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价值

发布时间:2018-10-26 16:10: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审美教育的价值、功能(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个体的审美发展,正是使人摆脱片面的“理性化”,防止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走向人格完善的重要途径。席勒说过:“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知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马尔库塞也认为,审美教育可以使人摆脱由于片面的理性化而成为“单面人”的危险,因此,它承担者解放“感性”的历史重任。尤其在当代社会,审美教育的这一功能是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

美学史上持有这样信念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席勒坚信审美可以弥合人性的分裂,游戏(审美)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黑格尔断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马克思强调,人是依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克罗齐也强调,美学有解放的功能。马尔库塞则说得更加明确:审美发展的是一条通向主体解放的道路

歌德说得更具体:“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靠靠的途径;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这段话表明,艺术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既可以使人超然于日常生活的琐屑局限之上,进入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又可以使人重返现实世界,以更高美学视野来重塑现实世界,提升个体、群体乃至全人类的生存的品质。因为美学具有独特的精神,这种精神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点:

第一,美学精神是一种游戏精神。这个问题也可以表述为审美的无功利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益专业化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生活中,各种专业训练和专业资格变得日益重要。一方面,功利的态度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态度,这是韦伯所说的合理化的必然结果之一。因为合理化意味着人们做每一件事都经过理性的考虑和仔细的计算,以最小的投入和最大的产出为目标,这种合理化的考虑就是一种功利的考虑,它成为人们行为的内在动机。这便导致了人的行为的目标的偏狭和局限,进而形成了人的生活视野的狭隘。另一方面,专业化的社会不断以种种机制培育出各方面的专家,而专家又依赖于这些机制来获得名声、利益和资本。专业化的机制已经不再能够容忍人们的业余兴趣,巨大的专业机器正在把每一个人都变成特定专业领域里的专门家。这就导致了人们探索兴趣的畸形,好奇的创造性的探索被特定体制内的利益所取代,思考的乐趣被现实的好处算计所取代。从这个视角看,日常生活的专业化导致了人的运动日益狭隘与局限。比如体育运动,奥林匹克的业余精神已经逐渐丧失,它正在蜕变为一种专业技能的较量和追逐商业利润和名声的巨大市场。那种来自内心世界的自发的游戏冲动受到了空前的压制。

这样充满了实用功利的日常生活中,多一点美学的游戏精神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游戏精神可以帮助人们摆脱人被现实功利考虑压迫的窘境。更进一步,在一个日益专业化的社会里,专业态度和利益考虑往往成为人们行为选择的内在动因,如何超越实用的专业立场,多一点“业余精神”,显然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显然,审美的游戏性可以淡化和消解实用功利态度和专业态度,让我们充满游戏精神和超然态度。还有,充满竞争的现实生活往往把人变得日益世故和粗鄙,生存技能和利益驱动将人锁定在各种实用功利的考虑之中,人性中的童心和天真被无情地压抑了。而审美的游戏则可以唤起我们本真的童心和天真,恰如马斯洛的高峰体验概念所描述的,那里有“健康的儿童性”或“第二次天真”。游戏使人脱离了日常生活的种种限制和陈规,舒展了自己的天性、情感和想象力。在这方面,林语堂认为,真正的艺术精神是一种游戏的精神,而不是艺术家追求不朽或立名,艺术精神如要成为普遍的、要深入社会各个角落,就必须把艺术视为游戏。一个国家产生罗丹那样的大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会所有学生热爱雕塑,亲自动手塑造:

我主张各方面的人士都有业余活动的习惯。我喜欢业余的哲学家,业余的诗人,业余的摄影家,业余的魔术家,自造房屋的业余建筑家,业余的音乐家、业余的植物学家,和业余的飞行家。我听着一个朋友随便弹着一首钢琴的乐曲,跟听一个第一流的职业者的音乐会一样地快乐。人人在客厅里欣赏他的朋友的业余魔术,比欣赏台上一个职业魔术家技艺更来得有兴趣;做父母的欣赏子女的业余演剧,比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更来得有兴趣。我们知道这是自然发生的情感,而只有在自然发生的情感里才找到得到艺术的真精神。为了这个缘故,我觉得这种自然发生的情感非常重要,中国的绘画根本是学者的消遣,而不是职业艺术家的消遣。艺术保持着游戏的精神时,才能够避免商业化的倾向。

