此看来,薛宝钗结局的凄凉,一点也不亚于林黛玉。这就是为什么写她的红楼梦曲叫“终身误”的原因。确实,因为一个“金玉良缘”的阴谋,一个美丽的女孩嫁给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丈夫,落得个在娘家守寡,而且遭受非人待遇,最终凄惨死去。

演讲人:刘心武

讲师简介:笔名刘浏、赵壮汉等,中国当代著名主流作家之一、红学研究家,以短篇小说《班主任》成名,该作被视为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其作品多以关注现实为特征,长篇小说《钟鼓楼》曾获得茅盾文学奖。后成为《红楼梦》的积极研究者,对民间红学的蓬勃起到推动作用。

内容简介:一百二十回通行本《红楼梦》,对薛宝钗在八十回之后的结局是这样设计的:薛宝钗听从母亲的安排,与贾宝玉成婚。在贾家被皇帝查抄、逐渐败落之后,薛宝钗艰难持家,并为贾宝玉生有一个名叫贾桂的儿子。而贾宝玉为情所困,最终悬崖撒手,出家为僧。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结局,刘心武先生认为,它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真实的原笔原意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差距。刘心武先生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看法?薛宝钗真正的人生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子?

全文:

解说:在前面的节目中,作家刘心武先生为什么介绍了薛宝钗这个《红楼

梦》最重要的女主角之一,在选秀,指婚,情爱等方面的诸多情况,不过,还有一个谜团困扰着我们,那就是这个贤淑典雅严格恪守封建道德规范的宝姐姐,最终会又怎样的一个人生结局呢?120回通行本《红楼梦》,对薛宝钗在80回之后的结局是这样设计的,薛宝钗听从母亲的安排,通过王熙凤设计的调包计,终于与贾宝玉成婚,成为了朝思暮想的宝二奶奶。在贾家被皇帝查抄逐渐败落之后,薛宝钗艰难持家,并为贾宝玉生有一个名叫贾桂的儿子。而贾宝玉为情所困,最终悬崖撒手,出嫁为僧。对于这样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结局,刘心武先生认为,它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真实的原笔原意,存在着巨大的分歧与差距。刘心武先生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看法?薛宝钗真正的人生结局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作家刘心武先生继续做客《百家讲坛》,精彩节目薛宝钗不同寻常的人生结局。

刘心武:薛宝钗的结局和其他角色的结局一样,是可以通过探佚的方式,能够明白个七八分的。什么叫探佚?佚就是丢掉的东西,探佚就是把那个丢掉的东西尽可能地把它找回来,因此,就牵扯到一个很基本的问题,就是曹雪芹究竟写没写完《红楼梦》,现在我告诉你,曹雪芹是把《红楼梦》写完了的,不是写到80回曹雪芹就去世了,就停笔了,就没有了,曹雪芹对《红楼梦》不但有一个完整的构思,他也大体上完成了全书的书稿,只是还来不及进行最后的统稿,有一些前后矛盾,以及需要剔除的毛刺,还没有剔除,前后矛盾的地方还没有加以统一而已。

通过古本《红楼梦》当中曹雪芹的180回的原文和在古本当中的有关的脂砚斋以及其他署名的批语,还有一些其他的当时的文献资料,我们是完全可以对80回后的内容做出探佚的。在乾隆时期,有一个满人叫做富察明义,这个人一生他的职务不高,就是在皇帝的御马苑上驷院做一个给御马执鞭的这么一个小官。可是这个人他喜欢读书,也喜欢做诗,这富察明义自己就留下了他的一部诗集,叫做《绿烟琐窗集》,这部手稿现在还保存在我们的图书馆里面。

在这个《绿烟琐窗集》里面,就20首题《红楼梦》诗,很珍贵,这各式的诗味不是很浓,就诗论诗,它的艺术水平不高,但是,它珍贵在哪里呢?它是研究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宝贵资料,是我们对《红楼梦》80回好的内容进行探佚的非常可靠的一种资料。

