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乐器四大类

发布时间:2021-04-2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传统乐器四大类


中国传统乐器四大类

一、打击乐器
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品种多,技巧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响铜,如:大锣、小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我国打击乐器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重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典型乐器:堂鼓(大鼓、碰铃、缸鼓、定音缸鼓、铜鼓、朝鲜族长鼓、大锣小锣、小鼓、排鼓、达卜(手鼓、大钹。
全部乐器:梆子(汉族、杵(高山族、叮咚(黎族、梨花片(、腊敢(傣族、编磬(汉族、木鼓(佤族、切克(基诺族、钹(汉族、锣(汉族、云锣(汉族、十面锣(汉族、星(汉族——碰钟、钟(汉族、编钟(汉族、连厢棍(汉族、唤头(汉族、惊闺(、板(汉族、木鱼(汉族、吾攵(汉族、法铃(藏族、腰铃(、花盆鼓(汉族、铜鼓(壮、仡佬、布依、侗、水、苗、瑶族象脚鼓(傣族、纳格拉鼓(维吾尔族、渔鼓(汉族、塞吐(基诺族京堂鼓(汉族、腰鼓(汉族、长鼓(朝鲜族、达卜(维吾尔族、太平鼓(满族、额(藏族、拨浪鼓(汉族、扬琴(汉族、竹筒琴(、蹈到(克木人、萨巴依(维吾尔族

二、吹奏乐器
我国吹奏乐器的发音体大多为竹制或木制。根据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以气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动的有箫、笛(笛和梆笛、口笛等。
第二类,气流通过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动的有唢呐、海笛、管子、双管和喉管等。
第三类,气流通过簧片引起管柱振动的有笙、抱笙、排笙、巴乌等。
由于发音原理不同,所以乐器的种类和音色极为丰富多彩,个性极强。并且由于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以及地区、民族、时代和演奏者的不同,使民族器乐中的吹奏乐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极其丰富的演奏技巧,具有独特的演奏风格与流派。
典型乐器:笙、芦笙、排笙、葫芦丝、笛、管子、巴乌、埙、唢呐、箫。
全部乐器:木叶、纸片、竹膜管(侗族、田螺笛(壮族、招军(汉族、吐良(景颇族、斯布斯、额(哈萨克族、口笛(汉族、树皮拉管(苗族、竹号(怒族、箫(汉族、尺八、鼻箫(高山族、笛(汉族、排笛(汉族、侗笛(侗族、竹筒哨(汉族、排箫(汉族(克木人、篪(汉族、埙(汉族、贝(藏族、展尖(苗族、姊妹(苗族、冬冬奎(土家族、荜达(黎族(口利(黎族、唢呐(汉族、管(汉族、双管(汉族、喉管(汉族、芒筒(苗族、笙(、芦笙(苗、瑶、侗族、确索(哈尼族、巴乌(哈尼族、口哨(鄂伦春族
三、弹拨乐器
我国的弹拨乐器分横式与竖式两类。横式,如:筝(古筝和转调、古琴、扬琴和独弦琴等;竖式,如:琵琶、阮、月琴、三弦、柳琴、冬不拉和扎木聂等。
弹奏乐器音色明亮、清脆。右手有戴假指甲与拨子两种弹奏方法。右手技巧得到较充分发挥,如弹、挑、滚、轮、勾、抹、扣、划、
拂、分、摭、拍、提、摘等。右手技巧的丰富,又促进了左手的按、吟、擞、煞、绞、推、挽、伏、纵、起等技巧的发展。
弹奏乐器除独弦琴外,大都节奏性强,但余音短促,须以滚奏或轮奏长音。弹拨乐器一般力度变化不大。在乐队中除古琴音量较弱,其它乐器声音穿透力均较强。
弹拨乐器除独弦琴外,多以码(或称柱划分音高,竖式用相、品划分音高,分为无相、无品两种。除按五声音阶排列的普通筝等外,一般都便于转调。
各类弹奏乐器演奏泛音有很好的效果。除独弦琴外,皆可演奏双音、和弦、琵音和音程跳跃。
我国弹奏乐器的演奏流派风格繁多,演奏技巧的名称和符号也不尽一致。
典型乐器:琵琶、筝、扬琴、七弦琴(古琴、热瓦普、冬不拉、阮、柳琴、三弦、月琴、弹布尔。
全部乐器:金属口弦(苗族(柯尔克孜族、竹制口弦(彝族、乐(高山族、琵琶(汉族、阮(汉族、月琴(汉族、秦琴(汉族柳琴(汉族、三弦(汉族、热瓦甫(维吾尔族、冬不拉(哈萨克族扎木聂(藏族、筝(汉族、古琴(汉族、伽耶琴(朝鲜族、竖箜篌、雁柱箜篌。
四、拉弦乐器
拉弦乐器主要指胡琴类乐器。其历史虽然比其它民族乐器较短,但由于发音优美,有极丰富的表现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艺术水平,拉弦乐器被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与伴奏。
拉弦乐器大多为两弦少数用四弦如:四胡、革胡、艾捷克等。大多数琴筒蒙的蛇皮、蟒皮、羊皮等;少数用木板如:椰胡、板胡等。少数是扁形或扁圆形如:马头琴、坠胡、板胡等,其音色有的优雅、柔和有的清晰、明亮;有的刚劲、欢快、富于歌唱性。