第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美学精神又是一种超越精神。韦伯说日常生活带有“铁笼”的性质,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工具理性原则控制了人的行为。他甚至认为知、情、意的分化,使得认识活动的工具理性和伦理活动的实践理性带有强制和压迫性质。因此,在他看来,审美具有某种“救赎”的功能,一种世俗的“救赎”,也就是一种超越。“超越”在这里的含义极其丰富,它指的是对日常生活局限的超越。

首先,审美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陶冶和满足的想象空间,这就打碎了具体的日常生活强加在个体身上的种种局限。任何一个个体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这一环境既使之适应它,同时也就限制了他的种种可能性。比如,一个人的职业、社会关系和经历,总是受到环境限制,因此他的精神体验和潜能也就受到了限制。但审美活动为个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为打破这些局限创造了可能。你可以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想象地经历无限复杂的遭际和命运,比如《安娜卡列妮娜》,在悲剧和喜剧中遭遇一生都无法碰到的性格冲突,比如《雷雨》,在绘画作品里看见从未见到过的色彩和景观,比如凡高的《星空》,在聆听音乐时感受到无比悲愤的情感,如《黄河大合唱》。当你和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共鸣时,当你随着情节进展而与人物一同喜怒哀乐时,你便暂时摆脱了自己的生活局限,进入到一个更加广阔的虚拟时空,现实对我们的种种限制在这时都不复存在了,你那原本有限的精神阅历变得无比丰富起来。

其次,在这些超越中,它还给予我们某种形而上的慰藉,唤起了终极关怀。一种对人的意义、民族的命运、人类未来的深切关怀。今天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境,所以这样的终极关怀变得日益重要起来。而审美活动为这种形而上的追索提供了可能,因为艺术常常蕴含了复杂的形而上思考。例如,时间性与人的生存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形而上的哲学问题,在许多哲学家卷帙浩繁的著述中多有讨论。但诗人对时间与人生意义的关联的体验,一点也不逊色于哲人,甚至可以说,诗人的描述更加生动具体地展示了时间对于人生的复杂意味。从屈原的“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到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再到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生的苍茫感、历史感如此生动地呈现出来,时间的无限与人生的有限比照鲜明。这种形而上的体验是日常生活的有限性往往所难以提供的。你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去体验艺术作品甚至大自然那深邃博大的意蕴。

第三,更进一步,美学精神乃是一种和谐精神,它有助于弥合由日常生活所导致的种种分裂和矛盾。就现代日常生活的特性来说,种种对立与分裂日渐显著,诸如理性与感性的分离,前者压倒了后者;物质对精神的侵蚀,前者吞噬了后者;社会与个体的矛盾,群体和从众行为遏制了个性的自由伸展等等。从根本上说,美学精神就是和谐。席勒在强调游戏精神冲动可以弥合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的分裂与强制时,突出的就是审美的这种和谐潜能。韦伯坚信审美可以摆脱工具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刻板与强制,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前面对文科生理科生的这些描写虽有夸张,却也道出了专业分工对人的限制和影响。如果我们多一点审美的人文关怀,多一点美学趣味和修养,便可超越这些局限变成更加全面发展的人。美学的理想之一就是超越分工和专业的限制,全面发展人的各种潜能。在这个意义上说,审美教育和审美活动有助于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弥合日常生活的分工和局限而导致的心智分裂。当代心理学指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理性的过度片面发展,导致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失调。由于左半球是掌管人的理性思维能力的,而右半球则是负责情感和想象力的,认知活动的空前发展使得左半球成了所谓的“优势半球”,而右半球则遭到了明显的冷落和压制,前面理科生的种种表现就是如此。在这些方面,美学是大有用武之地的。通过广泛的审美教育,将美学精神引入日常生活,恢复我们的右半球机能,协调两半球的运作,平衡人的理性与感性能力,便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当前大学教育强调素质培养,鼓励人文涵养和审美趣味的提升,都有助于改变理性与感性的分裂,在这方面,美学大有用武之地。