比如说第19首,第19首诗是这样写的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总使能言也枉然。这就说明他看到书的结尾了。莫问金姻与玉缘,就说明这个金玉缘,即便已经完成了最后也是个悲剧,不堪询问。聚如春梦,就可能贾宝玉和薛宝钗后来果然聚在一起成为夫妻了,但是也是一场春梦散如烟。最后,是一个像烟一样的湮灭的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更何况他写到,石归山下无灵气,这分明是全书的结尾,因为书的一开头就告诉你了,一僧一道在天界,看见一块大石头,是女娲补天剩余石,后来就由仙僧大施幻术,把这个大石头变成了一个通灵宝玉,最后在贾宝玉,贾宝玉原来在天界,是神瑛侍者,他降落到人间的时候,就把这个通灵宝玉衔在他嘴里,就夹带到人间了。第一回最后也说了,又过了很多年以后,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就是一个模糊的说法。最后这个石头又出现在天界,又出现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就来了一个空空道人,空空道人就发现这个石头上写满了字,跟石头还有一番对话,最后就抄录下来,石头上写的字,就是《石头记》,空空道人就把它改为《情僧录》,这都是写在第一回里面的。可见到了全书结尾的时候,就要写到通灵宝玉,又怎么回到天界,石归山下,就是回到青埂峰下。他的诗就已经写到这个地步了,石归山下无灵气,它到了人间它是一个通灵宝玉,回到了衔接就成为一块大石头,就没有灵气了。虽然它上面写满了《石头记》的文字,但是富察明义他发出咏叹,总使能言也枉然。他很感慨,就是你把这些事情历历叙述下来,但是最后让人觉得还是很无奈,富察明义可见他对《红楼梦》的理解的水平,欣赏的水平不是很高,《红楼梦》当中那种深邃的意蕴他可能还不是完全理解。但是他所看到的就是一个全本。

解说:曹雪芹用毕生精力创作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由于在流传过程中的种种原因,80回之后的文稿迷失无考,留给了后世一个巨大的文化遗憾,也留给了后人以广阔的探佚空间。刘心武先生在对《红楼梦》进行认真的文本细读,与原型研究之后认为,《红楼梦》在80回之后的文字,应该是28回。曹雪芹已经将这后28回撰写完成,但由于这些文稿已经迷失,所以对于薛宝钗在曹雪芹笔下的最终结局,只能依靠《红楼梦》前80回原文,脂砚斋批语,和少量的文件资料加以探佚。那么,在这后28回之中,有关薛宝钗的真实结局会是什么样子呢?薛宝钗是否真的会嫁给贾宝玉呢?刘心武先生是如何探佚薛宝钗婚嫁之谜的呢?揭密薛宝钗婚嫁之谜。

刘心武:那么在他所写的后面28回的故事里面,薛宝钗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了吗?实现了她这个愿望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在后28回里面会首先写到贾母的去世,贾母的去世就为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解除了一个最大的障碍,这我通过前几讲来回来去说,你应该能明白。因为这个时候,贾政,王夫人上面就没有另外的家长了,贾政又不太管事,王夫人说了算,当然就可以让贾宝玉娶这个薛宝钗。当然因为是在祖母的丧期,可能一切从简,这是可能的。另外也是为了家族的稳定,为了安慰他祖母的亡灵,等等理由,都是可以来用一个变通的方法,成就这样一个婚姻的。林黛玉怎么办呢?林黛玉应该是在他们的婚姻实现之前,由于泪尽,又由于薛姨妈她们通过贾菖,贾菱,配了有毒性的药,最后无论是作为人见的一个存在,还是作为天界一个绛珠仙草的一个仙女,她都完成了她的使命,她都没有办法再存在,因此她就在大观园里沉湖了。所以,林黛玉也不存在了。因此在这个情况下,薛宝钗所面临的障碍是什么呢?有人说这没障碍了,还有什么障碍?还有障碍。就是她所面对的丈夫,这个贾宝玉很顽固,还是不改旧习。因此在后28回里面就有一回,这一次就要正面来写薛宝钗如何规劝贾宝玉。

我记得我在前几讲里面说了,我说薛宝钗劝贾宝玉,可以有四种写法,有正写,有侧写,有明写,有暗写。我在前80回的分析当中,我就提出来,并没有什么正写,讲座结束以后,就有一个听众朋友来找我问,说怎么可能呢?曹雪芹他写这部大书,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冲突,他怎么能不正写呢?曹雪芹他很聪明,他什么时候正写?他搁在28回里面,就是后28回里面,薛宝钗已经嫁给贾宝玉了,这时候她是正式妻子了,而其他障碍都不存在了,她把她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这个丈夫身上了,她就要毫无顾忌地正面来规劝贾宝玉了。曹雪芹也要把规劝贾宝玉的场面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故事写出来了。又有人问,你根据在哪呢?是有根据的。脂砚斋的批语里面,不断地透露80回后的故事情节,透露得非常多。

