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10-10-23 11:24: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学设计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是对通史了解甚少,而且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还有待养成。高一年级的学生尤其应培养阅读把握教材的学习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的一国两制、港澳回归、台湾问题都是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同时一国两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二、课程目标: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和实践。

2、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一般方法。

3、认识祖国的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重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理论、实践及其历史地位。

教学难点:影响祖国完全统一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提前把学案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学完成,上课之前批阅反馈。      2、合作探究:设计问题,分组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余光中的诗《乡愁》,设问:《乡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导语:《乡愁》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对家乡、对大陆的无限思念和伤感。下面就

让我们伴着作者的思乡之情走进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践

(二)、新授:

1、出示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提学生朗读。

2、介绍本节课的学习模块:(1)屈辱往事——祖国统一问题的由来

2)解决之道——“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荣耀与企盼——祖国的统一进程

3、学习新课

         1)屈辱往事——祖国统一问题的由来

回顾历史,讨论探究:

A 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是怎样离开祖国怀抱的?

                1842年《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岛。

                1860年《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1898   英国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抢租新界。

      B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结合史实加以阐述。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水军到达台湾;

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台湾;

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岛,从此台湾正式归属于中政权的管辖;

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

1685年,清政府正式建立台湾省。

C历史上台湾曾三次与大陆分离,两次回到母亲怀抱,你能说出来吗?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直到1662年郑成功收复

1895年《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收回。

1949年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宝岛至今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

讨论后分别提学生回答,课件演示香港被割占的过程、台湾的历史等内容

2)、解决之道——“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阅读教材第一目,合作探究:

  A一国两制构想形成的过程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问题的谈话,九条方针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984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强调: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B一国两制的含义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个国家是指一个中国,代表国家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两种制度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原有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不变。

C   运用一国两制解决港澳与台湾问题的细微差别

是否保留原驻军是差别所在:港澳问题解决的是民族矛盾,是否保留外国驻军属国家主权问题,所以外国军队必须撤离。而台湾问题解决的是党派矛盾,地区的驻军属于内政问题,所以在保证对大陆不构成威胁的情况下,台湾可以保留原军队。

对前两个问题,要求学生当堂记忆。

过渡语: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指明了方向,并首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让我们一起分享那光荣的时刻。

3)荣耀与企盼——祖国的统一进程

阅读教材,合作探究:

A一国两制在解决什么问题上取得重大成功?

B归纳香港回归的步骤?

       ☆播放有关香港回顾的录像,结合教材归纳出香港回归的步骤: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问题与其进行了一系列会谈。

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7年,中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驶主权。

播放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录像,让学生感受那伟大历史时刻的荣光。

过渡语:香港问题的顺利解决为澳门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让我们迎接澳门回家。

播放澳门回归的图片画面

C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原因:我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实施。

意义:洗刷百年耻辱。

            ②翻开港澳历史新的一页。

            ③祖国统一大业迈出坚实的一步。

            ④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过渡语:如果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的荣耀的话,那么海峡两岸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企盼。

D海峡两岸关系的进程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80年代,两岸三通限制放宽,民间经济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加。

1992年,汪辜会谈,达成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005年,全国人大《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促进祖国和平统一。

展示有关两岸交流的图片资料

过渡语: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然而国内外的一些反华势力却倒行逆施,竭力破坏祖国的统一大业,遭到人民的唾弃。

展示有关台独和人民反台独的图片资料

合作探究:

根据以上材料和所掌握的知道,你认为实现台湾统一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怎样才能顺利实现台湾的回归呢?

实现台湾统一的有利因素:

历史血脉相连,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③“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的成功实践;

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阻碍台湾统一的不利因素:

岛内台独势力

国际反华势力

强调: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台湾统一的最佳方式,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三)小结:(知识结构示意图)

练习

一、选择题

1、(200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押题)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1虎门销烟2签订《南京条约》3签订《马关条约》4香港回归

A14         B234     C134      D124

2、(2008,山东实验中学第一次诊断性测试)下列关于台湾问题的形成与解决叙述正确的是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完全是中国内政 台湾问题是由于涉及到美、日等国,现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我国政府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一国两制原则 目前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是阻碍中国统一的主要障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42003126日,执行台商春节包机首航任务的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平稳降落在上海蒲东机场,这是五十多年来首架降落在祖国大陆的台湾民航客机。这表明(    

A.实现祖国统一已经开始     

B.台湾地区的一国两制与港、澳地区有重要差异

C.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D.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

51982年的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迄今对以上规定最成功的实践是      

 A.深圳经济特区建立 B.海南省设立 C.浦东开发  D.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摘自《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摘自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7611月,蒋经国说吾国处于今日恶劣的环境之中,不得不忍辱负重之苦心,来处理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摘自《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四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材料五 鉴于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之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能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期,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请回答: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依据材料三和材料一指出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四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他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

依据材料四、五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分析〗

1.关于“一国两制”。(1)基本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享有高度的自治权;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2)形成过程和实践:缘起于台湾问题,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有效地推动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最终还是要运用于台湾问题,在台湾问题上,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积极而主动地推进两岸的经济文化和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近年又推动了两岸的政党交流。注意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的阐述。(3)评价:它是致力于国家统一的伟大构想,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

