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宋词的情感表达

发布时间:2013-03-22 22:45: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公选课

唐诗与宋词在情感表达方面的特点综述

院系:文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姓名:王丹丹

学号:1009114200

日期:2012618

唐诗与宋词在情感表达方面的主要差异 综述

—— 王丹丹

摘要:唐朝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黄金时代,唐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多少文人墨客都拜倒在唐诗的威仪之下。宋代文人都深知这个即成事实,再加上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人们的情感日益丰富、文化的向下普及以及商业经济的繁荣,宋人就只好借用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从此便树立了宋词这又一高峰。唐诗和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璀璨瑰宝,具有不可言表的重要价值意义,但在情感表达方面却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总的来说,唐诗蕴蓄,宋词发露,蕴蓄则韵流言外,发露则意尽言中。词更善于描写深微细腻,幽约怨悱的感情,侧重于展开人的心绪、心态、心曲。唐诗则无迹可求,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关键词:唐诗 宋词 情感表达 差异

诗歌是情感表达的艺术,情感是诗歌创作的内驱力,也是创作主体在诗歌中对自己心灵的剖析。没有丰富勃发、源源不断的情感,人类就永远走不出愚昧落后的洪荒时代。情感是一股无坚不摧的浪潮,化作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使人类从野蛮的原始社会走向文明的乐园。唐诗、宋词的情感,正是人类情感的逻辑发展和显现,它既有人类历史进步中不断凝聚的文化情结,又有时代赋予的个性特征。

情感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精神的表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共性,体现了人的情感的一般形态,它包含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历史阶段人的精神的基本内核,如对山川风物的喜爱,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反抗,对自由平等的追求等。这些情感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不同民族、不同民族的不同时代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个性,是共性在一定时期里集中表现的特殊形态,是区别于其它时期情感的关键。情感的个性与共性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突出情感的时代性。

唐诗情感的时代性,既表现在对前代情感表达的继承上,又突出了自己的特点。他们尽情地抒发属于自己时代所特有的丰富多彩的情感,在中国文学的情感史上留下了动人的乐章。

初唐时,开国君主李渊李世民父子及其大小群臣,文韬武略,励精图治,内兴文学,外定武功,采取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策措施,顺应封建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使社会经济文化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景象。盛唐时,这种蓬勃发展的气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诗人满怀喜悦的豪情,投笔从戎,希望在硝烟弥漫的边地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陈子昂《感遇》)······不管这些诗人是否都有投笔从戎的经历,但至少表明立功边陲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和风尚,边塞诗也成为诗人抒写意气纵横的边地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体现了时代的特色。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里说过:“唐诗之不可及处在气象之恢宏、神韵之超逸、意境之深远、格调之高雅。唐人首先是培育起诗情才写诗。或者说只写那些适宜于用诗来表达的东西,而且力求显示美的性情,追求美的意境。唐诗的美是一种空灵的美,如镜中花、水中月,宛在目前,却又不可凑泊。唐诗的美是一种健康的美,好象天生的健美体魄,无一点矫揉造作之态。唐诗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其魅力在于其所表现的生活之丰富多彩,性格的天真率直,而不在字句飣餖之间。”进一步说明,唐诗是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象以构成意境的诗。所谓“意象” ,本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他 1983 年发表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一文中,结合中国诗歌创作的实际,对古人所谓“意象”这个概念的涵义加以整理、引申和发展,为“意象”作了新的界定:意象是附着在词和词组上的、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构成诗歌意境的具体细小的单位。所谓意境则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他说唐诗是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象意境的诗,意思是诗歌发展到唐朝已经创造了众多的意象,并且善于将丰富的意象组合成意境,通过已经来表达诗人自己的情感,并给读者以新的美感。唐诗作为中国诗歌的规范和极致,意象的丰富与新鲜特别是自然意象的丰富与新鲜,远远超过了前代,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标志。他在《中国诗歌

艺术研究·自序》里说:“有唐三百年,自然景物意象化的过程十分迅速,同时诗歌创作也达到了高峰。意象还有一个比喻化、象征化的过程。比喻化和象征化使意象的蕴含丰富,是意象成熟的标志;但也会使意象凝固,而成为意象衰老的标志。唐诗之富于艺术魅力,原因之一就是多姿多彩的意象层出不穷,这些意象既已成熟尚未衰老,正处在最富有生命力的时候。”

从性情与声色消长的角度,也可以为唐诗定位。沈德潜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严羽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所谓文字、才学、议论,此三者重点是“学”,或者说是“学力”即学问上的造诣。中国诗歌艺术其实就是在性情、声色、兴趣、学力这四者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不论是言志还是缘情,诗总是人之性情的艺术表现。此所谓性情,包括人格、品性、才调、志趣、情感等内心世界的各个方面。诗之性情犹如人之姿质,而声色则如人之修饰。仅有声色之美并不是诗,但声色的恰当运用可以增加诗的感染力。另外,诗歌创作离不开诗的审美观照和审美体验。中国诗歌艺术的奥妙,说穿了就是调节性情、声色、兴趣、学力这四者的关系,四者的最佳配合就是诗的极致。 大体说来,唐以前是性情、声色的错综交替;唐以后是兴趣、学力的错综交替。唐诗正是处在四者相统一的关节点上,而且是唯一的关节点。