比如说在第21回,第21回写的是袭人她劝宝玉,还记得吧?他说贤袭人娇嗔箴宝玉。当然他还写了平儿,在贾琏皮肤滥淫乱搞之后,留下了一缕青丝,留下了把柄,最后她进行掩护,躲过了凤姐的盘查。叫做俏平儿软语救贾琏。这是第21回的回目。在这一回,脂砚斋就有一个批语,她说此回娇嗔箴宝玉,软语救贾琏,是她引的这个回目,她说后回,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今从二婢说起,后则直指其主。可见她把全书都看了,从第1回到第80回,有一个回目叫做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之命强英雄吗,是没有的。可见这个完整的回目应该是在第81回以后。脂砚斋当时她没有估计到,曹雪芹所写的后面的文告会散失掉,会迷失无稿,当时她没意识到。所以她很轻松地,她说你看这两回及是写两个仆人,她们跟她主子的关系,说到了后面,就直接地写主人和主人之间的矛盾了,她是这么个意思,就是说曹雪芹这个布局非常巧妙,她是在赞美曹雪芹的结构上的一种大手笔。但是她无意中就告诉我们一个完整的回目。这个回目就是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那就说明他正面来写,薛宝钗在那个情况下,既然已经嫁给贾宝玉了,她就不能容忍贾宝玉再所谓的去荒唐,而且贾家当时风雨飘摇,在那个情况下,就一定要去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以保障整个家族,其中也包括薛宝钗她本人的利益。他们就会正面冲突。

由此可见,80回后,薛宝钗在这方面她还是有所作用的,她要做最后的努力。

解说:刘心武先生认为,薛宝钗尽管对贾宝玉心存真爱,但严格遵守封建道德规范的她,必然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与贾宝玉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和冲突。既然这样,当薛宝钗在80回之后借词含讽谏,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时,贾宝玉会听从她的劝谏吗?薛宝钗的婚后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揭密薛宝钗婚后生活之谜。

刘心武:但是这个努力效果怎么样呢?非常令她遗憾,仍然是毫无收获,何以见得呢?在第21回又有一条脂砚斋批语,向我们报告了后28回里面的一些重要情节。她说,宝玉有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能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成僧哉?玉一生偏僻处。有这样一条批语。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后来贾家越来越败落,在那个情况下,最后贾宝玉身边的丫头也只能纷纷流散,其中袭人的命运就更奇特。就是袭人最后被忠顺王府强索而走,袭人为了保全贾府,就等于是牺牲了自己,就去了。去了经过一番曲折之后,就成为了忠顺王府的戏子蒋玉菡的妻子。他们后来在贾家经济上也崩溃的情况下,还救济了贾宝玉和薛宝钗。袭人临走的时候留下一句话,这也是脂砚斋批语透露的,留下一句什么话呢?说好歹留着麝月。当时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府里在贾宝玉这一房这儿,只能留一个大丫头了,只能留一个,留哪一个?因为当时虽然晴雯死了,可能还一些别的丫头,袭人就留下一句话,说好歹留着麝月。所以最后,贾宝玉身边是一妻一妾,也可能麝月还没有成为妾,但是应该是身边一个最重要的大丫头,也是惟一的一个大丫头。

脂砚斋批语就告诉我们,说要是一般的男人,你想得到的妻子是一个薛宝钗,大美人,又那么有道德,应该满足吧。而身边的惟一的大丫头甚至可以成为自己的妾的,又是一个麝月,麝月虽然长相可能平平,但是其他一些丫头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都不周到,惟独麝月,等于是一个袭人的替身。所以袭人走的时候说,你别人都可以不留,如果能留的话,你好歹留着麝月。后来果然是把麝月留下来了。因此,虽然当时贾府的政治地位摇摇欲坠,经济状况濒于崩溃,但是宝玉身边毕竟有这样一个妻子,有这样一个侍妾,应该很满足,可是宝玉却悬崖撒手。什么叫悬崖撒手?说俗了,就是当和尚去了,离家出走当和尚。所以脂砚斋就说,他有所谓世人莫为之一种毒。就是说贾宝玉这个太偏僻了,这个性格太古怪了。

解说:在120回通行本《红楼梦》中,对薛宝钗在80回之后的情况,有着这样的设计,薛宝钗与贾宝玉成婚之后不久,为情所困的贾宝玉悬崖撒手,出嫁为僧。而薛宝钗则为贾宝玉生有一个名叫贾桂的儿子,并且通过甄士隐的叙述暗示,贾桂最终会考取功名,与李纨的儿子贾兰一起兰桂齐芳,重振贾府。这样的设计是否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呢?刘心武先生将会如何探佚薛宝钗子嗣之谜呢?揭密薛宝钗子嗣之谜。

