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餐桌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3-06-08 08:38: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明餐桌,从良好习惯开始

食堂是生活中的重要场所,如何营造一个文明、有序、温馨的就餐环境,不仅关系着每一位干警的生活,而且体现着我院的整体形象。提倡文明就餐,是当代文明修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良好的文明就餐习惯,也是倡导社会公德与传统美德相结合的要求。
为号召干警养成文明就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进一步推进我院精神文明建设,我院启动了“文明餐桌”大讨论活动。以此树立干警文明形象,提升我院干警的文明素养,建设文明、和谐的就餐环境。同时,也为了更好的方便干警,服务干警,改善食堂就餐条件,提高食堂服务水平,使干警们在一个良好的卫生条件下就餐。
“文明餐桌”大讨论得到了广大干警们的积极响应,通过本次讨论,干警们对文明就餐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以下行为是最基本的,也是很容易忽略的,但是通过此次讨论,干警们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1、爱惜粮食,杜绝浪费。节约粮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表现,也是我们高尚人格的体现。
2、保持良好的就餐秩序,排队就餐。整齐有序的队伍俨然成为法院餐厅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吃饭时都自觉保持桌面卫生,吃晚饭后都随手把赃物带走。
4、不随地乱扔餐巾线或者食物残渣。为他人创造清洁舒适的环境。
5、不随地吐痰,不在餐厅内吸烟喝酒。
这次“文明就餐”大讨论效果很好,通过对干警们倡议和引导,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够清楚地认识并支持此次活动,另外,很多干警还对此次活动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和意见。通过这次活动,我院食堂的“文明就餐”秩序将得到很大的改善,良好的就餐风气正在慢慢形成,我院呈现出和谐文明就餐的优良风貌。
食堂的良好秩序,需要广大干警与食堂方面的共同努力。“播种的是习惯,收获的是品格”。请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文明就餐。让我们以养成良好社会公德,树立法官良好形象为目标,共同为营造一个文明有序温馨的就餐环境而努力!

“光盘行动”与盛情款待并不相悖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呼声高涨,渐成社会共识,许多志愿者加入倡导“光盘行动”行列。“光盘行动”的推出,对习惯于以餐桌丰盛、盘盘有余作为待客之道的人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视觉冲撞、思维碰撞,也让有些人认为这种待客方式太寒碜、没面子、不热情。

  诚然,餐桌上丰富多样是体现了物质的充裕,但并不是餐桌上的剩饭菜越多越能说明我们的富足。饮水思源,富而思俭。改革开放30年,餐桌上的变化是今非昔比的。由食不裹腹到食不厌精,由餐餐“老三样”到顿顿不重样,由颗粒不剩到暴殄天物,都充分证明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但更多的是折射出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对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淡忘和丢失。

  餐桌上吃得盘子见底,并不代表不盛情。满桌秀色可餐的剩菜剩饭,也不能说明就是热情。“盛情”不是能用剩菜剩饭来代表的,“款待”也不是用花费、浪费来测算的。为此,大可不必为请客“光盘”而纠结。

  有道是“钱是自己的,资源是共同的。”即便你不吝惜钱财,有能力有实力准备饕餮大餐,但你又能一扫而光吗?常言道,广厦千间、夜眠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何必为所谓的面子好看,去做既花钱破费又担浪费资源之名的事呢?

  盛情款待是我们一向遵循的待客之道,但盛情并不是只表现在餐桌的丰富丰盛上,款待也不是要我们制造“舌尖上的浪费”。传统的待客之道与而今倡导的“光盘行动”并不悖离。只是在度的把握上不同罢了。而正是这种度,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因此,推行“光盘行动”是对传统美德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是一种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和敬畏,更是对一种战略眼光重视资源的清醒和睿智。

舌尖上的浪费须戴上法律紧箍咒

习近平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批示指出,从文章反映的情况看,餐饮环节上的浪费现象触目惊心。广大干部群众对餐饮浪费等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公款浪费行为反映强烈。联想到我国还有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餐饮浪费是可耻的,对于仍是发展中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更是不可容忍。我国是一个资源禀赋相对不足的国家。以粮食为例,虽然我国粮食连续第9个年头实现增产,但供需仍处于紧平衡,2012年我国进口1398万吨谷物和5838万吨大豆。央视《新闻1+1》播出的《奢侈的垃圾!》专题节目中说我国每年倒进垃圾捅的食物是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想起最近几天被炒得很火的一条新闻,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率领其公司40名员工来到南京街头一饭店吃剩饭、剩菜。在出发前,陈光标不仅给员工开了“动员大会”,还给每个员工发了一双筷子,并强调:“说百遍不如做一遍”。陈光标表示,公司食堂不烧晚饭,鼓励员工走上街头饭店吃剩饭、剩菜,希望能够以点带面,让更多人节约粮食和水电。其实这一段我是不准备写的,个中原因,想必大家也都知道,我个人也很忌讳,我担心自己真的会成为有些评论家说的“商用文人”,当然,我还算不上什么文人,只是一个码子为生的草根而已。我只是觉得,陈光标的吃”剩宴“不管是不是作秀,最起码我们要理解里面的善意,那就是要节约粮食。可以说公款招待是舌尖上浪费的“主要力量”。

