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翻译详解

发布时间:2020-03-27 01:20: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学目标:1、准确理解《杜甫传》中的实词和虚词。

2、了解杜甫生平。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杜甫传》中的实词虚词。

2、准确翻译选文。

教学步骤:先由学生圈点出疑惑,教师讲评重点实词和虚词。完成选择题和断句。

杜甫传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吴越、齐赵间。李材,先往之。举进士,不中,困长安。

:通“赈”救济。

客:旅居他乡,漂泊。

奇:看重。

见:谒见。

第:科第,科举考试及格的等级,考中称“及第”;没考中称“落第”

补充:李邕(678747),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

 对应译文:杜甫,字子美,杜甫年轻时家贫不能维持生活,就漂泊在吴、越、齐、赵等地。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考落榜,困处长安城中。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太清宫,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zhòu曹参军。

献:献祭;飨:献祭,犒赏。献飨常合用。

奇:认为有才,看重。

擢,拜:授予官职。不拜:尚未到职。

对应译文:天宝十三载,玄宗到太清宫朝献,祭祀宗庙,并到郊外祭天,杜甫献上赋颂三篇,皇上觉得他很有才能,就让他在集贤院待诏,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提拔杜甫为河西县尉,尚未到职,又改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

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dài)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

承儒守官:传承儒业保持官职。

绪业:事业;遗业。

属辞:撰写诗文

且:将近

窃:暗自。

对应译文杜甫多次献上赋颂,称扬自己,并且说:从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我家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已有十一代了。到杜审言时,以文章称显于世。我依靠祖宗所传的事业,从七岁起开始作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暗想恐怕早晚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我.

令执先臣故事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若:如果

故事:旧业,原来的职业。

拔:拔除,翦除。

鼓吹:宣扬。

随时敏给:顺应时势,思维敏捷。敏给:敏捷。

其:难道。

对应译文:如果能让我操祖先的旧业,把我从长久屈辱的困境中解脱出来,那么我的文章,即使不足以宣扬六经,超过诸子,至于深沉蕴积、抑扬有致,顺应时势、思维敏捷,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有这样的臣子,陛下能忍心放弃吗!”
  禄山乱,天子入蜀,甫走三川。肃宗立,自鄜(羸服欲奔行在,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会:恰逢 补充:聚集,会合。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避:逃跑。

羸服:贫贱人的衣服。

谒:进见或进见时用的名帖。上谒:进见时呈上名帖。

对应译文:恰逢安禄山叛乱,玄宗入蜀,杜甫逃到三川避难。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部州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至德二年,杜甫逃到凤翔,呈上名贴,被任命为左拾遗。

与房guǎn布衣交,时败兵,又董廷兰,宰相。甫上疏言:“罪,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hào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

布衣交:贫贱时交的朋友。也指不拘于低微高低平等相待的朋友。

以:因为

客:名词用作动词。窝藏。

罢:被罢黜。

细:小。 如,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常指收罗的东西多,毫无遗漏。属于中性词。

解:平息。

对应译文杜甫和宰相房是平民时的朋友,房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肃宗太怒,下旨让三司共同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说:杜甫要是拿来顶罪,就不会有人再提意见了。肃宗才平息了怒气,不再追究。

时所在寇,甫家寓弥年艰窭jù,孺弱至饿死,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所在:各处。 夺:抢掠。

弥年:整年. :贫穷,贫寒:~家子(贫穷人家的子弟)。

:于是.

: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畿~。

对应译文:当时叛军到处抢掠,杜甫的家寄居在鄜州,长年生活贫寒困苦,幼年的孩子甚至要饿死了,于是朝廷允许杜甫自行回家看望家人。后来杜甫随朝廷迁回京城,叉出京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和长安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他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粟为生。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武再剑南,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结庐:建造房舍. ,结庐在人境.

:代词.

:,率领,带领。

表:名词用作动词,上表。

 对应译文后来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

,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时不,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中之。

旧:老交情。

或:有时候。(代词,代人或事物; 有;有时;或者,或许)

忤:恼怒。

衔:怀恨在心。

 对应译文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杜甫的性格急躁,气量狭小,又傲慢放肆,常常喝醉酒以后站到严武的床上,瞪圆了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竟然有这么个儿子。严武性情也非常暴烈凶猛外表看起来好像没被惹怒, 严武为此心中怀恨。

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帘者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

 对应译文:有一天,他想杀掉杜甫,就在门口召集官吏,严武正要出门,他的帽子被门帘钩住了三次,旁边的人跑去报告严武的母亲,他母亲尽力阻止此事才算罢休。

独杀彝。武卒,崔旰gàn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

yuán、湘以登衡山,耒阳。游岳祠,大水至,涉旬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卒,年五十九。

因:于是。

客:客居。

遽:突然。

得:能够

涉旬:经过十天。

一昔:一晚上。

对应译文:崔旰等人内乱时,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就去世了,享年五十九岁。
    甫旷放不自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ráo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断句

 甫旷放不自,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桡弱:衰败;衰落

对应译文: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 杜甫曾经随同李白和高适从卞州路过,饮酒醉了登上歌舞台,情绪激昂地写怀古的诗歌,人们不能猜测他。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   (《新唐书·杜甫传》有删节)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若令执先臣故事 故事:旧业,先例

B甫见之,或时不 巾:戴头巾

C外若不为忤,中 衔:想念

D甫旷放不自 检:约束、检点

7.下列各组语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D

A 自七岁属辞,四十年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B 陛下忍弃之

越国以鄙远,君知难也。

C 许甫自往省视

人之力而敝之

D 冠钩帘者三

不拘时,学于余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A李邕看重杜甫的文才,杜甫就先去谒见他。杜甫考进士考落榜,困处长安城中。

B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提到:自己从七岁起开始诗,近四十年了。然而衣服不能遮盖身体,常依靠别人才有饭吃。行窃又担心弃尸山谷,伏拜恳请天子哀怜

C肃宗即位后,杜甫身穿破旧衣衫,从想要投肃宗所在之地,被叛军俘获。

D杜甫和宰相房琯是平民时的朋友,房琯当时打了败仗,又因窝藏琴师董廷兰之故被撤了宰相职,杜甫呈上奏章说:“罪行轻微,不应该免去大臣的职务。”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赋颂后,觉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先提拔他为河西县尉,后又改派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杜甫担任左拾遗官职时,为平民时的朋友房琯获罪说情,唐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

C.安禄山叛乱时,杜甫避乱,寄住鄜州长年生活艰难,年幼的孩子甚至要饿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流落剑南,建草堂居住。

D.杜甫客居耒阳时,一次游览南岳庙,突然遇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3badd3d16fc700abb68fcc5.html

《杜甫传翻译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