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

发布时间:2017-05-08 14:42: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20 世纪初,以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J.B.Watson 1878---1958 )为首发起的行为革命对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影响很大。他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中指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纯客观的实验分支,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因此,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联结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由此派生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

其中以B · F ·斯金纳( 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 )的程序教学理论影响最大,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斯金纳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解释;学习理论所要做的,是指出引起概率变化的条件。他还认为人类与动物的行为可能取决于前提性事件,也可能取决于结果性事件,所以我们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反应结果,以决定和预见有机体的行为。根据行为主义原理,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以便引起学生的特定反应,所以教学目标越具体、越精确越好。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B.S.Bloom 1913---)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与行为主义的基本假设是相一致的。

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斯金纳认为,学生的行为是受行为结果影响的,若要学生做出合乎需要的行为反应,必须形成某种相倚关系,即在行为后有一种强化性的后果;倘若一种行为得不到强化,它就会消失。根据这一原理,形成了一种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对学习环境的设置、课程材料的设计和学生行为的管理做出了系统的安排。

包括五个阶段:

具体说明最终的行为表现:确定并明确目标,具体说明想要得到的行为结果,制定测量和记录行为的计划;

评估行为:观察并记录行为的频率,如有必要记录行为的性质和当时的情景;

安排相倚关系:做出有关环境安排的决定,选择强化物和强化安排方式,确定最后的塑造行为的计划;

实施方案:安排环境并告知学生具体要求;

评价方案:测量所想到的行为反应,重现原来的条件,测量行为,然后再回到相倚安排中去。简单来看,行为主义者似乎关注的是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事实上,根据行为科学的原理设计程序,直接涉及到要教什么,不教什么,他们侧重的是行为,并要以一种可以观察、测量的形式来具体说明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

3、程序教学的方法。程序教学法是根据强化作用理论而来的。斯金纳认为,对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适当的陈述,必须始终具体说明三件事:反应发生的场合;反应本身;强化结果。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是强化相倚关系(Contigencies of Reinforcement。根据强化相倚关系,斯金纳设计了两种促使有机体行为变化所采用的技术:塑造和渐退。塑造是指通过安排特定的强化相倚关系使有机体做出他(它)们行为库中原先不曾有过的复杂动作。渐退是指通过有差别的强化,缓慢地减少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的特征,从而使有机体最终能对两种只有很小差异的刺激做出有辨别的反应。斯金纳对程序学习的处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线式,另一种程序学习的形式是分支式,它较直线式复杂,通常包括一种多重选择的格式,学生在被呈现若干信息之后,即要面临多重选择的问题,如果回答正确,便进入下一个信息系统,如果回答不正确,则给予补充信息。

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逐步前进(Step-by-Step Progression);

经常反馈(Constant Feedback);

及时强化(Immediate Enforcement);

个别对待(Individualized Approach)。

认知教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家批判行为主义是在研究空洞的有机体,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上,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人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而不是刺激---反应连接的形成或行为习惯的加强或改变,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提出认知教学理论的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其理论的基本主张为:

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布鲁纳认为,发展学生的智力应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他在《教育过程》中指出,必须要强调教育的质量和理智的目标,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技能、想象技能以及符号运算技能

具体为:

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猜想的价值和可修正性,以实现试图得出假设的激活效应;

培养学生运用心智解决问题能力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我促进;

培养学生经济地运用心智

培养理智的诚实。

2、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布鲁纳提出了相应的四条教学原则:

第一,动机原则。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儿童对学习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愿望,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利用儿童的这种自然倾向,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第二,结构原则。即要选择适当的知识结构,并选择适合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方式,才能促进学习。这意味着教师应该认识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结构应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

第三,程序原则。即要按最佳顺序呈现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动机状态、知识背景都可能会影响教学序列的作用,因此,如果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就需要随时准备修正或改变教学序列。

第四,强化原则。即要让学生适时地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应提供太多的强化,以免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指点。另外,要逐渐从强调外部奖励转向内部奖励。