典型乐器:二胡、板胡、革胡、马头琴、艾捷克、京胡、中胡、高胡。
全部乐器:乐锯(俄罗斯族、拉线口弦(藏族、二胡(汉族、高(汉族、京胡(汉族、三胡(汉族、四胡(汉族、板胡(汉族坠琴(汉族、坠胡(汉族、奚琴(汉族、椰胡(汉族、擂琴(汉族二弦(汉族、大筒(汉族、马头琴(蒙古族、马骨胡(壮族、艾捷(维吾尔族、萨它尔(维吾尔族、牛腿琴(侗族、独弦琴(佤族雅筝(朝鲜族、轧筝(汉族3传统乐种和民族管弦乐合奏
延伸阅读:那些已经失传了的中国乐器 1、五弦琵琶
就是敦煌飞天反弹的那种琵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历史久远、造型别致,盛唐时期曾流行于我国广大中原地区,并东传日本。到了宋代,便不见教坊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已失传。
五弦琵琶制如琵琶,稍小。外型式样较多,颈项有直项、曲项的,音箱有半长梨形、半圆梨形、扁梅花形和扁圆形的等等。
2、小箜篌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又称角形箜篌。是竖箜篌之一种,属于竖箜篌中的较小者。
唐代乐舞就有它,像《霓裳羽衣舞》。历史久远,结构简单,造型美观,使用方便。长期流传于宫廷和民间,清代失传。20世纪30年代得以复兴,80年代推陈出新,造型各异的小箜篌登上我国和世界音乐舞台,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之中。
3、凤首箜篌
箜篌的一种,在东晋时自印度传入中原,明代后失传。
凤首箜篌形制与竖箜篌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呈船形,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起轸的作用,用以紧弦。曲颈项端雕有凤头。

4、花边阮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有一飞天合奏图,其中一飞天手抱花边阮。 5、筑
形制如同现在的筝,用竹片敲击发音,所以古文中常有“击筑”之说。从战国至隋唐期间,广泛流行于民间,汉魏南北朝时,曾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用于伴奏清乐,广泛流行,宋代以后消声匿迹。
6、篪(chi,第二声
是一种似笛而又非笛的乐器,竹管制成,有吹孔、出音孔,另加五指孔共八孔。
篪原是一种民间乐器。早在周代,它常与埙一起演奏。战国之世,它作为大型宫廷乐队中的一员,与编钟、编磬、建鼓、箫(排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时演奏。汉魏的相和歌乐队,有时也用它。六朝时,随着清商乐的兴起,它又成为吴声的'主要伴奏乐器。隋唐时,它是当时艺术性最高的清乐乐队的一员。宋以后,因主要用于宫廷雅乐而逐渐失传。
7、管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已失传。
8、竹相
现已失传的中国古乐器,根据文献所载“相乃乐器,谓送舂声”之意研制而成。每根相就是一根粗粗的竹筒,最低的亦高达2.3米,发单音,舂地演奏。
9、排箫
又称龠、籁、云箫、凤箫、比竹等,相传在虞舜时就已存在,是一种编管乐器。
排箫在古代用于宫廷、教坊,也有的用于军队,在民间曾广泛流传。但由于排箫表现力较差,演奏又很费力,到宋代排箫在民间失
传了。近年来,我国已对失传的排箫进行研制,并改革成双排加键式排箫,共50管,按12平均律排列。
排箫的管一般多为竹管制成,用绳或竹篾缠梆在一起,或用木框镶之;也有的排箫管用石头制成。23管的大排箫,称作“言”;16的小排箫称作“筊”;不封底的称作“洞箫”;封底的称作“底箫”。此外,还有10管、13管、17管、18管、21管、24管的排箫。
10、羯鼓
是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以羊皮做鼓面,用鼓槌两面敲击的乐器。现在很多地方使用的鼓,都可视之为是它的演变。这种乐器在唐代曾红极一时。声音急促、激烈、响亮,尤其适用于演奏急快节奏的曲目。
11、鞉牢
又名鞉鼓。常见形制为一根柄上穿2个小鼓,鼓腹两侧用绳系两上小珠,将柄来回转动.小珠便可击鼓面而发声。《乐书》云:“鞉牢,龟兹部乐也。形如路鼗,而一柄三枚焉。”有8(146(134(12等形制。日本严岛神社所藏鞉牢为12鼓,相传系唐代实物。
12、轧筝
这种由多弦组成的弓弦乐器,历史十分久远,可追溯至先秦。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宋陈《乐书》有其所绘图像,形制与筝、瑟相似,为长方形共鸣箱,面板上张弦数根,用细长竹片擦弦拉奏。
此外,还有鸡篓鼓、扁鼓、答腊鼓、毛员鼓等等的中国乐器经不起历史的摧残,步入了时间的长流,只剩下曾经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1a33b2663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dd.html

《中国传统乐器四大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