  爱惜农民的劳动成果不应该仅仅是一句话,也不能仅仅在粮食日里体验一下饥饿感。治理舌尖上的腐败仅仅靠倡导,仅仅靠呼吁已经显得很微弱。浪费食物不仅是可耻的,也不仅仅是不道德的,要提升它的高度,让浪费成为一种犯罪,这就需要制度跟进,更需要法律跟进,这个一点都不过分。

反浪费要全民行动 更应突出关键点

商务部、国家旅游局日前召开全国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公布了《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关于在餐饮行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导意见》的内容。会议提出,各地饭店餐饮业要大力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引导社会形成文明、科学、健康的消费新风尚。

  食物浪费现象问题严重,现实情况更令人忧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养活约3.5亿人,相当于湖北省粮食生产总量的3倍!”

  “舌尖上的浪费”愈演愈烈,重新倡导“反对浪费,厉行节约”正当其时。作为全社会共性问题,餐桌上的浪费没有例外者,只有将之打成一场“全民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而在餐饮行业开展节约之风,通过行业自律和消费习惯的引导,让浪费现象变得更少一点,也不失为明智之举。不过,从现实来看,在强化基础环节的同时,更应突出关键点的治理,遏制公款大吃大喝,从上层建筑抓起,带动民间的迅速跟进,才符合最基本的治理规律,以及民众诉求。

民间及商业浪费毕竟有限,更多只是受传统习惯以及消费方式的影响。只要进行合理引导,适当鼓励,再加上移风易俗的稳步推进,餐饮浪费现象必将大为缓解。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餐饮消费者,在没有吃完的情况下,即便商家没有要求或提醒,也会自觉而主动将没有吃完的东西打包回家。相反,由于公款消费的标准日渐奢侈化、高档化、享受化、排场化,不仅让公费吃喝现象泛滥,也助长了民间浪费现象蔓延。

  “反浪费”当从公权者做起,甚至将其当成一项政治任务。如果民间无比节俭,而官方吃喝却方兴未艾,这并不符合倡导节约的本义,也违背了基本的道德要求和价值规则。比之于民间的自律,公务接待浪费是一种腐败行为,受到法律的约束,属于道德之上的“规定动作”。若规定动作都无法完成,那么仅靠自选动作去实现,无异于本末倒置。若管理者无法做好自身,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那么就无法产生强大的正能量,更没有引领社会风气的资本。作为最大的浪费源头,以及社会消费风气的风向标,公款宴请奢侈浪费现象若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内部化”一旦被放过,那么“全民行动”就会失去基础。

表面上,民间消费习惯是餐桌浪费的源头,其实公款挥霍才是问题的根源。若不解决本末关系,以及先后秩序,抓住反浪费的关键点,那么解决问题就难以为继,有限的成果也会很快因为反弹而被蚕食。更重要的是,比之于厉行节约的本意而言,政府公信力的流失才是最可怕之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浪费运动本就是一场权力自净的契机。

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是一项全民工程

近日,全国各地多家饭店推出“半份菜”服务,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改变因为点菜太多,吃不完造成浪费。  

据悉,“半份菜”推出来以后,既能满足顾客希望尝鲜的需求,又可以减少浪费,受到顾客的好评。而且设置“半份菜”可以减少40%左右的就餐浪费。在全国上下大力开展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之际,部分饭店先行转变服务观念,推出“半份菜”业务,对“舌尖上的浪费”会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有人认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就是要杜绝公款吃喝,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公款吃喝只能算是舌尖上的浪费的一个方面。多年以来,婚丧嫁娶、节假日聚餐、生日宴请、接待上级检查等等,找个理由大摆宴席似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俗风,这些盛宴过后,我们便看到了“剩宴”。据估算,目前光是一些酒店或者家庭的浪费,就造成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粮食流失。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倒掉的食物,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据保守推算,全国一年仅餐饮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就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这就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真是触目惊心,更让人痛心。都说“浪费可耻,浪费就是极大的犯罪”,当你倒掉那一粒粒粮食,倒掉那一桌桌“剩宴”时,浪费者不觉得脸红吗?不要以为花钱了,食物就是你的,你就可以随意处置,嘴上的浪费这是一个道德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是一项全民工程,它需要全民共同参与,它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厉行节约杜绝浪费需要全民相互监督,进而成为自觉遵守的道德风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浪费现象。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并非只是个诗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厉行节约是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为国家创造财富的一种方式。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无论官员还是老百姓,作为社会的每一分子,都应该自觉履行节俭的责任和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自身做起,厉行节约,拒绝浪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d69d9171fe910ef12df8d7.html

《文明餐桌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