3、学科知识结构。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知识结构本身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他认为学习基本结构有四个好处:第一,如果学生知道了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它的逻辑组织,就能理解这门学科;第二,如果学生了解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助于学生把学习内容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去;第三,如果把教材组织成结构的形式,有助于学生记忆具体细节的知识;第四,如果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经验和对结构的合理陈述,即便是年幼儿童也能学习高级的知识,从而缩小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4、发现教学方法。布鲁纳认为,学生的认知发展主要是遵循其特有的认识程序。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因此,他极力倡导使用发现法,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情感教学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崛起,力陈认知心理学的不足在于把人当做冷血动物,即没有感情的人,主张心理学要想真正成为关于人的科学,应该探讨完整的人,而不是把人分割成行为、认知等从属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教学的本质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 Carl.R.Rogers,1902-1987 )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

(1)教学目标,罗杰斯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

(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罗杰斯把心理咨询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来,为形成促进学生学习的环境而构建了一种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过程以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为目标,包括五个阶段:确定帮助的情景,即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探索问题,即鼓励学生自己来界定问题,教师要接受学生的感情,必要时加以澄清;形成见识,即让学生讨论问题,自由地发表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计划和抉择,即由学生计划初步的决定,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些决定;整合,即学生获得较深刻的见识,并做出较为积极的行动,教师对此要予以支持。

(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罗杰斯按照某种意义的连续,把学习分成无意义学习和意义学习。无意义学习(如记忆无意义的音节)只与心有关,它是发生在颈部以上的学习,没有情感或个人的意义参与,它与全人无关。意义学习不是那种仅仅涉及事实累积的学习,而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式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这种意义学习主要包括四个要素:第一,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第二,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即使有推动力或刺激来自外界,但要求发现、获得、掌握和领会的感觉是来自内部的;第三,学习是渗透性的;第四,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这种意义学习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指导性学习。非指导性学习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实践,它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理论假设是:每个人都有健康发展的自然趋向,有积极处理多方面生活的可能性,充满真诚、信任和理解的人际关系会促成健康发展潜能的实现。它的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安全感,他信任学生,同时感到学生同样信任他,不能把学生当做敌人,倍加提防。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真诚、开放、相互支持的,以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个人想法,自己引导个人的思想、情绪,自然地显示症结所在的情绪因素,并自己调整这种情绪的变化和决定变化的方向,从而改变相应的态度与行为。

(4)师生关系的品质。罗杰斯认为,教师作为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学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与材料;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维持某种滋育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罗杰斯认为,发挥促进者的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设置、教师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这种态度品质包括三个方面:真诚、接受、理解。他认为,真诚是第一要素,是基本的。所谓真诚就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坦诚相见、畅所欲言,不要有任何的做作和虚伪,喜怒哀乐要完全溢于言表。所谓接受,有时也称信任、奖赏,要求教师能够完全接受学生碰到某一问题时表露出来的畏惧和犹豫,并且接受学生达到目的时的那种惬意。所谓理解,罗杰斯常用移情性的理解一词,它是指教师要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察或认识学生的所思、所言、所为,而不是用教师的标准及主观的臆断来框套学生。

掌握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姆(BenjaminS.Bloom)。

进入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一些教育家提出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学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布鲁姆所在的芝加哥大学开始了教学改革。布鲁姆从从考试改革入手,改革考试的要求和方法,进而改变教学的目的和方法。在工作和研究中他对教学目标予以了极大地关注,无论是考试改革还是教学改革,重要的是确定教学目标。评价的作用又在于了解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1956年,他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成为教育评价方面的第一本影响极大地著作。他坚信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布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对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这是他的教学理论的核心观点。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是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恰当的帮助,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掌握规定的目标。这种教学策略的思想核心是:许许多多的学术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其原因不在于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不同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学习时间。为了促进掌握学习,布鲁姆又提出评价的新概念: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其目的在于全面的、最大限度地开拓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使所有学生竭尽全力的进行学习,最终达到目的地。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教学评价理论和掌握学习教学策略是他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三种思想密切联系,促使其核心教育思想的实现。

