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昆明的雨》课文详解

发布时间:2020-09-08 18:05: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八上《昆明的雨》课文详解

 课 前 预 习

一、作品梗概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遇到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妻子施松卿。昆明给汪曾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汪曾祺亦对昆明有着极深的感情,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一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他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知 识 重 点

一、字音词义

辟bì邪:避免或驱除邪祟。一般用作迷信语,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使不侵扰人的意思。

鲜腴yú:新鲜肥美。

篱笆lí ba:房屋、场地等的围栏设施。

吆喝yāo he: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苔tái痕:苔藓滋生之迹。

密匝匝zā:非常浓密的样子。

连绵不断: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受窘或惊呆的样子。

二、主题概述

本文描写了昆明雨季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充分体现了昆明雨季的自然特点,也描写了与昆明雨季有关的人,表现了昆明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与喜爱之情。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2):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个话题。

第二部分(3~5):写昆明的雨和雨季,并总写雨季中景物的特点。

第三部分(6~8):写昆明雨季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物、人。

第四部分(9、10):写“我”在雨中的生活经历,引发乡愁和诗情。

第五部分(11):点题,总结与照应上文。

四、鉴赏品读

1.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开头为什么要写给宁坤的画呢?

所画的倒挂而且开花的事物仙人掌、几朵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事物,也是下面所要写到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第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引出下文。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3.“昆明的雨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昆明的雨不连绵,气压不低,所以是明亮的;雨季中植物枝叶饱满,色泽浓绿,生命力旺盛,故说昆明的雨季是丰满的;这样明亮、丰满的雨季,令人喜爱动情,表达了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

4.“这种菌子炒熟了也还是浅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如何理解句中的“格调”一词?

“格调”原指“人的品格或风格”,此处指青头菌被炒熟后的诱人色泽。

5.文中用不少笔墨写了多种植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

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是生长旺盛、肥大、滋润。这属于侧面描写,衬托出昆明的雨季持续时间长、雨水均匀的特点。

6.作者写昆明的雨却不单纯写雨的特点,还写了昆明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的写法符合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从昆明的雨写起,写了昆明雨季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和人们的生活等,使昆明的雨变得饶有情味。

7.品析“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句中的“爬”“遮”字的好处。

“爬”“遮”等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木香的茂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叹之情。

8.如何理解最后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

“沉沉”既是对漫天细雨的形象描写,也是作者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中包含了作者对昆明那段生活的留恋之情和对那种心境的怀念,以及作者淡淡的乡愁。

9.文章结尾采用了哪些手法?这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反复与抒情。语段的作用:在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之情;在结构上,照应第段内容,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显得完整。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405e180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d5.html

《部编版八上《昆明的雨》课文详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