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8)词坛飞将

发布时间:2010-01-25 15:15: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金戈铁马辛弃疾(8)词坛飞将公元1206年5月初七,宋宁宗下了北伐诏书,决定对金宣战。宋、金之间烽烟再起,辛弃疾分别从招兵、驻军、士气、情报四个方面提出了对金作战的建议。南宋朝廷对辛弃疾的建议并没不重视,在军事上遭到了几次严重的失败之后,朝廷终于再次想起了赋闲在家的辛弃疾,并决心委以重任,然而,辛弃疾在一场大病中与世长辞。辛弃疾,这位生于乱世、胸怀抗金复国大志的铁血男儿,没能在疆场上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却在词的世界里,留下了自己不朽的身影,后世的很多评论家,都为稼轩词的艺术魅力纷纷倾倒。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辛弃疾一生写下了600多首词。他在词的世界里尽情地抒发自己的英雄理想和人生情感,其卓尔不群、大气磅礴的词风最终确立了他在豪放词派中独一无二的历史地位,并被后人誉为“词坛飞将军”。辛弃疾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自己悲壮的一生。在他去世62年后,由宋太祖赵匡胤一手建立起来的大宋王朝在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最终走到了尽头。公元1279年,蒙古灭掉了南宋,建立了元朝。虽然辛弃疾梦想的那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心壮志始终未能实现,但他为恢复中原所做的种种努力和壮志未酬的英雄事迹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流传。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五月初七这一天,临安皇宫里议事大殿上气氛非常肃穆,负责宣读圣旨的侍从正一字一顿地念着一份将要影响到无数人命运的诏书,“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这份诏书就是宋宁宗下的北伐诏书,在沉寂了四十多年以后,南宋终于再次对金国宣战,准备复仇雪耻、恢复中原,历史上将这次北伐称为“开禧北伐”。在这场战争开始的时候,辛弃疾正在江西铅山家中,这位梦想着、一生都梦想着成为将军,到战场上去杀敌立功的他,这个时候却不得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关注着这场战争。而随着战争的进行,他的身份又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辛弃疾的身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他首先是由这场战争的旁观者变成了一场悲剧的预言家。在镇江的时候,辛弃疾曾经就北伐的军事问题提出过四点非常具体的建议:(第一)招兵要择,辛弃疾认为南宋部队的官兵,在经过“符离之役”不战而溃之后,他(们)已经对金兵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北伐的时候这些部队只能让他们屯驻在长江上虚张声势,真正要渡淮作战的话,必须另外在边境地区招募壮丁、组建专门的北伐部队,因为这些人从小就习武骑马、经常和金人周旋,所以打起仗来他们就不会产生敌人不可战胜的那种心理阴影。为此他当时就叫人专门制造了一万件红色战衣,准备先招募一万名士兵。(第二)屯兵要分,专门的北伐部队成立以后,必须把这个部队和原来的军队分开来驻扎,以免沾染上原有军队的那种看到敌人就两脚发软,有了功劳呢就争得头破血流的种种毛病。(第三)军事要张,辛弃疾建议把北伐部队分成两个部分,每部分两万人,分别驻扎在淮东淮西合适的地理位置,并且选派新的将领来严格训练他们,使他们在相互配合中形成雄壮的军势,对敌人产生一种巨大的威慑力。(第四)谍候要明,就是情报的搜集和传递要准确、迅速。辛弃疾认为情报人员那就相当于部队的耳朵和眼睛,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所以他进行了特别的强调。面对一触即发的宋、金战事,辛弃疾分别从招兵、驻军、士气、情报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这时,南宋朝廷主持北伐大计的是韩侂胄,他对辛弃疾的这些建议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在军事上遭到了几次严重失败之后,韩侂胄终于再次想起了赋闲在家的辛弃疾,并决心委以重任,面对这个整整等待了四十多年的机会,辛弃疾能实现纵马疆场、恢复中原的梦想吗?可是韩侂胄呢,他对这个战争盲目乐观,对于军事呢,又一知半解。所以辛弃疾的这四条建议,他是一条都没有采纳。结果战争一开始,南宋部队就已经呈现出溃败的态势,用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4c65d0102020740be1e9be1.html

《辛弃疾(8)词坛飞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