教学理论主要观点

1、教育目标分类学

1)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提出

制订教育目标一直是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们特别关心的问题。20世纪初就是不少美国学者对此进行过探索。到了1948年,美国心理学会在波士顿召开大会,试图研究一个对教育过程的目标进行分类的框架。1951年召开教育目标分类的编制专题讨论会,布鲁姆负责智慧领域,D.R.克拉斯沃尔等负责情感领域,比较正式地介绍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包括有关知识的回忆或再认,以及理智能力和技能的形成等方面的目标)、情感领域(包括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变化,以及鉴赏和令人满意的顺应的形成)和动作技能领域(强调肌肉或运动技能对材料客体的某些操作或需要神经肌肉协调的活动)。布鲁姆和克拉斯沃尔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出版了两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则由A.J.哈罗创立,于1972年和辛普森发表了动作技能目标分类的专著。

布鲁姆认为,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

2)教学目标分类的内容

A认知领域

知识:描述、认出、界定、说明、列举;

理解:转换、举例、摘要、归纳、重写;

运用:证明、解决、修改、发现、预测;

分析:判断、辨别、分解、指出、细化;

综合:设计、组织、筹划、创造、整合;

评价:比较、支持、批判、评论、鉴赏。

B情感领域接受、反应、价值判断(态度、重视其价值性)、价值组织(人生观)、价值个性化(价值观内化、成为其个性的一部分)。

C动作技能领域

知觉:感官刺激、线索选择;

准备状态:心理、身体、情绪;

引导的反应:模仿、尝试错误;

机械练习:由熟练而成习惯;

复杂的反应:复杂的动作行为;

创作:新的行为方式及动作。

3)教学目标分类的特点

用外显行为来陈述教学目标、连续性(由简单到复杂)、积累性(后续类别的行为总是积累在前面各种行为的基础上)、层次性(目标间不是孤立的)、超越性(不受学生、内容所限)

2、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与1971年提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概念。教学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布鲁姆所研究的则是教学范畴中的学生的学习评价。他的独到之处是从评价的功能角度对教学评价进行分类。他提出的三种评价概念中形成性评价是布鲁姆评价理论的精髓。

1)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和作用

布鲁姆倡导的形成性评价及形成性测验方式,它重视教学过程中反馈和矫正的特点,为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希望,借助于它的实施而形成了掌握学习理论的各种各样的教学系统。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在于能及时的诊断教与学的状况,从而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有四个方面的作用:调整学校活动、从外部确认学习成果的强化作用、诊断学习上的问题、获得矫正学习的处方

2)形成性评价的层次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学进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单元形成性评价和学期、学年的形成性评价。

3)形成性评价的过程

确定学习步骤,把一名学科的教学结构分解为一系列单元的教学系列——进一步不断分析每个学习单元的教学目标——矫正(就、根据测试提供的反馈信息,改正、补救和组织学生二次学习)。

另外两种评价。诊断性评价:发现错误,提出矫正方法。终结性评价:评价达标情况及教法、学生学习结果,评定等级、写出说明。

“掌握学习”理论

1掌握学习的基本思想

它是有关教与学的乐观主义的教学理论,是一种群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有效教学形式。基本思想在前面已经介绍。

2掌握学习的特点

第一、为掌握而教;第二,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第三,使人人都能学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是以能力优劣不等的学生为前提条件,以集体学习的教学方式为手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水平,寻求一种既能保持班级教学的优越性,又能解决传统班级教学一筹莫展的差生问题的一种新的教学策略。

3掌握学习的基本教学程序

准备阶段。首先对掌握抱有信心。其次,确定所教学科的内容、目标和测量手段。包括确定学习内容、明确掌握目标和婚变终结性测验。再次,制订计划,包括设计教学单元、为每一个单元确定具体的掌握目标、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编制单元形成性测验、设计备用的教学材料和矫正手段,以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选择使用。最后,在掌握教学实施前,一般要进行诊断性评定。