刘心武:在下面的生活时段当中,薛宝钗和贾宝玉的感情不可能融洽。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出现了,就是说他们两个生孩子了吗?因为根据高鹗的叙述,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叫贾桂,这个贾桂后来还参加科举,还考中了,和贾兰一起考中了,因此贾家就兰桂齐芳了。高鹗这个写法显然是荒唐的,因为从《红楼梦》的总体设计来说,它是非常地有条理的,就是贾家他的老一辈,宁国公,荣国公,是代字辈,贾代化,贾代善,他们衍生的儿子是文字辈,荣国府是贾赦,贾政,宁国府是贾敬,文字辈。文字辈再生儿子,是玉字辈,贾宝玉,因为他直接用了玉,就无所谓玉字边了,其他都是一个玉字边,现在有人习惯把它说成王字边。因为那一点省略了,也说得通,都是玉字边的名字。贾珍,贾琏,贾环,还是就是贾琮,很多都是玉字边。再往下就是草字头辈,贾芸,贾兰,贾蔷,贾菖,贾菱,贾萍,很多了,当然有的是府里面有的是府外面的,他都是草字辈。为了如果要是贾宝玉和薛宝钗生了一个儿子的话,也应该是起一个草字头的名字,尤其薛宝钗你想想,她又是一个最遵守封建规范的人,她怎么能够嫁给贾家以后,去把贾家这个族谱上的规定她都去破坏了呢?这不可能啊。所以高鹗写得太荒唐了。他是为了去符合兰桂齐芳这句话,最后他就写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就是木字边了,这确实不对头。他们两个人究竟有没有正常的性生活?可不可能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在我刚才所说到的富察明义的二十首题《红楼梦》诗里面,是可以看到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的。富察明义他二十首题《红楼梦》,其中第十七首是这样写的,叫做,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对这首诗的内容解释,当然也有争议,可是我个人的看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我觉得应该有一些人还是能够跟我从一个思路去思考的。什么叫做锦衣公子茁兰芽,这个诗句当然是比较粗鄙,但是它也说得很清楚,这锦衣公子当然指的就是贾宝玉,茁兰芽,兰芽指的就是男性的那个东西,他用了一个这样的语汇,来加以取代,他就告诉你了,就是贾宝玉最后虽然娶了这样美貌的妻子,但是他本身就没有这方面的欲望,因为老在那借此含讽谏,挺烦的,他没有这个欲望。因此红粉佳人,红粉佳人是谁呢?就是薛宝钗,未破瓜,有人说破瓜这个词太难听了,太恶劣了。但是在清代把这个词如诗,不是富察明义一个人,他独创的,当时这个字眼是可以入诗的。就说她还是一个处女,这个人虽然结了婚,但始终是一个处女。这不就很清楚吗,他们两个貌合神离,薛宝钗虽然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嫁给了这个丈夫,但是这个丈夫跟她之间并没有一个正常的性生活,当然你可以解释成当时应该还是处在贾母的丧期,根据当时那个封建道德规范,就可以暂时就可以在一起成就婚事,但是不圆房,所以不管怎么说,富察明义所看到的那个全本当中,就写得很清楚,他们两个之间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不可能生下子女。当然后两句解释起来,就比较麻烦,有各种解释。我个人认为后两句实际上就是说,贾宝玉他心里面他所爱的是林黛玉,少小不妨同室榻,大家记得早在大观园建成之前,就有意绵绵静日玉生香的一回故事。他们两个两小无猜,在同一个榻上,他们不可能在那样一个年龄,在那样一个情景下,有另外的想法,他们很天真的。但是现在贾宝玉他成长了,现在贾宝玉是一个成年男子了,他魂牵梦绕的不是别人,他对眼前这个美人,这个冷美人,他没有那样的兴趣,他的梦魂还是多个帐儿纱,经常是回到潇湘馆里面去。回到潇湘馆里去这个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在脂砚斋的批语里面也有透露,他写潇湘馆,本来用哪八个字啊?说凤尾森森,龙吟细细,记不记得?在这个地方,脂砚斋就有一个批语,她说与后文落叶萧潇,寒烟漠漠一对,构成一个对子,可伤,可叹,可见,后来贾宝玉他是经常到荒芜潇湘馆里面去,当日的盛景已经不复存在,竹子都枯萎了,因此是一幅落叶萧潇寒烟漠漠的景象。就说明他心里头还是只有林黛玉。这样写当然是符合他前面80回的铺垫的。因此,高鹗那样的写法,显然是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的。

