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归途中的人们的迷途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归途列车》——在归途中的人们的迷途5000110102高志琛新闻101

这部荣获国际纪录片最佳纪录长片奖的影片,由一位移民国外的导演在中国拍摄,以一个中国家庭的视角展现整个中国社会的风貌。在搏得世界评委的眼球的同时,也得到了国内不少观众的好评。以小见大、以微见著,是该影片的最高风格,而在看过这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之后,我有自己的体会。
首先,从影片的拍摄角度来说,流畅的拍摄技巧和让人产生强烈视觉差的场景对比是最大的亮点。
在影片的开端,通过大量的远景来展现流动的大规模人群;通过不同的视角,例如俯角、仰角、跟着跑动人群移动的平拉,展现出赶火车的人们的状态。总体说来,整个影片拍摄的很流畅,让人不得不疑惑,是如何做到在拥挤的车厢中平稳拍摄的?其实,这些幕后拍摄的技巧和艰苦是在荧屏前难以展示出来的。
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最常用的就是画面的切换,将一些反差的画面毫无转折的展示出来。例如,安静的都市早晨对比喧闹的居民生活、工厂中熟睡的儿童对比辛勤工作的成人、快节奏的工序对比慢节奏的生活等等。其中最让我有强烈对比差的是将城市的喧闹和乡村的静谧进行鲜明对比,让我不禁思考,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去往那些充满臭气、乌烟瘴气的地方,却极力摆脱这些更加健康的大自然,我想答案可能就是“生活”二字!

虽然整体上来说,影片让人看得很舒畅,但是其中有一些细节我觉得还是有待改进的,就比方说在给出特写镜头时,由远及近往往拉伸的很快,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接下来,我打算好好的从影片的内容进行评价,在我看来拍摄手法很重要,但内容永远大于形式,表达出来的东西能给观众产生共鸣、引发思考是很重要的。
我认为整部影片从两条主线进行发展。主要脉络是以一家农村家庭的生活为主线,讲述他们的打工和回家的艰辛。其中讲述的是在广州打工,离家已有十六载的男女主人公在辛勤的劳作一年后,准备回家和家人度过春节。夫妻俩之间的相互照顾、为了回家不停的尝试着等车买票、经过多种交通工具的转换回家,这些镜头都展示出了在外打工人员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与之对比的是,在家里,守望着的祖孙三人在田地中不断的劳作,大女儿似乎承担了家里的重担,面对父母的回来也没有太多的喜悦,接到礼物也只是一声简单的“谢谢”,而小儿子脸上似乎永远都摆是一副“平淡”表情,唯独只有年迈的婆婆是笑得最开心的。
在吃年饭时,家长对子女的叮嘱展现出了中国人普遍对下一代的叮嘱:“不读书就没有用”,似乎只有读书才是一条出路,似乎父母们在外辛勤的劳作只为换回子女的成绩单。但是,父母没有想到的是,为了让子女生活更好的他们在子女眼里却变成了“认钱不认人”,他们和子女之间的感情似乎变得比钱都薄,这在大女儿为过世的爷爷烧纸钱的时候展露了端倪。

越来越叛逆的大女儿瞒着父母,弃学只身来到广州打工,可能是出于对大城市的好奇,也可能只是为了和父母赌气,年少的她来到工作地方后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象的地方,“打工很痛苦,但不意味着你不要打工,这总比学校好点”。对她而言“自由就是快乐”,和朋友在一起逛街、开玩笑、做头发,这些永远是最快乐的瞬间。但是,每当谈论起父母,她又难以兴奋起来。
跟随父母回家的她第一次体会到了春运,从起初的兴奋到后来的疲惫,再到最后人们拥挤时的恐慌,我想她永远忘不了那个场面。回到家,父女间积压多年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十几年没有收拾你!“老子!”缺乏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父女间竟然通过拳脚相向的方式对待彼此。沉默和暴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就这样带着彼此的怨气,大女儿一次次选择自己的方式来伤害父母。看到这里,我很无奈,但是这样的结果又是怎样造成的呢?看来只有当大女儿自己身为父母的时候方能知晓吧!
影片的另一个潜在的主线在我看来,是对整个社会的百态的呈现,这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我不会忘记那位买了票但却难以进站的乘客对着维持秩序的警察说:“你今天在那边站岗,明天你也和我一样走到社会中。我不会忘记那对在车站走散的姐妹重逢后的抱头痛哭;也绝对不会忘记那些站着作为人墙的人民警察,在我看来什么都可挡得住,只有人是挡不住的,归途的人们的归心永远挡不住!
不仅如此,在火车上,表达自己对祖国在奥运会上期望的乘客A说出自己对身处国家的生活理解乘客B抱怨火车开的有多慢的乘客