在性情与声色统一的过程中,兴趣和学力也渐渐显露出重要的作用。到了盛唐,兴趣的作用越发明显,诗人们在生活中有所感触,自然而然地发为吟咏,达到浑然天成的境地。正如严羽所说:“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严羽说“惟在兴趣”

唐诗的抒情模式就是隐去或者略去那个由事至情、由景至情的过程,让情和事、景一起交融着表现出来,而且是集中在一点上加以突破,然后向四周放射,犹如投一颗石子在湖水上,围绕着那入水的一点形成一圈圈无尽的波纹。这种抒情模式可以出现浑成的艺术效果。宋人当然也学会了唐人的这种方法,但他们不止于此,他们还要加进“理”。“理”的加入或者在事、景、情的中间,相伴而来;或者置于诗的末尾,作为总结。唐诗有的也不乏“理”在,但通常是暗涵其中,不愿道明的。宋诗则刻意追求这 “理”,似乎不达到某种“理”就没有完成诗的表现。

词在发展演进中虽然对其它文体的创作方式多有借鉴然而作为抒情文学之一体词自为词并没有在兼为诗人文人词人的创作主体的极力变更中变质 变体而是以独特的体貌绵延发展并开启了后世抒情文学的新样式究其实质长短句的外在形式当在其次最主要的应在于其以艳真为特点的情感特质

在唐诗的意境浑融气象宏阔的背景下在宋诗注重筋骨思理淡雅相尚的话语氛围中唐宋词风标独树以迥异于诗歌的情感特质独步于时代风潮之中吸引了众多文人诗客染指其中并倾力创作推究其情感特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柔、敦煌曲子词作为词之源头自有清新脱俗朴质自然之民间风味然而它也绝非单面的质朴的情感并不是对香艳字面声容色泽的回避而是出之以率意的笔墨至花间词更是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欧阳炯花间集序》)。奔竞于花间里巷以香艳之字面绘绮丽之意象述缠绵悱恻之艳情丽思这些香艳的字面构成词作情感的最外在形式美艳的形象构成情感的主要依托与以艳相尚的情感基调相呼应词的情感力度是柔细的婉约的词人吟唱着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秦观鹊桥仙》),以沉静地方式抒写着喜怒或哀愁。词论史上聚讼不休的婉约豪放之争虽然有高才博学如苏轼英雄豪气如辛弃疾高视阔步以诗文之境界开拓词之境界,以诗文之阳刚矫小词之柔细。花间词确立了词体柔细侧艳的体式这种影响至柳永清晰可辨即便发展至周邦彦姜夔更完善了法度骚雅了精神其中一脉相承的仍然以柔婉为抒情之主调说理议。

另外,就体式而言,长短句的表达方式应合了曲词繁声促节的音调, 更适合于表达柔婉香艳的情感。汉魏文学倡风骨,唐代诗文尚气象,居于宋代文坛主流地位的诗文,崇尚思理筋骨。 然而词情不避俗艳,反倒以艳科为本色,关注男女恋情,并在词作中大肆吟咏。词人以灵心善感的体悟发现了女性的美,发现了儿女之情的曼妙缱绻摇荡性情,并冲破思想的束缚突破文学的禁区,以柔婉的笔触加以富艳精工淋漓尽致的刻画。词因为体现了张扬人性、 贴近人生的意旨而透发出的感动人心的力量, 词中香艳柔细真挚的情感抚慰了文人心头的缺憾, 满足了接受主体七情六欲的心理需求,展现出了一种新鲜的文学景观。

相比较而言,词更善于描写深微、细腻、幽约怨悱的感情,侧重于展开人的心绪、心态、心曲。狭细而深长,是词体言情的特质。谬钺说:“其文小,其质轻,其径狭,其境隐。明人陈子龙认为,宋人“欢愉愁若之致,动于中而不能抑者,类发于诗,故其所造独工”。

参考文献:

1,《唐宋词情感表达技法举隅》 作者:杨海明 镇江师专学报:社科版,1993154—57142,来自 《报刊资料索引 1993 第五分册 语言、文学、艺术》 -《复印报刊资料》编辑部 1995 ---读秀

2唐宋词的情感特质浅析 作者:周玉梅 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时代文学,201114---中国知网

3,《略论唐宋婉约词的美文特质 作者:周健自 出处:毕节学院学报,2009,3---读秀

4唐宋词的情感表达 作者:邓嗣明 出处: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2009,12---读秀

5,《唐韵风神》 作者:袁行霈 单位:北京大学 出处:《北京论坛》(2004年)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 北京大学北京论坛办公室---中国知网

6,《以文字及视觉引导情感感知之资讯及知识表达设计》 作者:罗凤珠(台湾元智大学) 2009年第二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技术研讨论文文集---中国知网

7,《文化视域中的宋词意象初论 作者:许兴宝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发表时间:2000-03-01---中国知网

8,《基于认知诗学角度的唐诗宋词研究 作者:戴干明 出处:[期刊论文] 《学术探索·理论研究》-20115---万方数据库

9, "唐诗宋词"说评议 作者:欧明俊 出处:期刊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万方数据库

10,《让真情实感在笔下流淌 作者: 李伟 袁燕青 出处:[期刊论文]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22---万方数据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2dab285901020207409cfc.html

《唐诗与宋词的情感表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