第四,最后,美学精神又是一种独立精神。

在当代社会,由于专业化和管理化的普遍实现,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趋向于“规章统治人”。办公室里有规章,流水线上有规章,上课学习有规章,甚至我们的饮食、交往、休闲都有章可循。有的哲学家把这种社会描述为一个“总体性的管理的社会”,就是说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受制于种种“游戏规则”而管理化了。韦伯把这种生活形象地描述为一个“铁笼”。人不再是一个自由的创造性的存在,而是日益成为规章的奴隶,成为庞大的管理机器的一个部件。换言之,日常生活的刻板和惯例化,将人变成了一个工具性的存在。不仅如此,日常生活的日常性和刻板性,还压制了人们创造性的生活的追求,通过时尚、他人引导和社会惯例等多重日常生活的策略,使个体越来越满足于现成的俗套生活,按照别人设计好的模式去生活。于是,日常生活对个体创造性的无形抑制便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有的心理学家指出,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模式在许多方面都抑制了人的创造性行为,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就是一个典型。

我们每天遭遇的日常生活事件,充满了媒体、影像、广告、时尚、偶像、成功典范等等。较之于传统的日常生活,现代社会的从众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群体的压力,他人的引导,依从的倾向,日常性的刻板,都在不同程度上消磨着个性。有心理学家做过典型的实验,发现人们在做出独立判断时往往受到外在环境的干扰,以致宁愿做出和群体一致的错误判断,而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因此,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个体的独立性受到了空前的压制,日常生活通过种种策略,不断地使人调适和社会化,进而塑造出大量的“常人”和“庸见”。与别人一样不但是一种生存的模式,而且成为最安全的方式,因为“与众不同”常常蕴含着危险。

然而,在审美的世界里,个性和独创性则被作为最宝贵的东西而加以呵护。从艺术家追求个人独到发现,到强调艺术品独特的个性风格,再到如何以独具眼光的视角来引导欣赏者进入艺术的殿堂,审美的世界就是个性张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仅艺术家的个性和风格得到了强调,而且欣赏者自己独具个性的欣赏和理解也被大力提倡。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突出的就是审美理解的相对性和个体性,它为伸张审美理解的个性创造了可能。在这个世界里,不存在强调统一的标准和趣味,也不存在霸权性的趣味和标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它的秉性。

所以,在审美活动中,陌生的眼光变得十分重要了。所谓陌生的眼光,就是发现的眼光。艺术家通过艺术创造出被他陌生化眼光陌生化了日常生活,而欣赏者又通过自己眼睛把握到艺术家那陌生化的眼光,进而学会如何陌生化地看待世界。罗丹说,伟大的艺术家不过是在人们司空见惯的地方发现美。个性的发现和表达乃是审美活动的真谛,进入审美的境界,就是培育和滋养我们独具个性的陌生眼光,就是保留自己可贵的个性世界。所以,在迈向现代化和小康文化的当代中国,美学的确深蕴着不可小觑的“解放潜能”。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玩味歌德那句话的深义了。歌德说,“要想逃避这个世界,没有比艺术更靠靠的途径;要想同世界结合,也没有比艺术更可靠的途径。”这里的“逃避”我们宁愿做积极的理解,那就是超越。“逃避”绝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消极退避,而是相反,超越日常生活是为了更好地进入日常生活,是更好地重塑日常生活。于是,歌德的后一句话便可以解释成,同世界的结合,就是以美学的精神看待日常生活,改变其平庸而乏味的状态,从而构建诗意的生存。

诗意的生存就是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你自己,倾听你自己,改变你自己,塑造你自己!从日常生活的工具理性的压制中解脱出来,把审美的概念引入生活;就是提升你自己,以美学的思维来缔造自己的生活。就是尽力伸展你的想象力,用心培育你对事物的审美敏感性和同情心。守住自己的个性,坚持独立思考和反叛精神。多一点率真和童趣,少一点暮气和世故;多一些游戏精神和“业余”态度,少一些专业功利和实用主义;多一些感性世界的自我关怀,少一些工具理性的压制和依从。学会审美地看待自己的生存环境,多动手艺术实践,将自己的日常环境变得更具美学意味;学会欣赏各种事物,不但是优美的事物,而且是崇高的、悲壮的、幽默的甚至是怪诞的事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18320c79563c1ec5da71af.html

《审美教育的价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