C,这些出现在镜头前的人们用自己最真实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在我看来,这是整个影片最出神入化的地方,虽然经历过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员迁移,虽然承受过可能回不了家的风险,但是只要满足了让他们回家过年的愿望后,每个人都会表现出来自己最幸福的笑容和语言,甚至可以抽出时间来为国家、为人民来思考。
所以,这是整部影片最不简单之处,虽然仅仅只是在讲述有关春运列车上发生的故事,但是思维绝不仅仅局限在一趟列车上、一个火车站内、一个家庭中,而是不脱离社会大背景。让我一直记忆犹新的是在酒吧里紧盯这电视屏幕上北京奥运会的员工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工厂的萧条,这是一个在社会大背景下真实的1.3亿中国民众的生活,他们和整个中国社会一起向前进。
在所有这些影片的背后,我想说我除了看到了一场近似疯狂的春运人潮后,我还延伸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
首先,通过感受主人公家庭所经历的一切,我不得不说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问题——留守儿童。生下孩子,家中的青壮年就外出务工,留下子女和老人在家。就这样,本来就有代沟的两代人之间似乎就没有了感情的纽带,子女叛逆的情况才会不断出现。其实,这当然是政府的责任,促进本地人就地致富,发展当地经济,这样就不会让自己本地的劳动力大量迁徙到外地,出现这些亲子不亲的违背伦理的事!
其次,虽然没有亲身体验过,但看到春运时火车站的人潮时,我心里不禁一颤,我的内心也会像在场的外国媒体一样产生一个疑惑:

就是一个平常的火车站为何派出了军队来维持秩序?因为目前国家实在想不出一个很好的办法来安置和分配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合适的岗位提供给他们,只能逼迫他们离家外出;但同时也不能满足他们每个人回家的愿望,所以只能滞留他们,让他们在怀揣着希望中绝望。在这,我觉得国家做的远远不够,无论是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还是加大公共设施建设都是头等大事!
最后,我认为:归途,迷途;lastlost,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二次都只差一字,但是含义却大不相同。《归途列车》想呈现的是在外务工人员每年都期待坐上一趟回家的列车,但为了回家却付出无数的汗水和艰辛,回家的旅途,我想这应该是归途的含义。但是,通过整个影片的感受,我觉得,《迷途列车》应该更加贴切,迷途更能展现出这些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具体来说,这对主人公夫妇并不知道回家能干什么,他们也说不清自己对子女的感情,但跟别人一样,他们只知道回家过年是一件必干的事;相比之下,大女儿两次踏上列车,但对于她来说,前途一片迷茫,她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她打工能得到些什么?她都一无所知,就如同她自己所说:“我也不知道深圳是不是我的理想之地?”这只是整个务工人员的一个缩影,其实每个人都是在这样的一趟迷途列车上来回度过自己最年轻的年岁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下一个前行的目标在何处,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何方,就像一个蒲公英一样随遇而安,或如同浮萍一般随波逐流。所以,你可以清晰的看到,当维护人员推开栏杆的瞬间,就像放出牲口一样,这些人们都朝着一个方向奔跑着,无论有没有列车。

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状态,就好比影片中一位乘客说过的那样,“中国人挣钱大部分都会存起来,而外国人则会花的一干二净”,他们为生活所奔波,却不知道体会生活的乐趣,说一句不该说的话,他们就像机器一样只会去挣钱,但是他们竟然不知道怎样去花钱,一碗饭、一盘青菜就是最好的慰藉!
想到了这个社会的现实,想到了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但是我现在也很难想出一个解决的方法。但是,我们也要像这位导演一样,用自己的镜头去记录下这些生活的瞬间,呈现给人们看;如果做不到,那起码也要在自己的心中,留一个位置给这些辛苦工作的人们!无论迷途还是归途,有目标终究是件很美好的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2f31d03f78a6529647d5315.html

《《归途列车》——归途中的人们的迷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