教学实施阶段。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为掌握定向。即向学生介绍掌握学习的一般程序,使学生适应这种学习方法。第二,为掌握而教。即进行系统的教学。其具体步骤是:集体授课、形成性测验、分析测试结果并根据掌握学习情况进行补充学习、再进行一次平行性形成测验,到大部分学生都掌握单元知识或转入下一单元的学习、循环往复,直到学完全部教材。第三,为掌握分等。即在学完全部教材的各个单元或,对全班学生进行总结性测验,作为学习结束的全面评定。特别强调一点,这种评定分为掌握未掌握,而不是看他在班级中所处的名次。

对布鲁姆理论评价

1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个开创,开辟了教育理论的新领域,开阔了人们观察教育的视野,为教育理论和实践增添了一种新的理论工具。其意义还在于冲击了以往课程、设计教学中偏重认知,只强调认知领域中低级心理过程的观念,提出认知领域中的高级心理过程以及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一整套教育目标体系,使教育目标分类更加完善起来。另外该理论促成了标准参照测验和教育评价的实现,促成了新的教学模式——“掌握学习的产生,使教学质量得到大范围的提高。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过于繁琐、在有些科目中不易进行明确分类、超越性并非可以囊括所有学科。此外,教学目标分类过于细微,势必僵化,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教学评价理论

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实现,为掌握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具体表现在:首先,布鲁姆把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紧密的联系起来。其次,布鲁姆的教学评价理论,特别是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对掌握学习教学的提出并得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3掌握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的优点。首先,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其次,掌握学习教学既汲取了传统教学的合理因素,又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改革。

掌握学习的缺点。第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第三,个别差异始终存在,对成绩好的学生未必适用。第四,适用学科的范围有限。

教学理论依据有哪些?

1、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强化理论的应用。程序教学的要素是:小的步子、积极反应、即时反馈、自定步调以及低错率。

2、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等人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然后再把每个领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成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分类体系。

3、布鲁纳的以认知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布鲁纳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一定阶段的顺序形成和发展的心理结构来进行的,这种心理结构就是认知结构。学习者通过把新的信息和以前构成的心理结构联系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他赞同行为主义关于强化作用的观点,但他认为启发学生自我强化更为重要。同时,他还认为要让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并按照学习者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学习。

4、加涅“九大教学活动”的教学活动程序

加涅根据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为依据,加涅将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划分为九个步骤,分别是接受、期望、工作记忆检索、选择性知觉、语义编码、反应、强化、检索与强化、检索与归纳。相对于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的每一步骤,可以设计出促进学习的教学活动过程的九个环节,即教学活动程序。

5、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赞可夫认为,首先,要把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其次,要把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也就是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最好的教学”。基于此,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都得到发展。

6、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前苏联巴班斯基引进系统论方法,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教学看成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考察教学,以便能最优地处理问题,设计优化的教学程序,求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并着力于研究在特定的教学时间、教学任务、教学条件下,教学过程各种成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最佳组合,追求教学的整体功能和效益。

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

通过此次培训,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课程内容。我知道了教学设计是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其主要环节包括:1、学习需要分析,确定教学目标,2、学习内容分析,确定教学资源3、学习者分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4、设计教学策略,设计课堂环节5、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6、教学情况分析 7、教学反思。

 各环节的具体操作:

1)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包括教的目标,也包括学的目标。它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最后达到的一种目标。它是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2)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师在备课时要对选用教学方法进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教学方法的运用: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注意一个课时的教学往往不止一种方法,在设计方法时最好具体到每个知识点上。

3)教具的设计。 教具是教学必要的辅助手段,包括实物类教具、图示教具、多媒体教具等。实物教具如小黑板、某种物件的模型或样品、有利于教学的其他具体物品。

4)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板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效果。怎样进行板书设计,将在后一节讲述。

5)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设计是教师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及推进程序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 对教学思路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使整个课堂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一个总体规划,是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有效推进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予以重视。

(6)、教学情况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的学习者常常会在认知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并逐渐达到稳定,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就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决策和问题解决水平,不仅违背了人的正常认知发展规律,而且也容易使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畏惧。

7)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也是对一节课所授知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进行线条式的梳理。在这些环节中,缺一不可,也并不是绝对的不可以,而是缺少了哪一环节,那么整节课就不会精彩,不会高效。为了让课堂绽放课改之花,我们一定要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18a53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11.html

《教学理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