一个最大的悬念还悬而未决,那就是薛宝钗的人生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在通行本《红楼梦》中,并没有薛宝钗结局的相关文字,但是根据《红楼梦》第5回,关于薛宝钗与林黛玉二人合一的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薛宝钗也必定与《红楼梦》的其他女性一样,应该是以一个悲剧的结局来收场。那么刘心武先生会如何破解这个谜团呢?金簪雪里埋的背后会隐含作者曹雪芹怎样特殊的寓意呢?揭密薛宝钗死亡之谜。

刘心武:薛宝钗最后结局怎么样呢?嫁给了贾宝玉,又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劝贾宝玉去读书上进吧,贾宝玉一跺脚走人了,出家去了。因此,全书的结局是这样的,就是薛宝钗最后在抑郁当中悲惨地死去。我不知道你是什么样心情,我想起来心里还是很难过的。你不要去责备她,说她一生忠于封建规范,大家知道,在贾宝玉有一次过生日,有很重要的一回书,叫做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抽签,薛宝钗他抽到什么签呢?任是无情也动人。说她艳冠群芳,是一个牡丹花。她确实称得上是牡丹花,华美,富丽,而且,她的无情被是那个社会压抑成的,因为那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那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要求闺中女子只能够去做针线活,不能读邪书,要听家长的指示,不能够感情外露,她是很压抑的。当然,她有动人之处,贾宝玉几次对她动过心,抛开两人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以及价值观念上,价值追求上的不同以外,贾宝玉看她雪白的酥臂,是动过心的。贾宝玉一看她,面若银盆,眼如水杏,也是动心的。可是这样一个美艳的女子,她努力追求幸福,她克服了很多的障碍,终于嫁给了这个公子,她爱的人,但是最后她什么都没有得到,在贾府大崩溃前,她抑郁而亡。这个在第5回的判词里面是有明确交代的。金陵十二钗正册的那个册页第一页上,林黛玉怎么画的,我们不去说了,现在咱们讲的是薛宝钗,金簪雪里埋,有的红迷朋友跟我讨论过,说曹雪芹为什么不写金钗雪里埋?干嘛说金簪雪里埋。簪跟钗有什么区别呢?簪跟钗是同一种东西,都是过去古代妇女用来别头发的,当然它同时也是一个装饰品,金簪和金钗是什么区别?金簪就是用一根金子做成的针状或者条状的簪子,单股的叫簪,双股称钗,两根金子,两根金针或者两根金条,或者并列在一起,或者把它麻花一样地拧在一起,作为头上的插饰,叫做钗。所以这个地方曹雪芹他是故意要这样写的。什么叫做金簪雪里埋?多悲惨啊?她一生希望自己能够成就金玉姻缘,可是她最后死去的时候,是孤零零死去的,钗还是两股,簪是一根。她应该是死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贾宝玉显然并不在她身边,所以,在册页里面他故意要写成金簪雪里埋。

这样一个女子就走完了她人生的道路,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么多讲,关于薛宝钗的分析,您确实不一定要同意我的观点,可是我希望能够调动起你丰富的想像力,和你的判断力,你应该细读曹雪芹的文本,并且对80回后的后28回,通过探佚,去展开您的想像,然后得出你个人对薛宝钗这样一个艺术形象的判断和审美的心得。

大家知道,曹雪芹他一生当中有四个女子对他是最重要的,在我的讲座里面已经讲过了其中的妙玉,讲过了林黛玉,又讲过了薛宝钗。还剩一位是谁呢?就是史湘云。下面我会给大家讲到史湘云,我将从哪里讲起呢?我现在就提出一个问题,希望您去想一想,下次咱们见面的时候,好从这个问题开展讨论,就是请问,《红楼梦》里面它对林黛玉的出场它是有很多铺垫,很多描写的,对薛宝钗的出场也是这样做的。妙玉的出场虽然是暗说,是通过一个仆人向王夫人介绍她的情况说出来的,但是写得也很详细,那么,史湘云的出场是怎么样的?咱们下一讲就从这个问题开始进行讨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66aa90fc4ffe473368ab99.html

《薛宝钗外貌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