2.关于香港、澳门问题。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国力日趋强盛的背景下解决的,反映了国力与国际地位之间的关系。注意解决香港问题的几个关键点:(1)问题由来:近代史上,英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对香港进行殖民统治。新中国声明,对香港拥有主权,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并将在适当时机收回主权。(2)解决:1982年,邓小平在和英国首相会谈中提出以“一国两制”的方式收回香港主权的方案,并否决了英方以主权换治权的提议,经过20多次艰难谈判,中英双方发表联合声明。19977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祖国统一大业史和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史三方面,体现了它的重大意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校级公开课教案

授课班级高一(6 时间20061212日第三节

授课者:杨革水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一国两制、香港澳门回归、海峡两岸关系

难点:海峡两岸关系

教学方法

本节课可利用录像资料较多的优势,采用谈话讲述法和情景再现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景再现中再次感受历史那激动人心的一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怀。在感知历史中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应用谈话法和多媒体手段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导入新课

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澳门回归,不止一次地听到这个熟悉的旋律,稚嫩的童声表达了迎回归的喜悦之情,也勾起了亿万人民内心深处的创痛、苦涩和辛酸。闻一多先生当年怀着悲愤、期待写下这首流传至今的《七子之歌》。闻一多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等七个地方,当时都被西方列强霸占。他不会想到,时隔七十多年,西方殖民统治在我国彻底结束时,人们为他的诗谱写了优美的旋律。可放一段童声演唱,由此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思考:“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的?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为了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提出的.

给学生回顾建国以后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纯属于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

思考: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特定涵义应该如何理解?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到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一国与两制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两制的前提是只有一个中国。

思考:“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实践的?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是考虑到如何解决台湾问题的.虽然香港、澳门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不同,但这一政治主张完全适用于解决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1982,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政府就提出按"一国两制"的构想收回香港的主权问题.1984926,经过两年的谈判,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草签.同年1219,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声明,规定到19977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澳门问题:中葡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326日在北京草签,同年413,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声明规定,19991219,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根据"一国两制"的构想,规定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设立特别行政区,那里的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

思考:这一构想的具体实施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一方面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耻辱;另一方面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通过阅读课本【资料回放】和【历史纵横】,有条件的学校可找到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录像片,让学生重新感受那一伟大时刻和光辉的一幕,使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思考:香港和澳门“失”与“回”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启示?这一切主要取决于什么?

(近代的屈辱与现在的强大,通过领土的丢失与收回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独立主权与强大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础。从而让学生树立振兴祖国的爱国观念。)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七八十年代两岸关系的发展
台湾问题我们的内政问题,“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的成功运用,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开始和缓松动,但仍有台独势力在阻碍统一。通过此目的讲述重点让学生明确我们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式,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的基本方针。 在这一方针下,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促进海峡两岸的和缓与交流。如倡议两岸三通(通邮、通航、通商);台湾当局也允许居民到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的变化。

2.九十年代以来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为了争取和平统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举行两岸平等谈判,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19901121日,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在台北成立,1991121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北京成立。它以促进海峡两岸的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提问: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表现在哪里?

1992年两岸就坚持一个中国立场达成共识;此年,成功实现了“汪辜会谈”,实现了两岸关系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会谈达成了四项协议,得到两岸同胞的高度评价。江泽民主席曾指出:“这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提问:1995年两岸关系的又出现了哪些新情况和新变化?

1995131日,江泽民主席面对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八项主张,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两岸关系的新建议。江泽民讲话的核心思想,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分裂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反对“台湾独立”,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大力发展两岸关系,推动国家和平统一进程。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1999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公然将两岸关系歪曲为“国与国的关系”,中国政府和人民随即开展了反对“两国论”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反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分裂行径,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制造“台湾独立”的图谋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是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必要的保障。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香港,澳门已顺利回归祖国,中国政府对这两个地区已恢复行使主权,事实已证明,一国两制”政策是正确的。成功的经验同样证明“一国两制”是完全适用于台湾问题的。我们将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一道,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

附:板书设计: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二、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

2.澳门回归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七八十年代两岸关系的发展

2.九十年代以来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课后研讨】

19991220日零时,一个发自肺腑的呐喊在澳门上空回荡:“母亲,我回来了!”澳门欢腾了!濠江沸腾了!在中国大地上,外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被彻底留在了昨天。庆典的礼炮,又一次为民族的盛事鸣响;美丽的礼花,再一次为祖国的团圆怒放。“回归了!回家了!啊——”天安门广场沸腾了。激动的人们欢呼跳跃,将手中的彩带抛向天空,礼花再度绽放,散落满天星斗,一派普天同庆的壮丽场面。在19977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后,19991220日澳门也回到祖国怀抱。

回顾香港、澳门的回归那激动人心的一幕,你从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对祖国的和平统一,你认为怎样才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思路: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是我们祖国繁荣强大和民族的全面振兴的结果,是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功的体现,我们应积极学习,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强大时刻准备着。应借此进行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感染和熏陶。

本课小结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理论从最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到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创造了一个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崭新模式。中华民族由昔日的积贫积弱、备受欺凌到今天的团结稳定、繁荣昌盛的历史表明:没有祖国繁荣强大和民族的全面振兴,也就没有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从香港回归到澳门回归有力地证明,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我们的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也有力地证明,实现祖国统一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唯一正确方针。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必将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我就提出要通过历史或现实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以及各种学习活动等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港澳台问题的由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体会其实践的作用,并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是依据这一目标努力创设了多种历史情境,如播放《七子之歌》和香港回归交接仪式的视频录像创设声像情境,要求学生以三~五人为一学习小组编排和表演关于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会谈的历史短剧创设角色模拟情境,引入多则史料创设史料解析和问题情境,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df47b069dc5022aaea0020.html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